許多人都說當今社會是一個冷漠的社會,當你站在大城市的人群中,周圍看似很熱鬧,但是卻無關內心。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封閉的,外面的進不來,裡面的出不去。
當你下班回到住的地方,只能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網。其實不是不想與人交往, 而是現代社會人心複雜,真心與人相交,卻把自己傷的遍體鱗傷。
所以,和一個人交朋友之前,首先要看清這個人。那麼如何才能看清一個人呢?《論語》中有三句經典的句子,告訴你如何看清一個人。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說:「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德』。」
有些人總是嘴上說的很好聽,對人也總是一幅和顏悅色的樣子,孔子認為這樣的人,是很少具有『仁德』的,這種人不是君子。
我們平常遇見這樣的人,也會覺得此人很假。這種人明明話說的漂亮,臉上態度也好看,但是就像個假人一般。作者認為,這種人最可怕,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所以,遇到「巧言令色」的人,絕不能與之交朋友。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孔子說:「考察所結交的朋友,要觀察他為了達到目的所採取的行為方式;要了解他心思,安於何處。如此,這個人怎麼隱藏得住呢?」
儒家一直倡導「君子」之行,不能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例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取得想要的財富,是通過合理合法的手段獲得,而不能為了財富,作奸犯科,傷天害理。
心思安於仁德的人,是可與之相交的;安於陰謀詭計、貪圖享受的人是不可與之相交的。
對於現代社會也一樣,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人,要敬而遠之。有些所謂的成功學家,經常宣揚什麼「狼性」,如狼一般的人,可與之相交嗎?
內心陰暗,整天鑽研陰謀詭計,喜歡損人利己的人,更要敬而遠之。與這樣的人相交,一不小心,就會被坑的傾家蕩產。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說:「一個人日常為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但是喜歡頂撞上級,這樣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歡頂撞上級,卻喜歡作亂,這樣的人更不可能有。君子專注於做好最基本的事,最基本的事做好了,「道」就會產生。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
有子認為,想要成為一個仁的君子,就要從基礎的事情做起;從另一方面來說,看一個人是否是君子,就要看他在日常小事上是否做好了。
一個對待老年人態度惡劣,對待殘疾者嘲笑諷刺的人,即使是一個有錢人,你敢跟他做交心的朋友嗎?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人的善良是從每一件日常小事中體現出來的。
《論語》中這三句經典的句子,是值得我們銘記的。更要把這三句話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幫我們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識別真小人,看清假君子。
關於如何看人,你還有什麼觀點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文/小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