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 霸王條款無效是什麼意思這些霸王條款內容無效

2020-12-13 股城網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部分人都曾遇到過各種消費糾紛,而很多時候大家對一些商家的霸王條款卻是全然不知,因此常常自己承受後果,但其實有很多霸王條款無效的,這樣一說,不少人都會好奇霸王條款無效指的都是哪些條例。

霸王條款無效

在商家上,總可以看到類似「衣服售出概不退換」、「最終解釋權歸本店所有」等這樣的標語吧,一般大家也是不知道這些霸王條款無效,因此當買到不合意的商品時,商家一般就以這些標語將消費者打發了。

而作為不知道這類霸王條款無效的消費者,也只能暗自咽下這種委屈了。然而,這些霸王條款無效,因為這些都已經侵害到消費者權益了。有相關工商局工作人員表示,像「物品售出,概不退換」這種標語,已經涉嫌違反我國的《消保法》跟《合同法》了。

不久前就有一位消費者在服裝店買了一件衣服,之後由於尺寸不合,於是到店裡要求調換,但服裝店卻以「衣服售後概不退換」為由拒絕了,隨後該消費者到監管局投訴,最後被認定該標語屬於霸王條款,因此內容無效,而消費者也獲得更換衣服的權利。

還有一種經常見到的霸王條款,那就是最終解釋權歸商家所有,有工商執法人員表示消費者也有解釋條款的權利,所以這種霸王條款無效的。相信不少人看完之後都會恍然大悟,所以以後要是再遇到類似這種霸王條款的,消費者是可以到相關部門進行投訴的。

相關焦點

  • 民法典 | 對霸王條款說不
    而這些看似「合理」的規定,真的合理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 優惠券、消費卡過期作廢屬霸王條款
    預付式消費的優惠券、消費卡過期,已支付的費用超過標示有效期,消費者預付的金額難退還。對此,廣東省佛山市消委會近日發布消費提示,認為預付式消費中的優惠券和消費卡,都屬於消費者私有財產,商家沒有任何權利因過期而「沒收」。
  • 遇到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怎麼辦?
    隨著我國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及人民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離不開各種合同的籤訂,而為了效率,合同中時常會出現格式條款,而這些格式條款當中有不少是「無效的格式條款」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霸王條款」。
  • 消費留痕,向「霸王條款」說不!
    商海春作(新華社發)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宅經濟」成為新商機,但消費糾紛卻還是老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霸王條款」泛濫,經營者濫用「最終解釋權」。據介紹,「霸王條款」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在合同或卡面中明確註明「一經售出,概不退換」、「本店保留對此卡的最終解釋權和修改權」等內容;二是經營者濫用「最終解釋權」,對未約定或約定不明的內容任意解釋、強制消費、增設優惠條件等。
  • 【自查】八大「職場霸王條款」 第一個你就中招了…
    如果有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工程完結才發工資」,這樣的內容一定是違法的,即便是在建築行業,也不被允許。  目前來說,這一規定的落實情況估計不太理想。未來,在這方面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農民工也應該知悉自己的相關權利。  很多人租房子都會碰到這樣的條款,如果提前退房,一個月的押金不退,同時還要繳納違約金。類似做法也出現在一些勞動合同上。這種規定看起來似乎有點合理,但其實是霸王條款。
  • 長沙餐廳變相「霸王條款」 最低包廂費依然存在
    一個月前,最高人民法院明確餐飲行業中的「禁止自帶酒水」「包間設置最低消費」屬於服務合同中的「霸王條款」,長沙工商12315表示消費者遇到這類問題可以投訴。不過,記者採訪中發現,長沙部分餐企依然存在或變相存在這種行為。
  • 新消法仍難禁霸王條款:溫莎KTV禁止自帶酒水
    記者 唐俊 攝  《新消法》禁設最低消費、包廂費 記者調查:部分餐館包廂費變座位費    (三湘都市報)KTV唱歌不能自帶酒水,飯店包廂最低消費588元……3月15日,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正式施行,屆時這些霸王條款均成為違法行為。
  • 合同免責條款的無效是什麼意思
    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保險條款有爭議的,法院應作有利於投保人的解釋。這是學理所稱的疑義利益解釋原則。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係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那麼,合同免責條款的無效是什麼意思?接下來由小編帶您了解相關內容,希望對您...
  • 【民法典小知識⑨】覺得自己遭遇「霸王條款」,相關條款有效嗎?
    霸王條款」,相關條款有效嗎?答: 若涉及與小王有重大利害關係的條款,可以主張格式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等情形下,格式條款無效。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 兩高律師解讀:面對霸王條款如何有效維權
    導讀:消費者在日常消費行為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商家某些過分的要求,比如酒水不能自帶、打折不開票、快遞先籤收後驗貨等。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微博發布關於影院要求消費者另行購買3D眼鏡,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法」)。兩高律師本文即對諸如此類的霸王條款做維權指導。
  • 佐登妮絲涉嫌霸王條款 籤署協議成商家「保護傘」
    業內說法:所籤協議更像商家免責條款  在佐登妮絲與消費者籤署的協議中,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整個協議幾乎就是一份商家的免責霸王條款。而美容協議的籤訂,究竟是保護雙方權益還是只保護商家一方利益?業內人士表示,美容協議其實都是出現消費糾紛時商家的「保護傘」。  同樣是從事美容行業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做這行的都知道籤協議更多是為了保護自己。
  • 未有明確說明屬「霸王條款」!
    民法典之所以規定對未提示的格式條款,當事人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內容,主要是基於此類條款缺少有效的提示或說明,雙方對相應內容並未形成真實有效的合意。在此情況下形成的條款對於被動接受格式條款的一方不具有法律拘束力。對於不平等地排除、限制對方主要權利,免除、減輕提供者責任的「霸王條款」,法理認為這是嚴重侵害合同意思自治基本原則的,所以不應當取得法律上存在的資格,民法典因此提供了確認該等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
  • 天天3.15:「最終解釋權歸本店所有」是無效條款,構成違法
    但是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這些卡券上有可能會寫「最終解釋權歸本店所有」,殊不知這種行為不僅是無效條款,而且屬於違法行為。最近,我市的一家蛋糕店開始搞節日促銷活動,採取滿減、團購打折、預存有禮等多種方式向消費者贈送代金券。
  • 「民法典小知識⑨」覺得自己遭遇「霸王條款」,相關條款有效嗎?
    小王在籤合同時沒認真看格式條款,對方也未做出說明,事後小王覺得自己遭遇「霸王條款」,相關條款有效嗎?答: 若涉及與小王有重大利害關係的條款,可以主張格式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等情形下,格式條款無效。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條規定,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複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 最低消費包房費開瓶費 霸王條款助推「中式剩宴」
    「4個人要了一間10個人的包廂,包廂最低人均消費300元,不算酒水。」服務員告訴記者,除了酒水,菜品幾乎沒動過。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最低消費,包房費、開瓶費等餐飲業廣泛存在的「霸王條款」,在隱秘地為「中國式剩宴」推波助瀾。調查為達最低消費拼命點菜記者走訪發現,大型酒店的包廂因為環境好、私密性強,非常搶手。
  • 無憂英語被指霸王條款:每月固定消耗課時次數不少於15此
    劉女士認為,51Talk協議規定用戶每個自然月固定消耗課時次數不少於15節,該條款有失公平,是霸王條款。51Talk無憂英語客服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其公司《強化學習效果套餐服務協議》中有規定每月的最低消耗課程。用戶購買之前需閱讀勾選電子服務協議才能付費。該工作人員表示,英語學習需要一個過程和連貫性,他們希望用這種強制性的規則保證孩子學習的效果。
  • 未有明確說明屬「霸王條款」!
    民法典之所以規定對未提示的格式條款,當事人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內容,主要是基於此類條款缺少有效的提示或說明,雙方對相應內容並未形成真實有效的合意。在此情況下形成的條款對於被動接受格式條款的一方不具有法律拘束力。對於不平等地排除、限制對方主要權利,免除、減輕提供者責任的「霸王條款」,法理認為這是嚴重侵害合同意思自治基本原則的,所以不應當取得法律上存在的資格,民法典因此提供了確認該等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
  • 女子停機5年欠費8000元,電信公司的規定是「霸王條款」嗎?
    黃女士所拿手機是合約機,沒有履行合約,當然要計費,而且手機沒有銷號,2年合約內不交費就一直計費,就有滯納金,這些都是系統自動記帳的。「律師也說過,籤訂了合同就按照合同來」。本起事件爭議的焦點在於:一、手機欠費後是否可以繼續扣費;二、什麼時候自動銷號;三、合約手機未銷號產生高昂欠費到底算不算電信公司的霸王條款?
  • 商家「有效期已到」律師:霸王條款不具法律效力
    但細看辦卡的規則後,我們常會發現一些類似於「超期不退款」、「過期作廢」的條款。不少消費者在被告知餘額作廢之後,只能抱著自認倒黴的想法默認商家規定的條款。  「店是人家開的,人家怎樣規定我們是否只能服從?」不少消費者提出疑問,這些看似約定俗成的條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
  • 是「霸王條款」嗎?
    經調解,店方同意劉先生仍可憑「過期」用餐券在該快餐店消費,雙方爭議解決。2016年,市民劉先生在某快餐店購買了500元用餐券,如今用餐券還剩70元,卻被店方告知用餐券已超過有效期不能使用。雖然用餐券上標註了有效日期截至2017年12月31日,但劉先生認為這並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