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選擇有兩個誤區,一是興趣至上,二是沒有想法,前者容易「盲」,後者容易「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用在職業規劃上,要慎重。
興趣之所以讓你愛不釋手,最重要的原因是,你對興趣的要求並沒有那麼多,簡單的給你精神的愉悅或心理的滿足。你喜歡唱歌,難過的時候,哼一首獨自去偷歡不用人監管,緩解下鬱悶的心情;朋友聚會時,KTV一展歌喉來段貴妃醉酒,技驚四座,表現下突然間的自我,作為興趣,這就夠了。
可一旦當作職業考量,這玩意兒就可能不可愛了……
職業是謀生方式,我們會有更多的要求和期許。
最直接的,這是收入的來源,是你生存和生活的基礎;稍高級點,這份職業是否體面,工作環境是否舒適;再高級點,能不能帶給你成就感?
如果一份工作無法給你帶來持續且足夠的成就感,你還會願意去做嗎?
更何況,你身邊一定有麥霸吧?在KTV一開口驚呆眾人那種?你知道喜歡唱歌且唱得好的人有多少嗎?如果你的興趣是唱歌,倘若不是天賦異稟的話,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就是個愛好,和特長都搭不上邊。如果你一激動,滿腦子想把興趣變成職業,「我是歌手」……
興趣,不是職業選擇的第一決定因素。
更何況,有很多人所謂的興趣,只是偽興趣,說白了就是「喜歡不是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你的興趣是唱歌,那麼——
第一,你為此做過哪些瘋狂的事?
第二,你是否在業餘時間去學習或兼職過?
第三,你的興趣獲得過什麼榮譽?
第四,你去找這方面的工作,你願意給自己幾年的時間嘗試?
第五,你能承受選擇後,最壞的結果嗎?
經過這五個問題,確認下你的興趣是真是假。
其實,從職業的角度,與其說發現你的興趣,不如說挖掘你的優勢。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想一想,你從小到大,有沒有什麼事非常著迷,學得特別快,做得特別好,做的時候和做完以後感覺很好,別人也肯定和褒獎你?
這就是你的優勢,能持續下去的興趣,最終的歸宿是優勢。你要發現它,確認它,然後強化它!提升這方面的專業技能,完善系統的知識體系,最終形成固定的思維方式和能力表現,這就是你的職業選擇。
當然,這個過程中,還要結合職業的前途和錢途,包括性格等,綜合考量決定。
我上大學時,選修財務,打算盤很厲害,這麼說吧,在我們學校,連財務專業的同學通過省一級珠算考試的也寥寥可數,而我通過了。但是,我一想到天天坐著理帳數錢,我覺得,這種工作不適合我,不能作為職業選擇。
我喜歡新鮮事物,喜歡敲鍵盤,喜歡看著屏幕敲命令或代碼,我大學就去網吧兼職當網管,我自學網絡知識和程式語言,我樂在其中。我畢業前半年,去北京考察了解職業薪資和發展情況,我看招聘要求針對性的學習技能……
後來,這變成了我的職業,這麼多年,不管工作再忙再累,我都覺得自己是快樂的,因為,我發現了我的優勢,並且,回報還算不錯。
有了煩惱找明哥,找了明哥樂趣多,關註明哥聊求職,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