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慎入!!!磨洋工到極致逼瘋家長的那些娃...

2021-02-07 禹田文化

最近下班回家,疲憊地回到家裡,想著打開抖音刷刷段子:

#孩子上學出門的速度有多慢#話題系列視頻一出,家長紛紛表示,代入感太強,差不多逼死抖音90%的急性子。

磨洋工,偏重指拖延時間,懶散拖沓做事,動作很慢,故意浪費時間或拖延時間。原多發生於成年人工作中,現常發生在孩子寫作業等與學習沾邊兒的過程中。

論讓千萬家庭崩潰的磨洋工,我突然信了人類都是由女媧不同批次,統一配方造出來的——全國小學生一個樣兒!不說學習母慈子孝屁事兒沒有,但凡跟學習沾點邊兒,立馬給你個巴掌。


就拿寫作業磨洋工這事來說,不寫作業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這麼有儀式感:走路大家閨秀,有條不紊,踩著三寸金蓮都沒他們走的慢;好不容易蹭到了桌子跟前,就開始擺楞桌椅,精準到」眼離書一尺,胸離桌子一圈」,美名其曰要調整到最佳的姿勢學習


下一步就是物資準備工作。學不學不重要,這個學習前的第二次儀式感還是要做足的:書包輕拿輕放,不管這書對於今晚的作業是否有用,總之有用的沒用的統統拿出來翻幾下。然後打開鉛筆盒:先削一波鉛筆,再搓幾下橡皮,直到橡皮上的黑色變為白色,然後所有筆按照筆頭衝一邊兒的順序將一盒筆進行整理。行,20分鐘過去了,可算能開始寫了,忍了。


「媽媽,我想尿尿!」

「媽媽,我想拉屎!」

「媽媽,我餓了!」

「媽媽,你知道我們班今天.」

「媽媽,我..」


總之,寫作業這會功夫,三急+三急以外的事統統上演一遍.日日如此,周周復始,真的懷疑自己有一天是否能夠挺到他上大學那一天。


-寫作業前各種不去,提出條件,要麼玩一會手機,要麼看會電視,催他就是「再等一會,就幾分鐘」;

-在書桌前坐了不到半小時,尿尿、拉屎、我餓了統統上演好幾遍。一小時的作業活生生拖到大半夜;

-好不容易坐住了,寫著寫著就玩起了別的,橡皮切成小米塊,尺子上畫畫,自動筆拆了裝裝了拆,總之寫作業期間什麼東西到他手裡都能成為世界級有趣玩具。


每一個上學的早晨,有孩子的家庭都會上演著同樣的戲碼:爹媽心急如焚,不停嘮叨著「趕緊的!你快點!速度點!」孩子呢?充耳不聞,慢慢悠悠,有條不紊地行動著,所有的動作均比日常放慢二倍速播放。


衣服穿了脫脫了穿,刷牙就差一顆顆的刷,吃飯開始講究細嚼慢咽,佩戴紅領巾,掛校牌,戴口罩,真真兒把人急死!

好不容易耐著性子等到祖宗出門了,又忘水壺又忘書本,不打一頓真對不起自己的好脾氣!


-起床永遠回答「再睡五分鐘」;

-衣服永遠躺在被窩蹭到身上,皺皺巴巴反覆脫下來、穿上;

-刷牙上下左右刷動速度極其緩慢,吐水時嘴巴O成米粒大的眼兒,讓水漏出去;

-吃飯咀嚼速度堪比鞠婧禕吃麵包,一口麵包咀嚼40來下;

-穿鞋要麼穿錯腳,要麼嫌棄鞋帶系的不好看,要麼嫌緊,總之鞋帶不系個3遍都對不起他。


或許,我們可以把以上行為當做孩子太小,沒有時間觀念?還是說,不要總用孩子小為藉口為他開脫!


其實,磨洋工分「可原諒」和「不可原諒」,因為孩子磨洋工的本身有著「故意」和「非故意」之分!(分清了孩子出於哪種磨洋工,要真是故意的,再揮起小皮鞭打也不遲,打完了也不心疼)

➤「非故意」磨洋工是指:孩子因自身能力暫時不足以解決緩慢拖沓,或因客觀因素不得已而為之。


簡單地說就是,智力與身體發育還沒到能利索行動的時候,同時還聽不懂話,這屬於「非故意性」。很多孩子說「再等5分鐘」,等五分鐘過去了,孩子很驚訝得問:「怎麼這麼快?」說明太小的孩子並不懂得時間是什麼,沒有時間的概念,從而拖延磨蹭。這類磨洋工需要家長正確引導,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買幾個沙漏(5分鐘的、10分鐘的、20分鐘的)幫助孩子把抽象的時間可視化。下次他說等會的時候,可以選擇相應沙漏,讓他在可視、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想要做的事,學會合理規劃時間。


還有一種屬不可抗力的因素,家長也要懂得理解。比如孩子剛學會穿衣服,肯定是不熟練,穿錯胳膊或穿反,家長要加以陪伴與指導,接受孩子由慢到快的過程;或者今兒的作業對於孩子來說確實有難度,家長不能以平時完成速度要求孩子,理科生都明白: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同理,拋開難度談速度,那也挺難為孩子的。


➤「故意」磨洋工是指:知道磨蹭不對,依舊故意而為之。


這樣的磨洋工,心理疏導會比行為指導更管用哦!人類行為的產生,除了生理性的反應,都帶有目的性的,通過行為表達內心的情緒,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故意的心理學因素分:尋求關注、逆反較勁。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和孩子心平氣和的促膝長談,了解孩子內心的「故意」原因,是覺得父母的反應讓他不滿,還是學校裡發生了什麼讓他對上學產生抗拒。孩子嘛,在他長成之前,改變他還來得及~


不過我媽跟我說,其實這種故意式「磨洋工」,說再多也不如打一頓有效果,要不您就忽略我上面說的?


育兒這條路,沒有回頭路,今天早點睡,畢竟明天又是新的被逼瘋的一天...評論區說出:你家孩子早晨如何花式磨洋工吧!


-END-


文字 / 張驢兒

校對 / 張驢兒

排版 / 候鳥

圖 /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面向每一位繪本創作者 | 金鑰匙繪本創作大賽工作坊上線

在這100年歷史的地方,我們做了件100年沒人做的事

相關焦點

  • 磨洋工到極致逼瘋家長的那些娃……
    下班回家,想著打開抖音刷刷段子:#孩子上學出門的速度有多慢#話題系列視頻一出,家長紛紛表示,代入感太強,差不多逼死抖音90%的急性子。磨洋工,偏重指拖延時間,懶散拖沓做事,動作很慢,故意浪費時間或拖延時間。原多發生於成年人工作中,現常發生在孩子寫作業等與學習沾邊兒的過程中。
  • 家長不能讓孩子給逼瘋了
    我感覺要被孩子給逼瘋了每個孩子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做家長的任務就是培養孩子的優秀習慣,摒棄孩子的不良壞毛病。優秀是一種習慣,是培養出來的,不是先天就有的,要想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冷靜,要有一顆執著的愛心,千萬不能先讓孩子給逼瘋了,自己首先亂了方寸,迷失了培養孩子的方向。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就從一件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如誠實不撒謊就先從沒有謊言做起,家長以身作則,監督、鼓勵,恩威並施。馬虎丟三落四也是一樣,從小事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 娃上學後腦子得來回切換,寶媽被「逼瘋」:雙胞胎到底要同班嗎?
    最近開學季,杭州的一位徐媽媽,就因為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孩子上學的問題,表示:自己快被逼瘋了雙胞胎兒子同級不同班,寶媽被逼瘋:一個頭兩個大,各種事物總弄混徐媽媽家有一對雙胞胎兒子,今年剛上一年級,學校隨機分配將兩個孩子分到了不同班級,誰知這麻煩事兒就來了。
  • 孩子得不到及時滿足,就特別「猴急」,父母如何搞定娃的急性子?
    家長教育孩子,亦是如此。」孩子出生後,本就是一張白紙,只不過在後天成長過程中,他所接觸到的人、事、物,對其性格、生活習慣、思想等產生了影響,從此使這場白紙上有了其他的色彩。這也是生活中幾乎找不到兩個性格、思想等相同的孩子的原因。關於孩子的性格,有些家長會輕易的發現,相較於其他的孩子,自家孩子性子上有些太急。
  • 家長被網課「逼瘋」?家庭教育怎麼了
    一時間,被網課「逼瘋」的家長們屢屢登上微博熱搜,網課似乎給家庭教育帶來了一場不小的考驗。 「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教師們很喜歡把這句中國老話掛在嘴邊。疫情期間,網課恰巧就是家庭教育的一面「照妖鏡」。有的家長被「逼瘋」,因為他們第一次認識到教育是如此考驗人的耐心;有些家長卻可以從容不迫,將工作、教育、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 小學生「磨洋工」是怎麼做到全國統一的?
    自從孩子上小學,媽媽們就發現:娃雖然放學回家了,但他的腦子還沒回家。4點半放學回家,半小時就能寫完的作業,能磨到晚上11點。小孩寫作業要是磨洋工,就會像過年祭祀一樣,擺出一道道準備工序。其實,不光是家長著急上火。老師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和鹿姐姐相熟的一位語文老師,今年教三年級,班裡其他孩子都能在晚上8點前完成作業,唯獨有個娃天天要寫到晚上10點,有時甚至做到10點還完不成。為什麼這娃動作噶慢?老師在課堂上特別留意了一下。她布置孩子們抄寫生字,再寫幾個同偏旁的字。
  • 把老師「逼瘋」的學校,一定不是好學校
    老師被「逼瘋」的最可怕後果是,學生會被「瘋」了的老師「逼瘋」,美好的校園也會成為學生的「噩夢之地」。很多老師就是這樣,被軍令式強勢管理「逼瘋」的。多年前,某小學校長非常強勢,儼然是大將軍。這所學校的老師跟我說,他們一到下班時間就立刻逃離,沒有人願意在這個把人「逼瘋」的環境裡多待哪怕一分鐘。
  • 論磨洋工,沒人能贏過一年級的小學生
    怎麼也想不明白,每天作業說多也不是很多,也就幾個生字幾道算數,規定每天玩到下午4點開始寫作業,心想著怎麼磨,磨一兩個小時應該能寫完吧,結果一寫就寫到晚上9點多,5、6個小時到底在寫啥?朋友氣到手抖,兒子趕緊解釋「我沒玩兒,一直寫,就是沒寫完。」奶奶在旁邊趕緊提交證詞「寫了好幾個小時,造孽啊怎麼這麼多作業!」
  • 新學期,老師被「逼瘋」的學校,一定不是好學校!
    老師被「逼瘋」的最可怕後果是,學生會被「瘋」了的老師「逼瘋」,美好的校園也會成為學生的「噩夢之地」。那麼,是什麼把老師「逼瘋」的呢?這樣的學校會有哪些特徵呢?江山根據多年的職業經驗,談談個人的看法,希望能給家長選擇學校提供一定的參考。老師是如何被「逼瘋」的1. 過於強勢的管理作風「逼瘋」老師。
  • 開學後,第一批陪娃寫作業的家長已被逼瘋,世紀學懿作業輔導學位告急!!!
    陪娃寫作業這個世紀難題最近又來折磨廣大陪讀爹媽了開學也有一段時間了第一批陪娃寫作業的家長已被逼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看著平時溫柔理性的爸爸心態逐漸崩潰真的是笑出了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可謂是不做作業,父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做作業,雞飛狗跳,嗷嗷亂叫剛「逼瘋」了一批陪讀老父親這邊老母親們也沒能倖免凌晨發圈、連夜求救啊↓↓↓寫作業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么蛾子
  • 幼兒園家庭作業「逼瘋」家長,寶媽機智完成,網友:別人家的媽媽
    其實,讓家長變得不淡定的不只有寫作業時鬧心的孩子,還有那些五花八門、各種讓人意想不到的家庭作業,不僅難度高還可以分分鐘「逼瘋」一大批家長。老師發消息後,很多家長都被難倒了,回復老師:「太難了吧!」「感覺自己做不出來」「沒完成的話孩子會不會被罰呀」,有的家長甚至說要被「逼瘋」了!陳女士一時間也覺得很為難,但看到女兒期盼的眼神,她不想輕易和女兒說出「爸爸媽媽不會」這樣的話。
  • 如何避免孩子寫作業「磨洋工」指南
    1 世界上做作業快的孩子,大抵都是一樣的,而慢的孩子,各有各的「磨洋工」方式。有遲遲不肯動筆的,有寫作業抓耳撓腮的,還有坐一會兒就屎尿屁問題一堆的...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人坐在桌前,靈魂卻不知道飄到了哪裡。任憑你使出渾身解數,回頭卻發現,橡皮都被他戳穿了,卻還是寫不出一個字。
  • 被疫情逼瘋了的學生和家長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正常生活,孩子們也開始了宅在家中網上學習的旅程,這確實是一段非常艱苦的過程,對孩子們和家長都一樣。網課到今天已經持續了2個月了,孩子們似乎已經慢慢習慣網上上課。隨著復工的到來,家長和孩子們又有了新的挑戰,沒有家長的監督,網課將何去何從,面對網絡的誘惑,孩子們真的能安心的上課嗎?先說說我自己吧。
  • 我家貪玩懶惰的小孩,為啥做作業卻從來不磨洋工?
    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我的磨洋工的功夫那也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回到家把書本攤攤開,寫幾個字在上面裝個樣子,其實在本子下面藏了一本課外書偷偷在看,就算沒有書,也是在玩漫畫照鏡子寫日記切橡皮消磨時間……總而言之要拖到特別晚困到不行的時候,才迷迷糊糊的把作業胡亂應付完。
  • 把我逼瘋了的英語表達
    如果不能趕上班車,我發瘋的drive me crazy把我逼瘋了The 120s ad drove me crazy.120秒的廣告把我逼瘋了drive me nuts把我逼瘋了staying at home for over two months drove me nuts.
  • 「磨洋工」這張技能卷,我兒子考第二,你們絕不敢稱第一
    最近「小學生磨洋工圖鑑」簡直傳遍全國大江南北,昨天有媒體還爆出了娃磨洋工鬧出的血案--「杭州10歲男孩寫作業太磨蹭,爸爸沒忍住洪荒之力,手甩在孩子面耳部
  • 練琴成了家長和孩子的另一種痛:逼他上刑一樣
    最近網絡上各種輔導作業逼人發瘋的新聞,家長們是否心有餘悸呢?今天親貝網小編不說輔導作業的艱辛,而是來和大家說說另一種同樣能把媽媽瘋魔的東西,練琴。隨著社會發展,孩子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簡單的文化知識已經不足以讓孩子優秀,於是各種興趣班紛紛出現在家長的視線中,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大部分家長們只能忍痛讓孩子去學習,其中很多人都選擇了學琴。
  • 快被逼瘋了~ 英文用什麼來吐槽抓狂的感覺?
    1.Drive sb crazyDrive本身有「驅使」的意味,這個短語表示把某人帶向一種瘋狂的境地,都是「逼瘋」的節奏。 這裡的crazy,還可以換成mad、insane或者nuts。例:That noise is driving me crazy.那個噪音快要把我逼瘋了。
  • 活久見「40÷5=71」,爸爸輔導小學生數學,懷疑又逼瘋一個家長
    40÷5=71竟然還能驗算回來,懷疑又逼瘋一個家長又笑瘋了一眾網友。有網友評論: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還有網友驚呼:現在家長都這麼理所當然嗎?「這麼簡單你都不會,快點做!」相信這句話是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常說的一句話。家長認為簡單的題,孩子很久都沒做出來,都會忍不住在一旁催促,孩子越是沒反應,家長情緒就越激動。所以,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被「逼瘋」的情景很常見。這樣「催促式」的輔導真的好嗎?
  • 逼瘋家長,笑壞網友,老師:被猴耍了嗎
    孩子爸感慨到:「一聲疫情,逼瘋了多少老師?虧老師還一直在那喊給老師點點關注,下個學期老師是三好生,看看這趴被窩的三好生,我真為你們老師心寒啊!幸虧老師看不到,不然全瘋掉了。」 被逼瘋了的老爸可不止這些「小情人」「小棉襖」們,男孩子們的破壞力更是強大, 前幾天浙江台州的一位孩子爸,給孩子檢查作業時,發現孩子又沒寫完作業,又氣又急咆哮道:「不要做了,通通不要做了,明天就把你們老師,統統拉黑!你知道這幾天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