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小語種分數線"男女有別" 歧視女生還是拯救男孩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人大小語種分數線"男女有別" 歧視女生還是拯救男孩

  7月11日,高考提前批錄取結束。在各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中,中國人民大學的小語種專業劃線方式引起關注:錄取分數線「男女有別」。在北京,文科的男生分數線為601分,女生分數線為614分,比男生高出13分;理科男女線則均為644分。

  此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引起爭議。有觀點認為,「男女有別」的分數線是性別歧視,會減少女生的錄取機會,侵害了女生權益;有人則認為,這是為了拯救中國高校的「男孩危機」,是無奈之舉。

  事實上,人大並非第一家按性別劃定高考分數線的高校。在2005年,北京大學也曾因在小語種專業高考招生中,區分男女設置分數線,引起爭議。

  中國人民大學招辦主任李向前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提前批招生中文科男女分數線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在計劃內的7個招生名額以外,又增加了3個計劃外的男生名額。「初衷很簡單,就是為了調整男女比例」,他表示,如果不劃分的話,外語類專業女生所佔的比例過大,不利於教學和學生的發展。而教育部的政策規定,在第一批本科錄取時是禁止區分男女劃線的,因此選擇了在提前批錄取時進行調整。

  近年來,在中國高校中,從文科類院校到綜合性大學,都開始普遍出現「陰盛陽衰」現象。從1999年至2008年,高考狀元中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1957年,全國普通高校的本專科學生中,女生佔總數的23.2%;1980年,恢復高考3年之後,女生仍只佔23.4%。而1995年至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的女生比例卻由35.4%升至45.7%,2007年,新入學的女生比重首次超過男生,達到52.9%。2010年,考上大學的女生數量比男生多33萬。

  其中,文科類專業的性別失衡問題更為嚴重,外語類專業更是「女多男少」的代名詞。有人曾用「女生一片、男生一點」來形容高校文科專業的課堂。上海外國語大學教務處處長李基安曾在2009年的一次會議上透露,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級學生的女生比例達到83%。

  性別失衡給高校的教學和管理都帶來了難題。有文科專業教師抱怨,在女生過多的班級環境中,教學會受到影響,特別是課堂討論,缺少了男性思維和聲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效果。而更大的問題表現在就業上,女多男少在某種意義上成了就業劣勢。

  據了解,在世界一流大學的本科生中,男生的數量卻普遍略超過女生,高校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維持相對均衡的男女比例。在美國,有的大學會在招生網站上註明——我們學校漂亮女生多,很容易找到女朋友。學校希望以此來吸引男生報考。

  復旦大學的有關招生負責人表示,從復旦學生的整體比例來看,也是女生略超過男生,且表現為通過高考招進來的女生較多,通過自主招生招進來的男生較多。該負責人認為,這主要是由於自主招生對於知識面和綜合素質的要求非常高,而高考的考查方式則偏精細。一般來說,男生的興趣點、知識面較為廣闊,女生則往往能夠在考試中取得較高的分數。

  這位負責人介紹,復旦正在參考國外大學的方式,比如在新聞學院等女生較多的院系,給理科學生創造在大二、大三轉專業進入新聞學院的機會。他認為,造成大學女多男少的原因主要是基礎教育過分強調機械化訓練,但不能用錯誤的方法改變這種趨勢。「國家給了大學自主招生的權力,就應該遵循科學的規律,用科學的方法來引導招生,而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法。」

  不過,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在提前批分男女劃分數線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因為提前批錄取本身包含很多特殊的院校和專業,區分男女劃線的現象早已存在,如一些軍事類、航海類院校只招男生或男生佔絕對多數,而護理專業、空乘專業以往都只招女生,近年來根據發展的需求,也開始招收男生,「這不是性別歧視,而是由專業的特殊性、不同行業的需求所決定的。」

  熊丙奇認為,此次人大在小語種專業提前批招生上區分男女劃分數線,是在招生計劃公布時就決定的,不存在不公平;這也是由具體情況決定的,與報考情況、辦學定位、培養方向都有關。小語種的就業面也比較窄,如果招的全是女生,就業時往往難以平衡,因為用人單位也需要一些男性。

  本報北京7月13日電

相關焦點

  • 班主任出招「拯救男孩」 布置寒假作業男女有別
    這份寒假作業,最大的特點在於———男女有別!   閱讀書籍有區別:男生讀物是《海底兩萬裡》和《格列佛遊記》,主要講述勵志、團結和探險的故事;女生讀物是《小公主》和《會飛的女孩》,主要講述自愛、自信、自強和友情。   體育鍛鍊有區別:雖然同為每天1小時,但要求男生的鍛鍊內容是跑跳投、多打籃球踢足球,練習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對女生的要求是跳繩、慢跑、打桌球和羽毛球。
  • 高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是否真的男女有別
    為改變這種狀況,許多高校近年來在招生錄取時設置性別比,導致分數線上出現「女高男低」現象,引起社會關注:  如果你是男生,那麼你考取國際關係學院需要668分;如果你是女生,那麼你的分數需要715分才能夠達到提檔線。  這是海南省考試局2012年公布的提前批院校面試最低分數線,這讓高考分數702分的張萍(化名)止步於她所鍾愛的國際關係學院。
  • 四高校公布小語種分數線 北大報考比達94:1
    本報訊(記者周逸梅 李琦 張豔)昨天,北大等4所高校基本結束了小語種錄取工作。據了解,今年一本線文科532分,理科501分,由於考生報名火爆,這些學校的理科小語種錄取分數都要比一本線高出100分以上,而文科的錄取分數線也高出70分以上。此外,今天,首封高校錄取通知書將由郵政特快專遞送到學生手中。
  • 學術研究領域 男女有別or性別歧視?
    在學術研究領域,確實男女有別,還是存在性別歧視?上海馮鋼教授的言論引發的爭論,正在從媒體端的新聞熱點成為理性思考的學術熱點。女社會學家和孫立平、趙鼎新等男性社會學家的視角有較大的不同。   然而,有關由「男女有別」的情感模式產生的有關女性更適合居家,男性更具有智力活動的能力的偏見依然彌散在學術界,「女研究生從事研究的十不足一現象」,正是這種有偏見的知識生產的結果。
  • 教材還分男女生:2020年了,教材還學會性別歧視了?
    原來,華東師範大學推出的這套《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書籍,分為「男生使用的藍色版和女生使用的紅色版」。而只需要加減乘除、有固定解決套路的數學題,女生的表現會更好。這樣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可以在自己理解的範圍內,選擇簡易還是困難,而不是以性別做標杆,去創造歧視。人為的分界線只會讓孩子打心底裡相信:男孩和女孩不一樣,別人的優勢是天生的,自己改變不了的。
  • 霍思燕:「不要掀女生裙子」|男女有別,男孩女孩從小都要學界限
    男女有別,不是「我生兒子我怕什麼」,更不該「孩子太小懂什麼,長大自然懂了」;家長正確、婉轉地引導男孩、女孩對待性別萌芽期,才能為孩子之後的異性交往奠定良好基礎。3歲以前,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準確地說出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國內外已經有大量的研究都表明:3-5歲是幼兒性別意識發展的敏感期。但大多數家長卻沒意識到這點。一天,群群的媽媽,像往常一樣當著群群的面就換衣服。
  • 南外2020小升初分數線出爐!男生142分、女生136分
    據了解,今年分數線分別為男生142分、女生136分。今年南外小升初計劃招生400名,根據測評成績,以男女1:1的比例分別劃線錄取。已被錄取的考生,請一定要先在查詢界面下載錄取確認通知!憑藉錄取確認通知和語言能力測評的測試證,於7月23日上午8:00-11:00到學校領取錄取通知書。提醒:全程須佩戴口罩。
  • 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
    但對不同學習模塊,男生女生學習存在的性別差異還是很明顯的。但網友似乎並不買「性別施教」的帳~有網友覺得這樣的分類雖然看起來比較新穎,不過並沒有科學的理論來支撐。書籍雖然很快下架,餘波影響還是蠻大滴。。。
  • 教材剛出就夭折:2020了,你還在性別歧視?
    華東師範大學宣布,因網絡爭議一事,對即將出版的《男生女生學數學》一書,終止出版,不再發行。不明所以的我企圖前往評論區尋找答案,可打開之後,卻看到了這樣的畫面。性別歧視???師範學院???還能這樣???這樣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可以在自己理解的範圍內,選擇簡易還是困難,而不是以性別做標杆,去創造歧視。人為的分界線只會讓孩子打心底裡相信:男孩和女孩不一樣,別人的優勢是天生的,自己改變不了的。
  • 北外北語北二外 今年小語種錄取不限男女比例
    今年,小語種錄取不再限制男女比例,北語和北二外招到男生的數量均有所減少。  >>北京語言大學  高分女生抬高分數線  北語招辦主任林方介紹,由於今年沒有了小語種錄取中男女生比例限制,今年的小語種錄取的男生人數減少。
  • 小語種:走向世界,與文化對話
    小語種,顧名思義,就是相對於英語這些應用面很廣、使用者眾多的外語而言,只在少數國家應用的外語語種。小語種的定義有兩種。一種是指聯合國通用語種(英語、中文、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外的所有語種。我國的外語基本上是英語,而英語也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因此,小語種在我國一般是指除英語以外的所有語種。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對外貿易、文化、旅遊等交流越來越頻繁,尤其是這幾年「一帶一路」工程的建設和發展,對於小語種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最近,各個高校開設的小語種專業也逐年增多。
  • 如此「拯救男孩」又一次「羅森塔爾效應」?
    攥著電視遙控器,上海男孩李忠陽在不知不覺間迎來了人生的一大轉折。電視的畫面是一群衣冠鮮亮的成功人士在爭論「男孩危機:如何打造男子漢」的話題。吸引了李忠陽目光的嘉賓,是上海市第八中學的校長盧起升。兩年後的現在,雖然「男生班」還沒經歷過高考的檢驗,但校長盧起升已隱約見到了最終那份實驗報告可能有的模樣。
  • 拯救男孩:4大危機,3大成因,8大拯救措施
    大學的時候,學生會主席是一位男生,但是他已經女性化了,可以和幾個女生手挽著手,提著包包一起逛街。確實如此,男生偽娘越來越多,男孩當下面臨哪些危機呢?《拯救男孩》:講述男孩兒的4大危機,3大成因,8大拯救措施。
  • 女生填報:這8個適合「一本分數」報考的專業,女生就業更吃香
    所以今天就專門來分享幾個女生填報適合報考的專業,尤其是適合一本分數的女生填報,不僅就業率高,且女生就業也更吃香。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女生適不適合學計算機?很多家長其實都比較關心這一點。實際上計算機類專業中多數專業女生都適合報考,之所以很多人覺得不適合,是覺得相關的工作很辛苦,然而現在的女生拼搏起來並不比男生差,更何況計算機發展方向多,總有適合女生的方向。
  • 「男女有別」還是「男女無別」?你的性別偏見會扼殺孩子無限可能
    為什麼和男孩一起玩這麼刺激的遊戲?多危險呀!」我們平時出門玩的時候,總會帶上兩個玩具,我家的小可愛經常選的是兩個小車,遇到同齡的小朋友交換玩具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別人講,「你家不是女孩子嗎?怎麼會這麼喜歡玩小車呢?」
  • 今天是八三男人節,男人們感受到濃濃的「性別歧視」了嗎?
    示弱時:你還是不是個男人?酒桌上:男人哪有不喝酒的?!悲傷時:男兒有淚不輕彈,不能哭哭啼啼的!抱怨時:你憑啥抱怨?我們女人還沒抱怨呢!生氣時:人家小姑娘都沒生氣呢你生什麼氣?被插隊時:你一個大男人讓讓不行嗎?敷面膜時:男人敷面膜真娘炮!
  • 中國人大考研複試線公布,看了分數淚流滿面,分數這麼高怎麼辦?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也公布了2019年碩士研究生的複試線,看了這個分數真是讓人淚流滿面,很多同學紛紛表示:分數這麼高可該怎麼辦?相較於2018年的分數線,2019年中國人大考研複試分數線大部分專業都出現分數上漲。作為國內第一的文科院校,中國人大一直以來都是廣大學子的理想最高學府。很多以人大為目標的同學,在得知自己的考研分數過了去年的分數線後,都鬆了一口氣。
  • 教輔推男女版,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的《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輔導材料,引發了網友爭論。「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引起網民爭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教輔資料是否有必要區分男女的身份屬性」。是覺得女生數學不好嗎?是因為覺得女生幾何差嗎?」「性別歧視啊?考試怎麼不分男女?」
  • 《你會怎麼做》智障男孩被歧視 遭顧客辱罵
    他們努力工作,卻屢屢遭到歧視。當目睹患有智力障礙的人士工作時遭顧客辱罵,你會怎麼做?  智障男孩遭顧客辱罵:「有病別出來工作」  據統計,中國大陸的智力障礙人群已經超過1200萬人,很大一部分智障人士都遇到過就業難的問題,他們的平均就業率不足10%,有些人常常用歧視的眼光看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