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界性別偏見與歧視前沿研究文獻,我們給你譯出來了
例如,一份研究證明:「學術領域存在著固有的體系化的對於女性的不利條件,從而導致了在『學術管道』的不同階段存在『洩漏』」(346)[5]。有些研究則證實學術界的性別歧視和偏見可以以非常微妙的方式存在。如一位研究者[6]即指出,「歧視經常是不明言的或者非故意的,而是『緣於耳濡目染的文化成見,這種成見將女性描述為不太能幹的,但同時它又強調較之男性她們和藹可親。』」
-
學術界的第三種性別歧視
文章說,學術界存在歧視女性的現象,這不僅對女性不公正,而且對科研質量也有不好影響。第一種歧視的表現是,學術機構中女性從業者佔比要比女性的人口佔比低得多,學術地位或職稱越高的群體(如院士、教授)中,女性佔比越低。第二種歧視的表現是,某些研究的結論只適用於男性,不適用於女性。
-
男女有別?精神健康中的性別不平等
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研究團隊給與了肯定答案,即性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決定因素,女性更容易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等精神疾病。在精神健康領域,是否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精神問題的困擾呢?難道真的存在性別不平等嗎?近日來自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最新成果證實女性確實比男性更容易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等精神疾病。
-
蒙格斯智庫:性別歧視?或為性別差異
數學領域,菲爾茲獎共頒發61次,女性僅被授予1次;阿貝爾獎20次,女性1次。計算機領域,圖靈獎頒發總計70次,女性僅獲得3次。為什么女性獲獎者屈指可數,是因為性別歧視嗎?研究背景經濟和社會領域中性別差異的決定因素到底是什麼?這一問題一直備受公眾和學界關注。
-
人大小語種分數線"男女有別" 歧視女生還是拯救男孩
人大小語種分數線"男女有別" 歧視女生還是拯救男孩 在各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中,中國人民大學的小語種專業劃線方式引起關注:錄取分數線「男女有別」。在北京,文科的男生分數線為601分,女生分數線為614分,比男生高出13分;理科男女線則均為644分。 此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引起爭議。有觀點認為,「男女有別」的分數線是性別歧視,會減少女生的錄取機會,侵害了女生權益;有人則認為,這是為了拯救中國高校的「男孩危機」,是無奈之舉。
-
匯聚學術力量,促進性別平等:2020年江蘇婦女/性別學術月活動精彩...
「婦女/性別研究學術月」啟動會議暨首場專題報告會在江蘇省婦聯幹部學院成功舉辦。活動中一批省級性別平等示範基地和首家省級「一帶一路」性別發展研究基地積極響應、同頻共振、上下聯動、同步推進,邀請的專家學者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和學術專長進行宣講,充分體現了婦女/性別研究的跨學科的顯著特徵,創造了學術研究工作的熱烈氛圍。
-
新研究揭示了影響女性心理健康的因素:性別歧視導致女性抑鬱
在影響女性心理健康的各種因素中,「性別歧視」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最近的一項關於「性別歧視對心理健康影響」的調研證實了這一點,研究的結果表明:覺得自己受到歧視的女性抑鬱症患病率要更高。「歧視文化」。這篇文章的前言部分指出:「性別歧視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它可以以許多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例如:含有性別偏見的人際行為;不公平的政策體制;在教育、職業、財務、政治領域方面的區別待遇;在家庭內部以及工作時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性別刻板化、歧視性語言、以及對女性的智力和生理做出不合理的假設。」。
-
數學教輔分男女: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
在很多人看來,這大概是社會輿論面對某種「性別差異論」的勝利。據出版社介紹,該系列教材主要面向初中學生,基於大數據分析,針對男生、女生不同的認知特徵,在講解及練習的設置上有所不同。那麼,「男生、女生不同的認知特徵」,已然是這套教輔材料策劃、編輯的前提。男生、女生的「認知特徵」有那麼大差異嗎?或者說,男女在思維方式上的差別有那麼明顯嗎?
-
教科文組織研究表明女科學家仍面臨性別歧視
教科文組織研究表明女科學家仍面臨性別歧視(English version below)
-
性別歧視真的無處不在?
其中,很多讀者認為當前的社會中還是存在一些對女性的性別歧視,而在不少社會場所則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性別意識不夠。本報邀請女性問題專家、浙江大學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敏,就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意見做出了點評。 徐敏點評:時代在進步,可是人們的性別意識還是比較落後。從前的女人足不出戶,在公共領域參與很少。廁所的建設無意中延續了這個傳統看法。 這都是因為社會的性別意識落後,設計者沒有考慮到性別因素。廁所也是一個公共品,延伸到公共領域,在制定政策時,不應從男性社會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忽略了另一半人。
-
聯合國性別研究報告:90%的人對女性有歧視
聯合國的調查發現,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真正實現了男女平等,而且性別歧視在一些國家仍然非常嚴重,全球包括女性在內的大多數人都對女性持有偏見。 研究發現,世界上沒有性別平等的國家。 Zimbabwe had the highest amount of bias with only 0.27% of people reporting no gender bias at all.
-
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
據華師教輔ECNUP公眾號介紹說,這套教輔是基於大數據分析,以「性別」施教為賣點的。但對不同學習模塊,男生女生學習存在的性別差異還是很明顯的。但網友似乎並不買「性別施教」的帳~有網友覺得這樣的分類雖然看起來比較新穎,不過並沒有科學的理論來支撐。
-
性別會造成對性別偏見研究的偏見
」(回復 130 查看),揭示了在學術職業金字塔向上發展過程中「女性學者」流失嚴重的現象以及學術界無處不在的性別隱形歧視,引發國內學術界和輿論的普遍關注。有意思的是,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們對科學界進行了「有關性別偏見的研究」的評價研究,發現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不僅存在對於女性的偏見,而且這一領域不同性別的人對於性別偏見研究成果的評價也存在偏見。由此提醒我們,僅僅揭露性別偏見並不足以消除偏見的存在。
-
聯合國性別研究報告:90%的人對女性有歧視(雙語)
聯合國的調查發現,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真正實現了男女平等,而且性別歧視在一些國家仍然非常嚴重,全球包括女性在內的大多數人都對女性持有偏見。 A new UN report has found at least 90% of men and women hold some sort of bias against females.
-
數學教輔分男女: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新京報專欄
在很多人看來,這大概是社會輿論面對某種「性別差異論」的勝利。據出版社介紹,該系列教材主要面向初中學生,基於大數據分析,針對男生、女生不同的認知特徵,在講解及練習的設置上有所不同。那麼,「男生、女生不同的認知特徵」,已然是這套教輔材料策劃、編輯的前提。男生、女生的「認知特徵」有那麼大差異嗎?或者說,男女在思維方式上的差別有那麼明顯嗎?
-
中國化學會:強烈譴責德國化學期刊發表涉性別、種族歧視文章
中國化學會:強烈譴責德國化學期刊發表涉性別、種族歧視文章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20-06-07 17:24 來源
-
雙語:聯合國性別研究報告 90%的人對女性有歧視
「性別社會標準」指數分析了75個國家在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性別偏見。Globally, close to 50% of men said they had more right to a job than women.
-
保險也有性別歧視?男女保費為什麼不一樣
但是,當各個條件(比如:年齡、保障內容、期限等因素)都相同的情況下,只有性別不同時,保費為何會產生差異?是不是也『流行』性別歧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首先,我們一定要了解一下什麼是保費「釐定」。此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最新發布的《中國保險人群意外傷害風險研究報告》從8個方面顯示了中國保險人群意外傷害風險發生情況。其中從性別角度看,中國男性的意外傷害風險明顯高於女性,男性的總體意外傷害風險約為女性的1.3倍,尤其是中青年(20歲-59歲)階段,男性意外傷害風險更是女性的2.38倍。
-
漢語裡的隱性性別歧視
導語西方語言學家對於英語語言當中性別歧視現象各個方面的研究已經持續了幾十年。其中最著名的是法裡斯(Farris,1988)對於漢語中性別歧視現象的研究,其成果對於本篇論文的寫作也有著很大影響。與其它文明一樣,中國帶有性別歧視色彩的社會習俗歷史由來已久,相關證據在漢語語言中更是俯拾皆是。該領域的研究通常將體現文化傳統中性別歧視現象的漢語特性進行指認以及分類,例如,有性別歧視的成語,指代妻子的侮辱性詞彙,對女性的貶義稱呼,以及為數眾多的包含「女」字旁的貶義漢字。
-
高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是否真的男女有別
在2012年900多萬的高考大軍中,被「男女有別」的分數線絆倒的考生不止張萍一個。 日前,國內一家公益機構通過公開網站查閱了全國各地的2013年高校招生計劃,並發布了「2013年211工程學校招生性別歧視報告」。 報告顯示,在今年的高校招生中,全國112所211工程學校,只有31所不存在性別歧視,約佔總數的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