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語種:走向世界,與文化對話

2020-12-16 Mandy記錄人類歷史

你是不是在想:「不行,不能學這個專業,沒用!」

先不要提前下結論,聽我跟你說下。

小語種,顧名思義,就是相對於英語這些應用面很廣、使用者眾多的外語而言,只在少數國家應用的外語語種。

小語種的定義有兩種。一種是指聯合國通用語種(英語、中文、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外的所有語種。我國的外語基本上是英語,而英語也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因此,小語種在我國一般是指除英語以外的所有語種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對外貿易、文化、旅遊等交流越來越頻繁,尤其是這幾年「一帶一路」工程的建設和發展,對於小語種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

最近,各個高校開設的小語種專業也逐年增多。目前招收小語種的高校,有兩類:一是以外國語為特色的高校,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西安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另一類是綜合型院校,如南京大學招生日語、法語、俄語等,中山大學招收日語、阿拉伯語等。

小語種的學習,除卻一些語種有「高起點」的同學,大家基本上就是一起起步。課程安排上,專業課程包括精讀、泛讀、會話、聽力、語法、小語種國家概況等,同時還將英語作為第二外語學習。一般是完成兩年的基本學習後,會有一個小語種的專業考試,與英語專業的專四、專八類似。

很多人以為小語種人才缺失,只要是一畢業肯定可以找到工作,並且收入會很高。但是,你想想語言是為了交流,交流的內容是主要的。不能說找了個工作就是聊聊家常吧,所以你還需要具備一門專業知識,以增加自己就業的競爭力,比如經濟金融、旅遊管理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下面簡單的介紹二個:

法語:最浪漫的語言

想不想在巴黎左岸的花神咖啡館,點一杯香甜的拿鐵,悉數木桌上歷久彌新的人文關懷;想不想去裡昂品嘗香氣撲鼻的美食;想不想去普羅旺斯咀嚼那醉人心脾的花香。

夢想著親歷浪漫的現場,那就報名學習法語吧!

法語在語法結構上顯得比英語複雜很多,每一個名詞都有陰陽性之分,隨之導致的是每一個配合他或是她的動詞都要有相應的變化。語言是不是也體現了曾經的歐洲真是男女有別。

德語:最嚴謹的語言

德國是一個以嚴謹著稱的國家,汽車和機械製造、化工、電氣、鋼鐵加工、採礦、精密儀器、光學以及航空與航天工業都高度發達。

德語是一門很嚴謹的語言,除了地域的不同外,單詞還被分為陰、陽、中三種詞性。同時,告訴你一個秘密,德語是很難學的一種語言。

德語分為高地德語和低地德語。高地德語是共同語,通用的書面語以高地德語為準。低地德語聽上去更像英語或是荷蘭語。

高地德語和低地德語的語言分界線大致從德國西北部的亞琛起,向東經過萊茵河畔的本拉特、卡塞爾、馬格德堡直到奧德河畔的福斯騰堡,這條線以南是高地德語,以北是低地德語。我國大學體系中所教授的德語是高地德語。

德語無音標,基本看單詞就能讀出來,個別字母需要小舌音。德語的語法有固定的規則,比如動詞永遠二位。

雖說德語很難學,但是語言學習就是靠平時的練習和積累,熟能生巧。只有犯了錯誤我們才能改正錯誤,你說是不是?業餘時間可以做做翻譯類的筆譯、口譯兼職,這樣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又能掙點外快豈不是很好?

只要有強大的內心和勤奮刻苦的精神,畢業並不是難事!

相關焦點

  • 從這裡走向世界!深圳第二外國語學校舉行校園開放日暨多語種文化...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12月12日上午,深圳第二外國語學校校園開放日暨多語種文化體驗活動舉行。異國情調盡情展現在現場,各個精心布置的小語種文化攤位旁都圍滿了人。忙碌的小語種班學生們有的化身西餐大廚,爐火純青地烹飪著眼前一道道美味的料理;有的擔任起導遊的工作,各國風俗文化娓娓道來,讓聽眾仿佛置身異國;有的扮演起酷炫的日本動漫人物,將風靡日本的二次元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
  • 18種小語種漢外分類詞典「超越巴別塔」
    被稱為「超越巴別塔」的出版項目——18種小語種漢外分類詞典,近日由商務印書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聯合推出。雙語工具書是國家之間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基礎工程,此次18種小語種整體推出,對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 豐子義: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摘要]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拿什麼樣的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歷史和現實表明,能夠真正走向世界、引起世界廣泛關注的文化,必然是適應時代需要、體現時代精神的文化。
  • 小語種專業:語種「小」 世界「大」
    小語種的正式名稱應該叫做「非通用語種」。目前有6種語言是「通用語種」,它們是聯合國通用工作語,即英語、漢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聯合國的所有會議都有這些語言的口譯以及所有的官方文件,都列印或在網上出版這些語言的翻譯版本。但在我國高校招生領域內,大家習慣地把除英語外的外語類專業統稱為「小語種」,其中也包括上述6種語言中的4種。
  • 如見故人·喜不自勝|對話黃友義:翻譯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必經之路
    對話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樊錦詩、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楊曾文等業界泰鬥。從中醫到武術,從文字到宗教,從建築到舞蹈,從農耕到手藝……剖析中華文化的真正內涵。    翻譯,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信息的轉換與傳播行為,從人類語言誕生開始,翻譯就存在,並隨著不同地域間的交流而逐漸興起。
  • 王永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典藏瑰寶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達五千年。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文明共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西傳」,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可溯源更早。就近代來說,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學西傳」的最重要內容,也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驅代表作品。
  • 小語種的就業現狀分析「小語種就業前景」
    這周的專欄就給小可愛們分享下目前各個小語種的就業情況吧。也能讓小可愛們心中有數,或是想自學一門小語種來謀生也是棒棒噠~【現狀分析】如今中國國際地位日趨高漲,與國外貿易合作、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企業紛紛走出國門,小語種人才無疑是先鋒。
  • 外國語言文學類:學小語種,去更大的世界
    小語種的正式名稱應該叫做「非通用語種」。、歷史、政治、經濟、文化,還將學習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政治等課程,以促進用這種語言進行國際文化、技術、經濟等方面的交流。
  • 助力中國文化符號走向世界,閱文集團榮獲「上海文化企業十強」
    助力中國文化符號走向世界,閱文集團榮獲「上海文化企業十強」作為引領行業的正版數字閱讀平臺和文學IP培育平臺,閱文集團成熟完善的作者培育機制,為網文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力量。12月14日下午,「第三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十大特色活動頒獎活動暨文化企業座談會」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正式舉行。此次活動為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主辦。憑藉在文化行業的持續創新和突出貢獻,閱文集團榮獲第三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稱號,展現了閱文在上海文化產業中積極的創新驅動作用。
  • 尼瑪澤仁:用畫筆打開中華文化與世界對話的大門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美協原副主席、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名譽會長尼瑪澤仁表示,中華文化歷經了五千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世界的高度。而少數民族文化,這樣一個在獨特地理環境產生的藝術形式,發展至今也形成了既有自己民族語言,同時又有國際語言的樣式。他說,無論何時,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必須要在保留自己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同時向先進文化學習交流。
  • 第三屆中韓魯迅研究對話會在韓舉行
    「中國魯迅研究名家精選集」中文版主編葛濤表示,韓國是魯迅先生的著作走向世界的起點,也是中國魯迅研究著作走向世界的起點。因中韓相似的歷史背景,韓國的知識分子對魯迅著作產生強烈的精神共鳴,不僅翻譯了大量魯迅研究著作,也湧現出了一大批的魯迅研究學者。
  • 增強國家軟實力,讓文化走向世界
    十九大提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今,對比中外,卻「自尊受傷」。美國、韓國等國家電視劇佔有大部分收視率份額,中國文化解決中外文化交流卻存在逆差現象。中國傳統文化的未來要佔有一定市場需要提高文化的輸出能力,文化輸出的本質是傳遞真實。有學者說:「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是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的。」
  • 新東方名師致高考生--選擇小語種,選擇就業藍海
    北京2013年3月22日電 /美通社/ -- 北京高招諮詢會即將在北京多所高校拉開帷幕,隨著小語種國家留學漸熱,小語種專業就業趨勢良好,越來越多的考生將專業鎖定在小語種上。新東方名師就對小語種的前景、如何選取一門合適的小語種以及如何規劃小語種的學習做了一番分析。
  • 傳播中華文化、打造"對話世界"楷模,51Talk不斷踐行企業責任
    從初選、複選到總決選,51Talk青少年榜樣絡繹不絕,智鵬、孫逸雯、文琦琪、鄧可婧……每一個都成為"對話世界"的楷模。,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唐太宗治下的貞觀之治,再到一代女皇武則天,讓世界更了解中國的文化形成及海乃百川的文化包容性,在無形之中完成了讓是世界了解中國的"重任"。
  • 理智看待中國文學走向世界
    文化入超:長期以來的無奈現實作家出版社5年出版了170部外國作品,卻只成就了5部國內作品走向國際中國文學界在與世界同行溝通、交往的過程中,也在嘗試著逐步擴大自身的國際影響,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國作家出版社社長何建明說:「整體來說,中國作家作品走向世界的數量就國內出版的文學作品數量來說是非常小的,而國內對國外文學的推薦、出版力度相對要大得多。」他舉例說,作家出版社5年出版了170部外國作品,而促成走向國際的中國作品只有5部。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潘凱雄說:「近年來,中國文學作品的海外譯介雖然不斷取得突破,但由於各種原因,始終未能進入主流圖書市場。」
  • 《人民小廚,上菜了》第六期:多語種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
    中國盛會,世界關注。兩會期間,人民網推出英、日、法、西、俄、阿、韓、德、葡九大語種專題報導,《人民日報海外社交媒體·對話(PD Dialogue)》、《兩會「英」播報》、《斐然看兩會》等節目也同時推出,人民網用多種語言向世界傳遞兩會的「好聲音」。
  • 國際友誼日 訊飛輸入法多語種多方言解鎖文化中的力量
    國際友誼日是聯合國發起的,致力於實現文化多樣性,努力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增進團結,加深相互了解,促進和解。良好的溝通有助於從根源解決問題而努力預防衝突。如今,我們的溝通工具還沒能發揮終端設備的實力。所以,訊飛輸入法不斷自我進化,讓「溝通」變得更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
  • 「走出去」才能對話世界
    中青在線訊(實習生 陸宇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文學交流是有翻譯的障礙的,這與思維方式和文化習慣有關,是客觀存在,跨過這道障礙交流才能更深入。」翻譯障礙一直是作家、編輯、翻譯家面臨的難題,圍繞這一主題,10月27日下午,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十月文學院、「紙託邦」聯合主辦的「第一屆十月版權交流計劃:發現世界文學同代人——由文化對話開啟當代文學翻譯出版」主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畢業最吃香的7個小語種,全國小語種專業大學排名!
    2、最佳新秀語種:西班牙語 作為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西班牙語不僅在西班牙國內,在世界其它地區也較為普遍的被使用,全世界有近4億人講西班牙語。優美動聽的西班牙語被譽為「與上帝對話的語言」。 早在中國加入WTO前,西班牙語已經日漸熱門起來。
  • 用好亞洲文化旅遊展平臺 推動「錦繡瀟湘」走向世界
    新湖南客戶端5月18日訊(通訊員 王一行 記者 田甜)5月16日上午,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亞洲文化旅遊展」在北京隆重開幕,30多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組團參展。展會以「交流互鑑與共融發展」為主題,展示亞洲各國文化旅遊發展成果,促進中國與亞洲各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