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建設「黑科技」 數位化技術指導隧道盾構施工

2020-12-22 央廣網

近日,北京地鐵19號線積水潭站至北太平莊區間盾構隧道實現雙線貫通。據承建方中建八局介紹,這是其在京首條使用盾構法施工的地鐵隧道。

盾構施工,現代最常用的隧道施工方法之一,是指將盾構機械在地中推進,通過盾構外殼和管片支承四周圍巖防止發生往隧道內的坍塌;同時在開挖面前方用切削裝置進行土體開挖,通過出土機械運出洞外,靠千斤頂在後部加壓頂進,並拼裝預製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結構的一種機械化施工方法。

此次施工中,數位化技術的應用成為一大亮點。據介紹,盾構施工場地布置利用BIM技術指導,避免人、機、料等出現交叉,形成合理場地布局,滿足現場盾構施工需求。同時,利用風險管控平臺、手機APP,風險預警系統進行數據分析及風險管控,及時調整盾構施工參數、保證風險源在施工期間的安全。

此外,盾構施工所涉及的換刀、平移、接收、解體等工法進行研究、集思廣益,形成初期施工方法,經盾構資深專家進行指導,完善施工方法,並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微調。最終完成「無侵限,無破損,無錯臺,無滲漏,無汙染」的五無隧道。

據悉,北京地鐵19號線一期工程積水潭站~北太平莊站區間,隧道全長2074.629m,穿越地層主要為粉質黏土、粉細沙、中粗砂、卵石等,隧道埋深約為17.5m~29.26m。

在施期間,項目克服了軟硬不均、地質夾層不良參數、刀盤刀具螺旋機磨損等掘進困難,完成了層間滯水地層中的換刀檢修工作,挑戰了垂直近距離檢修井盾尾刷更換,成功穿越多條管線、橋梁等一級風險源,創造了單線日掘進最高25環,周掘進最高147環的北京地鐵施工新速度。(李曉丹)

相關焦點

  • 盾構施工亮點_2020年盾構施工亮點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記者在現場看到,破土而出的盾構機直徑有12.64米,是北方地區直徑最大的盾構機。「清華園隧道裡的盾構機開挖斷面,相當於常見地鐵隧道的4倍,比4層樓還高。」中鐵十四局項目部盾構經理趙斌介紹,此處是全線唯一採用盾構法施工的隧道,也是國內位於城區穿越地層複雜、重要建築物眾多的單洞雙線大直徑盾構隧道,該隧道的貫通為2019年底京張高鐵全線通車創造了有利條件。
  • 新加坡地鐵湯東線T302標段盾構區間隧道全線貫通
    央廣網北京7月19日消息(記者郭淼)7月19日15時18分,在中外員工的一片歡呼聲中,隨著TBM2號盾構機緩緩破牆駛出,由中國中鐵一局承建的新加坡地鐵湯申-東海岸線(簡稱湯東線)T302標段盾構區間隧道全線貫通。
  • 國內首條類矩形盾構隧道貫通 「陽明號」寧波首秀 縮減施工寬度...
    為有效破解城市核心區軌道交通建設的難題,推動城市地下空間的集約化利用,減小盾構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寧波軌道交通集團勇於打破常規,率先提出了研發類矩形盾構的設想。設想賦予行動,2015年9月「陽明號」類矩形盾構機順利研製完成,同年11月投入到3號線一期出入段線使用。
  • 杭州地鐵首條盾構隧道雙線貫通 走路20分鐘,地鐵開54秒
    浙江在線07月19日訊7月17日,杭州地鐵首條盾構隧道雙線貫通,位置是1號線九堡東站至喬司南站。記者昨天在隧道裡走了20多分鐘,而以後,地鐵開開,只要54秒。  有意思的是,當記者從喬司南站施工點出來時,另一撥坐著汽車從地面走的工作人員,卻還沒到達。
  • 大國工匠 盾構先鋒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盾構工程集土木技術、地質勘探技術、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為一體,是工程建設領域率先進入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典範。近5年來,中國盾構工程創造了光輝業績,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徵服了複雜地質、穿江越海、超大直徑等許多世界級的科技難題。
  • 權威專著推薦丨《盾構施工關鍵技術》出版發行
    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由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中鐵一局集團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鐵裝備集團、中國工程機械學會、中鐵十局集團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為主編單位;由國內著名盾構專家陳饋、譚順輝、王江卡、蒲曉波等編著的科技專著
  • 「深埋近距離地鐵隧道穿越敏感建構築物關鍵技術及裝備」工博會獲...
    12-04  瀏覽: 盾構機是地鐵施工中最主要的施工設備,它如同一隻巨大的穿山甲,在城市地下挖掘土體、運送渣土、整體前進和安裝管片,從而完成地鐵隧道的修建。
  • 石家莊地鐵施工案例_2020年石家莊地鐵施工案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但可能不會想到,每天車水馬龍的路面下,地鐵隧道正悄無聲息地出現。地下採挖據悉,目前1號線平安大街站-人民廣場站區間首先開挖地下隧道,留村站-火炬廣場站區間的隧道也已開工。昨日,媒體工作人員跟隨施工人員深入地下,到地鐵施工現場一探究竟。平安大街站-人民廣場站區間地下採挖因地處繁華路段,為保證交通順暢,採用礦山法「微創」挖掘隧道,而非「大塊頭」盾構施工法。
  • 深圳地鐵14號線49臺盾構全部完成始發 全線區間施工進入大幹階段
    10月1日,深圳地鐵14號線福崗區間(福田站-崗廈北站左線隧道順利貫通。10月7日,福崗區間(福田站-崗廈北站)右線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該區間隧道實現雙線貫通。  在盾構掘進中,現場克服了場地狹小、周邊環境複雜等不利條件,嚴控參數、緊密監測,近距離下穿及側穿既有運營地鐵線路等重大風險源,並以「大幹100天」勞動競賽為契機,倒排工期,搶抓施工節點,明確考核要求及獎懲機制,充分調動全體參建人員積極性,為全線貫通奠定堅實基礎。
  • 鄭州盾構走進法國 助力巴黎地鐵建設
    本次出口法國的為直徑9.86米土壓平衡盾構機,總長約115米,將用於巴黎地鐵16號線2標隧道建設。隧道全長11.1公裡,最小轉彎半徑為600米,埋深8~52米,最大水壓約5兆帕。穿越的地層主要有粒狀石膏層、粉質黏土、石膏泥灰層、石灰巖層、砂層。中鐵裝備針對項目地質情況複雜、間隧軸線距離近等特點,通過精心設計、精益製造,提升了產品的適應性和穩定性。
  • 日本隧道與地下工程_2020年日本隧道與地下工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目錄: 一 日本盾構隧道新技術概況 二 日本盾構隧道新技術工程實例 三 盾構隧道管片新技術 …… 資料介紹了當前日本盾構隧道使用的十幾種新工法
  • 廈門地鐵2號線過海隧道工程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點讚
    然而,為了廈門市民能享受3分多鐘的這一便利,施工團隊用了1137天,打造了國內首條地鐵穿海盾構隧道,讓我國海底隧道建造技術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從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到廈門地鐵穿海隧道的實踐,為我國今後海峽隧道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做了重大技術儲備。」在昨日召開的廈門地鐵2號線穿海隧道技術評價會和技術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的專家們如此評價。
  • [分享]長春地鐵施工資料下載
    瀏覽數:3585 關鍵詞: 盾構施工工序 盾構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組織
  • [分享]日本隧道與地下工程資料下載
    目錄: 一 日本盾構隧道新技術概況 二 日本盾構隧道新技術工程實例 三 盾構隧道管片新技術 …… 資料介紹了當前日本盾構隧道使用的十幾種新工法
  • 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順利貫通 全線預計2019年通車
    據了解,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是目前北京市內最大直徑的盾構隧道,是全線唯一採用盾構法施工的隧道,也是國內位於城區穿越地層複雜、重要建築物眾多的單洞雙線大直徑盾構隧道,該隧道的貫通為2019年底京張高鐵全線通車創造了有利條件。
  • 心臟搭橋成功 成都地鐵9號線成功下穿高鐵隧道
    成都軌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土建三中心副主任王玉龍介紹,所謂小夾角是指高鐵隧道與地鐵隧道的夾角只有21度,直接帶來的影響就是穿越距離將達到80多米,「加上兩端的穿越保護距離,整個下穿隧道的影響段達到156米。」而小淨距是指盾構結構的頂板距離高鐵隧道的底板只有10米,「嚴苛的外圍邊界條件和施工作業條件,加上此前國內尚無可供借鑑的盾構穿越成熟經驗,整個工程的難度極大。」
  • 地鐵6號線進入盾構施工
    2020-08-10 07:21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地鐵6號線進入盾構施工地鐵集團供圖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馮興 通訊員 地軒) 8月9日9時28分,隨著「先鋒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南京地鐵6號線首臺盾構在萬壽村站北端頭順利始發,為全面推進6號線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 佛山地鐵3號線荔村站-倫教站盾構區間雙線貫通
    7月9日17點,佛山地鐵三號線荔倫區間右線盾構歷經7個月的掘進終於貫通,標誌著佛山地鐵三號線工程順德倫教段的建設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荔村站-倫教站盾構區間雙線順利貫通。荔倫區間全長1.36km,隧道穿越土層主要為<2-1B>淤泥質土、<2-2>淤泥質粉細砂層等,部分區域存在<3-2>中粗砂,地層柔軟、複雜、多變,盾構機姿態不易控制,施工風險較高。
  • 2020《隧道建設(中英文)》發表了哪些中英文文章?
    為此,在隧道建設初期與施工過程階段,躍龍門隧道建立了科學化的動態管控技術和管理研究,尤其是在軟巖大變形、活動斷裂帶穿越,巖溶富水地質預報,特長隧道通風及物流組織運輸方面開展了科研攻關,結合國內外已有成果基礎上集成創新,並在實施過程中逐步完善和優化,使得躍龍門隧道的工程進展可控有效。
  • 探訪華南最大管片廠:為大灣區地鐵「造隧道」
    而在30公裡外的南沙大崗鎮新宮圍廣州地鐵18號線施工現場,隨著盾構機的推進,一片片管片被迅速拼裝成環,有機構成地鐵隧道。「廣州地鐵18號和22號線全線共需盾構管片約86000環(一般7個管片構成1環),我們廠負責製造其中的30028環,約佔全線總任務的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