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德智體美勞(教育漫談)

2020-12-12 齊魯磐石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現代教育對孩子們的要求。

德智體美勞是對人素質定位的基本準則,也是人類社會教育的趨向目標。

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只有這五個方面均衡發展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健康的人,一個健全的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我國教育歷來也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在實際教學中,智育教育往往是獨領風騷,德育、體育、美育、勞育則往往被選擇性忽視。

我來解讀一下「德智體美勞」。

德育,也就是道德品質,也是排第一位的。一個人即使再有才,如果德育不過關那是大打折扣的。我國古代選撥幹部,講究「孝道」,講究「孝悌禮義廉恥」,「舉孝廉」就是推舉品德高尚之人。如今考察幹部則是「德才兼備」,也是德為先。所以德育非常重要,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這是貫穿一生的。

看看有的報導,有的貪汙腐化,甚至叛國賣國,不忠不孝,結局悽慘,這就是德育不達標的典型。

智育,也就是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智慧和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智育教育往往是獨領風騷,最受重視的。我們的眾多典故中也側面反應了智育的重要性。例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鑿壁偷光」、「頭懸梁錐刺股」、「程門立雪」、「聞雞起舞」、「負薪掛角」、「以荻畫地」等。這裡不多說了。大家看到每年拼搏的中考高考生們就知道了。

體育,也就是健康知識和技能,增強他們的體質,培養他們的意志力的教育。一個人如果沒有健康的體魄,即使有才有德,那也是非常遺憾的。例如報導中常見的很多身體不佳的中青年科學家,還有些在校生,操場上站久了暈倒等。這都是需要加強鍛鍊的。古往今來,人們常說,健康平安就好,體育就包括了這個健康。你能說不重要嗎?

美育,也就是培養審美觀,發展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質的教育。

美育並非是單純的以藝術技能為主的教育,而是作用於人的情感和心靈的素養教育。

美包含人生存的環境美,人的語言美,人的行為美、人的心靈美、人的形象美等幾方面的綜合體現。例如古代「孟母三遷」,這裡面涉及到了環境「美不美」的問題,她在孩子爭取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勞育,是培養學生進行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的教育。

勞動教育要培養勞動情感、勞動技能,培養吃苦精神、奮鬥精神,要以體力勞動為主、手腦並用,實實在在地幹活,實實在在地出力流汗。正如古人所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熱愛勞動也是美德。

「勞」字,也是和「德智體」關聯的。一個德性好的人、智慧高的人、身體健康的人,則必然是一個熱愛勞動的人。其德性好者,不但懂得「勞動創造世界」的意義,也必然會做事勤快,工作兢兢業業;反之,一個品質不良的人,就必然懶散、怕苦、怕累,總有一種不勞而獲的思想。所以,要培養一個熱愛勞動的人,首先要培養他的良好的品德。

以上就是「德智體美勞」,其實,我國古代「琴棋書畫」裡也包含了「德智體美勞」,「琴修德,棋開智,書練體,畫蘊美」。也是情商智商動商的綜合體現。也可以解釋為道德好、智能高、身體強的人才,這就是現代素質教育的目的。

和大家共勉。

相關焦點

  • 構建德智體美勞教育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把教育目標的「四育」提升到「五育」,意義十分重大。學校的各項工作都要堅定不移地圍繞實現德智體美勞這個大目標,構建適合大目標的教育體系。
  • 「德智體美勞」也當與時俱進
    「德智體美勞」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五個字。學生時代,我們希望自己德、智、體、美、勞各方面拔尖;為人父母,希望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這五個方面去教育、評價一個人,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德智體美勞」五字教育方針,確實極具概括性和指導性,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基本準則,也是社會教育的趨向目標。
  • 白巖松眼中的教育:德智體美勞+情商
    我覺得每一個字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都在發生變化。德:不僅是德行,還是公德過去我們說「德」,更多的在談的是一個人的道德,德行。可是我覺得今天的教育,我們是否要加上「公德」這樣的一個字眼?因此,在談論教育的「德智體美勞」方面,作為教育的第一點,今天我們需談論如何教育一代人有「公德」。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不止一次地提到「更全面的人」。為什麼此時此刻的中國提出在未來的願景的時候,要有一個更全面的人?而我們的教育是否發生著改變,應合著更全面的人的塑造?
  • 代表委員談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勞,一個都不能少
    原標題:德智體美勞,一個都不能少【圓桌對話】嘉賓:管培俊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王 歡委員(史家教育集團總校校長)邵志豪代表(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主持人:本報記者 劉夢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 「德智體美勞」的內涵需重新詮釋
    GES2018未來教育大會本月初在北京召開,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會議上做了主題發言,在現場分享了自己對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傳統的「德智體美勞」在新時代應該有所變化。(12月28日 人民網)「德智體美勞」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五個字,頻繁出現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開學典禮上,校長振奮地說道:努力推進德智體美勞全面教育。學校的牆上,寫著醒目的標語: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少先隊員。報告冊上,老師表揚道:你是一個德智體美勞樣樣棒的好孩子。書本中、獎狀上、廣播裡、校園內、學校外,「德智體美勞「無處不在,出現的頻率極其高。
  • 德智體美勞一個都不少
    大會提出,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區域教育管理者,必須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我體會,對我區教育發展具有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是把準全區中小學校的育人方向,不能猶豫,不能鬆勁,更不能出現任何偏差。
  • 推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推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李江來雅調研教育工作 時間:2019
  • 光明日報評論員: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原標題: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
  • 「教育強國」石中英: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
    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內涵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明確表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包括兩個相互關聯的部分:一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我眼中的德智體美勞
    像我們這種年齡的人,小時候關於教育常提的幾個字,德智體美勞,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也同樣適用,只是時代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關於「德」,我以前理解的更多的是一個人的道德或德行,但是今天的教育有必要加上更加廣闊的含義,一個人要有公德,能夠守住公共秩序,成為一個更加全面的人。
  • 德智體美勞,每個都該「變一變」了
    白巖松說,對於他這個歲數的人來說,總會想起小時候關於教育的幾個字,「德智體美勞」。而他想跟大家分享的恰恰是這幾個字的新時代變化,還想加一個:情。在白巖松的眼中,每一個字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都在發生變化。   如何教育一代人有公德 如何把「智力」變成「智慧」   過去我們說德智體美勞,一說「德」,更多的在談的是一個人的道德,德行。
  • 白巖松:我眼中的「德智體美勞+情」
    對於我這個歲數的人來說,可能總會想起小時候關於教育的幾個字,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恰恰是這幾個字的時代變化,這幾個字就是「德智體美勞」。
  • 光明日報評論員: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 新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論述,系統科學地闡釋了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的重要意義和路徑方法,為做好新時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吉利學院:通識教育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落到實處
    吉利控股集團李書福董事長篤定,吉利辦教育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情懷。他認為,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事業,而非急功近利的。人才培養不是針對眼前的事情,而是面向長遠的發展戰略。基於此,吉利學院全面推進通識教育改革,劍指培養未來成功者,即學生畢業後將成為一名職業高手、事業有成、身心幸福並且擁有精彩人生的人。
  • 雲南:「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化解「減負難題」
    (《國際商報》電,記者 張春濱 餘先龍)2018年,「中小學生減負」作為民生之首成為雲南省政協聯合議政協商會的議題,媒體對此有過很多報導,「中小學生減負問題」與全教會提出的「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 文化常識:「德智體美勞」,你了解多少
    文化常識:「德智體美勞」,你了解多少?常常會聽人說到「德智體美勞」,這是全面發展的象徵。那麼,你對「德智體美勞」究竟了解多少?德育,便是有關德的教育,俗稱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的影響,把一定社會的思想觀點、政治準則轉化為個體思想品質的教育。德育對其他各育起著靈魂和指導作用,它一方面可以從思想上和政治上保證育人的方向,使學生沿著社會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又給其他各育提供動力和能源,推動學生智、體、美、勞等方面發展。
  • 東方時評丨德智體美勞,一樣不可少-智育,美育,德智體美勞,德育...
    這個文件指出的一個重要思想,即「五育」並舉,德智體美勞,一樣不可少。  德智體美勞,要德育為先。德育是排在第一位的,是統帥其他四育的。上學讀書,首先是學會做人。立德樹人,強化素質教育,最要緊的就是教育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文字。教師被賦予的第一位的工作,是教育學生精神的成長。
  • 【GES2018】白巖松:我眼中的「德智體美勞+情」
    【GES2018】白巖松:我眼中的「德智體美勞+情」 作者:西瓜 發布時間:
  •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針變遷的...
    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立德樹人,知行合一,以美育人,崇尚勞動,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主要路徑。21世紀,以核心素養教育推動教育方針的具體化和細化,是教育工作的重要課題。教育方針是黨對教育的總政策,其中人才培養規格和教育內容、實現路徑是重要內容,從50年代的「勞動者」到改革開放之後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從「德智體」到「德智體美」再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重視美育、勞動教育的價值,滿足了提高國民素質的客觀需要,體現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指導思想。(3)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