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時評丨德智體美勞,一樣不可少-智育,美育,德智體美勞,德育...

2020-12-27 東方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裡面乾貨滿滿,每一條意見都切中時弊,值得我們深入學習思考。

  這個文件指出的一個重要思想,即「五育」並舉,德智體美勞,一樣不可少。

  德智體美勞,要德育為先。德育是排在第一位的,是統帥其他四育的。上學讀書,首先是學會做人。立德樹人,強化素質教育,最要緊的就是教育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文字。教師被賦予的第一位的工作,是教育學生精神的成長。只有懂得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人,才會在學習中去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只有把德育和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關係處理好了,位置放對了,才有可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

  「五育」並舉,抓好智育乃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是,提升智育水平,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促進思維發展,激發創新意識。重視智育,不是強調分數第一、排名第一。一定要想方設法把學生的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解決好。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我們要重申: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家庭不應當成為「第二課堂」,家長不要當家庭教師。補課熱要降下來。補課攀比之風,也要煞下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注重保護學生好奇心、想像力、求知慾。現代社會不需要高分低能的書呆子。要支持學生讀更多的課外書。禁止班級和學校的排名,不能停留在紙面上和口頭上。如果再有學校和班級以成績排名來推動學生的學習,一經查實,非嚴懲不可。不如此,不足以把學校裡「智育第一」的歪風剎下來。

  體育雖然排行是老三,但老三不等於不重要,更不等於可有可無。強健的體魄是學習的承載體。健康對於一個中小學生來說,好比是空氣對於飛鳥。有了空氣,飛鳥才能展翅飛翔。健康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支撐點。現在對學生最大的威脅,是一天到晚閉門讀書,沒有時間曬太陽,沒有時間到體育場上運動和白相。中國的中學生的近視眼是世界第一。這個世界第一,一點也不光彩。這個世界第一不消除,將來徵兵有極大的困難。中小學的體育課程要開齊開足,要將體育科目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要科學安排體育課運動負荷,開展好學校特色體育項目,大力發展校園足球,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美國女子足球為什麼強大?因為有群眾基礎。我們也要從學校裡培養許多優秀足球運動員。哪個學校能出一位優秀的足球運動員,教委要給學校發特別獎狀。

  加強美育,從1980年6月在昆明召開的第一次美學會議上,不少美學家提出這個呼籲,30多年過去,雖有了相當的進展,但遠未盡人意。在中國教育史上,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這「四育」並列者,蔡元培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人。他最早寫的一篇文章《以美育代宗教說》,發表在1917年8月出版的《新青年》雜誌上。今天時代進步了,我們更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要培養學生善於從美的事物中發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要讓孩子們懂得什麼樣的藝術作品是美的,什麼樣的言談舉止是美的,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是美的,使他們擇美而從之。現代化教育不能沒有美育。閔惠芬說得好:「只要有人的地方,我就要讓二胡的聲音響起」。我們同樣要說,在校園裡,我們也要讓美妙的歌聲不斷響起。中小學要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結合地方文化設立藝術特色課程。目前許多學校音樂、美術的教師奇缺,這個問題不解決,加強美育就要落空。

  「五育」者,還有勞育。勞動也可以成為一種教育。勞動教育也是一門課。馬克思早在1868年就提出預言:「未來教育歲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就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的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力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請注意,馬克思說的是「唯一方法」,此外不能有第二種方法。這個重要預言,在今天,更要擺到校長們的議事日程上。因為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要讓孩子從小懂得勞動最光榮。學校要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制定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加強學生生活實踐、勞動技術和職業體驗教育。優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構,確保勞動教育課時不少於一半。孩子要從小學會做家務,要自己洗自己的衣褲,要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長大了,才能「出得廳堂,下得廚房」。

  「五育」並舉,德智體美勞,一樣不可少。教師和校長,都要記得這個方針。雖然難度不小,但只要努力去做,衝破不少學校裡「唯有讀書高」的單調聲音,還校園裡一個生氣勃勃的、生龍活虎的局面,還是大有希望的。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德智體美勞,一個不能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於德智體美勞這五個方面,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不能迴避的是,真正認識、重視並落實這五個方面同等發展,至少存在兩個錯誤認識:一是有人認為,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首要是德育,但德育的範圍很大,顯得很空,不好落地,抓好智育,考試分數高、學歷高,才是真的、是實的;二是有人認為,抓好智育最重要,智育好,其他方面自然就搞好了,還有人認為,學校也可把體美勞同樣分數化,以分數來衡量學生的達標水平。
  • 再談德智體美勞(教育漫談)
    德智體美勞是對人素質定位的基本準則,也是人類社會教育的趨向目標。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只有這五個方面均衡發展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健康的人,一個健全的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我國教育歷來也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在實際教學中,智育教育往往是獨領風騷,德育、體育、美育、勞育則往往被選擇性忽視。
  • 文化常識:「德智體美勞」,你了解多少
    文化常識:「德智體美勞」,你了解多少?常常會聽人說到「德智體美勞」,這是全面發展的象徵。那麼,你對「德智體美勞」究竟了解多少?德育,便是有關德的教育,俗稱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的影響,把一定社會的思想觀點、政治準則轉化為個體思想品質的教育。德育對其他各育起著靈魂和指導作用,它一方面可以從思想上和政治上保證育人的方向,使學生沿著社會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又給其他各育提供動力和能源,推動學生智、體、美、勞等方面發展。
  • 「德智體美勞」的內涵需重新詮釋
    他認為,傳統的「德智體美勞」在新時代應該有所變化。(12月28日 人民網)「德智體美勞」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五個字,頻繁出現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開學典禮上,校長振奮地說道:努力推進德智體美勞全面教育。學校的牆上,寫著醒目的標語: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少先隊員。報告冊上,老師表揚道:你是一個德智體美勞樣樣棒的好孩子。
  • 構建德智體美勞教育體系
    學校的各項工作都要堅定不移地圍繞實現德智體美勞這個大目標,構建適合大目標的教育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了一項極有現實意義和深遠戰略意義的教育舉措,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其中包括兩個重要內容,一是構建教育大目標,二是構建教育大體系。構建涵蓋德智體美勞的教育大目標。
  • 德智體美勞,一個都不能少
    德智體美勞,每一個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好的教育,不僅僅有分數和升學率,更要有完整的靈魂和堅定的價值追求;不僅關注知識和技能堆疊的厚度,更關注體質意志品質和涵養的高度。這也是建設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必須回答的課題。
  • 德智體美勞,為何如今只剩下「智」
    在我們國家的教育當中,經常會提到我們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 01 德育 而如今中國教育當中的德育似乎越來越不過關,從季子越,許可馨到浙大學生醜聞就可見一斑;還有就是所謂的「祖安文化」,如今也被《人民日報》發文狠批。
  • 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是我國教育一直以來的努力方向。加強德育,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加強智育,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學習時光,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增長見識,豐富學識,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加強體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加強美育,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
  • 光明日報評論員: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原標題: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
  • 「教育強國」石中英: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
    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內涵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明確表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包括兩個相互關聯的部分:一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代表委員談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勞,一個都不能少
    原標題:德智體美勞,一個都不能少【圓桌對話】嘉賓:管培俊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王 歡委員(史家教育集團總校校長)邵志豪代表(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主持人:本報記者 劉夢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五育並舉培養人」成兩會熱議話題:德智體美勞一個都不能少
    「五育並舉培養人」成兩會熱議話題:德智體美勞一個都不能少 【圓桌對話】嘉賓:管培俊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
  • 光明日報評論員: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 新時代@...
    如何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是我國教育一直以來的努力方向。加強德育,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加強智育,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學習時光,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增長見識,豐富學識,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加強體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加強美育,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
  • 教育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
    教育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 2019-07-09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素質教育——促進新時代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如何突破現有的發展瓶頸,攻克科學難關,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鄧小平同志以及黨的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實現新時代對於教育有更高的要求:素質教育——促進新時代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針變遷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強調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表述。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立德樹人,知行合一,以美育人,崇尚勞動,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主要路徑。21世紀,以核心素養教育推動教育方針的具體化和細化,是教育工作的重要課題。
  • 體育、美育進中考,證明「德智體美勞」並無輕重之分 | 評海臨風
    體育、美育進中考,證明「德智體美勞」並無輕重之分 | 評海臨風 2020-10-21 2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四川雅安市名山區德智體美勞一體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雅安市名山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把「德智體美勞」全面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德智體美勞一體化推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  一是以德為先塑造品格。深度挖掘德育素材,組織編撰《蒙山童韻》將雅安傳統文化融入國學教育內容,在全區中小學廣泛開展誦讀實踐研究。
  • 「德智體美勞」也當與時俱進
    「德智體美勞」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五個字。學生時代,我們希望自己德、智、體、美、勞各方面拔尖;為人父母,希望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這五個方面去教育、評價一個人,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德智體美勞」五字教育方針,確實極具概括性和指導性,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基本準則,也是社會教育的趨向目標。
  • 大力推進德智體美勞五育有機滲透
    ■專家解讀《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強調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把勞動教育與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