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稱網絡代購潛藏多種風險 事後維權障礙重重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代購」,這個詞通俗點的解釋就是找人幫助買需要的東西。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當下買不到這個商品或者是當地商品的價格比其他地方貴等。隨著淘寶、邦購這些網上購物平臺的發展,代購現在慢慢成為消費者通過網絡第三方代買洋貨的一種最好的方式,而這些洋貨又多以比如化妝品、奶粉、箱包還有國際奢侈品牌為主。

  其中佔我國城市奶粉消費半壁江山的洋奶粉,超過一半的是通過網絡代購的渠道流入到國內的,但是由於網絡代購是很一個新興的貿易方式,相關的規範沒有明確,代購洋奶粉這些商品存在質量問題是沒有辦法保證的,維權也是所維無門,關稅流失等等一系列的隱患都在這個新興的貿易方式當中存在。那麼這個網絡代購究竟有哪些隱患,消費者購買商品之後如果出現了質量問題又該找誰維權呢?

  今天節目特別邀請到了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包華和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專家委員趙佔領和大家一起交流相關的話題。

  網絡代購逐漸興起

  在荷蘭定居的溫州人方女士現在在那已經定居五年了,她每周的一、三、五都會開車輾轉附近的幾個城市的超市還有藥店給自己的顧客買荷蘭產的奶粉、米粉,當然都是一系列的嬰幼兒的食品,方女士說當地政府有規定,一個人一次只能買兩到三罐,但是網上代購量很大,我必須得到附近幾個城市的超市去買,而且她還說,一般代購的程序是買好奶粉,按照不同的重量打包,然後5公斤、7公斤的包裹就每周二、四、六開車到德國走一趟快遞,低於5公斤的就在荷蘭來郵寄。方女士還說國際快遞一般需要兩周到北京或者是上海,然後再走EMS等國內的快遞郵寄到國內買家的具體的地址,她說情況如果正常的話,一般三周之內買家就能收到貨,這是就奶粉的代購的情況。

  主持人:先問一下直播間的兩位,你們自己或者身邊有沒有朋友體驗過網絡待購的消費的方式?

  包華:我本人還沒有代購經歷,但我身邊有很多。而且像剛才談到的箱包、化妝品、奢侈品等確實是代購的主要的產品,奶粉也有不少。

  趙佔領:我其實沒有參加過這種代購,但是確實有朋友,尤其是奶粉,有些朋友年輕的父母剛剛做爸媽不久,他們需要買奶粉,對國內的奶粉又不太信任,那麼很多情況下有兩種途徑。一個是在網站上面代購一些歐美的品牌的奶粉,還有很多是通過有朋友去香港帶過來奶粉。另外像電子產品可能也比較多,尤其像蘋果手機、iPad像這些,因為他們上市的時間在全球可能不一樣,中國一般又不是第一批的國家,所以很多消費者比如蘋果的粉絲對這些產品期盼已久,而且想在第一時間拿到覺得比較潮等等,所以這種網絡代購的需求應該說比較大。

  代購:雖合理但不合法

  主持人:內幕的事稍候可以好好來聊。先問一下兩位你們對這樣的一種代購的方式怎麼看?

  包華:如果是就代購本身從法律專業角度上來說,我覺得可能裡面會存在一些風險,包括政策方面的風險,包括稅金方面的風險。但是如果從消費者角度來說我覺得代購確實存在合理性。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代購主要的產品剛才談到的箱包、化妝品、奢侈品牌的東西國內外的價差確實比較大。而且很多的消費者曾經反饋過在國外買的一些商品包括一些電子產品,比國內商品的質量要好,價差大質量又好。包括還有一些產品國內可能買不到,我曾經就見到過有一個大夫就建議他的病人去國外買一款藥,國內沒有,你自己跑一趟肯定不現實,你只能通過代購機構幫你去買或者朋友去帶。所以實際上來說價差比較大的情況之下,國內又有這方面需求的情況下,它確實存在合理性。目前來講很難解決產品質量問題,代購機構一旦違約怎麼去追償的問題,包括確實偷逃了國家的關稅,這個責任其實也是蠻嚴重的,我個人的判斷是不合法但有合理性。

  主持人:這是包華的分析,其實更多的是從市場的需求角度來做了一些理解,我們通常說每個人的意識裡都有一個理性的小人,一個感性的小人,包華的分析通常他的理性的小人會打敗感性的小人,最後告訴他其實還是有很大風險的。因為他畢竟是學法律專業的,不知道佔領會不會有這樣經常的思想鬥爭之後做出這樣的判斷?

  趙佔領:對於大部分的一般的用戶和消費者來講,如果說有便宜貨你不買便宜的而去選擇貴的可能不符合常理,當然像包先生包括我本人具有法律專業背景可能更多考慮它的風險,但是對一般的消費者來講確實價格便宜,很多情況下質量也有保證一些,比如說奶粉,像歐洲的奶源產地可能環境各方面比較好,國際標準和國內的標準又不一樣,所以很多人更加的信任,一個是價格便宜,一個是產品質量更有保障一些。但確實風險存在,包括有些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的問題,甚至裡面各種模式可能也涉及到像偷逃關稅違法犯罪的行為,可能說作為消費者去買,中間如果說因為偷逃關稅被查的話可能有損失,類似等等的風險存在。

相關焦點

  • 明治等日產奶粉被指「缺碘」 海外代購風險重重
    記者了解到,儘管相關企業解釋「缺碘」源於中日國標不同,但這一事件又再次凸顯奶粉代購背後的維權風險。  多款日產奶粉陷入「缺碘風波」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近日表示,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抽驗市面出售的嬰兒配方奶粉,發現6個樣本的碘含量低於食品法典委員會的要求。
  • 奢侈品網絡代購問題重重:專櫃不提供鑑定服務
    然而,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由於所有一線奢侈品牌的專櫃均不提供鑑定服務,導致代購貨品的真偽難辨。此外,空姐、導遊、領隊等「空中飛人」本就嚴禁代購,今年以來,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已累計查獲空勤人員違規攜帶行李物品 25起。在海關部門嚴厲打擊下,他們進行代購的風險大增,個別代購網站宣稱的所謂「空姐代購」其實完全是商家的營銷噱頭。
  • 海外代購「坑多水深」維權難
    然而,網絡消費發展的同時夾雜著一些不和諧之音——網購商品質量參差不齊、網絡支付「安全門」頻發、網際網路金融產品暗藏陷阱、海淘代購亂象叢生……消費者的正當權益正在一次次被透支。  網絡消費越來越受到大家關注,據統計,2014年浙江省涉及網絡購物投訴2.5萬件,比去年同期增長56.5%,佔全省消費投訴總量的五分之一。
  • 網絡購物有風險?了解這些,幫助您依法維權→
    關於網購有哪些風險?如何維權?一起了解↓發生糾紛,如何選擇管轄法院?張先生在購物平臺上購買了一部手機。購機不久,發現手機左下角屏幕異常凸起,存在質量問題。隨後,張先生聯繫平臺自營官方客服,客服表示可以退貨退款,但隨後又表示不能退貨退款。經專業部門檢測,張先生購買的手機是展示機,官方售後不提供服務。
  • 母嬰用品海外代購暗藏風險:IP電話隨意改 代購小票PS過
    不少購物網站都推出了母嬰用品的海外代購服務,產品豐富,讓人眼花繚亂。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更成為消費者海外代購的重要平臺。與此同時,代購渠道不正規、代購產品多假冒偽劣、消費者維權難等問題也隨之出現。專家指出,個人海外代購是一種新型商業模式,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很多風險,相關部門應儘快出臺相關政策來監控網絡代購市場。
  • 張馨予維權女王什麼梗 在微博上吐槽疑似被代購騙錢
    張馨予維權女王什麼梗 在微博上吐槽疑似被代購騙錢時間:2019-05-14 20:52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張馨予維權女王什麼梗 在微博上吐槽疑似被代購騙錢 愛秀美 張馨予被代購騙,然後發微博,補救之後代購就還錢給她了,所以很多被代購之類的騙的人都給張馨予發私信,希望能借張馨予找回自己的錢
  • 母嬰用品海外代購暗藏風險
    原標題:母嬰用品海外代購暗藏風險 「從網上找的代購,給孩子買的巧虎牙膏,10塊錢一管。但是聽最近剛從日本旅遊回來的同事說,這款牙膏在日本起碼要賣到20多塊左右。不知道自己買的是真是假,價差這麼大,想到是孩子用的,別冒險,還是扔掉了。」近日,經常網購海外商品的於女士對記者說。 近年來,海外代購母嬰用品成為許多媽媽的新選擇。
  • 海外代購售假調查:有人在境外設廠造高仿貨
    調查動機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縮短了消費者與商品之間的距離,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買到世界各地的商品。加之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購買力增強,以價格低、品質優、種類多為核心競爭力的代購產業越來越火爆。然而,海外代購必須在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範圍內進行,否則屬於違法行為。
  • 外賣平臺擅自「代購」星巴克 稱符合星巴克規定
    昨天,部分市民收到一條簡訊,大意是餓了麼平臺充斥大量星巴克咖啡代購「黑店」,致使星巴克退出餓了麼平臺並轉至美團外賣。經核實,美團和星巴克咖啡均否認向顧客發送該簡訊。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上所謂的「星巴克」,事實上都不是星巴克咖啡本店入駐,而是「跑腿兒」的代購公司。星巴克官方對於這樣的「代購」一律給予否認。
  • 有商家為代購長期提供假貨,海淘代購怎麼維權?
    北京三中院2018年共審結消費者權益糾紛案件634件,包括買賣合同糾紛、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侵權責任糾紛及服務合同糾紛四類案由,這些案件全部為二審案件。其中,因消費者購買商品引發的糾紛共418件,佔比65.9%;因經營者提供服務引發的糾紛共216件,佔比34.1%。
  • 明治奶粉碘含量不達標 網購代購監管空白存風險
    而和光堂、森永兩家公司也對外聲明稱,各國對於奶粉碘含量的標準存在差異,公司產品在日本當地食用沒有問題。而且奶粉碘含量符合日本國內的要求,因為日本規定食品中不可添加碘。為此,有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只要是在中國銷售,就要符合中國的標準。」
  • 微商經營者揭秘微信代購商家造假手段
    孫麗(化名)曾做了5年微商生意,主營海外代購,主要藉助朋友圈推銷化妝品、服裝、鞋品、箱包、食品等海外商品。  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孫麗發現,微商代購大軍中魚龍混雜,有些人代購商品混入不少廉價假貨,在惡性競爭環境下,孫麗最終放棄了微商代購生意。
  • 變身「華僑生」高考風險重重
    變身「華僑生」高考風險重重   「低分上一本,國家聯考政策讓孩子成功逆襲。」近日,武漢一家教育機構高調打出廣告,稱可以幫助內地孩子以華僑生的身份,參加國家華僑生聯考,上一本。對此,相關人士指出:看似捷徑,實則潛藏高風險。   「國家華僑生聯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考試」,這是教育部單獨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設計的專門高考。
  • 代購亂象,一把眼淚一腔怒火
    近日,有人在微博和知乎社區發帖爆料稱,一名高校輔導員被指在育兒微信群虛假「代購」益生菌(一種嬰幼兒營養保健品),其產品實際上來自淘寶網。事後當事人承認,「從國外代購」的益生菌產品實際上是轉賣淘寶網上的產品、從中牟利。代購行業中李鬼橫行、讓人真假難辨。
  • 「網劍行動」啟動:海外代購將迎嚴監管
    新聞觀察:「網劍行動」啟動 海外代購將迎嚴監管央視網消息:為了維護網絡市場秩序,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於今年的6月至11月聯合開展2019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也就是「網劍行動」。
  • 網購遇假貨 如何取證維權?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購不能失去監管,人民網記者最近集中採訪調研了網購帶來的諸多問題。歲末年初,又到網購高峰季。享受網絡購物巨大便利的同時,也有消費者困惑:網店「專櫃正品」代購靠譜嗎?若懷疑買到假貨,該如何去舉證維權?北方冬季雪地靴消費需求旺盛。記者上個月分別從天貓旗艦店和淘寶「金牌全球購認證商家」店鋪購買了同款UGG雪地靴。
  • 海外代購真假難辨 更嚴監管劍指海淘、代購「套路」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  為了維護網絡市場秩序,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於今年6月至11月聯合開展2019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嚴格海外代購行為監管,加大對跨境電商進出口環節整治力度。對於許多喜歡「海淘」的消費者來說,這無疑預示著,一個更清朗的代購環境正在到來。
  • 洋碼頭被爆疑似售假 揭開灰色代購產業鏈
    去年12月在洋碼頭花費1299元給女朋友買禮物的天津小夥,收到了一個桃心「歪了」的蒂芙尼手鍊,洋碼頭的客服向其解釋稱這是「入門級產品」,歪了正常;今年2月在洋碼頭購買MAC唇膏的羅小姐在商品到貨後立即發現「味道不對」,作為MAC口紅的資深用戶,基本熟悉了唇膏的巧克力味和橡皮泥味,但這支來自洋碼頭代購的口紅卻有一股韓妝的香精味道。
  • 網購洋食品安全調查:日本奶粉不適合中國嬰兒
    「進口」風險不小  很多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進口食品,為了就是品質高,安全,可是,面對沒有中文解釋的標籤,怎麼保證安全呢?  打開淘寶網的販賣進口零食的店鋪,不少食品外包裝沒有正規的中文標籤和營養成分表。
  • 深圳佳士「維權」調查:策劃導演逼停企業生產,「佔領」派出所
    深圳佳士「維權」事件背後真相到底為何?記者通過實地走訪,對此進行了調查。事後據「維權員工」餘某聰回憶,之所以採取這樣「鬧劇式維權」的方式,是因為在他們看來,「只有這樣才能給佳士公司施加壓力,影響他們公司效益了,他們才可能與我們協商,達到我們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