慮嘆變蟄的第二個字【嘆】的具體內容---代償反應。
接上14視頻
文章內容來源於2017 03月莊子課程 第15視頻
【原文】
如果有個人摔了,我扶起來, 感覺是我應該做的,這樣就不會有行善積德的感覺。
有行善積德的感覺就是:
我其實是不必幫他的,但是多做了幫他, 這樣才有【多】會激起來呀!對不對?
所以任何人有任何困難都是不必幫他的 這個基本設定在那裡。
所以這種禽獸不如的人才能積德呀!
因為在這個設定裡面才有可能積德呀
如果你真的很有愛很有同理心, 你就會儘可能對人家好一點, 這樣你怎樣都覺得是我份內該做的事情。
你怎麼能積德呢?
這都是頭腦跟自己的遊戲而已。
所以正面思考者 的內在永遠都在動來自於羞恥心的緊張。
正面思考的人最怕的是戳破他的美夢。
就比如有個英國演員, 說我女朋友很會正面思考, 我每次出國她都會相信我會帶禮物給她。結果沒帶。
正面思考是隨時準備遭到挫敗死得很慘的東西。
真正有意義的做法是: 《從優秀到卓越》企業管理那本書講到, 訪問在越戰裡面生還的一個老將軍。
這個老將軍在戰俘營裡面說: 死得最快的就是正面思考法。
你只要相信: 明天就能把我給放了。每次都這樣相信, 比如聖誕節就可以出去了, 下一個復活節可以出去了。
不斷地經驗這種正面思考-心碎--正面思考--心碎。他這個真的不是被虐待或者生病 。 那個人真的是心碎而死。
正面思考法真的是很容易死得很慘的。
真正能夠撐著活著出來的是承認殘酷的現實, 但是懷抱希望的人。
我承認我自己財務狀況很糟糕 ,多糟糕都承認。 但是我還是知道我很想要很想要活著回家。
他說這樣子承認事實的心理基盤。 才是能夠走到最後的人。
當人承認事實的時候, 沒什麼情緒, 。
我14年生病遇到一個病友是癌症,我問他:兄弟啊, 你這個病是努力醫就會好的還是怎麼醫都會死的癌啊?
他說: 你怎麼可以這麼問呢我呢?!我們人就是要相信自己會健康會好才會好起來呀!
我也覺得, 聽起來好像跟我不一樣, 很努力向上。
可是我的本業就是有太多太多人相信自己是會好的, 結果 醫不好了。
所以我對正面思考法沒什麼FEEL 了,
事實上沒有效果嘛!
所以這些正面思考是對於負面的東西太害怕了,他想要逃避,所以代償成正面思考。
說實話, 相信自己很健康,結果壞掉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你會知道這不是事實, 這是正面思考。
這些模式共通的一點就是充滿了負面心想事成大法。
有一句靈修界的名言是出自賽斯資料: 行為是最強而有力的冥想。
比如說人的信念,單是信念, 並不是那麼有力量的, 可是你做出了符合這個信念的行為的時候, 這個信念就會具象化成事實。
有這個行為符合這個信念的時候, 就很容易成真。
比如說我活在自己的黑暗裡面, 我覺得天要塌下來了, 但是這個負面的信念並不會使天塌下來。
可是, 有一種療法叫做生機蔬果療法。 那個是得了癌症的人, 要把自己的免疫系統活化然後吃掉癌細胞的一種措施。
這個是得了癌症的人會做的事。
可是你沒有得癌症的人,常常做升級蔬果療法, 那就是你有了得癌症的人才有的行為。
比較有可能被拉向得癌症的未來。
當然這個所謂的負面心想事成大法是有限度的, 如果你不交電費被斷電, 所以你交電費是理所當然啊。
負面心理事成大法的典型是: 一個人害怕別人討厭他, 努力做了很多讓別人喜歡他的行為, 可是別人覺得他這個人更討厭。
這是家常大家可以理解的。
莊子的漁父篇, 老漁夫對孔子的訓話, 用現代的話講是這樣子:
一般惠子型的人生觀是這樣子:如果一個小孩子家裡很窮, 從小受了很多冷眼白眼,他就會這樣子:奮發向上, 努力上進, 終於變成大企業家變成有錢人了。這是一般人的世界觀會變成這樣。
但是能量的世界看待代償反應是這樣的: 這個人害怕別人看不起他, 他幼年的時候遭受過王媽媽鍾媽媽的白眼, 他覺得很痛。 所以他希望自己變得人上人 , 讓大家能看得起他, 終於變成一個政經界的名流。
大家都給他掌聲的時候, 這個人莫名其妙做什麼貪汙啊嫖妓之類的 事被抓被關。 本來只有鄰居的三個媽媽瞧不起他, 現在三億人都瞧不起他。
基於不要什麼的奮鬥, 在能量的世界, 逃避你不要的東西,他就是會給你翻倍。 你花了三十年來逃開, 你不要的東西就變大那麼多。
孔子想要放一本書到國家圖書館, 是教人怎樣怎樣才能好
老子聽了就說: 你家是有小孩被綁架了是吧?
醜八怪生小孩,半夜也要舉起火把,生怕小孩長得醜。
他的那個焦慮, 那個掙扎, 全是想要逃避他不想要的東西。
孔子這個人一定是深深地受過父不慈母不愛的那種人, 他特別不希望他的童年再次重演。
所以創造了一個系統去封殺他的童年
所以活在這個系統的人會累積更多的恨。
莊子認為的儒家系統就是:負面心想事成大法。
你去遵守這些禮教,強迫自己善待一個不喜歡的人, 你就會更恨他。
我們做什麼是因為【怕】【不要】而去做的事情,會讓我們不要的東西變得更巨大。
所以總的來講, 剛講到的自責 躁鬱症 憂鬱症 教主病 狂信者 或者緊張兮兮的心理醫生,正面思考的人,
這些所有的人共同點就是有負面心想事成大法。
他的行為都是在抵擋他不要的東西。
所以要停下來那些負面心想事成大法的行為。
防範未然未雨綢繆的行為要停下來。
那至於說漁父篇, 人能不能安於活在自己的黑暗面中。
老漁夫還幫孔子做了一個心理分析:
那個心理分析是: 首先你孔丘這個人就是受害者反轉成救世主的人。
你是一個狂人---人都有健康的同理心形成的渴望, 希望我跟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但是如果這個人姑且稱為【理想主義者】。 但是如果他的理想不能成真, 受到了很多挫敗, 他會覺得,這個世界不會變好, 就變成了【悲觀主義者】
一開始沒有理想的人不會變成悲觀主義者。這個叫做【享樂主義】者,每天在想著怎麼混。
所以要努力過又有挫敗才變成【悲觀主義者】, 他心裡的恨, 累積得越來越多, 想要不擇手段地達到他的理想叫做【狂人】。
所以老漁夫說孔子是【狂人】
這個世界上有的人是你影響力範圍以內的, 有的是你影響力範圍以外的。
道家認為的健康是 你只影響你影響力範圍以內的事情。
這個是克服代償反應很重要的一個操作點:你影響不到的事情, 不要想,不要有情緒, 不要有動作。
你影響不到的就不歸你管, 你的世界就只有這麼一點點。
【狂人】的製造法是: 你影響力範圍的你都在搞, 政治該怎樣民生該怎樣。
這個實踐法是, 如果我是一個很愛植物的人, 我看到人家亂砍濫發很痛, 在我影響力範圍之內的事只能是: 我把我的陽臺種得很美。
漸漸鄰居也覺得他們家好美, 我也來種, 你們就變成一個花園小區。
從你影響得到的範圍, 從你能掌握的範圍, 成全你對植物的愛。
但是你不要去舉牌子,抗議亞馬遜叢林亂砍濫伐。
如果你喜歡的是愛, 那你就盡全力對你的家人你的鄰居你的貓狗去愛。
但是你不能叫任何一個不理你的人去愛誰。
你要的東西你就在你能夠影響到的世界裡面製造它,讓它發光, 但是影響不到的地方就不要碰。
這就是預防你變成狂人的方法。
因為你一旦跨出那條線, 遭到挫敗感, 痛到一下就容易從受害者變成救世主, 想要肥大的自我感覺良好就開始出現
這就是慮嘆變蟄的第二個字【嘆】的具體內容---代償反應。
我們現在麻煩的就是, 哇,這個麻煩的什麼病什麼病什麼病我全都犯到,對不對?
可是如果你真的要練道家, 你就是得把這些自責 躁鬱症 憂鬱症 教主病 狂信者 正面思考的病都消化掉。 不然沒有辦法開始。
你所有向上的動力都是在養肥你黑暗的能量,
你會往造業的方向我執大幅增加, 你就會打滅心中之神, 再也不要看到自己的黑暗面。 你就變成一個自我感覺完全良好,充滿光充滿愛, 完全沒有執著的人。
-這就叫做【哀莫大於心死】。 你想要覺得自己有多美好就有多美好。
這叫做【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