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每天有多少可以稱之為壓力的時刻,又有多少次你會說「壓力好大啊」或「我好有壓力啊」?每當這個時候,如何看待壓力,都將改變你的生物化學反應,並最終改變你的應對方式。
拿你怎麼看待變老這事舉例,對變老持積極觀點平均會增壽差不多8年。在一項研究中,認為變老將「更睿智」和「更有能力」的人,比那些持有消極觀念、認為變老將「更沒用」和「幹啥啥不行」的人,從心臟病中康復得更快。在另一項研究中,積極看待變老的人,從折磨人的疾病或事故中恢復得更快、更徹底。重要的是,兩個研究衡量的都是康復的客觀指標,比如行走速度、平衡、從事日常行為的能力。
如何看待變老是通過影響你的目標和選擇,來影響健康和壽命的,而不是某些積極思考的神秘力量。這是關於思維模式的完美例子,它比安慰劑效應更有力,因為它不僅改變了你當下的體驗,也會影響未來。
這顯示出,如何看待壓力,同樣也是能夠影響你健康、幸福和成功的核心信念之一。
著名的健康心理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凱利·麥格尼格爾在《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一書中給了我們以下幾種面對壓力的好方法。
衣食住行生活百態各行各業各個階段都有特自的壓力,尋找自身的壓力源是我們需要做的第一步。
其次是觀之自己對壓力的看法,對話自己的壓力思維。如果認為壓力有害,任何讓你感受到一點兒壓力的事,都像是對生活的侵擾。無論是在百貨商店排隊、匆忙在截止日期前趕工,還是計劃家庭的節日晚宴,每一天的經歷,看起來都是對你健康和幸福的威脅。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對這些事抱怨個不停,仿佛你的生活已經脫軌,好像有某個無壓的生活版本正等著你。
壓力思維不像我們做的一個選擇,即使你完全知道自己如何看待壓力的,可能還意識不到信念是怎樣影響思想、情感和行動的。凱利教授把這稱之為「思維盲區」。 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壓力能夠影響這個趨勢。
心理學家艾麗婭·克拉姆和她的同事開發了壓力思維模式測試,以評估人們對壓力的看法。看看自己更同意哪個?
思維模式1:壓力有害
承受壓力損害我的健康和活力;
承受壓力影響我的表現和效率;
承受壓力阻礙我學習和成長;
壓力的影響是負面的,應該避免。
思維模式2:壓力有促進作用。
承受壓力有助於我的健康和活力;
承受壓力提升我的表現和效率;
承受壓力推動我的學習和成長;
壓力的影響是積極的,應該加以利用。
問題不在於問題本身,而在於你看待問題的看法和角度以及選擇應對的方式。人們的期望會影響那個結果更容易出現。換句話說,你期望的結果就是得到的結果。壓力反應不是簡單的生存本能。它植根於我們,關乎人們怎麼運作,怎麼相處,怎麼在世界上自我定位。理解了這個,壓力反應就不再是可怕的東西。它應該被感激、被善用、被信任。
花點兒時間,列出你最有意義的角色、關係、行為或者目標。在生命的哪些部分,你可能體驗到快樂、愛、歡笑、學習或者目的感?列出一些以後,問自己這個問題:同樣,它們是不是有時候或者經常讓你感覺到壓力?
史丹福大學和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研究表明「覺得自己的人生有意義的人有更多擔憂,但也比那些認為人生沒有意義的人有更大的壓力。」
研究同樣表明,低壓生活並不會讓人們如想像般幸福。雖然多數人預測如果不那麼忙會更幸福,但事實恰恰相反。人們越忙越幸福,即使被迫接受更多的任務。繁忙程度的急劇下降或許可以解釋為何退休會提高40%罹患抑鬱症的概率。確實有意義的壓力甚至可能對健康有益。壓力看起來是真正投入角色、追求滿足意義感的目標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結果。
壓力一直都在,重要的是確保它對你和他人有用。壓力反應幫你應對挑戰、與人聯結、學習和成長。
來自壓力的能量,不僅僅幫你身體行動,它也能點燃大腦。腎上腺素喚醒感覺,你瞳孔放大接收更多的光,聽力更加敏銳。大腦會更快分析感知到的事物,不再分心,不重要的事項不予考慮。壓力能夠集中你的注意力,以獲取周遭更多的信息。同樣,你也會受到內啡肽、腎上腺素、睪丸素和多巴胺組成的化學雞尾酒的刺激。壓力反應的這一面,是有人喜歡壓力的原因之一——給你上癮的感覺。
擁抱壓力是自我信賴的根本:覺得自己可以,並視身體為資源。你不必等著害怕、壓力或者焦慮消失,只是做最重要的事情。壓力不是停止和放棄的信號。這類思維轉換是催化劑,不是治療。它並不抹去痛苦或讓問題消失。但如果你願意重新思考壓力反應,它會幫你發現優勢,獲取勇氣。全身心投入:擁抱焦慮能幫助你更好地應對挑戰。
社會的殘酷在於給了人與他們能力不匹配的欲望。壓力就是如此,強加給自己太多只會讓自己神經脆弱。
Stressed(壓力)翻過來拼寫就是desserts(甜點),所以「Stressed is just desserts if you can reverse. 」(壓力就是甜點,只要你能逆向觀看)。人生之中,有太多的壓力和挫折,工作壓力首當其衝是重中之重如何轉化工作壓力是當下每個職場人都要思考的問題,但是只要轉個念、換個角度看,它也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甜點呀!
此外,也有人說:人生就像一碗飯,一半是甜的,一半是苦的,你不知道會先吃到哪一邊,但終究必須把飯吃完。
█ 猜你喜歡,戳標題直接閱讀
█ 關於本書
《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
壓不死你的只會使你更強大!百萬級暢銷書《自控力》作者教你如何應對壓力,只需8周輕鬆轉化負能量!
以科學為依據,重新看待壓力,解決每天都會面臨的各種問題
本文摘編自《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黑天鵝圖書(ID:htebook)出品。如需轉載請保留本行及以上圖書相關完整信息。
▼點擊下方關鍵詞,閱讀更多精選文章
習慣 | 時間管理 | 寫作 | 讀書筆記 | 工具 | 效率 | 大腦 | 筆記 | 早起 | 個人魅力 | 職場 | 匯報 | 演講 | 計劃 | 總結 | 談判 | 開會 | 辭職 | 面試 | 努力 | 社交 | 人脈 | 溝通 | 情商 | 說話 | 人脈 | 運動 | 健康 | 幸福 | 迷茫 | 生活 | 興趣 | 愛好 | 自我管理 | 知識管理 | 個人品牌 | 個人魅力 | 專家 | 拖延症 | 整理術 | 創造力 | 碎片化知識 | 自信 | 最美圖書館 | 最美書店 | 創意圖書 | 創意書架 | 睡眠 | 個人提升 | 戀愛 | 約會 | 結婚
如何找書 | 讀書方法 | 書單 | 讀書筆記PPT | 每月熱門文章
↙點擊閱讀原文,可購買本書,閱讀作者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