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過不了體測?體育老師公認的這3個省力方法,讓你輕鬆衝刺

2020-12-11 騰訊網

對於很多人來說,跑步是一項非常艱難的體育運動,雙腿發軟、呼吸急促、喉嚨充血等一系列的跑步「後遺症」讓學生們聽之色變。但鍛鍊對人來說確實是很重要,尤其是跑步可以使人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身體發育,保護眼睛,降低近視的機率,增強心血管功能。因此國家也將體測納入了學生能力測驗的範圍之內,分數幾乎與一項正常的考試科目持平,大學生也將體測合格納入了畢業條件之一。

不過對於初高中甚至是大學生來說,體測中的800和1000米是一個難以邁過的坎兒。不過大家不用擔心,有三個體育老師認證過的跑步方法可以幫助你在體測時減省力氣,輕輕鬆鬆衝過終點線。

首先:「暫定一個小目標」跑步法

在生活中,我們為了完成一個大目標,都會把這個大目標細化成為一個個小的近期目標。那麼在跑步中也是,跑步一般都是很多人一起跑,我們不用把目標定在最後的衝刺終點或者跑得最快的人身上,我們可以把自己的目標放在距離自己最近的人上,比如自己的前一名。直接追第一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追前一名就相對比較容易了。而且這種小小的競爭環境還會在不知不覺中加快你的跑步速度,讓你在體測時保證能夠輕鬆過關。但最好跟在一個跑步比較快的人身後,至少要比你強的,不然的話這個小方法可能就會「失效」。

其次:「找最短距離」跑步法

大家都知道,節省時間的方法除了提高自己的效率之外,還可以減少自己做功的總量。所以在跑步中也有類似的可以幫你省力的辦法,那就是減短你跑步距離總長度。跑道不僅僅只有一個,距離也並不相同,從內到外長度依次遞增。因此在跑步時,在最內側跑道就可以減少一些時間。如果剛開始不在內側跑道的話,一定要找機會往最內側衝。

最後:「先緩後衝相結合」跑步法

跑步不是一個能速戰速決的事情,需要你提供一點耐力。很多學生在跑步時都會有一個錯誤的想法,那就是一定要剛開始就跑很快,這樣可以給後面的跑步增加一點動力。不過這個想法是不合適的,除了經過專業訓練的人之外,我們普通人精力是有限的,在剛開始過快或者過慢都會導致後勁不足,因此在跑步中應該兩種方式結合著來。可以在剛開始慢一點或者快一點,跑一段時間後再換另一種方式,在空隙中調整好自己的呼吸,最後靠近終點的一二百米進行衝刺,這樣可以為你節省不少時間。

有了以上三種方法在跑步中就不會那麼累了,不過雖然有了這些體測的「小妙招」,我們在生活中還是應當多注重體育鍛鍊,增強自己的體質。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鍛鍊呢?

首先:要掌握好節奏

運動中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自己的節奏,並且要循序漸進,不要剛開始就進行太劇烈的運動,容易用力過猛,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傷害。我媽的一個同事就是因為練習瑜伽在拉伸時不慎小腿拉傷,在醫院裡住了大半個月。因此一樣要注意運動節奏和方式,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運動就好。

其次:要有堅定的信念

運動不是一天兩天就有效果的,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因此在運動時要有堅定的信念,不能因為累就隨意放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必要時候要強迫自己堅持,定好聯繫計劃。

最後:注意飲食

飲食其實也是運動的一部分,健康飲食能夠加強運動的效果,能量也是你運動的有力支撐。因此健康飲食,就能保證每天的營養吸收,減緩運動疲勞,並讓運動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時或者運動時也可以參考一些營養專家的教程,讓自己的飲食更健康。

以上的跑步方法和注意事項你們都學會了嗎?有沒有什麼別的建議想要跟我們分享呢?

相關焦點

  • 體育老師公認的「省力」跑步辦法,學會以後,輕鬆通過體育考試
    體育老師公認的「省力」跑步辦法,學會以後,輕鬆通過體育考試1、間歇跑步,最後衝刺學生在跑800米或者1000米的時候,都喜歡在開跑的時候衝刺,可能是怕別人落下丟人,也可能是著急想快點跑到終點,但是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不對的。
  • 體育老師公認「省力」跑步法,告別不正確的跑步方式,輕鬆到終點
    體育老師公認「省力」跑步法,告別不正確的跑步方式,輕鬆到終點但是,體育中其他的一些項目可能對於學生們來說還好一些,但是長跑可把很多學生難壞了,感覺自己不管是怎麼練習,就是很難及格,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體育老師公認的「省力」跑步方式吧。
  • 體育老師公認的「省力」跑步方法,學會以後,考試容易通過
    體育老師公認的「省力」跑步方法,學會以後,考試容易通過 1.快慢相結合,間歇跑步 學生在跑八百米或者一千米的時候,由於怕被落下,就會在開始的時候使勁跑,用盡了力氣,導致在最後的時候沒有了力氣進行衝刺,這樣是不對的方式。
  • 體育老師強調「最省事」的跑步方式,改掉三項「通病」,輕鬆第一
    但是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說,體測成為了很多學生都無法逾越的一件事情,而且在大學時候也是最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一千米和八百米!長跑就成為了所有學生都發愁的一件事情。當然啦,在上體育課的時候,老師也總是強調,平時要多鍛鍊鍛鍊,不要一天天就扎在宿舍看書打遊戲什麼的,一定要注意身體的健康。所以在每次的體測長跑中,長跑就真的成為了大部分學生最不願意考的一項!
  • 體育老師公認的「最省勁」跑步方法,尤其第2種,中考體育一次過
    只要孩子在學習方面沒問題,什麼事情孩子都可以不用上手,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在體育鍛鍊方面比較薄弱。在學校裡面,體育課還要被其他老師借去上課,體育鍛鍊的時間就少之又少了。但是大家要知道中考可是有體育這個科目考試的,可能如果沒有這個考試,估計很多同學根本就不會去跑步。
  • 你體測合格了嗎?教育部: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大學的體測項目有哪些: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一分鐘仰臥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大學體測每一項都有標準,每次體測體育老師會進行詳細的記錄,最後把成績登出來。
  • 體測不合格不發畢業證,體育對大學生仍舊是負擔嗎?
    文/ 絕版哈士奇據悉,這次表態發生在安慶師範大學體育運動委員會全體會議上,該校體育學院院長章翔表示,從2019年起,應屆畢業生如果體測不合格,就不予頒發畢業證書。圈哥所在哈爾濱的一所學校就執行的很嚴格和聰明,輔導員老師一度天天抓著體重超標的同學每天堅持跑步,最終全系同學(大部分是女孩紙)均成功通過了體測。而且就體測本身來講,圈哥也認為難度並非太大。除了引體向上和1000米,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名義上的送分題。而且50分的分值意味著,你甚至可以在引體向上和1000米上戰略性放棄一項。
  • 大學體育,想好了嗎?你的大學體測該怎麼過?
    想必小可愛身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娃娃好好學習,上了大學就輕鬆了」,可是當大家步入大學後才發現,什麼嘛,都是唬小孩子的,一個真正有意義的、拼搏的大學是永遠不可能輕鬆的,只會是馬不停蹄的奔跑忙碌著……很多人估計自中考過後都沒有真真切切的上過一次體育課吧,自己當然也不會閒來無事進行自虐型的體測
  • 大學體測不及格人數驟增,體測標準是否高估了學生們的體育水平?
    根據調查統計,現在大學生的體育水平在不斷的下降,越來越多的學生竟然會在體育上掛科,也普遍有學生認為現在的大學生體測標準過高,多數人難以達到老師們口中的「平均水平」,究竟是老師的要求過高,還是現在的學生缺乏鍛鍊?
  • 中學生「體測」時,做好這4個準備,讓你輕鬆「過線」
    ,就可以讓你輕鬆過線,只要前期準備工作做得好,保準能夠高分過線。關於體能在體測之前,各位同學一定要記得做一些準備活動,把身體的關節都活動一下。有的人認為體測是需要耗費很多體能的,因此不建議同學們在體測之前做其它運動,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體測之前的熱身活動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讓身體快速進入「備考」的狀態,這樣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在體測中取得好成績。
  • 中考1000米怎麼跑才省力?做好這5點,體育老師:你也能拿高分!
    在中考成績中,體育成績雖然沒有其他科目佔的分數高,但是想與別人拉開差距,我們就要足夠重視它。不過這對於平常不怎麼運動的學生來說就很頭疼了,尤其是1000米長跑,簡直就是噩夢,那麼中考1000米怎麼跑才省力?做好這5點,體育老師:你也能拿高分!
  • 高中體測,最讓男生「丟人」的3個項目,多數男生做不來最後一個
    體育課是高中繁重課程中的一股清流,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不過如果體育課如果要體測的話,就讓男生女生很頭痛了,其實女生還好,畢竟女生天生較弱,不需要展現的非常強壯,反而哪一個項目都不好,更招人憐愛。但是男生則不同,如果體測成績不理想,什麼都做不來,那麼男子漢的形象就毀於一旦了,尤其是在女生面前感覺到非常丟人,頭都抬不起來了,以後在班級裡不好混了。
  • 大學體測800米,6成以上同學不及格?輔導員指出這幾點原因
    自己帶過的這幾屆學生,身體素質一屆不如一屆。平時他也在班級群裡,特意強調同學們一定要注重鍛鍊身體,但是同學們都是口頭答應,私下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其實不僅僅是我們的學習非常重要,我們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也同樣重要。輔導員同樣也指出了這些學生為什麼身體素質這麼差的原因?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過程中能夠重視身體素質的提高。
  • 大學體測不及格怎麼辦?這3招一定要牢記
    誰都沒想到,上了大學後,最頭疼的不是四六級,而是「體測」。大學期間,所有學生必須參加體育測試。考試不合格或者缺考的,一律按照掛科計算,來年還要再次補考。但是,每到體測的時候,總有那麼30%左右的同學遠遠達不到合格標準。
  • 優勝中考體育—1000米和800米跑步技巧和方法詳解
    跑步中要求擺臂的姿勢(上肢擺臂動作,以肩為軸小臂端起來90度前後擺動,擺動幅度前擺過肘後擺過手基本動作)。呼吸和跑動的配合(前600米採用二步一呼一吸,最後衝刺時一步一呼一吸)。在考試中無論1000米還是800米第一圈千萬不能掉段,第二圈開始時會是極點出現的時候,要注意調整呼吸,拉大步伐,加大擺臂幅度。在彎道的時候,沿著跑道內側跑。最後二百米至一百米,一定記住加快擺臂速度,微收下顎全力衝刺到終點。
  • 畢業季,你會因體測丟掉畢業證麼?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畢業季,你會因體測丟掉畢業證麼?  新華社記者  時值高校學生畢業季,在憧憬未來生活的時候,中國的大學生們,可能還要為體質測試頭疼。因為體測不達標,很可能導致他們拿不到畢業證。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 談「測」色變,大學生體測為何成尷尬事?
    然而,在鄭旭東老師看來,很多學生所謂的沒時間、身體弱實則是一種藉口:「學生『怕』體測,其實怕的是個別項目,特別是長跑,男女生都怕。但每節體育課,我都會帶學生去跑步,教他們正確的跑姿、呼吸節奏的控制以及體能的正確分配使用。可很多學生都不認真聽,草草跑兩圈了事,有的甚至在偷懶。
  • 畢業季,你會因體測丟掉畢業證麼
    因為體測不達標,很可能導致他們拿不到畢業證。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中國教育界的「戲言」,放在中國大學生的畢業體育考試中,是否還能發揮「奇效」?  為「拯救」下滑的大學生體質,新華社記者了解到,部分高校陸續祭出「殺手鐧」:體測不達標,不發畢業證。
  • 中國大學生,被體測折磨得有多崩潰
    對於體育不行的人來說,這種規定簡直是魔鬼操作。且不說,800米/1000米長跑造成的心理陰影有多大,仰臥起坐和引體向上也欺人太甚。沒有被體測的恐懼支配過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學校和學生仿佛是天生的冤家,學生越討厭跑步,學校就越想辦法讓學生鍛鍊。
  • 因體測「替考」拿不了學位證,網友建議體育不好的學生不得上大學
    以前的大學體測:「其實感覺大多數學校體測就是走形式,只要人去了,跑得差不多最後都給你過了,可能有的學校比較嚴,這個替考沒必要,想替考最好從別的學校找幾個同學,最好是大專或者社會上的,給點錢,即使被抓到了只處分你,找同學抓到了還要連累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