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古城穿越到漢朝,微電影《弘濟橋之戀》在永年廣府開拍
近日,微電影《弘濟橋之戀》在廣府弘濟橋開拍,該劇由區委宣傳部協調指導、邯鄲市微電影協會拍攝製作,由邯鄲市微電影協會會長劉紅彬創作並導演。 拍攝期間,身著古裝的演員遊走在古風古樸的弘濟橋上,古城古橋和古裝美女交相輝映,讓人仿佛穿越到了漢朝時的廣府古城的盛景,感受廣府古城的前世今生。
-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營造過程充分展示了匠師對於地理堪輿、宗法禮樂、風情信俗、班門科儀等傳統文化的理解與闡釋。匠師掌握營造工法技術的同時,還須熟知其中的文化,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據《閩南傳統建築營造技藝》一書介紹,閩南有「皇宮起」的獨特建築形制,在這基礎上也衍生了營造技藝上的一系列獨創。
-
文創達人徒步話古城 展示泉州古城文創走進「活態博物館」
在古城裡,有一群痴心於文創的年輕人,為泉州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盡心地努力著。本屆古城徒步穿越,他們是主要的參與者之一。在他們眼中,這場活動能夠讓更多人真正地走近泉州古城和泉州文創。通過精湛的碑拓老手藝,把石碑、器物上的文字或圖案畫印在紙上,讓他吸引了一大票粉絲。許著華還是泉州一家知名美術館的聯合創始人,據了解,他2009年就開始接觸文創行業了,當時他還是閩江學院的學生。許著華說:「至少在去年6月之前,並沒有這麼多的市民以這樣的方式走近古城。通過古城徒步,可以把泉州古城旅遊資源串起來,開啟一場全民的狂歡。
-
泉州西街遊客服務中心啟用 打造古城旅遊服務平臺
泉州西街遊客服務中心啟用 打造古城旅遊服務平臺 這個春節,市民遊客紛紛打卡遊玩泉州古城,古城裡熱鬧非凡。昨日,由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泉州文旅集團共同打造的泉州古城西街遊客服務中心正式啟用,為遊客打開欣賞泉州美景和感受泉州文化的一扇窗。
-
古城泉州裡有這麼多的美食,這40道經典美食全吃過的才真叫厲害
福建的古城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從這裡揚帆啟航,極盛時有「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論厚重的人文底蘊,泉州絕對能從全國各大城市中脫穎而出。這座城市,需要慢慢走上一遍,才能感受到這閩南小城的獨特韻味,徜徉紅磚古厝之中,跟著舌尖的滋味一起尋找歲月流轉的痕跡。
-
泉州美食再登央視《舌尖》!這次火的居然是……
泉州的吃貨們注意!《舌尖上的中國3》在春節暖心回歸!咱們泉州的美食再次登陸央視!下午放學後吃上一碗再回家,覺得一天都很幸福。現在賣石花膏的店鋪多了,我反而更懷念小時候在推車上買到的味道。」正宗的石花膏,顏色偏黃,不同於用果凍粉煮出的味道。「這是我第六次來泉州了!每次都要吃麵線糊、石花膏、薑母鴨和海蠣煎。不同店的面線糊,味道也不一樣,我已經找到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家了。」來自武漢的朱小姐帶著父母到泉州過年。
-
泉州正在打造最新旅遊勝地!最全最地道的本地美食……
▲泉州美食城董事長洪明海:泉州美食城作為泉州旅遊版圖上全新誕生的矚目地標,以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是集主題觀光、情境體驗、餐飲美食、休閒娛樂、產品行銷於一體的多功能文旅商業與綜合型旅遊景區。這樣一座城市活態文化美食博物館,將成為泉州旅遊發展委推薦的經典旅遊路線上重要的一站,以其形成的「半小時旅遊生活圈」,影響300萬人口,城區周邊的人們可以「跨河」、「跨江」、「跨海」來此地遊玩。
-
泉州古城·活韻生香|泉州|古城|留曉芳|顧天錫|黃麗鳳
點擊播放 GIF 0.9M泉州古城內居住著十來萬「老泉州」,保存著眾多年輪印痕與光陰故事。見人見物見生活,古城居民讓歷史以更鮮活的姿態展現在眼前。黃麗鳳(左)帶著智權去逛古城,領略泉州文化的魅力。(陳小陽 攝)李堯寶刻紙與無骨花燈傳承到黃麗鳳這裡時已是四代,這兩項傳統技藝如今已成了泉州的文化名片,不斷被發揚光大。而黃麗鳳也從昔日在外公身邊琢磨學習的小女孩,變成了國家級的非遺傳承人。令人欣喜的是,兒子張智權正如過去的自己一樣,喜歡上了刻紙與花燈。
-
泉州古城·活韻生香
千百年來,這些文化不僅給一代代泉州人帶來精神享受和文化自信,還融入日常生活,成為泉州人文精神重要支柱。泉州曾為東方第一大港,世界各地文化在此共生共榮,形成開放包容的文化氣質。老城區是「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的縮影,千百年來東西方文明在此繁衍生息,和諧交融。
-
舌尖上的泉州——美食受熱捧 遊客尋味來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10月3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這兩天,泉州各類網紅美食店一到飯點,都排起了長隊。這其中,既有古早味十足的泉州本地美食,也有「賢合莊」「姜虎東」等外地美食,拿著手機穿梭在這些網紅美食點的美食主播們更成為常見的風景,成為泉州美食的線上宣傳大使。
-
外國友人端午可免費遊古城 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將全程英文講解
泉州網6月24日訊 (記者殷斯麒)在泉州的外國朋友注意啦!端午節邀請你們免費遊覽古城,想參加活動的可以通過泉州市文旅局公眾號報名。記者從市古城辦了解到,為進一步宣傳推介泉州文化旅遊資源,增強泉州海外知名度,推廣「海絲泉州」品牌,展示古城文化旅遊魅力,25日上午,泉州市將開展「海絲泉州、粽情古城」泉州古城文化旅遊資源宣傳推介活動,由第五期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古城,全程英文講解,並品嘗泉州美食。
-
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向外國友人宣傳推介泉州
近二十名外國友人體驗閩南民俗感受古城文化包粽子、聽南音、看木偶戲……25日,來自美國、俄羅斯、菲律賓、埃及、葉門、義大利、約旦等國家的近20名外國友人在泉州走街串巷,體驗閩南文化與端午民俗。昨日,泉州市古城辦、泉州市文旅局組織開展了「海絲泉州 粽情古城」泉州古城文化旅遊資源宣傳推介活動,由第五屆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古城,全程英文講解,並體驗泉州傳統美食製作技藝。
-
外國友人端午可免費遊古城 泉州英文講解員全程講解
外國友人端午可免費遊古城 泉州英文講解員全程講解 2020年06月24日 15:29 來源:泉州晚報
-
文旅助力 泉州開元盛世廣場古城裡玩起「新商業」
泉州開元盛世廣場通過傳承古城歷史文化,突破一成不變的商業複製,規劃開放式的創意文旅商業,不僅開啟了泉州商業的差異化之路,也為消費者在文化體驗、時尚體驗、休閒體驗裡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更為古城人民呈現了一個有情懷有故事的現代文旅商業。
-
泉州古早味「普示菜」:記憶中的古城「味素」
然而,在有了文人的參與之後,飲食搖身一變成了美食,不僅講究口味、樣式和造型,更成為一種藝術、一脈文化、一片情懷。在如今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現代社會,談論古早味泉州菜,與其說是對清淡本真、甘醇鮮美這種簡單味道的懷念,不如說是為了追憶這座古城的民俗舊事。
-
泉州古城旅遊新春一炮而紅 西街一天人流量62788人次
各種誘人的小吃 西街深受外地遊客青睞 古城民宿很有泉州味道 各式飲食遍布街巷 「這裡吃得有門道」 正月初七是大部分人結束春節假期,踏上新徵程的日子。 所謂「民以食為天」,放眼整條西街,最不缺的就是各式各樣的美食小吃。除了像「亞佛潤餅皮」這樣眾所周知的名店,還有不少熱鬧的「新面孔」。較具閩臺特色的是一家經營章魚小丸子的小吃店,「一人一店一丸」,簡簡單單的一家小店,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早味」的泉州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了,在第二集的後半段部分出現了石花膏,四果湯,面線糊等泉州大街小巷都可吃到的三樣美食。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泉州人記憶中家鄉的味道。除了節目中介紹的美食外,還有許多「古早味」的泉州美食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泉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首當其衝的應該是花生仁湯,這道在泉州的宴席中幾乎是頭牌,無論什麼宴席中幾乎都是第一道被端上來的菜。花生仁湯中的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滋補潤肺。
-
文創裡的泉州古城印記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商報記者 蘇田田 文/圖 泉州是大家永遠無法割捨的記憶與情感,每位創客心中都有一份「泉州情」。當產品和文化元素碰撞出新火花,越來越多的泉州古城元素創意被融入工業文創設計中。 盡顯古城魅力 日前,在首屆「海絲杯」海峽兩岸(泉州)工業設計頒獎活動上,記者看到,在「非遺+文化創意」組作品成果展示區裡,洛陽橋、鐘樓、老君巖、石敢當、滴水神獸、紅磚厝……這些泉州古城元素被創意地融入工業文創設計產品中,從古厝形制的茶具到滴水獸樣貌的廚房瀝水器,再到立足健康生活的自動手扶梯消毒裝置等眾多基於生活的設計新品有望落地,服務市民生活。
-
中國大同古都燈會「綠緣豐杯」微電影大賽圓滿落幕
最佳微電影劇情片獎:《雲上的奶奶》四川三葉集影視傳媒最佳微電影紀錄片獎:《緊急搜救》大同市澤藝文化傳媒公司最佳微電影科教片獎:《尺素無言》中央新影微電影臺最佳微電影動畫片獎:《過家家Play House(英文動漫)》央視精選最佳微電影英文動漫獎:《小傢伙Little Thing(英文動漫)
-
舌尖上的泉州,泉州美食分享
在福建,有一個地方叫沙縣,沙縣小吃在中國可謂是遍地開花,小編今天介紹的不是沙縣,而是泉州。提到泉州,那就不得不說一檔超級火的美食節目《時間上的中國》,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泉州就是一座被這檔節目點名多次的城市,所以可見泉州的美食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