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黃河文化 感受黃河精神

2020-08-17 河南日報

8月16 日下午,為進一步領略黃河文化,感受黃河精神,鄭州八中團委組織學生到黃河博物館開展愛國教育研學活動,學習中華民族在同黃河水患的鬥爭中展現的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

黃河博物館坐落於鄭州市迎賓路,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館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座以黃河為專題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被稱為「黃河巨龍的縮影」。

走進黃河博物館的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幅的壺口瀑布的彩繪,奔騰不息的黃河水就象徵著中華民族勇往直前、奮發向上的民族精神。同學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從壺口瀑布彩繪開始,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序廳、流域地理、民族搖籃、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諧之路六個展廳。博物館內的600餘幅照片、豐富的歷史文獻及珍貴的文物標本輔以模型、錄像、雕塑等,生動展示了黃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氣候等自然概況,充分展示了燦爛的黃河文化以及歷代水旱災害、河患治理、開發的遠景規劃等。

2022屆12班班主任楊寧老師說,孩子們看到一個個珍貴的文物標本、一張張真實生動的照片,近距離的感受到燦爛的黃河文化以及老一輩革命前輩們在黃河水患治理中的感人事跡,他們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感染著孩子,激勵著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強化新時代青年責任擔當。

在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廳,同學們重溫了歷代治河名家以及人民群眾在黃河水患治理中戰天鬥地的感人事跡,深受感染。2022屆12班司雨桐同學介紹,看到歷代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的感人事跡,更感受到祖國的強大,生活在和平的國家,我們更應該銘記這種偉大精神,傳承黃河文化。

參觀學習後,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不僅了解了孕育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母親河的歷史,懂得了保護黃河、愛護黃河的重要性,也讓他們明白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向我們的先輩那樣,在面臨困難和挑戰是時要堅定信心,百折不撓,方能成功。

(徐博 文/圖)

編輯:王丹丹

相關焦點

  • 【美麗黃河】萬裡黃河上的璀璨明珠——鄭州市黃河文化公園
    千百年來,正是這源源不絕的黃河水以她劈山斬石、百折不回、洶湧磅礴、一往無前的雄偉氣魄和恢宏氣度,薰陶、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鑄就了我們自強不息、兼容並蓄、厚德載物、開拓創新的民族精神。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與鄭州音樂廣播全媒體策劃《美麗黃河》,以黃河沿線的風景、人文為主,通過全媒體的視角,展現美麗黃河,美麗鄭州。
  • 從黃河母親旁出發,領略九曲黃河的別樣魅力
    從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蘭州出發,置身蘭州百裡黃河風情線、景泰黃河石林、永靖黃河三峽、瑪曲黃河天下第一灣,望黃河滾滾,浩浩蕩蕩,我們既可飽覽黃河初成時期的婉約秀麗,領略黃河成河後的磅礴氣勢和高峽平湖,還可以體驗獨特的黃河上遊民族風情、名勝古蹟和黃土高原民間藝術。
  • 山西少兒歌舞《黃河岸邊黃河娃》將赴臺灣公益演出
    新華網太原9月28日電(記者原碧霞)由48名黃河娃演出的大型少兒風情音樂舞蹈詩——《黃河岸邊黃河娃》將在10月1日至10月8日應邀赴臺灣進行公益演出和文化交流。    《黃河岸邊黃河娃》的出品人何菁告訴記者,《黃河岸邊黃河娃》是中國首部民間音樂與少兒舞蹈藝術完美結合的少兒風情音樂舞蹈詩,它把山西省民間藝術、特色民俗民風,通過孩子們的舞蹈表現出來。
  • 高質量發展黃河行⑥沿黃九省區媒體記者到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打卡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周蘭/文圖視頻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我國5000多年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20年9月12日,「高質量發展黃河行」沿黃九省(區)省級廣電媒體大型融媒採訪活動走進河南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和鄭州黃河博物館,了解黃河「前世今生」,感受黃河文化魅力。
  • 山勢·水勢·聲勢,360°感受白銀黃河文化氣勢!
    在《魅力中國城》第二季第十一期節目中,這顆「鑲嵌在黃河上遊的璀璨明珠」——白銀,就將為我們展現它獨有的光彩。黃河戰鼓黃河水不僅洗刷出絕美的風景,也滋養了濃厚的黃河文化。在白銀「黃河文化」這張城市名片中,霸氣max的「黃河戰鼓」就十分具有代表性。嗩吶一吹,戰鼓一敲,中國鼓王趙牧陽老師豪邁開嗓,瞬間感覺「身臨其境」啊!
  • 【開封黃河故事】倉頡文化:黃河文化一顆璀璨的明珠
    【開封黃河故事】倉頡文化:黃河文化一顆璀璨的明珠 2020-09-14 1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河南工業大學|「探索黃河文化,傳頌黃河故事」活動簡報|第三期
    河南工業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化工學院小分隊2020年8月3日傳承民族文化 弘揚黃河精神--化學化工學院暑期社會實踐「上河之行」小分隊一種精神,穿越時空,輝映未來。黃河之水天上來,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途徑九省,她哺育了中華兒女創造了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更給我們後世子孫留下經久不衰的黃河精神,領引我們不斷開拓進取。傳承民族經典,弘揚黃河精神,就是為了使九州大地河清海晏,黃河兩岸河圖再現,實現華夏大地繁榮昌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加強團隊成員對黃河文化—山西太原文化的認識,上河之行太原分隊成員於8月2日展開文化調研。
  • 直播預告丨第四屆中國黃河旅遊大會暨山東·高青第三屆黃河文化...
    活動期間將舉行第四屆中國黃河旅遊大會暨山東·高青第三屆黃河文化旅遊節啟動儀式、黃河論壇、中國黃河(高青)旅遊採風行、「一帶一路」第十屆城市旅遊小姐世界冠軍中國區總決賽高青頒獎盛典暨黃河旅遊聯盟推廣大使大獎賽、2020中國黃河文化旅遊攝影展暨「黃河第九道灣高青安瀾灣」黃河攝影展覽等活動,同時還將舉行高青品質生活系列活動。
  • 2020寧夏省考申論賞析:弘揚黃河文化 凝聚精神力量
    弘揚黃河文化 凝聚精神力量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血脈。根植於黃河流域的黃河文化,也堪為中華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體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的浩瀚星空中都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是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明確指出,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弘揚黃河文化 爭做黃河少年
    同時,焦素青老師還給孩子們講解了堵口會談事件、復堤鬥爭事件一直到黃河歸故的故事。孩子們聽的津津有味,增長了對花園口一九三八年扒口事件的了解。 隨後,孩子們在老師們的帶領下路過水利科普長廊,來到黃河大壩,認真聆聽王巧梅老師講解黃河文化故事,孩子更進一步加深了對黃河文化的了解。
  • 河南工業大學|「探索黃河文化,傳頌黃河故事」活動簡報|第九期
    河南工業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化工學院小分隊2020年8月9日回首華夏農耕 領略河洛文明——化學化工學院暑期社會實踐「上河之行」小分隊黃河文明是中國文明的主體,位於黃河中下遊的河洛地區,又是黃河文明的核心地區。
  • 「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專題調研啟動儀式在黃河科技學院隆重...
    河南省水利廳廳長孫運鋒在講話中指出,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和黃河科技學院共同舉辦的「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專題調研,兼顧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綜合古蹟尋訪和自然探索,結合理論研討和實踐考察,對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理論價值和深遠實踐意義。
  • 「黃河詩詞老人」範國甫的黃河情懷
    天下詩林詩天下,屈原移居住黃河。」......基於景,基於情,範國甫筆下的黃河有的盪氣迴腸,有的溫婉動人,有的極富時代氣息,還有不少篇目意境高妙,讀來耐人尋味。以黃河文化精神為支撐,為作品灌注厚重的歷史力量。在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中,離不開文藝作品和文藝精神的激勵和輝映。
  • 根植黃河文化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打通鄭州、開封、洛陽與三門峽、濟源、焦作、新鄉、濮陽等黃河沿線城市的沿黃生態文化旅遊觀光廊道,全面推進黃河生態文化保護示範區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先行區建設。將黃河沿線自然景觀與人文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和文化集中展示,建設一批黃河文化旅遊地標和標誌性文化景觀,打造獨具河南地方特色的黃河文化風情體驗區。
  •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之四川:加強文物保護展示,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加強文物保護展示,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四川博物院院長 韋荃「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千古名句展現了黃河奔騰赴海的宏偉畫卷,那浩蕩水勢更是中華民族奮發自強,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象徵。從黃河各段採集的48瓶黃河水樣匯集北京,同九省的黃河文物共同低吟著黃河的歷史,更高歌著黃河的風採。黃河的水聲訴說著中華民族的歷史。黃河流域的博物館既是黃河歷史的保存者,更是黃河精神的傳承人。成立「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是推進黃河流域文物保護發展,弘揚黃河文化,傳承歷史文脈,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舉措和創新。
  • 黃河音符 奔騰而出
    去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一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貫徹落實講話精神,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積極開展黃河主題舞臺藝術作品創作。
  • 增強文化自信 傳承黃河文化
    飄洛陽牡丹香,承傳統文化脈&34;還沒等隊員進門,店主熱情的聲音已經從店內傳來。由於歷史原因薰香沒能得到較好傳承,然而如今隨著制香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製作香。此外,店主向我們介紹了牡丹香傳承人李文雙老師。她出生於制香世家,從小就跟隨爺爺學得傳統制香方法,並在傳承中吸取各地制香精髓,對祖傳牡丹香配方和傳統工藝進行創新,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牡丹香文化。
  • 汴梁教育|河南開封市25中:講好黃河故事 弘揚黃河文化
    為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9月15號下午,開封市第二十五中學在多功能廳舉行「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
  • 二十五中開展"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
    中新開封網9月16日訊(付海濤 賈蕙綺 張鵬)為深入貫徹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的講話精神,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2020年9月15號下午,開封市第二十五中學在多功能廳舉行
  • 黃河文化符號重構與中華文化認同
    作者: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二級研究員 張新斌  黃河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文化符號是中華文化符號體系的主體展示,黃河文化符號體系的建構是中華民族根魂的具體體現,認真研究黃河文化的符號重構,對於中華文化的認同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