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黃河行⑥沿黃九省區媒體記者到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打卡

2020-12-20 今報網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周蘭/文圖視頻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我國5000多年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20年9月12日,「高質量發展黃河行」沿黃九省(區)省級廣電媒體大型融媒採訪活動走進河南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和鄭州黃河博物館,了解黃河「前世今生」,感受黃河文化魅力。

  臨河廣場觀景平臺成「網紅地」

  去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國家地質公園臨河廣場,沿黃河岸邊步行察看周邊環境,聽取沿黃地區生態保護、水資源利用、堤防建設和防洪形勢等情況。在臨河廣場觀景平臺,習近平總書記眺望黃河鄭州段。

  如今,觀景平臺早已成為市民、遊客拍照留念的「打卡地」。「人們對母親河的發展變遷興趣更濃,遊客量也比以前有了大幅增加。」鄭州黃河文化公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杜振宇表示,在黃河文化公園的臨河廣場觀景平臺,很多遊客駐足觀望這條歷經千百年風沙沉積、封存了多少英雄往事的母親河,觀景平臺也早已成為市民、遊客拍照留念的「打卡地」。

  除了遊客量的變化,園區更是拿出了「真金白銀」改善生態環境。

  杜振宇表示,這一年來,他們投資1.3億多元完成了鄭州邙山水源地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玫瑰谷基礎設施改造和環境提升項目等,園區的環境煥然一新。目前,園區已綠化荒山8000多畝,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為了響應總書記號召,把黃河建成人民的幸福河,這一年,我們持續對基礎設施新型完善,對生態的保護更科學更細化。」

  「河南是中原大地,歷史文化非常悠久,站在總書記去年視察黃河鄭州段的地點,看向黃河,感受到的真不一樣。我覺得黃河流淌到鄭州段的時候,河面相對來說很寬了,而且不像壺口瀑布那樣波濤洶湧,所以人們更多的是享受黃河。」山東臺融媒傳播部主任馬毅感嘆,這次活動中,能夠近距離感受雄渾壯美的黃河風光,體驗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感覺十分值得。

  這一年,黃河博物館增加了一些雕塑

  據悉,黃河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是我國第一座河流博物館,也是最早成立的以黃河為主題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

  鄭州黃河博物館講解員劉柳稱,年前那段時間,遊客數量猛增,還有很多企事業單位來園區辦活動,或者我們進校園進行講解。「由於疫情原因,年後園區一直到『五一』才再次開園,近幾個月來,日接待遊客量最高達2000人次。」

  「與一年前相比,博物館園區又多出了一些雕塑,不少設施也進行了改造升級。」劉柳表示,下一步博物館將採取多種方式,全方位、多層次的宣揚黃河文化、講述黃河故事。

  甘肅廣電總臺記者王小昱表示,在鄭州博物館,她領略到了許多黃河上、下遊的文化,了解到了黃河治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成績。「黃河它其實是整體的一個系統,它是一個整體,是應該我們從上遊中遊下遊是整個都需要我們去用心經營的一條母親河,只有把它就是保護的生態保護好了,把它治理好了,我們才能把它真正變成一條幸福河。」

  據了解,黃河博物館正在積極參與黃河國家博物館規劃建設工作,未來,舊館也將予以保留,和新館一起共同展示好黃河文化。

相關焦點

  • 【兩會特刊】同飲黃河水 共奏大合唱——沿黃九省區省級黨報聯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黃河文化的豐富內涵,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更是山西作為沿黃省份的應盡之責。」全國人大代表、山西文旅集團董事長王文保表示,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既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也是山西加快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資源型經濟轉型的戰略任務。
  • 沿黃九省區專家學者龍城話「黃河」
    本報訊(記者張婷)11月26日下午,作為當日「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座談會」的配套內容,以「深入傳承黃河文化基因,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黃河流域文物考古保護利用」「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旅遊帶建設」為主題的四場研討交流活動在太原同期舉行。
  •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之四川:加強文物保護展示,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引言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確定為重大國家戰略,特別指出黃河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組成部分的歷史地位,強調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作用
  • 去黃河遊覽區玩,別忘了「打卡」!「鄭州黃河文化公園」風景日戳...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珂 集郵愛好者每到一地出差遊玩,到當地郵政所打卡,寄一封蓋有當地郵戳的信件、明信片回家,是必不可少的項目,本尊「到此一遊」的鐵證啊!6月5日起,郵迷們又多了一個打卡地——鄭州市集郵協會在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原鄭州市黃河生態旅遊風景區)所在地的「黃河南岸」郵政所啟用了「鄭州黃河文化公園」風景日戳。下圖這枚蓋上最新日戳的郵件,日期、字樣、地點,一目了然,還有炎黃二帝像呢!
  • 鄭州黃河灘地公園芳容初現,未來將成為市民休閒遊樂的大花園
    未來,這裡將成為市民感受黃河風情的「打卡地」景色美麗的鄭州黃河灘地公園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通訊員張超劉嬌/文惠濟區委宣傳部連敬春供圖紅藍相間的慢行步道上,鋪滿了黃褐色落葉,陽光從遠方照射過來,抬頭一望,浩浩蕩蕩的黃河水映入眼帘,偶爾一隻鳥兒穿過蘆葦
  • 根植黃河文化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黃河是河南的根脈,發展文化旅遊,我省最有競爭力、號召力和吸引力的就是黃河文化。要實現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和黃河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打造精品景區和線路,提升產業品質,還要實現黃河文化旅遊在區域、產業、市場、服務、交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打造展示黃河文化的旅遊景區和線路  規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 慢行系統、觀景臺、黃河客廳……鄭州黃河灘區公園初露芳容!
    試想一下,在黃河岸邊騎行,到觀景臺上遠望,俯仰之間,上為天,下為河,還能到黃河客廳裡坐坐,逛一逛劇場,表演,演講,或休息……鄭州北部如何「靜」下來?作為鄭州市改進城市管理與改善人居環境工作的典型之一,黃河灘地公園正在建設之中。22條共計61公裡的慢行系統道路基本建成,南裹頭觀景點、海事觀景點、惠武浮橋觀景點(一期)3個節點基本建成。
  • 鄭州:打造國家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
    河南鄭州地處中華腹地,九州通衢、聯結八方,在古代曾被稱為「天地之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開啟了鄭州發展的「黃河時代」。鄭州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戰略機遇,加快打造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為國家中心城市培「根」鑄「魂」,讓文化「立」起來「活」起來。
  •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鄭州論壇舉行
    原標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鄭州論壇舉行昨日下午,作為2019國際智慧城市峰會的重要分論壇之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鄭州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全國水利、生態、經濟等方面的專家圍繞黃河安瀾示範、生態保護標杆、文化自信地標以及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建言獻策。
  • 「大河網景」打卡有了新地標?鄭州黃河灘地公園不負期待
    大河網訊(記者 範昭 楊鑫陽 馬紹坤 牧堃 賈志昊)12月6日,大河網記者來到位於鄭州市惠濟區的黃河灘地公園,新建成的南裹頭觀景點和海事觀景點景色宜人,已成為鄭州的又一網紅打卡地。俯瞰南裹頭觀景點俯瞰海事觀景點為全力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建設,去年以來,河南省同步鋪開18個黃河廊道項目,目前5個市的示範段工程基本建成,全省完成國土綠化670多萬畝。
  • 直播預告丨第四屆中國黃河旅遊大會暨山東·高青第三屆黃河文化...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9月8日訊(記者李慶宇)傳承黃河文明,講好黃河故事。9月8日晚19時30分,第四屆中國黃河旅遊大會暨山東·高青第三屆黃河文化旅遊節將在高青開幕,屆時魯中網將對活動進行圖文直播。
  •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管理委員會關於認真貫徹落實雒國棟同志在2020年...
    (六)完成更名工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黃河鄭州段生態保護治理,保護傳承黃河文化,去年12月6日,經省委編辦批准,鄭州市黃河生態旅遊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更名為鄭州黃河文化公園管理委員會,這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標誌著黃河沿線生態保護治理和黃河文化主地標工程全面啟動,鄭州黃河文化公園的發展將步入新時代,迎來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天地
  • ...厚重黃河文化與文旅「新業態」碰撞 看網絡名人怎麼「安利」鄭州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當黃河文化遇上網絡名人,會擦出怎樣的火花?7月31日,「打卡老家河南·弘揚黃河文化——2020網絡名人讀中原」活動採風團走進鄭州,聆聽這片土地上厚重的黃河故事,感受文旅產業的新發展。
  • 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出爐:加快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在黃河國家戰略上,鄭州承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區的建設任務,以「自然風光+黃河文化+慢生活」為重點,構建休閒生態系統,謀劃建設國家黃河綠道鄭州段。以「自然風光+黃河文化+慢生活」為重點,謀劃建設國家黃河綠道鄭州段今年,鄭州將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中國示範城市。鄭州將承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區的建設任務。
  • 清華同衡中標鄭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大運河...
    原創 遺產中心等 清華同衡規劃播報導讀近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大運河文化片區)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專家評審會於鄭州舉行。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黃河,在鄭州惠濟區察看黃河鄭州段,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大運河文化片區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的重要部分,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 【美麗黃河】萬裡黃河上的璀璨明珠——鄭州市黃河文化公園
    千百年來,正是這源源不絕的黃河水以她劈山斬石、百折不回、洶湧磅礴、一往無前的雄偉氣魄和恢宏氣度,薰陶、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鑄就了我們自強不息、兼容並蓄、厚德載物、開拓創新的民族精神。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與鄭州音樂廣播全媒體策劃《美麗黃河》,以黃河沿線的風景、人文為主,通過全媒體的視角,展現美麗黃河,美麗鄭州。
  • 洛陽師院: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貢獻「洛師方案」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宗寬 通訊員 劉恆 龍開松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好中央、省、市部署要求,3月20日,洛陽師範學院舉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為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在河南、在洛陽落地見效建言獻策
  • 「大美惠濟」潮湧黃河千帆競
    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60多家主流媒體沿黃看河南,「豫記回家十年見鄭」百名豫籍媒體人探訪黃河灘地公園,盛讚老家鄭州美麗變化。「講好黃河故事著名作家看河南」活動,國內文壇大家採訪黃河灘地公園,感慨鄭州黃河流域風光之美生態之變。河南省委宣傳部組織推出的《出彩路上》大型融媒體直播活動在灘地公園海事觀景點開啟第二站直播,講述中原大地黃河戰略爭相出彩的奮鬥歷程。
  • 鄭州:打造國家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鄭州市近日印發《鄭州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以「一帶三核」等為抓手,鄭州將全力建設國家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市民遊玩又有更多好去處。央視春晚鄭州分會場的精彩畫面,大家還都歷歷在目,而新一輪項目建設也即將開始。
  • 妝梳靜美煥新彩 筆鋒雄健寫黃河——鄭州惠濟區「十三五」巡禮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徐建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馮劉克 通訊員 張超 李雪/文 連敬春 孫星燦/圖2020年12月2日《河南日報》18版浩浩蕩蕩,雄渾壯闊,千裡奔騰的黃河橫貫中國。黃河岸邊,鄭州市惠濟區不負時代,砥礪前行,契合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同頻共振著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