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打造國家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2020-12-20 大象一族

鄭州市近日印發《鄭州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以「一帶三核」等為抓手,鄭州將全力建設國家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市民遊玩又有更多好去處。

央視春晚鄭州分會場的精彩畫面,大家還都歷歷在目,而新一輪項目建設也即將開始。如建設黃河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黃河國家博物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一批精品文化項目。

立足在中華文明中的突出價值和黃河流域核心示範區的重要地位,鄭州市將以「華夏文明之源、黃河文化之魂」為主題,打造黃河文化帶和「天地之中」文化核心展示區、黃帝文化核心展示區、鄭州商代王城文化核心展示區。

鄭州還將建設一批精品博物館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辦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打造展示黃河文明重要窗口、國際級的黃河文明尋根勝地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觀光體驗目的地等中華文明標識,建設國家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過程中,鄭州需要全方位立體化提升城市品質,不止是在經濟、交通、醫療方面發揮國中優勢,還要樹立在歷史、文化方面的自信和地位。鄭州,未來已來!

相關焦點

  • 鄭州:打造國家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
    河南鄭州地處中華腹地,九州通衢、聯結八方,在古代曾被稱為「天地之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開啟了鄭州發展的「黃河時代」。鄭州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戰略機遇,加快打造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為國家中心城市培「根」鑄「魂」,讓文化「立」起來「活」起來。
  •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打造黃河文化主地標
    黃河文化主地標能築牢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見證。古代先民在黃河流域留下了燦若繁星的文化遺產,尤其是史前時期的眾多聚落遺址和大型城址,以及歷史時期聞名遐邇的都邑遺址和帝王陵墓。如新石器時代見證人類進步和文明曙光的城子崖、陶寺遺址,進入王國時代的二里頭、鄭州商城、殷墟、鄭韓故城遺址,歷數帝國輝煌的秦始皇陵、漢魏洛陽城、大明宮、隋唐洛陽城、北宋皇陵等,可謂不勝枚舉。這些沿黃大遺址不僅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重點建設對象,更是黃河文化主地標的天然載體。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社會效應與黃河文化主地標的核心訴求高度一致。
  • 鄭州要建黃河國家博物館!還要建設100處以上遺址生態文化公園
    鄭州要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鄭州該如何加強文物的保護利用?《方案》給出總體要求。在具體任務上,《方案》提出,要立足鄭州市在中華文明中的突出價值和黃河流域核心示範區的重要地位,以「華夏文明之源、黃河文化之魂」為主題,以「一帶三核」(即打造黃河文化帶和「天地之中」文化核心展示區、黃帝文化核心展示區、鄭州商代王城文化核心展示區)為抓手,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建設黃河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和黃河國家博物館等一批精品博物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出爐:加快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以「自然風光+黃河文化+慢生活」為重點,謀劃建設國家黃河綠道鄭州段今年,鄭州將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中國示範城市。鄭州將承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區的建設任務。
  • 鄭州將添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鄭州要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方案》提出,要立足鄭州市在中華文明中的突出價值和黃河流域核心示範區的重要地位,以「華夏文明之源、黃河文化之魂」為主題,以「一帶三核」(即打造黃河文化帶和「天地之中」文化核心展示區、黃帝文化核心展示區、鄭州商代王城文化核心展示區)為抓手,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建設黃河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和黃河國家博物館等一批精品博物館
  • 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
    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國家批准的20個溼地公園試點之一。引佔地面積為2390公頃的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規劃中的位置處於鄭州市惠濟區的黃河浮橋和黃河公路大橋之間的黃河河道南側,公園自西向東依次與侯寨村、 牛莊村、前劉村、大河路辦事處、李西河村、花園口村毗鄰。
  • 鄭州黃河灘地公園芳容初現,未來將成為市民休閒遊樂的大花園
    據鄭州黃河灘地公園工作人員介紹,園區位於鄭州市黃河文化公園東部,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核心示範區起步區建設要求和「北靜」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項目。凝聚合力建立「一辦四組六部」工作體系「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鄭州黃河灘地公園的建設,只是鄭州市惠濟區突出「北靜」定位,打造鄭州「大花園」的一個縮影。
  • 黃河、大運河、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這樣建
    記者在12月8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山東發揮歷史資源優勢,不斷推進黃河、大運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不斷完成工作體制機制,成立山東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建立了工作決策參謀和政策諮詢機制。
  • 【美麗黃河】萬裡黃河上的璀璨明珠——鄭州市黃河文化公園
    萬裡黃河上的璀璨明珠——鄭州市黃河文化公園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她位於鄭州西北20公裡處,處於黃河中下遊分界線,是黃土高原的終點,華北大平原的起點。
  • 鄭州將建158.5公裡的沿黃生態廊道 採摘園、國家步道、騎行通道都有
    「四窗口」是華夏文明的展示窗口(聚焦惠濟、滎陽起步區板塊,打造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構建大河文明世界交往中心)、國家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窗口、黃河「三治」新成就展示窗口、城市·自然生命共同體展示窗口。  鄭州核心示範區起步區打造「主地標」、講好黃河故事  鄭州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首先啟動的是起步區。
  • 【雙語聽讀】The Yellow River, the Cultural Cradle 黃河文化,風華「鄭」茂
    鄭州黃河段東西長160多公裡,位於黃土高原與黃淮平原的交接地帶,滎陽桃花峪是黃河中下遊的分界線。在黃河的滋養下,鄭州段留存了大量寶貴的古蹟和遺址,具有數量多、類型全、歷史久、品位高、密度大等特點。全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2處,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中國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根植黃河文化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黃河是河南的根脈,發展文化旅遊,我省最有競爭力、號召力和吸引力的就是黃河文化。要實現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和黃河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打造精品景區和線路,提升產業品質,還要實現黃河文化旅遊在區域、產業、市場、服務、交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打造展示黃河文化的旅遊景區和線路  規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 國家發改委:推進大運河、黃河兩大文化公園建設
    來源:國家發改委網站原標題: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召開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啟動暨大運河、長城、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視頻會為貫徹落實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2020年12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組織召開了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啟動暨大運河
  • 鄭州要打造「軌道上的都市」 2035年鄭州進入國內城市第一方陣
    「一」就是以建設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為總目標,到「十四五」末,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彰顯,鄭州都市圈、中原城市群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二」就是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兩大戰略引領發展,不斷強化鄭州的戰略支撐作用。
  • 《音樂旅程》——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
    《音樂旅程》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鄭州音樂廣播聯合製作播出來到邙山腳下、黃河之濱,進入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內,感受中原文化的深邃與底蘊,你不可錯過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這是一座綜合性地質博物館,以黃土窯洞為主要廳室,充分運用多媒體形式,輔以高科技的聲、光、電手段,向人們展示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資源豐富的科學內涵。觀看完室內的展覽,您還可以乘坐電梯或穿越時空隧道,到達邙山之巔觀黃河、品黃土、眺望大平原,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奧秘。黃土地,中原情,來到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感受一場時空之旅。
  • 高質量發展黃河行⑥沿黃九省區媒體記者到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打卡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周蘭/文圖視頻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我國5000多年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20年9月12日,「高質量發展黃河行」沿黃九省(區)省級廣電媒體大型融媒採訪活動走進河南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和鄭州黃河博物館,了解黃河「前世今生」,感受黃河文化魅力。
  • ...厚重黃河文化與文旅「新業態」碰撞 看網絡名人怎麼「安利」鄭州
    大河網記者獲悉,黃河鄭州段留存了大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這裡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河洛文化、炎黃文化、商都文化、三國文化、農耕文化、根親文化、治水文化等文化多元並蓄;歷史古蹟遺存富集,奇險壯美的黃河自然景觀與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融為一體,大河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 洛陽師院: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貢獻「洛師方案」
    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之後,洛陽師範學院及時行動,主動融入,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  與會專家表示,要緊緊抓住研究的重大機遇,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深入研究,提供有價值的政府決策諮詢:要通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賦能,把河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洛陽打造更強;要通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洛陽段的建設,使其成為全國樣板,洛陽有大運河顯著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底蘊,圍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已有大量成功實踐,在大運河文化要素提煉、文化標識注入方面做了有益探討,要努力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洛陽段建設成為引導工程
  • 「大美惠濟」潮湧黃河千帆競
    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加快打造,依託轄區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惠濟區打造滎澤古城文化片區、大運河文化片區兩個核心板塊,依託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古滎鎮和世界文化遺產——隋唐大運河等自然人文資源,以黃河文化、黃土文化、黃帝文化為文化主線,打造「中華文明史詩級地標」「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
  • 以新求變 河南鄭州文化和旅遊發展實現新跨越
    中國網10月19日訊 近年來,河南鄭州緊緊抓住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歷史機遇,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不斷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迸發出勃勃的生機和活力。一、新理念奠定鄭州文旅發展新格局強化全域旅遊理念。堅持發展文化旅遊與城市建設、美麗鄉村統籌結合,全域開發、全景建設。從過去景點景區建設的思路中跳出來,由打造「景點」向打造「風景」轉變,將文化要素融入自然、融入城鄉,把各種要素資源統籌起來,抓點、促線、帶面,形成文旅業全域發展的良好態勢。強化文旅融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