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分別是:
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感受」是其中的第二個要素。
當你感到快樂時,和別人一起分享吧;
當你感到失落時,找知心朋友傾訴吧。
感受來自我們自身,也稱為主觀感受,
接納所有的感受,大聲說出你的感受!
01 感受生活
其實「感受」是我們的一種本能,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周圍一切。
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
有順風順水也有曲折坎坷;
感受也是不斷變化的,
有舒心喜悅也有落寞傷心。
記錄你的感受,就是記錄生活。
作者在書中講到:
在非暴力溝通中,我們注意區分感受和想法。
在唱歌的時候,我有些失落。(感受)
我覺得我唱歌太難聽了。(想法)
感受是一種自然的情感流露,
想法是經過思考加工的結果。
02 表達感受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她/他可能看起來比較高冷,
總是很堅強抗下所有事情,
但其實他/她的內心很脆弱。
這樣的性格,不擅長表達感受,
總是悄悄把事情藏在自己心底,
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生活的負擔。
1.大聲說出你的感受
我認為「感受」是所有情緒的總和,
表達感受是對生活本身的一個復盤。
你可以和家人朋友分享你的感受,無論是開心的亦或是悲傷的;你也可以寫在日記裡寫在隨筆裡,創建一個存放「感受」的自留地。2.勇敢對別人說「不」
有人說「老好人」性格好,脾氣好,
但我覺得我們應該聽從自己的內心,
學會對不合理的要求說「不」。
03 成長的三個階段
作者在書中把成長的階段分成了三個階段:
1.「情感的奴隸」
作者在書中這樣寫到:
在這個階段,我們相信自己需要為別人負責,讓他人快樂是義務。
如果別人不高興,我們就會感到不安,覺得自己需要做點什麼。
其實我們都曾經歷過這個階段:
小時候聽家長和老師的話,這樣他們欣慰且誇獎我們。
在戀愛關係中,會滿足對方的需要,讓他開心。
在這個階段中,愛有時候會變成一種負擔。
2.「面目可憎」
青春叛逆期實則對應著這一階段,
此階段中,我們拒絕考慮別人的需要,
卻在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態度,
彰顯自己所認為的獨特個性。
3.「生活的主人」
我們意識到,雖然我們對自己的意願、感受和行動負有完全的責任,但我們無法為他人負責。與此同時,我們還意識到,我們無法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之前讀到過一句話:
當你擁抱全世界時,世界也會擁抱你。
在這個階段,
我們在認真生活,感受生活的給予,真誠的表達自己;我們也在幫助他人,出於心中的愛,而不是愛的負擔。做生活的主人,做真實的自己。
寫在後面
感受晴天陽光的照耀,
感受雨天雨滴的下落,
感受自己的喜怒哀樂,
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在感受生活給予的同時,
請大聲說出自身感受。
我是與書語,願你我在書中遇見自己。歡迎指正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