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博英語敗亡紀實:為了學英語,中國人交了多少智商稅?

2021-02-14 烏鴉校尉

烏鴉校尉作品

首發於微信號 烏鴉校尉

微信ID:CaptainWuya


從9月28號到現在,有一家成立21年的老牌英語培訓機構徹底「黃了」,一夜間爆出大量門店「跑路」的危機,受影響的學員人數上萬,這家機構的名字叫「韋博英語」。

 

如果你沒聽說過韋博,你肯定也聽說過英孚、美聯、華爾街英語,他們4家曾並稱為「英語培訓四巨頭」。

 

韋博在中國的英語培訓機構裡,妥妥能排進前十,屬於第一集團軍的選手。

 

可是國慶假期,北京、上海、杭州等各地韋博門店紛紛以裝修名義停課,節後再來,就已是人去樓空,幾乎一夜之間全面關停。

韋博的英語課程非常昂貴,有多貴呢?比如144小時的線下課程,價格36800元,一次性交齊,平均一小時255塊錢

 

這次被坑的學員交費多在30000-40000元之間,還有人交了10萬全款。

「一個有良心的韋博英語員工」在店裡貼出「貼心」告示:

 

「工資已很久沒發了,老闆告訴我們:愛怎麼著怎麼著,就是沒錢。」

 

「未來北京公司會宣布破產,之後我們的工資和大家的會員費都將灰飛煙滅。」

信中一句「我們盡力了,無奈老闆壞」,似乎道盡了心酸。

韋博北京校區被黑的學費至少3000萬,成都2000多萬,上海4000多萬,全國數萬學員「犧牲」的學費至少上億。

 

很多人都以為,韋博英語是個英語培訓的大品牌,在全國62座城市開了至少154家門店,全國累計學員超過30萬人,應該不會出問題。

但由於門店擴張和人員成本高昂,從2015年開始,韋博英語就累計虧損上億,靠融資度日。

一位前員工說:「如果不是盲目擴張到這麼大體量,不至於現在就出現這樣的局面。」

 

韋博跑路以後,大量的人湧到門店討要說法,而根據網友分享的視頻,10月10號,韋博英語董事長高徵宇現身以後,手拿一杯奶茶,看起來非常淡定。

過了好幾天,CEO高衛宇才發了一封公開信說:

 

「我們的業績持續下滑,成本攀升,公司運營遇到困難。」

 

「原本既定的融資計劃,隨著韋博英語版塊業績的持續惡化,不斷被推遲。」

他說會給員工打欠條,但管薪資的HR都跑了,要等她回來給大家補發;

 

他說英孚願意接收部分韋博學員,但英孚回應說我們可沒背這鍋,韋博應該自己「擦屁股」。

現在,韋博上海總部只有幾個「志願者」在門口幫著登記退款信息(也沒錢退你)。

整件事看完,讓人覺得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這幾年,健身房、美容院跑路的故事幾乎如出一轍;

 

陌生的是,這樣的故事為什麼會發生在教育產業?難道數以萬計的學員,都是人傻錢多麼?

 

並沒有。和那些有錢有閒才辦美容卡健身卡的人比起來,很多掏出幾萬幾萬學英語的人,都是工薪階層,甚至是沒有收入的大學生。

 

有人一口氣掏了33萬,而她一個月掙多少呢?6000塊。

到底是著了什麼魔,為什麼要這麼做?

 

1

城裡套路深,學費磨成針

 

如果一個人在復旦大學上了4年學,你問他:對哪個地方印象最深刻?可能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但如果你提示他:是不是(復旦東門附近的)五角場?他們可能會哈哈哈笑出聲來。

因為那裡駐紮著一大幫華爾街英語的地推人員。

當你走過的時候,他們會像口香糖一樣黏著你。

一個穿西裝的帥氣小哥衝你走來:「學英語感興趣嗎?」

「不了不了。」

 

「幫個忙吧,填個表就好,瞎填就行,我們每拉到一個人才有錢拿,站一天了也沒拉到什麼人。」

 

你於心不忍,草草劃拉幾筆以後,又會聽到:

 

「帥哥/美女,去我們中心看看吧,免費體驗一下課程,不花錢的,我們這個(拉進店)也有指標的,到中心坐一坐就好。」

有人選擇「進屋坐坐」,4個小時後,當他從中心走出來的時候,已經背上了49800元的學費債務。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會中招,有很多復旦學生練就了「金鐘罩鐵布衫」,對推銷人員的花式拒絕都編成了段子:

 

「學英語感興趣嗎?」

「Sorry. 我是美籍華人。I don't need this. "

 

「同學想提升英語能力嘛?」

「I do speak English.(我確實說英語)Is there any vacancies for English teacher?(請問您那兒還缺英語老師嗎?)」

「……」

 

有兩個同宿舍的姑娘看到地推人員向她們走來,二人相視一笑,異口同聲地說:「誒同學英語感興趣嗎?」

華爾街小哥一臉無語,咕噥了一句:「我不要問你們了,一看就不學英語。」

假如現實都是這麼歡樂就好了。

 

可那些「中招」的學生連哭都沒地方哭。

 

北京的一個華爾街英語學員,在被銷售員強大的話術洗腦之後,分3次交了163300元的學費,逼得家裡甚至開始賣房給他還債。

還有一個女生分3次交了19萬的學費,都不敢告訴家裡。

難道剛交完錢,沒上幾次課,就不能退錢嗎?

 

理論上能,但全國也沒多少人做成。

 

在「華爾街退款全國聯盟」QQ群裡,有近700名群友,他們都面臨著「退款困境」,購課金額從3萬到17萬不等。

在豆瓣的「華爾街英語退款聯盟」小組裡,有2046個成員。

而在公開的19起華爾街英語「教育培訓合同糾紛案」裡,勝訴退款的只有5起。

退款這麼難,自己沒錢還敢報,腦子都被門板夾了嗎?

 

在華爾街英語,只要套路深,沒有什麼不可能。

 

他們有一套完整的洗腦流程體系。

首先會領你進一個密閉的玻璃間,用聊天的方式和你套近乎,拆解你的心理防線。

 

緊接著,會抓你的痛點,看人下菜碟,或捧或貶,激發你報班的欲望。

 

如果你春風得意,他們會用各種話語來貶低你,比如:你這個年紀不能不思進取,薪水明顯偏低,要有更長遠的視野……

 

如果你狀態低迷,那就更好辦了,他們會列舉出各種「學了英語就成為人生贏家」的案例:月薪3000?學完就能月薪過萬……

如果你說你沒錢?沒關係,我們有貸款,每個月一兩三四千,工資完全cover掉,沒有負擔……

 

「他們得知我還沒有工作,就跟我說,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然後就給我進行長達八個小時的洗腦,好像不在他們華爾街英語學習,我後面的日子就沒法過似的。」

他們推銷的不是英語,而是利用你對未來的迷茫,給你催眠出一個夢幻的場景——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就當你開始暈乎,想再做點理性掙扎的時候,他們不給你任何考慮的時間。

 

有人想拿出手機搜一下機構評價,結果立馬被銷售鄙視了,說他這麼大人還沒有主見,要靠別人的評價來做自己的決定,說著又拿出電腦,給他展示經過加工的連串好評,一舉洗腦成功。

 

密閉空間,強勢話術,毒雞湯灌溉,加上適度打壓,如果你真能在4-8個小時的「談心」裡持續抗住這一切還不鬆口,那你內心確實也挺強大的。

 

(有人下午2點進的屋,交完錢辦完手續,已經是夜裡12點了,10個小時。)

在這種凌厲的攻勢下,有學員服了軟,一摸兜沒帶身份證,銷售會立馬起身說:沒事兒,我陪你回家取,打車錢我出。

等取回來,籤協議,在貸款合同的小字裡還藏著這麼一條:

貸款生效後,不管你和教育機構有什麼糾紛,都不影響還款責任。

「沒有讓我籤任何貸款合同,我的工作信息、收入,都是虛假的。辦卡的人說隨便填。」

 

「然後就直接在華爾街英語的POS機上輸密碼,扣了33210元。」

 

這還算便宜的,在華爾街如果學一對一的VIP課程,共分20個級別,1-3個級別學費12.7萬元;1-6個級別15.53萬元;1-9個級別學費17.6萬元,必須一次交清。

如果你是學生,沒繳納社保,沒有收入,華爾街英語可以給你擔保。

 

「你手機有定位,比如你在華爾街三元橋店定位,就由這家門店對你進行擔保,百度金融教育分期會給你發放貸款。」

而事實上,百度金融等機構根本沒有給大學生發貸款的資格。

靠「打白條」學英語的學生佔到多少呢?華爾街沒有公布數據。但是在2018年,美聯英語公布44%的學生用的是分期貸,貢獻了公司總收入的42%。

 

而在韋博英語維權討錢的群裡,群成員分期貸的比例超過80%

 

「別擔心退款,我們有一套完整的退款方案,這一點你放心,一定要相信『華爾街』!」

 

有學員就這樣,「被誘導籤下33萬元課程合同」,月薪6000,月供卻要還1.3萬。

好吧,如果外教課真的好,能學到東西,貴一些咱也認了,好好跟著學就是了。

 

但有些學員發現,幾萬塊錢砸進去,「幾乎都是在電腦上做多媒體課件,外教基本約不到。

 

交錢時說好的100%外教,結果4節課裡3節都是中教。

 

有人投訴,要加外教課,結果得到的答覆是:「有一位外教老婆生孩子,雙胞胎,老師人手不夠。」

 

「外教突然生病了,臨時換了中教來上。」

 

可外教生病請假也不會是上課前一分鐘才請的吧,為什麼不提前說?

 

如果你覺得他們騙人,不想學了,顧問會告訴你,由於你超出一個月提出申請,一門4萬多的課,要扣掉7780元的學費,而合同上根本沒寫。

 

在一些門店,買課的時候告訴你很幸運,今天立減5000(其實百分百中獎),退款的時候卻告訴你,因為有優惠,所以不能退。

一句話:掏錢之前,你是大爺;掏錢之後,豬狗不如。

 

你可以去網上罵他們,可他們會對新學員說:哎呀,真好好學習的學員哪有時間上網寫那個啊,都是給我們潑髒水的。

 

於是在「街頭熱情拉客→進店馬拉松式洗腦→學費高昂但12-24期月供壓力小→360度無死角洗白+貼心服務→承諾隨時退款」的連環套路中,數以萬計的學員「上了賊船」。

不只是華爾街英語,韋博、英孚、美聯,所有高客單價的線下成人英語課程全都是同一套路。

 

這些機構美滋滋地拿到錢以後,不是去投入研發、打磨課程,而是急赤忙慌地去「開新店」、搶地盤——因為如果他不抓緊擴張,對手就會搶佔那些白領、學生聚集的黃金地段

 

而他們不重視課程質量的結果,就是學員二次、三次續課率極低——想要繼續撈錢,只能大規模拉新學員,恨不能「每隻羊都薅一次」——所以他們就必須把課吹上天,對新人做出過度承諾——炮製出100%洋外教、隨時退款、學完月薪過萬等等神話。

 

不忽悠,沒法活。

更要命的是,由於學員或貸款機構會「一口氣」把幾萬預付款都打過來,機構總會覺得自己非常「有錢」。

你一口氣交6萬,學12個月,企業本月新增現金流應該只有5000,但沒有企業主能抵擋「大把錢躺在帳上」的誘惑,都拿去擴張圈錢了——這本質上是一種「高槓桿」,是拿著從學員手裡提前借來的55000塊去擴張。

 

直到有一天,它擴張到大量新店入不敷出、開一家賠一家、連預收款都透支燒光的時候,這根弦就崩斷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大波關店、裁員。

 

(更惡劣的企業主,甚至可能會把預收的學費中飽私囊、挪作他用,那更是雪上加霜。)

 

韋博英語就是這麼倒下的,最後把所有學員都給坑了,大家都沒課上。

現在韋博跑路了,每一個貸款學員錢還得照還,否則就會影響個人徵信記錄。

 

韋博英語的貼吧裡除了維權,已經沒別的帖子了。

而除了韋博,剩下幾家大機構的日子也不好過。

 

美聯英語2019年頭三個月,淨虧損4216萬元。2018 年共退款3780萬元,學生退課率高達10.2%

 

2018年,《投資者報》《華夏時報》也相繼報導了華爾街英語、英孚教育學員退款難的現象。


連行業巨頭尚且如此,更別提一些中小規模的培訓機構了。

 

全靠「借」新學員的錢還舊帳給公司續命,這樣的生意又能做多久呢?

 

這幾年,線下教育培訓機構資金鍊斷裂、跑路關門的事情層出不窮,光今年就有20多家。

沒有人知道錢到底去哪兒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錢沒有以任何有價值的方式,返回到消費者手中。

 

如果說大城市裡的線下英語培訓機構是像韋博、華爾街這樣「割城裡人韭菜」的,那麼到了小城市、到了鄉鎮,英語培訓的「鐮刀」就長另外一副模樣了。

 

而這當中的佼佼者,是一個曾經全中國都認識的男人,而如今他卻幾乎被「城裡人」遺忘。

 

他的名字叫李陽。

 

 

2

那個說英語的「瘋子」,後來怎麼樣了?

 

1999年,李陽主動找到導演張元,想讓他給瘋狂英語拍一部紀錄片用來宣傳。

讓導演哭笑不得的是,李陽給了他一份參考影片目錄,裡面竟然有《意志的勝利》,一部記錄希特勒如何用強大的語言能力蠱惑人心的紀錄片。

 

後來紀錄片《瘋狂英語》拍成以後,人們看到的李陽確實不像個英語老師,倒更像是一個教主,用英語來布道。

面對臺下數千名中學生,他喜歡高舉話筒,把最後一個字拖長音:

 

「記住,你們不是普通的——人!你們是偉大的——神!」


20年前,用「火遍大江南北」來形容瘋狂英語似乎並不過分。

 

1998年,他是第一個在故宮太廟前辦英語演講的人。

面對現場近萬聽眾,李陽高喊著:

 

「從小教育你的小孩,學英語的目的就是兩個字——MakeMoney


那場瘋狂的故宮演講讓「李陽瘋狂英語」名聲大噪。

 

為了得到官方的支持,他和團隊到各地請教育局領導試聽,大獲成功,順利進入大中小學校。

在那個「中國申奧成功,加入WTO,國足闖進世界盃」的年代裡,他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宣傳突破口:把英語跟愛國結合起來,學英語是為了徵服美國,走向全世界。

 

他帶著解放軍戰士到長城上說英語,2008年更是成為「奧運會英語總教練」,負責培訓150萬奧運志願者,那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好多人都珍藏著我十年前的名片,保存到現在,我就是他們的精神信仰。

為了宣傳他的課程、圖書,他可以一天做4場萬人演講,一口氣講12個小時,連續一周每天只睡2個小時。

 

創業早期,廁所就是他的臥室,枕頭放在木板上,木板搭在浴缸上,雙腳放在馬桶蓋上打盹。

 

他的勤奮註定了他的失敗。

從一開始,他的瘋狂英語就是他個人的「造神運動」,無論走到哪兒,他都要親自出馬。

 

他試圖培訓過其他老師,可拿他自己做尺子,總差了那麼一點兒,有的老師一上臺就鬼哭狼嚎、大吼大叫,叫大家「一起來!」,跟神經病一樣,卻沒看臺底下已經笑成了一片。

學員只認李陽,換老師不買帳,所以在「瘋狂英語」的教學體系中,李陽是無可替代的。

而精力有限的他,備課時間很少,多少年來講的多是一些尋章摘句、東拼西湊來的卡片金句式的內容,跟其他機構的課程研發團隊不可同日而語。

 

和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俞敏洪也擅長演講,但新東方是一個團隊,集體備課,新東方老師還個個能上大課、講段子,很快能形成商業化擴張,全國各地同時辦學。


而李陽只能靠他那一把肉嗓子,到一個地方富有激情地煽動一把,賣書賣課,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接著煽乎。而這樣短期的「暴風突進」、千人演講式學英語,學員也很難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學效果難料。

 

可如果他想歇歇,整個瘋狂英語就得關張他根本停不下來。

當新東方等大型英語機構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完成布局,沒有機會的瘋狂英語只能選擇「下沉」,到小城市和偏遠地區去「割韭菜」。

他在外承受著巨大的光環和壓力,在家庭內部也出現了巨大的矛盾。

 

2011年,他的洋妻子在微博上曝光他實施家暴的行徑,他騎在妻子的背上,把她的腦袋用力往地上砸。

網友這才驚呼:原來他在家裡也這麼「瘋狂」。

 

很多人以為這是李陽事業走向衰敗的導火索,但其實他「一人唱獨角戲」的商業模式早就註定了他不可能走得長遠。

在瘋狂英語的官網上,你只要看一眼招生海報的「土味」設計,就知道他的目標客戶是什麼人了。

只要十天十夜就能講一口流利英語,30天讓你成為英語大師,畢業學員直接面試安排工作。

官網上宣傳的優秀學員也都是這樣的人:

「大家好!我來自四川平昌,全國最最貧困的縣,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農民,目不識丁……通過短短兩三個星期的學習,我現在也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

然而他收費可不便宜,5萬一期的學費可能是一個城鎮農村家庭半年到一年的收入。

不過你能獲得的課程大禮包也是「超值」的,據說總價值40萬:

在那些欠發達地區,李陽的信徒和擁躉大有人在,他們都指望著用一次瘋狂英語的短期培訓來改變人生。

前幾年外地演講,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李陽信心滿滿地說:「現在我們就值一千個億了,遠遠超過新東方。」他說瘋狂英語計劃在3-5年內上市。

 

為了上市,李陽試圖打通線下和線上,進軍知識付費。

 

他在荔枝微課開視頻課,繼續傳授他的英語速成「神跡」——《10秒鐘學會說英語》《一分鐘突破語法》……

在線下活動現場,員工鼓勵大家掃碼送書,掃描二維碼以後跳到荔枝微課購買頁面,199元,買完分享到朋友圈還能賺40元,送你一本李陽自傳。

 

一名瘋狂英語的員工說:「瘋狂英語一年四季365天都在招生,李陽老師在全國各地演講,不是為總部招生,就是為代理商招生。

李陽在演講公開講:「學習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賺錢的唯一目的就是幫助別人,錢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然後他走到記者身邊:「別拿這個當標題哦,別人會找我麻煩的。」

 

「『俞敏洪老師是我秘書』——這個可以寫標題,聳人聽聞一點兒,聳人聽聞便是新聞。

 

當談起家暴,他對著上千學員非常坦然地問:「家裡打一架正常啊,說李陽老師家暴。你爸你媽打過沒有?」

 

「打過。」

 

「都打過嘛,為啥沒人報導啊?你沒名氣嘛。」

 

全場響起掌聲。

 

「就算我打了老婆,我仍然是個好老師。

 

在家暴的背後,李陽瘋狂英語沒落的根本原因,是他個人能力有限,又不會帶團隊。

 

打雞血一樣的勵志,能憑藉東風一時火爆,但終究也只能是一時的噱頭。

 

可以說李陽的套路,和韋博、華爾街英語不盡相同:

 

相同的是,他們做的都是高客單價的生意,動輒幾萬一期,他們也都同樣鼓吹著「學英語掙大錢,從此走上人生巔峰」的神話;

 

但在大城市,英語機構靠的是大規模廣告和地推,是「大機構有實力」的品牌攻勢;

 

而在小城市和偏遠地區,人們更信任的是「那個神人」。

讓大機構不堪重負的,是在做好產品之前「過度複製」自身,是盲目擴張引爆的資金鍊斷裂;

而讓「神人」不堪重負的,恰恰是「無法複製」,是一個人的疲於奔命和分身乏術。

 

無論如何,線下英語做起來都負擔太重、風險太高。成人英語市場也早就飽和了。

 

那不如去做線上、做少兒?

城裡城外花相似,韭菜茬茬人不同。

 

老韭菜割不動了,不如去割小韭菜(的爸媽)。

 

一個美麗而致命的想法。

 

 

3

怎樣證明一個外教不是「洋垃圾」?

 

家住北京朝陽的王女士想給孩子報個在線少兒英語班。

「我心儀的這家在線英語機構,提供一對一外教,每星期兩次課。」

 

「在網上填完試聽課申請,沒過3分鐘,就接到顧問的電話,那可真是熱情洋溢、百依百順。」

 

試聽效果很好,外教是一個美國的男老師,發音標準,課堂活潑,王女士十分滿意,試聽結束就買了5000的3個月課時包。

當她付完全款的那一瞬間,變天了。

顧問說:「您心儀的那位老師只有周二一個時間,不能滿足一周兩次課的要求。」

 

顧問拍胸脯承諾:「試聽課、正式課老師水平一樣。」王女士同意更換老師。

 

付款後13天,沒想到,正式課老師與試聽課老師差距太大了,全程照本宣科,逐個朗讀26個字母,沒有任何解釋、對話,孩子煩躁大哭,他都沒停下過一次。

當王女士想重新約回試聽課的老師,哪怕一周一次時,顧問說:那位老師一節課的時間也沒了。

從那之後,她再沒接到任何約課消息,一催問就是「正在約,需要一周時間。」下周接著問,還是「需要一周時間。」

 

王女士情急之下憋出一招,用孩子他爸手機號又約了一次試聽課,顧問麻利地當天安排好試聽,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老師,孩子一下子就特別喜歡。

「如果試聽課老師十分優秀,而報名之後,約課老師水平極差,優秀的老師總是『沒時間』,是不是涉嫌欺詐?」

 

很多家長都被少兒英語的試聽課「套牢」過,「試聽課做遊戲,孩子愛學,交了錢,正式課卻『滿堂灌』,極其枯燥。」程女士女兒上了不到一個月,就再也不想去了。

 

想退款?「對不起,您已經錯過了能退款的最後期限。」

 

王女士和程女士根本不知道,很多少兒英語機構,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會專門去招外國人,只要給他們做「試講」課、忽悠「拉新客」就可以,單次薪水還可以更高一點,等到正式課就換便宜的、更差的外教。

 

今天,少兒英語培訓已經佔到整個英語培訓70%的市場。2016年,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的白皮書中顯示,受訪的12000名兒童中,超過60%的孩子在5歲之前開始學英語。

而不少少兒英語機構,每小時學費都在100元以上,有的甚至達到300元,全年課程動輒上萬。

 

這麼誘人的大蛋糕,就難怪泥沙俱下,誰都想來分一杯羹了。

 

你也就不難理解,這個行業到底有多亂了。

 

來自美國波士頓的Jason到北京一家英語機構應聘,他沒帶任何證件,學的專業跟英語毫無關係,也沒有教中國人英語的經驗,而對方告訴他三個字:「沒事兒!」然後這個「三無」的美國小夥,輕鬆通過「面試」入了職。

 

來自義大利的Enrico同樣順利,對方「只看了下護照,其他的不管。」

 

很多機構錄取外教,只是看重他們的「洋面孔」:「這個外教是俄羅斯人,這兩年自學的英語,很多家長不懂,也聽不出口音,看到是白人外教就非常滿意。

中國人對「洋老師」的下限,心理準備顯然還不夠。

 

央視新聞報導,今年1月,青島市紅黃藍幼兒園一外籍教師在學生午休期間,趁沒其他教師在場之機,對一女童進行猥褻,該外教迅速被逮捕。

今年7月,英孚教育徐州中心7名少兒英語外教、9名外國學生聚眾吸毒。

此前,上海某國際學校外教因販賣大麻葉約10被抓。

 

今年7月,成都一家少兒英語機構外教暴力拖拽男童。

一位王女士發現,自己當年最喜歡的外教,竟是潛逃中國多年、美國最想緝拿歸案的15名通緝犯人之一,涉嫌謀殺和性侵幼女,在上海的英語機構當老師,藏了8年之久。

涉毒、性侵、非法越境、施暴……把孩子交給這樣的老師,誰能放心?

這些噁心中國人的黑外教到底是怎麼瞞天過海、混跡中國的?

 

答案是三個字:黑中介。

 

有中國團夥非法組織大批外國人入境,介紹他們非法從事勞務,讓他們通過辦理學習籤證、商務籤證等短期籤證獲得來華機會。

他們跟外國人商量,以這種方式先來華,進行幼兒教育工作。

 

等籤證到期以後,他們再組織外國人到我國駐外使領館,去重新辦理籤證的延期,繼續保持能夠在華非法務工的這種狀態。

然後黑中介從外教的工資裡抽成。

一名黑中介說:「幼兒園給外教每月16000元,我們扣除7000介紹費,給外教9000元工資。」

 

事實上,合法的外教只能辦理文教類的工作籤證,其他的所有籤證都是不合法的。

 

這些人佔多少呢?

 

根據國家外國專家局統計,2017年中國從事教育行業的外國人已達40萬,但符合母語工作籤證要求的合法外教只佔1/3,超過27的外教都是「黑外教」。

 

有些英語培訓機構的人員甚至說外教證件是「商業機密」不給看。

其實,如果家長想(給孩子)報外教課,又怕碰上「黑外教」,完全有權利要求培訓機構出示外籍教師的工作許可證。

正面是許可證的發證機關,反面可以看到這個外教的照片、姓名,還有一個二維碼掃出來會有具體的工作職務,不會籠統地寫「外教」,會寫明英語老師或者其他語言老師。

 

在中國,不是所有課外英語機構都「黑心」,不是所有外教都是「洋垃圾」,但問題在於:你能不能輕易地相信某某機構一定良心、某某洋老師一定合法呢?答案是絕對不能。

 

花上萬塊錢(讓孩子)學英語,不應該糊裡糊塗地「賭一把」,而應該擦亮眼睛、調查清楚再掏錢。

 

還有一點,千萬別以為少兒英語是塊肥肉,所以那些大機構都很掙錢,不容易倒,所以大筆錢交過去很放心,不會像韋博一樣跑路。

 

事實上大多數少兒/線上英語機構跟成人/線下機構一樣,都處在燒錢虧損的狀態:

 

赴美上市的51talk,2017年虧損5.8億,2018年虧損4.17億,兩年虧掉10個億;

想赴港上市的滬江英語,2017年至今,累計虧損超20個億;

 

VIPKID 2018財年淨虧損15個億,6年10次融資,有規模、難盈利;


新東方在線上市後就虧損6410萬;


好未來今年也首次出現季度虧損,超過5000萬人民幣。

原因是在線教育前期課程研發、廣告宣傳太吃重。

 

不比線下強推,可以當面跟你使勁兒忽悠,在線機構必須靠「廣撒網」大量投放廣告,才有可能獲得客戶。

業內人士指出,在線少兒英語看廣告來「詢問」的用戶,只有25%有意向買課,成為「銷售線索」;

 

而來上體驗課的用戶裡,只有3%-5%的人真的會買課。

 

所以在最後1個付費用戶身上得「把前面的都撈回來」,平均獲客成本自然也就高達6000元到15000元。而與成人一樣,續費率又很低,所以也需要不斷砸錢做廣告拉新。

 

《2018在線教育趨勢報告》指出,2015-2018年,多數在線教育企業虧損,3%的企業實現盈利。

有預測顯示,預計2019年,中國在線英語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700億元,未來將保持年均超20%的增速,所以跟當年線下瘋狂開店一樣,所有機構即使燒錢,也要跑馬圈地。

 

但未來幾年,中國在線英語到底能不能蓬勃、健康發展,還是像線下英語門店一樣退潮,恐怕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俞敏洪就曾警告過:

 

「地麵店已經規定收的學費不能超過三個月,但線上的課還是收兩三年。已經有四、五家在線教育機構入不敷出,拿不到後續投資而倒閉,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響。」

英語培訓機構跑路,學員家長堵在門口維權

如果要總結報一個課外英語班的禁忌的話,大概有下面幾條:

 

1、街頭、商場的英語推銷,絕不跟他們搭話;

2、小機構最好不要去,大機構也要擦亮眼睛,不是越老牌的培訓機構就越安全;

3、一次性交數萬元的課絕不考慮;

4、分期貸款學英語的坑不要入;

5、靠教主煽動傳銷、突擊速成的英語班不要信;

6、不給看外教本人工作許可證的課拒絕交錢;

7、理性認識英語的作用,它只是一門實用工具,就像開車、做飯、洗衣服一樣,它不能讓你立馬成為高富帥白富美;

8、最後,早一點把上面這些告訴你的孩子。

 

中國人好好學英語已經不容易了,千萬別再讓坑蒙拐騙的噁心事寒了心。

 

學英語是一件細水長流的事情,吹得再好的課也不能幫你自覺,前提還是你要認真去學。

 

如果你在華爾街真能把英語學好,在其他地方也一定也可以,不是他們的課程有多棒,而是你投入了精力。

 

一句話:打鐵還需自身硬。

 

如果你覺得自己英語水平還不夠「過硬」,不妨先給自己立一個小目標——遇到推銷的這麼說,然後朝這個目標努力去做:

這樣,中國才能再多一個長真本事的人,再少一個交智商稅的人。 

烏鴉校尉整理編輯

首發於微信公眾:烏鴉校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

參考資料:

 《三聯生活周刊》:《韋博英語跑路:學校沒了,學生還得繼續還貸款》

《南方人物周刊》:《發酵中的韋博英語閉店潮事件》

《南方都市報》:《韋博英語關門後,學員由英孚接收?對方回應了》

俠客島:《韋博英語坑了誰?》

i黑馬:《現金牛企業韋博英語,死於預付款理財?》

企查查:《韋博英語CEO最新回應:虧大了,錢還不起?》

 

《財經》:《學個英語背上十幾萬貸款?「校園貸」藏身華爾街英語》

《南方都市報》:《她被華爾街英語洗腦式推銷了近10小時!一機構攬客話術文件曝光》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交錢容易退款難,華爾街英語就是個坑?!》

旦事記:《每次經過華爾街英語我都心驚膽戰》

 

紀錄片《瘋狂英語》

GQ報導:《家暴之後,李陽依舊瘋狂》

《人物》:《家暴之後》

知乎問答:李陽瘋狂英語為什麼沒落了?

 

《新京報》:《線下外教亂象頻發,家長該如何選擇》

《人民日報》:《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亂象:付款前後「冰火兩重天」》

《人民日報》:《少兒英語不能「野蠻生長」》

財報看公司:《行業研報|在線教育是個好生意嗎?》

央視新聞:長副洋面孔就能當「外教」?有些「外教」是通緝犯

相關焦點

  • 韋博國際英語敗亡紀實:為了學英語,中國人究竟交了多少智商稅?
    如果你沒聽說過韋博,你肯定也聽說過英孚、美聯、華爾街英語,他們4家曾並稱為「英語培訓四巨頭」。 韋博在中國的英語培訓機構裡,妥妥能排進前十,屬於第一集團軍的選手。難道數以萬計的學員,都是人傻錢多麼? 並沒有。和那些有錢有閒才辦美容卡健身卡的人比起來,很多掏出幾萬幾萬學英語的人,都是工薪階層,甚至是沒有收入的大學生。 有人一口氣掏了33萬,而她一個月掙多少呢?6000塊。
  • 韋博英語敗亡:成人英語培訓市場的衰落
    如果你沒聽說過韋博,你肯定也聽說過英孚、美聯、華爾街英語,他們4家曾並稱為「英語培訓四巨頭」。韋博在中國的英語培訓機構裡,妥妥能排進前十,屬於第一集團軍的選手。可是國慶假期,北京、上海、杭州等各地韋博門店紛紛以裝修名義停課,節後再來,就已是人去樓空,幾乎一夜之間全面關停。
  • 韋博英語嘉興門店也關了!「借貸」學英語的人,退費、還貸問題會怎麼解決?
    目前,想退費的學員是否能如願以償、想繼續學英語是否有相關機構接盤等,已成為很多人關心的問題。經對方多次遊說後,李偉通過韋博英語辦理了貸款,一共交了25720元。交了學費後李偉很快就感到後悔,很害怕自己沒有能力償還,就多次要求退學。經過與韋博英語多次溝通,最後他艱難地拿到了10000元,剩下15720元無法退回。之後為了償還貸款,李偉第一次經歷了夢魘般的日子。他回憶,催債的人瘋狂地打電話,後來又打他家裡人的電話,挨個打了個遍。
  • 【90號茶室】韋博英語敗亡:成人英語培訓市場的衰落
    韋博的英語課程非常昂貴,有多貴呢?比如144小時的線下課程,價格36800元,一次性交齊,平均一小時255塊錢。這次被坑的學員交費多在30000-40000元之間,還有人交了10萬全款。很多人都以為,韋博英語是個英語培訓的大品牌,在全國62座城市開了至少154家門店,全國累計學員超過30萬人,應該不會出問題。
  • 英語熱詞:「智商稅」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智商稅」英文怎麼說? 2019-06-19 14:26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618」 年中購物節(mid-year shopping festival)又來了,各大電商紛紛推出促銷活動。今年你剁手了嗎?
  • 韋博英語倒掉,天災還是人禍?
    另外,隨著中國影響力的提高,中國的市場變得越來越重要,外企也在試圖本土化,導致更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綜上,為了去外企而產生的英語培訓市場變小了。第二個原因是中國整體英語教育的進步。公立學校英語教育越來越好,使得我們周圍的人英語水平逐年上升。在學校學會的人多了,去參加成人英語培訓的人就少了。
  • 流行語:「智商稅」用英語怎麼說?|購物節|智商稅|冤枉錢|流行語|...
    看到打折馬上買買買,你為此交了多少「智商稅」?「智商稅」,又稱低智商稅,網絡流行詞,多指由於在花錢時缺乏判斷能力,花了冤枉錢(not get one’s money’s worth),這些冤枉錢就被認為是繳了「智商稅」,可以翻譯為「stupid tax」,也可以表示「為自己的愚蠢行為所付出的代價(the price paid for one's foolish behavior)」 。
  • 韋博英語敗局 - 中國經濟網
    視覺中國國慶假期結束,你想收斂玩心開始學習,猛然發現,自己花費數萬元報名的英語培訓機構卻仍在「放假」,還可能就此永遠打烊下去……這不是段子,而是國慶假期結束後,全國各地萬名韋博英語學員的真實遭遇。創立於1998年,有著21年歷史的韋博英語,節後多地學校被爆出人去樓空、欠薪已久,疑似高管已跑路。事件不斷發酵。
  • 為了學好英語,你到底交了多少智商稅?
    提起中考、高考、四級、六級、考研、考博、專業四級、專業八級、託福、雅思、GRE、SSAT、SAT、LSAT、GMAT這些英語考試,很多人都會不寒而慄,屢敗屢戰。英語考試屢屢低分,日常生活中更是無法熟練使用英語,學了一堆「聾子英語」「啞巴英語」,讀不懂英文原著,沒有字幕看不懂英文電影,與外國人無法熟練交流,出國自由行更是難以實現。
  • 韋博英語敗局
    一、全國性崩塌,涉學費金額或過億據其官網介紹,韋博英語創立於1998年,以英語口語培訓為核心,為6周歲以上人群提供以實用為導向的中外教結合英語課程及相關服務。截至2018年7月1日,韋博英語在全國60多個城市150多家中心,培訓近百萬名學員。
  • 「智商稅」用英語怎麼說?
    同理還有最新的手機——看著狠酷炫狠多人都在買,但是我真的需要嗎?手上兩年前的 xs 就不夠用了嗎?我買得起嗎?買得起。買不起,我刷個信用卡刷個花唄,分個期也就買得起了。但是有必要嗎?沒有。這就是理性消費。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聊理性消費的另一面——「智商稅」用英語怎麼講。
  • 韋博英語怎麼樣,詳細闡述市場韋博英語性價比
    孩子到了學英語的年齡,所以想給他找一家有外教的英語培訓機構,不得不說現在的英語培訓機構實在是多,在選擇的時候也會看花眼,韋博和vipkid這兩家英語培訓總的來說都不錯吧,一家是線下英語培訓機構,一家是在線英語培訓機構
  • 當媽媽6年期間交的「智商稅」,現在很多寶媽也在樂此不疲地交
    一位母親,無論平日裡有多節儉,多會過,但一涉及到孩子的時候,花多少錢都不會捨不得。寶媽花1萬給女兒報名情商培訓班,後悔感嘆:都是交的智商稅!花得最傻的錢,都是在教育路上交的智商稅,現在還有好多寶媽跟我一樣樂此不疲地交!」
  • 養娃路上,你踩多少坑、交多少「智商稅」?這些近七成的家長做過
    養娃路上,你踩多少坑、交多少「智商稅」? 其實,中國的父母是可謂是世界上最「稱職」的父母,在養娃方面總是急於求成,總想一下子讓孩子成材,從而為孩子的成長交了無數次滑稽可笑的「智商稅」,還不知檢點。
  • 想快速暴富的人被收了多少「智商稅」
    此案例詮釋了智商稅的幾個重要特性: 首先,稅基是虛擬的——你有多少「罪」,是無法客觀計量的。 其次,稅率是靈活的——買多少券要看你的誠意,貧僧不愛財,越多越好。 另外,納稅人的踴躍程度遠超你的想像,根本無需催繳。像這樣收發自如、和諧共贏的美好稅種,難道不是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最需要的麼?
  • 想快速暴富的人被收了多少「智商稅」?
    此案例詮釋了智商稅的幾個重要特性:首先,稅基是虛擬的——你有多少「罪」,是無法客觀計量的。當大夫通知家屬「沒事了」的一刻,家屬就千恩萬謝,屁顛屁顛地去交那幾萬塊的手術費了。一旦跟這幾樣沾邊,管你是哲學博士,還是黨委書記,智商都不免迅速下降。曾子曰:「 錢到月底不夠花。」工資與房價的增速失配,是現階段中國工薪階層面對的主要矛盾。因此,不勞而獲、一夜暴富成了中國人最高的人生理想。
  • 韋博英語走向敗局 拖欠員工勞動報酬被通報
    韋博英語走向敗局 拖欠員工勞動報酬被通報 來源:證券日報網 • 2020-09-30 14:42:23 9月27日,山西省人社廳網站公告稱,為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
  • 為了寶寶快點學會走路,我交了這些智商稅,你中招了?
    所以就入了很多的助學走路的「神器」,交了不少智商稅,基本是用沒幾次就被擱置了。貨比三家,不僅要買質量好的還要買對,看到廣告詞「科學學步、快人一步、還能鍛鍊平衡性和協調性」,258塊眼不眨就下單了。當我滿懷期待的把它給寶寶的時候,她完全被上面的玩具吸引了,推著走路?那可能是我想太多了,這個助步車寶寶基本也是沒有推過,而且你要不看好就很容易側翻了,最後只當做玩具玩了幾次也就被擱置了。
  • 這輩子交過最高的稅,是智商稅
    文章主題是「智商稅」,自認為智商過硬的我,聽分享的時候發現,這個稅我自己也經常交,或者看家人交,比如知乎上面熱議的2塊錢和98塊錢的維生素C,毫無作用的保健品,不靠譜的金融產品等等。我算了一下,過去1年我們交了不下5萬(還是在我創業沒收入的情況下)。 希望與你們共勉,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
  • 韋博英語嘉興門店關停,學員受困「分期貸」
    通過南湖區公安分局新興派出所、八佰伴客服中心(嘉興韋博英語所在地)、南湖區消保委等渠道登記的學員人數還在統計。  目前,想退費的學員是否能如願以償、想繼續學英語的學員是否有相關機構接盤等,已成為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市區兩級政府、市場監管部門、公安部門等已經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