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興安界首渡口到全州三江口這條河,歷史上全州人叫它什麼河?》刊發後,我說全州歷史上也曾經把這條河叫做廣西河,不僅我過去這樣叫,湘江邊我許多認識的朋友也這樣叫,還有《經氏族譜》為證,說明歷史上全州本地人叫這條河為廣西河是事實,並不是我編造出來的,文章刊發後,仍然有不同的聲音。
《經氏族譜》標註此河為廣西大河
有許多朋友知道這種叫法的歷史,支持我說的本地人將這段河叫廣西河的觀點,而李相先生的留言,站得高,看得遠,對全州發展而言,可謂是真知灼見。我將他們的留言整理成《關於廣西河叫法的問題,這位學者的觀點對全州頗有益處!》,希望此文能讓那些對全州發展有影響的朋友看到,在將來構建全州歷史文化大縣時能有所幫助。
有朋友說他也知道這條河地方叫廣西河,但說孤證難立,還說郭沫若 《史學論集·論古代社會》:"孤證單行,難以置信。"朋友這話當然是有道理的。我當然希望多找這樣證據。不料,近日翻書,又在一族譜上也發現有地圖將此河寫作廣西河了。
許多人知道,桂林市全州縣永歲鎮大崗村(原名大堽、大岡,別名大坪江、大陂岡),是全州蔣姓重要發源地之一。也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地方,歷史上出了不少人才。
歷史悠久,人才輩出的大崗村
大崗蔣氏公祠
前些年發源於大崗村的蔣氏還重修了《全州大岡蔣氏族譜》。族譜上面有一些古地圖,是研究古代全州的好史料。近日,無意中翻書,也發現了此書有全州古地圖,地圖上也標有廣西河。
廣西灌陽縣名人「同胞三翰林」之一的唐景崇題寫的《全州大堽蔣氏族譜》
《全州大岡蔣氏族譜》標註有廣西大河
如果翻開其他一些地方史書如族譜之類的書來看,也很可能是這樣標註的。因此個人認為,將從廣西興安界首渡口到全州三江口這條河叫做廣西河,很可能是某個時段全州地方的通俗叫法。但過去官方書籍有沒有這種叫法,還沒有找到資料。
後來看到網友全湘源的留言與建議,我認為也是很有價值的觀點。他說:「小時候也常聽說三江匯合後始稱湘江!全州古稱湘源縣!現在的湘源大橋建在萬鄉河上,若能將之更名為萬鄉河大橋,老東門大橋是三江匯合後第一橋,更名為湘源大橋就好了!」我認為他說的內容不僅是事實,他提出的觀點也真值得地方文化人士考慮。
蔣廷松原創
蔣福華先生向母校全州縣永和初中捐款100萬元,令人敬佩!
關於廣西河叫法的問題,這位學者的觀點對全州頗有益處!
桂林全州這個地方的鄉下亭子真多,會不會是廣西第一?
全高百年校慶10:全高78級校友向母校捐款100萬元修建勵志文化園
走訪灌陽這個古村不虛此行,號稱革命老區桂北第一村,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