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屬於銀杏的時光裡,沉醉在「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

2021-01-09 一淵寓言

終於,等到了,銀杏葉兒變得金黃,天地之間一片明媚的季節,在深秋,在初冬,在溫柔的時光裡。

也許,物與花木,我們往往會在不期而遇中驚喜,但唯獨銀杏,需要付出耐心默默等待。等它春生葉,等它夏結果,等它秋實熟,等它葉金黃……

這種生命的厚重感,就如日本一部催人淚下的高分紀錄片《人生果實》中的那首反覆出現的小詩:

風吹枯葉落,落葉生肥土,肥土豐香果。孜孜不倦,不緊不慢,人生果實。

作為「世界第一活化石」的銀杏,在兩億七千年前就已經存在了,從中生代白堊紀時期,經歷了第四紀冰川,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僥倖逃過物種滅絕的種種劫難,以孑遺植物的珍貴身份,一路成長直至今日。

最早將銀杏記錄進典籍的,不出意外的話,當屬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其中有這麼一段:

沙棠櫟櫧,華楓枰櫨,留落胥邪,仁頻並閭,欃檀木蘭,豫章女貞,長千仞,大連抱,誇條直暢,實葉葰楙,攢立叢倚,連卷欐佹,崔錯癹骫,坑衡閜砢,垂條扶疏,落英幡纚,紛溶箾參,猗狔從風,藰蒞卉歙,蓋象金石之聲,管籥之音。

這枰(píng),即平仲樹,古人稱銀杏樹為「平仲樹」,意在賦予其「正直」的品德。直到近現代,文人郭沫若,也會稱讚銀杏為「東方的聖者, 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

有人說,「長千仞,大連抱,誇條直暢,實葉葰楙」就是形容銀杏樹的,長得高達千仞,需要幾個人才能合抱過來,花朵枝條生長得舒暢伸展,果實和葉子碩大而濃密。

這番虯曲瓊結、氣勢雄渾、茂密莊重的景象,寫進詩詞中,就是宋代葛紹體的詩之《晨興書所見》

等閒日月任西東,不管霜風著鬢蓬。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

能驚動天地的,要麼在於顏,要麼在於魂,而這銀杏二者都佔了。

它,是歷經了億萬歲月的「不朽」,是象徵了頂天立地的「鎮邪」,是長在名山大川和古剎庵堂的「中正平和」……

即使感悟不了抽象的銀杏之魂,但是這筆直的幹、疏疏朗朗的葉,春生、夏長、秋黃,也足夠令人一眼難忘,此生傾心。

蘇軾的一副對聯被廣為流傳,它如此說道:

四壁峰山,滿目清秀如畫;一樹擎天,圈圈點點文章。

翩翩翻飛的銀杏葉,再沒有比東坡先生眼中的「圈圈點點文章」來得讚譽有佳了。

歐陽修老先生,大概是極愛這銀杏的,所以,還特意給《梅聖俞寄根杏》,詩曰:

鵝毛贈千裡,所重以其人。鴨腳雖百個,得之誠可珍。問予得之誰,詩老遠且貧。霜野摘林實,京師寄時新。封包雖甚微,採掇皆躬親。物賤以人貴,人賢棄而淪。開緘重嗟惜,詩以報殷懃。

世人皆知「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典故,但歐陽修顯然要自創一派——千裡寄鴨腳,這鴨腳即銀杏樹,以其葉形似鴨腳而得名。

只是,不知,老先生給好友寄上百多個銀杏果時,是否會附上在書中壓平的銀杏葉,又是否會在金燦燦的銀杏葉上題詩一首,以示雅趣。

同時期的梅堯臣也有詩云《依韻酬永叔示予銀杏》,同以鵝毛為比喻:

去年我何有,鴨腳贈遠人。人將比鵝毛,貴多不貴珍。雖少未為貴,亦以知我貧。至交不變舊,佳果幸及新。窮坑我易滿,分餉猶奉親。計料失廣大,瑣屑且沉淪。何用報珠玉,千裡來殷懃。

有意思的是這句「至交不變舊,佳果幸及新」,有知己好友如此,夫復何求?

明代的吳寬也愛送銀杏,寫詩作《謝濟之送銀杏》,秋實況味令人垂涎:

錯落朱提數百枚,洞庭秋色滿盤堆。霜餘亂摘連柑子,雪裡同煨有芋魁。不用盛囊書複寫,料非鑽核意無猜。卻愁佳惠終難繼,乞與山中幾樹栽。

不僅如此,歐陽修還賦詩一首《和聖俞李侯家鴨腳子》專門來說銀杏果、白果的:

鴨腳生江南,名實未相浮。絳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致遠有餘力,好奇自賢侯。因令江上根,結實夷門秋。始摘才三四,金奩獻凝旒。公卿不及識,天子百金酬。歲久子漸多,纍纍枝上稠。主人名好客,贈我比珠投。博望昔所徙,蒲萄安石榴。想其初來時,厥價與此侔。今也徧中國,籬根及牆頭。物性久雖在,人情逐時流。惟當記其始,後世知來由。是亦史官法,豈徒續君謳。

一直覺得銀杏果,並不是十分可愛之物,雖然長在樹上是碩果纍纍、令人心悅,可到了成熟之季,落到地面,就會聞見一股腐臭的氣息。

但是歐陽修老先生的這首詩,就有一種魔力,從銀杏果的前世今生講起,本身生於江南蠻夷之地,但因為進貢給朝廷,便成了物以稀為貴的貴重物品,這大概說的是漢武帝時的舊事。

這銀杏一開始只能結三四個,珍貴到要用金奩來裝,大臣們不認識,天子見了也稀罕,便以百金重酬進貢著。但是,時間長了,也就果實纍纍了。

這凡事萬物時間久了雖然物性未變,但是人情世故確實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所以只有記錄下當時的由來,才能使後世知道曾經的一切。這就有一點哲理的味道。

這被稱為鴨腳的銀杏,出現在陸遊的詩中:「鴨腳葉黃烏臼丹,草煙小店風雨寒。」

出現在元王禎的《農書》卷九:"銀杏之得名,以其實之白。一名鴨腳,取其葉之似。"

出現在清曹寅(也就是曹雪芹的祖父)的《入靈谷寺》一詩中:"馬塍酹客穿陵隧,鴨腳幹霄逼相輪。」

彼時,此鴨腳非彼鴨腳,說的都是銀杏葉。

不過,以鴨腳為喻寫銀杏寫得最傳神的,當屬宋代張無盡的《詠銀杏》

鴨腳半熟色猶青, 紗囊馳寄江陵城。城中朱門韓林宅, 清風明月吹簾笙。玉纖雪腕白相照, 爛銀破殼玻璃明。

實在是太過於傳神,尤其是最後一句,當這半熟尤青的銀杏果被送往江陵城的韓林宅中後,清風明月間,目之所見的是白果玉纖可愛的姿容,以及硬殼爛破後,果仁猶如玻璃一樣通透。

考慮到,古時的玻璃因為純度的原因,雜質過多而呈現為綠色,這就真是很寫實的比喻了。

不過,鴨腳到底不甚雅,文人們還賦予了銀杏一個雅稱——文杏。

這個傳統,則又要追溯到司馬相如,在他的《長門賦》中有「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

以銀杏做的木樑,是帶著塵世間最美好、最中正之祝福的。

此中經典的,就是唐代王維的《文杏館》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裡雲,去作人間雨。

這是一首禪詩,以名貴的文杏、香茅作為屋梁和屋宇,可見珍視。「棟裡雲」和「人間雨」都是佛意象徵,可見,住在這樣的屋簷下,是怎樣一種超凡脫俗的理想之境了。

同樣有禪意的,還有宋代張舜民《句》中的「何人栽銀杏,青條數尺間」,這「何人」大概會是個永恆的謎;

釋慧空的「蟠桃一實三千年,銀杏著子三十載」,在仙桃與凡品之間,在虛與實之間,總有一種奇妙想像;

楊萬裡的「深灰淺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韻最高。未必雞頭如鴨腳,不妨銀杏伴金桃」,又將人世間的甘苦之意,借銀杏果之味給品砸了出來。

時至今日,銀杏依然是微苦的,相比較於其他瓜果的甜,這份微苦反而是清明、是清醒,這大概也是獨屬於秋的秉性,明明是豐收的大好時節,卻總是令人心生「悲秋」的情緒。

大概,盛極而衰的道理同樣適用於此,緊接著,凜冽的寒冬就要來臨了。這種宿命的輪迴,本就是四時之序、自然運轉,只是人類更偏愛於舒適的時候罷了。

此時也需要一點兒禪意,拂去心頭的煩躁和塵埃,正如明代的劉基在其《次韻和新羅嚴上人秋日見寄(二首)》中所言:

愛汝精藍抱翠微,青松綠竹共依依。龜臺落日明霞綺,鰻井寒潮長石衣。銀杏子成邊雁到,木犀花發野鶯飛。鍾殘永夜禪心定,一任秋蟲促杼機。

一切都是自然的命運,銀杏熟了,大雁也就飛到了目的地;桂花開了,野鶯也就飛走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殘破的鐘聲裡,有天地間的悲憫,所以只要自己內心安定平和,那麼即使聽到了秋蟲的吟唱,那就是隨它去吧。

只要,我們沒有錯過深秋、初冬的最後一抹驚豔,好時光自然會陶醉在我們的眼眸中、我們的舌尖上、我們的心胸裡……

因為這是春華秋實,因為這是天地法則,因為這是生命傳承。

相關焦點

  • 讚美秋天的好詩: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
    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宋朝葛紹體《晨興書所見》初衣解詩:你有沒有過一種體驗,平常忙碌在瑣碎的事情或者工作裡,無暇去看四季的風景,你有沒有過一種風塵勞碌,忘了日曆和日期。你有沒有執著過一種工作,不辨冬夏寒暑,你有沒有過在鏡子前倉促地掠過,並不在意頭上的皺紋,和褲管的灰塵?如果你沒有經歷過,你就沒有體會過真實的人生。
  • 迎江區六一幼兒園本部大班幼兒玩轉銀杏葉感受自然之美
    「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 」12月3日,迎江區六一幼兒園本部大班的孩子們開展了以「玩轉銀杏葉」為主題的園本特色活動。初冬時節,有些寒意,但這絲毫不影響孩子們探秘銀杏的熱情。上午他們順利到達了市區銀杏「網紅」打卡地——湖心中路銀杏林後,孩子們肆意玩耍。
  • 銀杏翻黃又一年
    初冬的早上,我打開窗簾,看見有幾片銀杏葉飄落在窗臺上,不經意地向窗外看去,只見樓下幾株高高直直的銀杏樹不知何時已換上了一身金羽衣。「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那黃燦燦的銀杏葉,最能觸動人的心弦,我再也坐不住了,匆匆下樓走到銀杏樹下。
  • 飄飄灑灑,滿地金黃!眉山銀杏迎來「醉美」時刻!
    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每年的11-12月是賞銀杏的最佳時節,如果說這幾天的眉山還有什麼令人心動的美景,分布廣泛的銀杏一定是其中之一。
  • 十一月的騰衝銀杏村 把秋季唯美的景觀描繪得絢麗多姿
    時光把秋變得如此豐厚,秋的美麗無以倫比,美在明淨碧透,層林盡染。在騰衝固東鎮的銀杏村,你不用刻意尋找,銀杏樹往往會與你不期而遇,總有那麼一大片金黃闖入你的眼睛,然後迷惑你的心。在「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的深秋裡,把秋季唯美的景觀描繪得絢麗多姿,宛如天堂的靜謐秋景最為壯觀的是進入深秋之季的銀杏,它並沒有因寒風的到來而蕭索,這時的銀杏樹葉色黃燦,在陽光的映照下那光芒就在樹葉間跳躍。此時,最是觀賞銀杏的好時節,那厚厚的層黃將大地打扮得一片妖嬈,讓人沉醉於秋天這獨有的美景之中。
  • 銀杏葉居然也能燒出這麼美的瓷器,真是讓人讚嘆不已
    當銀杏遇見瓷器,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又會產生什麼樣的故事呢?瓷器是文化,也是藝術,同時更是手工藝。瓷器是中華民族的國之瑰寶,也是眾多的收藏愛好者喜歡的物件。在宋代的時候有一種瓷器叫著木葉天目盞,這是當時吉州的獨特瓷器。那時候是為寺院的僧人專用的,後來才在宮廷中被知曉。
  • 「詩詞鑑賞」一樹金黃一樹詩,古詩詞裡的銀杏,原來這麼美!
    一樹金黃一樹詩,秋天已接近尾聲,一片片銀杏葉由綠轉黃,勾勒出一幅絢麗華美的秋日美景圖。銀杏樹曾是僅遺存於我國的珍稀樹種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稱。別名鴨腳,因樹葉似鴨掌狀,故稱。元王禎《農書》卷九:「銀杏之得名,以其實之白。一名鴨腳,取其葉之似。」銀杏,又稱文杏。漢司馬相如 《長門賦》:「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文杏,詩詞中常用以指代文杏做的木樑。銀杏樹,從栽培到結果需要30年左右,因此又被稱為「公孫樹」,取"公種而孫得食"之意。
  • 南山古銀杏葉黃落滿地 深秋美景醉遊人
    南山古銀杏葉黃落滿地 深秋美景醉遊人 2020年11月12日 16:25:11 | 來源:新聞鎮江
  • 一樹燦然、滿地金黃!滬上41所高校銀杏美圖等你賞
    秋的溫柔化作金色留在銀杏葉上,就讓金色的銀杏,化作校園裡的「小太陽」,照亮上電人去學習去奮鬥的路徑。   金風颯颯,銀霜沉沉,看著隨風翩然飄下的銀杏葉,似踩著一層厚厚的地毯。萬花都落盡,一樹黃葉暖,我拿著一片落葉,在這約定的季節,等你,聽我的故事。
  • 銀杏·一剪舊時光陰
    銀杏·一剪舊時光陰   □陳茜  小時候,銀杏是宋詞裡一枚小小的書籤。而如今,銀杏成了我綿綿長長的鄉愁。  我輕觸初冬的腳印,彷徨於大羅山下,獨自行走於學子廣場,那遠處金黃一片,落下滿地光陰,我卻無從拾撿。
  • 《銀杏禮讚》·同「題」異寫·考場寫作訓練(一)
    秋日涼意襲來,這便是銀杏最輝煌的時刻,這春日的綠葉更可愛更生機,這是冬日光禿禿枝幹的結晶,也就只有這時,銀杏進入了人的眼睛,滿樹的銀杏葉散發出金燦燦的光,偶爾幾片從樹上落下,但這並不是冬日凋零的結束,而是有姿態的,伴隨著秋日優雅的跳一支舞曲,有一些如黃蝴蝶一樣精巧,散發著她的撫媚妖嬈。如果說每個季節都是一個奇特的舞臺,那麼銀杏便是秋日舞臺上最引人注目的主角。
  • 一樹燦爛,滿地金黃!銀杏佳景且賞且珍惜
    一樹燦爛,滿地金黃! 這些銀杏樹身「金袍」 挺立在沿街邊上 金黃茂密的葉子 在冬日裡綻放它的燦爛
  • 關於深秋銀杏葉的唯美文案
    1.想了很多關於初冬的文案,都不如金黃的銀杏葉來的真實。 2.雖已立冬,但秋意未盡,銀杏葉是這個季節最美的風景。 3.秋天的葉,在墜。秋天的夜,在醉。 4.深秋溫柔起來,天穹且與銀杏私語憑肩。 5.銀杏樹葉子黃了,驚豔了整個人間。
  • 唐太宗手植銀杏走紅海外社交媒體,網上預約方可參觀
    原來,當天下午1點多,一名暱稱為「Aesthetic Sharer ZHR」的網友發布了一系列照片,照片中,一棵巨大的銀杏樹坐落在一座中國古寺裡,銀杏樹通體金黃,同時金燦燦的落葉也鋪滿整個庭院,場面十分壯觀。該推文轉發量高達5萬,點讚數量超過9萬。陝西西安的古觀音禪寺突然在海外的Twitter上走紅。
  • 10月30逛地壇公園,銀杏大道的銀杏葉黃了,打卡地壇公園醉美大道
    11月前後是北京賞秋的最佳時間,今日打卡地壇公園的銀杏大道,門票2元。銀杏大家都不陌生,而11月1日至10是北京地壇公園銀杏節。銀杏樹也叫爺孫樹,說的是這樹生長周期長,很慢,爺爺種樹,孫子受益。看地壇公園的銀杏樹有些年頭了。
  • 看銀杏啦!每逢此時,小江鎮「遍地黃金甲」 ,每一幀都是沉醉的金黃...
    不用遠赴到雲南騰衝 其實在陽山小江鎮 就有一片令你沉醉的金黃美景 茶山村百畝銀杏林每年樹葉變黃的時間大約比看坪村、下元福村和羅漢塘村早一個星期左右。預計2019年最佳觀賞時節為11月15日至12月5日期間。
  • 奎山小學第29屆銀杏節:單元整合促學講 共讀課程助提升
    雖是初冬,但徐州市奎山中心小學校園裡暖意洋洋,此時學校裡的兩棵銀杏樹依然流露出它特有的風韻。在奎山小學,有一項工作----教學教研,它是整個教學的核心,是教育教學研究的領地,教研不容易,堅持把一項教研做到29年,更是難能可貴!單元整合、課程開發,如何把理念化為實踐?如何在本土的課堂上踐行高效的「學講」.
  • 銀杏黃了,廣東省南雄坪田逕洞村的美麗銀杏,藍天下金黃動人的美
    銀杏可以說是秋天和冬天關於秋色說到最多的樹木之一了,特別是在銀杏的葉子變成金黃色的時候更是讓人容易尖叫這自然的美。坪田鎮位於廣東省南雄市是我國著名的「銀杏之鄉」,每年到了賞銀杏的時候就有大批大批的人湧進這個粵北山區的小村子裡進行著拍照採風。
  • 銀杏葉寓意 銀杏葉象徵著和諧,為愛守護一生
    銀杏葉非常美麗。特別在銀杏葉凋謝鋪滿大地的時候,滿地黃金葉,能夠帶給人一種生活在童話中的感覺,是攝影愛好者和秋遊最愛的。銀杏葉寓意也非常美好,有多少朋友們知道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銀杏葉寓意。銀杏葉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