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物慾、拼命存錢,他們在35歲提前退休

2020-12-11 澎湃新聞

已退休6年的曾琬鈴一家

35歲就做到財務自由,提前退休,

可能是所有上班族的夢想。

但既沒有過高的收入,

也沒有中彩票、得遺產的運氣,

這個夢想最多也就是想想而已,

畢竟2017年胡潤報告說,

在北上廣深想要財務自由需要2.9億元。

但有一批人的做法,

或許能給你打開一個新思路,

這種新興的生活方式叫

——「FIRE運動」,始於美國,

追隨者通過降低物慾、過極簡的生活,

來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

早早在30歲出頭就退了休,過上了閒適的生活。

每年就靠4%的理財收益生活。

我們採訪了3位中國的實踐者,

他們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和臺北,

來聽一聽他們是怎樣做到提前退休的?

撰文 | 倪楚嬌
《時間規劃局》劇照

圖片來源網絡

電影《時間規劃局》描述了這樣一個未來世界:所有人成長到25歲後便不再變老,你能夠活多久取決於你賺了多少「時間」。

那是一個用「時間」來作為貨幣的世界。你工作賺「時間」,買東西花「時間」,當你手臂上的「時間」清零時,你會立刻死去。

世界被劃為不同的「時區」,貧民窟裡的人命以「天」計算,中產可能以「年」計算,而富豪以「百年」計算。

窮人的一頓午餐是30分鐘、咖啡4分鐘、坐一次大巴2小時。他們不停賺錢,不停花錢,每天都被死亡威脅著,很多人走著走著,就在路上突然倒下。

每次看到有人倒下,我都會想:「都這樣了,還願意買咖啡喝?」

在這部電影裡,你要用「命」來消費、購買任何一個物件,在這樣的世界裡,你會怎樣看待你的「時間」呢?

如果同樣是「1小時」,你會拿去買件衣服?還是看一小時書、陪家人一小時、或幹自己喜歡的事呢?

換句話說,你覺得工作40年,去換取一些物質,而完全忽略了自己的生活,是件划算的事嗎?

Vicki Robin

攝影:Ian Allen

▍ 「有閒」才是真正的富有 

生產力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休閒型社會」遲遲沒有到來,「消費時代」卻開始了。人們越來越疲於奔命,物質越來越豐富,但屬於個人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1992年,美國財經兼人生導師Vicki Robin在暢銷書《富足人生:要錢還是要命》(《Your Money or Your Life》)中提出了一個看法,和《時間規劃局》的設定如出一轍。 

她說,如果你一天能賺200美金,那麼當你要去買一雙100美金的鞋子時,你要問自己:「這雙鞋值得我半天的生命嗎?」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你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有多貴。 

那些消費品,真的值得用「命」去換嗎?

▍ 「FIRE運動」的興起 

在美國越來越火的一個生活運動就起源於這本書。這個運動叫「財務獨立,提早退休」,也稱「Fire運動」,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ing Early的縮寫。

這個運動要逃離兩件事:費心、費時的工作和消費主義。

它的基本邏輯是:無論賺多少錢,都要過極簡的生活,以求儲蓄率達到50%甚至更高。根據「4%原則(4% rule)」,當你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後,你就可以退休了。

「4%原則」是在1994年,由麻省理工學院學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提出的。他分析了美國過去75年來的股市和退休案例後,歸納出:「只要在退休第一年從退休金本金中提取不超過4.2%,之後每年根據通貨膨脹率微調,即使到過世,退休金都花不完。」

在美國,「FIRE」的追隨者一般是男性,從事科技行業、工程師類型,他們會計算未來40年的複利,或是低成本指數基金、房地產出租的投資回報率,來實現他們的財務自由。 

在中國,也有一批人在默默實踐著。

桌面上堆滿東西

▍被消費裹挾的人生 

Moor  35歲  坐標北京

已退休4個月

35歲的Moor和老公現在生活在一個「鳥不拉屎」的中國小鎮,過著「水都是甜的」的小日子。

這個月是他們退休的第4個月。距離在北京落腳、找到第一份工作過去了剛好10年。

「之前是做運營的,怕極了壓力,一點壓力就讓我難受。」回想起最初的8年,是Moor眼睜睜看著自己被消費主義吞沒的8年。賺得越多、花得越多,花得越多,就要賺得更多。

第一套公寓,26平,房租每月1750元,兩人收入在8000元左右,月光。所有休閒時間、精力、金錢,幾乎都浪在了各大商圈。

東西多了,房間就小了。先後經歷了2次搬家,行李從兩個拉杆箱變為兩個貨車。雖然家庭收入從8000元變為了20000元,但依然是月光。 

「我們依然大手大腳,為了維持高消費又不至於欠債,我們的家搬到了五環外,通勤時間增加了一倍。就像上了跑輪的倉鼠一樣,只能使勁跑,停下來心裡就怕怕的。畢竟有那麼多帳單等著付,有那麼多東西等著買。」

扔空的家

終於在2017年的2月,他們開始了極簡之路。給自己立下了規矩,凡是30天內沒有用到的東西都扔出去;卸載了淘寶;進一出一,也就是買一樣就必須扔一樣。

這樣做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家務少了,有時間去逛公園了,每天晚上還能打太極。所有的家當加在一起也就4個紙箱子。家裡的東西越來越少,存款卻越來越多,幸福感也越來越強。

有了一定的存款之後,夫妻倆開始學習投資理財,看了一堆關於「基金」「定投」類的書籍。也堅定了要提前退休的想法。

在買得起房子的地方買個小房子

他們將自己的退休計劃分為5個步驟:

記帳,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增加家庭儲蓄。

學會用錢掙錢,主要是定投指數基金。

記錄「最低限度」的支出,一個月最少需要多少錢才能有尊嚴地活著?當被動收入超過支出時,就自由了。

哪怕退休,離開全職工作後,也可以做一個自由職業,滿足興趣的同時,賺點零用錢。

在買得起的地方買個房子。

從厭倦「上下班」到提出辭職,Moor倆夫妻一共花了兩年來準備。他們坦言:「退休生活只過了4個月,不知道結果會怎麼樣。」但他們很享受此刻自由。

▍「物質欲望的來源就是工作」 

郭文卓  26歲  坐標上海

已退休1年

郭文卓,90後女孩兒,生活在上海,非典型性「FIRE人群」。她還沒有攢夠25倍生活費,就退休了。她在一年前,辭去了朝九晚五的工作,「那工作的噁心,我可以和你說一天。」隔著電話都能聽到她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健完身,洗了30分鐘的澡,敷上面膜,吃著水果,她開始接受我的訪問。

「你說,我這算退休嗎?」她反問我。目前她靠之前工作攢下來的錢,在市中心租了3套房子來做民宿,據她說幾乎不花時間打理。開心的時候,跑去劇院做個群演,想旅遊的時候,就做個兼職領隊帶人出去玩,還能賺點兒。

「不為錢工作,就算退休吧。」

「那我退休了!」

帶隊旅行

郭文卓有一套「理論」很值得說一說。她說:「物質欲望都是工作帶來的。」去工作場合,不願意比別人差吧,衣服包包就要配備起來。工作不開心了,想要犒勞犒勞自己吧,第一反應就是花錢買痛快。

自從辭去了工作,郭文卓的消費直線下降,高跟鞋也沒有場合穿了,平時怎麼舒服怎麼穿,不用買衣服,吃飯自己做,每天開開心心的,也不會想到要花錢。

郭文卓和典型的「FIRE人群」一樣又很不一樣。

「FIRE人群」雖然奉行的是,辛苦十來年,幸福幾十年。先攢錢,後享受。但即便是「退休」也不意味著什麼也不做了。而是因為有了錢的保障,再也不用為錢不得不工作了。反而可以去發展興趣,而興趣所帶來的收益、包括物質收益,可能也會超出你的想像。國外也有人直播自己過「FIRE生活」,結果成了網紅大賺一筆的。

而郭文卓,雖然沒有一堆現金保障,但因為低物慾,養活自己也不難,在精神上給自己退了個休,幾乎過上了「FIRE人群」一樣的生活。

▍ 「我對錢很沒安全感」 

曾琬鈴  39歲  坐標臺灣

已退休6年 

39歲的曾琬鈴是非常典型的「FIRE人群」,她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她工作11年後,在33歲的年紀便早早退休了,至今已經有6年之久。

在達到這個目的之前,她一共工作了11年,她的美國老公工作了16年。而現在,他們一家三口已經走遍世界40多個國家了。 

曾琬鈴和丈夫出生都非常貧窮,對錢很沒有安全感,經常擔心有一天會沒錢花,所以很愛存錢。但兩人都喜歡旅遊,怕錢花太快,兩人出去的頻率不是很高,也都選擇窮遊,去便宜的地方。

「怎麼樣可以邊旅遊邊賺錢?」這是他們最初的想法,後來慢慢延伸到:「有沒有辦法可以存到一筆錢以後,我們用這筆錢生點利息,支撐我們旅行的生活。」慢慢就發出了,提前退休、環遊世界的念頭。

曾琬鈴的丈夫是工程師,愛鑽牛角尖,花了很長時間去計算到底需要多少退休金才行。「網上關於退休金計算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我們覺得麻省工學院4%理論蠻合理的。」

▍ 「想攢錢?別看微信!」 

為了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兩人有計劃地在「衣食住行」上縮減開支。

住——

他們租了個非常小的公寓,價格是原本住房的1/3。一次朋友開車送他們回家,一開進這個社區就立馬反鎖了車門,非常訝異他們竟然住在貧民窟裡。「買房可能是全世界人的人生夢想吧,我先生也買過一個房子,但後來就賣了。他覺得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大部分錢去交房貸了,存不下錢來。」曾琬鈴說。

吃——

大部分都是自己做飯,一次做非常大的量,分裝著分天吃。「我們曾經有一個星期都喝同一種湯,把很多不同的蔬菜豆子煮在一個大鍋裡面,但營養是夠的。」還嘗試過自己種菜,買肉也是去非常便宜的超市購買。

行——

在交通上,不買車,儘量走路和騎單車。

衣——

不買不必要的衣服。哪怕牛仔褲破了,補一補照樣穿。對於女孩子而言,在衣服上節儉可能是最難的。曾琬鈴唯一的一次衝動消費就是在衣服上:「我當時覺得已經攢了那麼多錢了,買一件衣服也不過分吧,就買了幾件衣服,但一回家就後悔了,覺得沒有必要,趕緊又退了回去。」

另外一個訣竅是:

不要看電視,也不要看微信。「因為上面全是廣告,會逼你和別人比,要讓你買東西。」

經過努力,最初兩人能夠把收入的50%都攢起來,用來定投美國的指數基金。慢慢通過升職加薪,和基金的分紅,兩人能把收入的90%存起來了。

▍「多少錢才夠?這個因人而異」 

2009年的10月,曾琬鈴31歲,兩人終於攢夠了錢,用她的話說「那一刻又開心又害怕」,跑去紐約旅行慶祝一番後,還是沒敢馬上辭職,又繼續上了2年的班。

「後來讓我們辭職的那個導火索是和老闆吵了一架。攢夠了錢,就能隨時炒了老闆。」 

辭職後想要做的事情就是環遊世界。第一年是過渡期,兩人選擇先去便宜的國家試試水,物價比較低,花同等值的錢,但是也可以過得很好,心態就慢慢放鬆了。

「這五六年下來,我們花錢的速度比不上投資為我們帶來的收入,心情就越來越輕鬆。」

當被問到具體攢了多少錢才做出退休的決定時,曾琬鈴拒絕了我的回答:「這不是一個絕對的數字,也沒有參考性。就像有些人覺得一百萬很多,有些人覺得一百萬就夠吃幾頓飯一樣。只要攢到能覆蓋你的生活所需,就夠了。」目前,在有一個4歲的兒子的情況下,曾琬鈴全家的生活費每個月在2000~3000美金。

曾琬鈴將自己這些年的經歷都發在了網上,吸引了一大批粉絲,還出了一本書《不工作,也有錢》。除了表示羨慕的,想要效仿的之外,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

▍「我受到的那些質疑」 

Q:網友  A:曾琬鈴

Q:你們一定是中了大樂透,繼承了遺產,或者本身工資很高。

A:我們就是很普通的工薪家庭,也沒有富有的父母。我們認識很多在實踐「FIRE運動」的人,他們都有很多共同點:

來自貧窮/中產家庭,成長過程中,財務一直是父母的痛苦來源。

有份中高收入的穩定工作(但不一定熱愛這份工作)

不太在乎別人的眼光,不跟別人比較穿什麼衣服,開什麼車。

最開始賺錢時,不會選擇買房,而是選擇投資。

賺10萬花11萬的人,和賺2萬花1萬的人,最終能退休的是後者。

Q:你們能抵禦大災大難嗎?如果生大病、股票大跌、通貨膨脹了怎麼辦?

A:我覺得我們才是能抵抗這些災難的人,畢竟我們有存款,還花得少。還在工作,但花錢大手大腳沒有存款的人,更加受不了這些意外事件,不是嗎?

Q: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麼辦?

A:很多人覺得養孩子很貴,需要上補習班、私立學校、興趣小組、各式各樣的需求,但這些需求其實都是父母自己的,而並不來源於孩子本身。上學的話,我們選擇的就是公立學校。每年,我都會帶著孩子出國玩。如果哪天孩子想要學個什麼,這個錢我們省一省總還是能有的。

Q:你能退休,是因為嫁了個美國人吧?

A:也有美國人質疑我老公:「你能退休,是因為老婆是中國人,夠節儉吧?」太可笑了,按照這種觀點,所有中國人和美國人都該能夠提前退休才對。很多人會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找藉口,卻不願意踏出那一步。

Q:這麼早就退休,你的人生意義在哪裡呢?

A:提早退休並不意味著懶散無所事事,而是把人生的精力投注在自己熱愛的事物上。我有時間研究做飯、學攝影、學畫畫,還可以看書,都是很幸福的事情。這些事物甚至會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入。

Q:像你這樣「降低物慾」,人生還有什麼樂趣?我還是花錢買品質生活吧。

A:現在大部分20~60歲的人,40年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工作,回到家就累成狗,這樣的生活質量真的好嗎?

布置的美麗的家,只剩下睡覺的功能,白天空著,卻依舊要還房貸,真的划算嗎?

現代大部分人都寧願先享受短暫的快樂,再用一輩子辛勞來償還。

我不是建議每個人都過極端節儉的生活,但也應該反思反思「消費主義」給你帶來的影響,想清楚了,生活會簡單輕鬆很多。

消費主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是一生的負擔。

距離退休,你還需要多少年?

請先算出你的存款率,比照下圖即可知道何時退休。

公式如下:

存款率=(年收入-年支出)/ 年收入
數據來源:networthify.com

註:

此測試默認你目前沒有任何存款。

測試依照的邏輯是:在未來,你的「年支出」是維持不變的,包括退休後,也將按照這個「年支出」生活。不能隨著工資的增長而有所增長。

當工資增長後,年支出保持不變,意味著存款率不斷上升,工作年數將快速下降。

相關焦點

  • 35歲實現財務自由,提前退休?一對普通打工族父母做到了,你也行
    文|好孕姐如果你告訴任何一個處在社會普通層級的成年人,有個方法能讓他們在35歲就實現財務自由,提前退休,他們肯定會瞪大眼睛,告訴你除非是彩票中獎了,否則就是在做夢。很多人終其一生辛苦勞作,為的就是能在退休後,過上隨心所欲的日子。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普通人也可能在更早的年紀就實現了財務自由,35歲就能退休呢?一對普通打工族父母就做到了,他們用的方法也很簡單,如果是你,也可以。這個方法的核心是:通過極簡的生活降低生活成本,增加儲蓄量,使儲蓄率達到50%甚至更高。當一個人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後,就可以退休了。
  • FIRE族提前退休計劃:結紮不育,消費降級,但有bug?
    退休第二天,他把聯繫人列表中的同事和客戶全部刪掉。等疫情過去後,他計劃去醫院做結紮。「如果有小孩,我可能要工作到65歲。」他說。在北京網際網路工作的江大湖和妻子,也想著早點退休。他倆30歲出頭,沒有技術傍身,每天一睜眼就擔心「35歲被替代」。
  • 幻想30歲退休,要存下多少錢才夠?
    在美國,有一批人真的實現了這個目標,並且沒有靠父母,沒有中彩票,也沒有炒房發大財,全靠自己,用各種辦法,在30多歲攢夠一筆退休基金,早早擺脫工作束縛,往後每年就靠4%-6%的理財收益,過上閒適的生活。   他們是」FIRE「運動的踐行者。
  • 為了33歲退休而去結紮,這屆社畜有多討厭上班
    退休第二天,他把聯繫人列表中的同事和客戶全部刪掉。等疫情過去後,他計劃去醫院做結紮。「如果有小孩,我可能要工作到65歲。」他說。在北京網際網路工作的江大湖和妻子,也想著早點退休。他倆30歲出頭,沒有技術傍身,每天一睜眼就擔心「35歲被替代」。
  • 一邊延遲退休,一邊是提前退休,年輕人究竟選哪個?
    不過,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一方面是延遲退休的呼聲越來越大,但另外一方面,便是很多年輕人所想的其實是提前退休。這兩者之間,似乎看上去便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之處。那麼,延遲退休,對年輕人來說真的有好處嗎?年輕人,為什麼都想著早點退休呢?如果想提前退休,我們又需要做點什麼準備才行呢?
  • 一邊延遲退休,一邊是年輕人想提前退休,你選擇哪個?
    大家都知道,如今來看的話,似乎延遲退休的消息已經越來越頻繁了。這很正常,隨著人類壽命的提升,很多人60歲之後身體依然健康,這樣的話,那似乎也的確是可以繼續工作的。 不過,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一方面是延遲退休的呼聲越來越大,但另外一方面,便是很多年輕人所想的其實是提前退休。
  • 為什麼說,50歲是存錢養老最好的10年?聽聽過來人說的實話
    ,就要提前給自己做好準備,多存一些養老錢。所以說,50歲是存錢養老最好的10年,打好了這10年基礎,老了手裡有錢,心裡不慌。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來聽聽過來人說的實話。>張阿姨說,我50歲退休後,並沒有讓自己閒下來,而是又重新找了一份工作,想多給自己存點養老錢。
  • 50歲的時候,自己可以給自己提前退休嗎?為什麼?
    如果已經到達50歲這樣一個年齡的話,那麼作為女性來講已經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因為目前我們國家規定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齡是50周歲,所以說女性是可以正常辦理退休的,那麼不存在自己給自己提前退休這樣一個說法,那么正常辦理完退休之後自己可以獲得一份基本養老金的待遇,當然自己不想給自己退休,也可以在獲得
  • 「我,95後,想辭職提前退休。」
    你怎麼看待35歲就提前退休的人? 前幾天在知乎看到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讓我思考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現在很流行一個詞是Fire人群,它指財務獨立,提前退休的人。
  • 新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可以提前申請退休,教師有望提前退休嗎?
    新公務員法中,還有一個引起大家興趣的就是:公務員可以提前申請退休!新公務員法在第九十三條中明確提出,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自願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准,可以提前退休:一是工作年限滿30年;二是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滿20年;三是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
  • 攢夠700萬35歲就辭職:當代年輕人的「退休自由」
    來源:貝果財經原標題:攢夠700萬,35歲就辭職:當代年輕人的「退休自由」文/陳玉琪在參加工作的第十年,35歲的Joanna在去年退休了。彼時,她已經攢下了700萬元的個人資產,外加在北京、大連各有1套房產,每年超過10%的理財收益,讓她擁有了旁人羨慕不已的財務自由。她沒有意識到,自己成為了「FIRE運動」的一員。
  • 超過35年工齡,2024年10月之後退休與提前退休有何區別?
    超過35年工齡,2024年10月之後退休與提前退休有什麼區別?其實這個時間,2024年10月對於機關事業單位中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時間點。這個時間是十年過渡期的結束期。那在這之前和之後退休的退休金有什麼區別呢?一、關於事業單位中人退休金的計算1.所謂的中人是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參加工作又在改革之後退休的人員。
  • 我,在工作35年之後,終於從單位提前退休了
    工作35年以後,我也終於鼓起勇氣,要提前退休了,開始向新的生活邁進。35年前,我從大學畢業後來到了單位工作,從一名小小的科員做起,最終成了單位的副職領導。為此,我認為自己有必須提前退休了,不僅僅是因為自己退居二線,也是因為可以退休後回家幫兒子帶帶孫子,也算是提前過上老年生活了。今年初,我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主要領導。主要領導很客氣,也很理解,表示同意我先晉升職級後再提前退休,這樣也算是對我35年工作成績的肯定。
  • 「社畜」如何才能財務獨立、提前退休
    或者,FIRE跟節儉度日、努力存錢相比有什麼不一樣?簡單地說,FIRE是一項致力於縮減消費和提高儲蓄和投資的運動,它能夠讓實行者比傳統預算和退休計劃所允許的更早實現退休。在美國,FIRE運動的追隨者們通常通過將70%的收入投入於儲蓄,從而在65歲的常規退休年齡到來之前辭去工作,在之後幾十年僅僅依靠從投資組合中的小額提款來生活。
  • 延遲退休將至,就業市場「35歲歧視」這幾道坎怎麼跨
    目前,我國法定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但企業職工的實際退休年齡還要更低,有研究顯示,我國企業職工大量不規範的提前退休造成實際平均退休年齡僅53歲。  早在2000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就達到了7%,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 延遲退休後,男性65歲退休,女性60歲退休,養老金還值得交嗎?
    其實,是否延遲退休是根據不同崗位進行區分的,假設是生產線或工人的話,工作比較辛苦,那自然是希望能夠早點退休,但是如果是處於領導階層或者是處於一個比較輕鬆的崗位的話,那自然是延遲退休對他們的影響也不大。但是延遲退休後,養老金是否還值得繳納呢?
  • 攢夠700萬,35歲就辭職:當代年輕人的「退休自由」
    文/陳玉琪 在參加工作的第十年,35歲的Joanna在去年退休了。彼時,她已經攢下了700萬元的個人資產,外加在北京、大連各有1套房產,每年超過10%的理財收益,讓她擁有了旁人羨慕不已的財務自由。 她沒有意識到,自己成為了「FIRE運動」的一員。
  • 45歲就能安享晚年 教你如何賺出「提前退休」錢
    面對繁重的工作,不少高薪族似乎總在嘴邊上掛著一句話「再過幾年,我就不幹了」;與他們相反的是,也有一部分人不得不提前退休。他們所要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養老問題,這遠比大家想像的要複雜。究竟要有多少錢才能提前退休?只要您有足夠的能力,對將來有理性的規劃,都可以從既定的工作軌跡中抽離,做個快樂而充實的「退休者」。
  • 公務員可以提前退休,企業職工則無此待遇,此舉有失社會公平
    眾所周知,公務員在職期間工資高、福利好、職業風險低,這就是人們拼命爭考公務員的原因。相比之下,在企業尤其是在民營、私企工作的職工,工作壓力大、工資低、福利差、失業風險高,所以在企業工作的人,很難做到從一而終。可以說,即便是退休工資不高,大多數企業職工仍然希望能夠早日退休。
  • 如今年齡才五十多歲的人想要提前退休呢?
    五十歲就想提前退休,無非以下幾個原因:一、身體健康的原因。我們年輕時拼命打拼,到了五十歲時才發現自己的身體健康每況愈下,眼睛也花了、胃喝壞了、有三高了……,當意識到生命短暫的時候,提早退休享受生活的想法就越來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