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網友們被一則「留守學生鍾芳蓉高考文科676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新聞驚呆了,紛紛留言勸女孩慎重報考專業,畢竟考古專業在大眾眼裡是個又冷又偏的專業。
目前,正是填報準大學生填報志願時期,為了選個好專業,眾多考生和家長陷入了晝夜不眠的狀態,看學校排名,看專業排名,看分數排位,看學校各專業往年錄取分數,日日夜夜算分數與大學,專業匹配度,爭取一分都不浪費。
很多家長和考生還專門去買了填報志願的書,付費獲得各大熱門專業就業薪資排名,力求做多高考分數最大價值化。畢竟高考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特別是對於農村學子來說,絕對的轉折點,可不能為了一時的大意選錯了學校,選錯了專業。
而高分女生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像一顆巨石投入湖中,激起了眾多考生家長心中的千層浪。很多網友把鍾芳蓉這一選擇歸咎為「學霸的任性」,畢竟北大名校的光環在那裡,選什麼專業都會有口飯吃。看了眾多網友的評論後,小編驚呆了:
「北大光環大,考古專業競爭小,可能沒畢業就進入國家頂級單位,年紀大了混個專家衣食無憂。」
「畢竟是北大,普通學生可不能這麼任性」
「以後買不起房可不怪咱們沒提醒你!」
什麼時候,我國培養的大學生選專業已經完全以畢業後的飯碗為導向了?其實國家設置大學的專業,無非就是為了給各行各業選拔人才,本來就沒有什麼「熱門」"冷門」之分,高考生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填報。本科階段的培養目標也不僅僅只是為了大學生就業。畢竟追求就業率的是各種職業院校而不是本科院校。
然而,隨著我國各行各業的不均衡發展,行業與行業之間薪資構成的多元化,「畢業後的薪資水平」成了眾多考生家長衡量一個專業好壞的唯一標準。畢竟多少成功學講師,眾多媒體也在大肆報導「熱門」「冷門」專業。網上更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呼籲「國家應該把一些冷門專業取消掉」。隨著近年來高校的擴招,各行各業人才的迅猛增長。部分媒體又將「幾乎所有的專業勸退」,很多學長學姐也出來現身說法,提醒準大學生們「避坑」,搞得眾多家長考生們在填報專業時候無所適從,不知所措。
然而權威媒體發布的排行榜,資深學長學姐的「勸誡信」恰恰都忽略了「愛好」兩個字。很多專業難就業,並不是專業本身沒市場,而是學生在大學裡面沒有好好學。其中很多學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盲目追求熱門,而忽略了「興趣」、「愛好」這些內驅動力,畢業後才驚覺本領不過硬,沒法找到本專業的工作。加上在網際網路信息導向下,扎堆填報熱門專業,也造成了熱門專業人才培養過多,畢業後該行業競爭激烈等情況。所以大家在填報志願時候,還是要以「愛好」為基礎,畢竟大學專業決定以後的就業方向,誰也不想一輩子做自己不擅長不喜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