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不等式證明基本方法:歸納法+放縮法

2020-12-09 數理化口訣哥阿王老師

高中數學的計算,有兩個難點:一是不等式的證明問題,二是最值問題。最值問題的基本方法有:一元二次函數法,三角函數法,單調性直接判定,基本不等式法,再就是圖像法,根據圖像幾何特徵,找特殊位置,定答案。

不等式的證明,對於特殊函數,比方說二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正弦,餘弦,對勾函數等,可直接利用圖像判定,結合單調性說明即可,但,有很多函數是非特殊函數,圖像更是無從把握,式子之複雜,更是無法化簡,不像三角函數,有了歸一公式和降次公式,複雜點的式子也能化成一個單一的特殊函數進行求解。

所以,針對這樣的棘手問題,放縮法和歸納法就有了很大用武之地。放縮法是指將等式右側,去掉一個數,或者增加一個數,使其增大,或減小,增大稱為放,縮小成為縮,如

n-1/n+1=n/n+1-1/n+1,(其中,n為正整數),則,原式<n/n+1<1。(放)

而歸納法,先是令自變量為某個數,如m時成立,再將其所在不等式作為條件,證明自變量為m+1時,不等式照樣成立,就可得出結論,道理很簡單,m是任意取的數,如果它能成立,那麼這個任意取的數的後一個數如果也能成立,就實現了遞推功能,如果把m看成第一個數,那麼,第二個數緊跟著它,就能成立,因為只要前一個成立,後一個就能成立,所以,第三個數自然也成立了,第四個數是第三個數的後一個數,因為第三個成立,根據結論,如果前一個成立,後一個就成立,則第四個數也成立,以此類推,所有符合範圍的數就都成立。那麼,往往在完成一個論證的過程中,歸納法提供的總體思路,或者叫框架,放縮法是實質性的手段,兩者一般都是結合在一起的。

接下來,就以一道2019年浙江高考題作為例子,看看歸納法和放縮法是如何運用的。

圖1 數列通項
圖2 結果驗證(草稿上進行)
圖3 放縮法與歸納法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數列不等式證明總是失分?用考試利器——數學歸納法
    數列不等式在近年的高考、自主招生考試、數學競賽中成為考試的熱點,但是數列不等式的證明經常用到放縮法,經典不等式等,需要有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與熟練的代數變形能力,還要注意恰當的放縮度,技巧性強,難以操控,是學生學習和考試的難點,因而用數學歸納法成為數列不等式證明的考試利器,更簡單快捷
  • 高中數學 數列與不等式綜合之放縮法與經典不等式公式的理解應用
    高考中數學要想拿到高分,常規題目一定要做得又對又快,才有時間思考拉分題和每年的創新題。數列與不等式的綜合應用一般屬於中等或者中等偏上的難度,也是高考的熱點,是考生的必爭之地,數列不等式的高效解題成了關鍵,其常規解題方法必須熟練。
  • 2019年中考數學不等式證明的六大方法
    1、比較法:包括比差和比商兩種方法。 2、綜合法 證明不等式時,從命題的已知條件出發,利用公理、定理、法則等,逐步推導出要證明的命題的方法稱為綜合法,它是由因導果的方法。 3、分析法 證明不等式時,從待證命題出發,分析使其成立的充分條件,利用已知的一些基本原理,逐步探索,最後將命題成立的條件歸結為一個已經證明過的定理、簡單事實或題設的條件,這種證明的方法稱為分析法,它是執果索因的方法。
  • 【經典課件】高二數學選修4-5第二章證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2.1 比較法
    它們在數學研究和數學應用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專題將介紹一些重要的不等式和它們的證明、數學歸納法和它的簡單應用。本專題特別強調不等式及其證明的幾何意義與背景,以加深學生對這些不等式的數學本質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內容與要求1. 回顧和複習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和基本不等式。2.
  • 高中數學《數學歸納法*》微課精講+知識點+教案課件+習題
    分析近幾年與數學歸納法相關的高考試題,不難得出其命題特點:  (1)數學歸納法中的"歸納-猜想-證明"這一基本思想與方法,考試中可以以各種題型出現,複習中仍需加以重視.但很少單獨命制大題,往往作為解答題中某一小問的形式出現,重在體現它的工具性作用。且常與數列結合去考查,有時還與函數、導數、不等式等內容相關聯,以體現"在知識交匯處設計試題"的命題原則。
  • 高中數學選修(4-5)不等式的證明
    不等式的證明是高中數學的難點,在高考中一般不直接考試,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而柯西不等式只要求會簡單應用。考試大綱:1、了解證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較法、綜合法、分析法、放縮法、數學歸納法。重點二:柯西不等式1、利用柯西不等式證明不等式,先使用拆項重組、添項等方法構造符合柯西不等式的形式及條件,再使用柯西不等式解決有關問題。2、利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實質上就是利用柯西不等式進行放縮,放縮不當則等號可能不成立,因此一定不能忘記檢驗等號成立的條件。
  • 高中數學:一道涉及新放縮方法的數列題
    第二小問讓我們證明一個不等式,不等式左邊是關於 an 表達式的前 100 項求和,右邊是一個常數,很顯然不能用到文章高中數學:你們要的帶放縮的數列題中提到的方法。我們首先把 an = 2n - 4 , 代入左邊的單項中有:我們將單項放縮成積分的形式:所以有:這樣,我們就證明出來了。這道題涉及到另一种放縮形式——積分,所以數列題還是相當靈活的,尤其是涉及到放縮的時候。
  • [數學問答]怎樣證明不等式
    不等式的證明是高中數學的一個難點,題型廣泛,涉及面廣,證法靈活,錯法多種多樣,本節通這一些實例,歸納整理證明不等式時常用的方法和技巧。步驟/方法比較法  比較法是證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方法,具體有"作差"比較和"作商"比較兩種。基本思想是把難於比較的式子變成其差與0比較大小或其商與1比較大小。
  • 高中數學歸納法的考向和易錯點解析
    2.數學歸納法的框圖表示考向1用數學歸納法證明等式[規律方法] 1.用數學歸納法證明等式問題考向2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不等式[規律方法] 1.當遇到與正整數n有關的不等式證明時,若用其他方法不容易證明2.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不等式的關鍵是由n=k時命題成立,再證n=k+1時命題也成立,在歸納假設使用後可運用比較法、綜合法、分析法、放縮法等來加以證明,充分應用基本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質等放縮技巧,使問題得以簡化.
  • 高中數學:你們要的帶放縮的數列題
    關注默契小甜瓜,每天分享不一樣的小知識前幾天發了兩篇關於高中數學數列的文章,有同學談到題目不涉及放縮,難度只和浙江高考第一小問相當。主要看第二小問,第二小問中通過 an 和 bn 構造出 cn ,並要求證明:這裡就涉及到所謂的放縮了,放縮其實就是找到一個中間值,讓這個中間值大於(大於等於)不等式左邊的這個值,然後小於(小於等於)右邊的這個值,這往往是不容易的。
  • 不等式證明的六大方法
    1、比較法:包括比差和比商兩種方法。 2、綜合法 證明不等式時,從命題的已知條件出發,利用公理、定理、法則等,逐步推導出要證明的命題的方法稱為綜合法,它是由因導果的方法。 3、分析法 證明不等式時,從待證命題出發,分析使其成立的充分條件,利用已知的一些基本原理,逐步探索,最後將命題成立的條件歸結為一個已經證明過的定理、簡單事實或題設的條件,這種證明的方法稱為分析法,它是執果索因的方法。
  • 高考數學,數列與不等式綜合題,學好數學,既要實幹,又要巧幹
    高考數學,數列與不等式綜合題,學好數學,既要實幹,又要巧幹。考察內容:1、如何把使用a符號替換掉等式中的S符號;2、使用放縮法證明不等式;3、使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不等式。一般來說,在求數列的通項中,若已知等式中含有S符號,則常使用an=Sn-Sn-1消掉S符號,使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其前提是n≥2;掌握了這些知識,第一問做起來就順利多了。
  • 對數函數放縮應用選題
    在處理指對數混合型函數的不等式證明和求參數範圍題目時經常會用到放縮法,同時放縮法也是最不好掌握的方法,放縮時容易出現放縮過當或者放縮後參數範圍過大的情況,除了在某些特定的題型中,例如指對數證明題或適合利用同構求參數的題目外,不建議使用放縮法。
  • 2018浙江高考數學題型(解答題)備考指南1
    ;(3)通過對數列遞推關係式的合理放縮,證明不等式成立,主要考查考生對數學歸納法理解與運用、數列遞推公式的運用及不等式的合理放縮(涉及利用導數討論函數性質),對考生的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要求較高,滲透了函數與方程思想、不等式放縮技巧等,試題難度較大。
  • 教學隨筆:高中數學「數列與不等式的綜合問題」教學研究
    結合我的教學實踐,簡單談談學生在學習《數列與不等式》時有哪些困惑和教學時的處理方法。【正文】作為一名高三數學教師,在今年的高考複習中再次體會到學生對數列與不等式的困惑。數列與不等式的綜合問題一般作為高考的壓軸題,也是歷年高考命題的熱點,這類問題要求學生思維跨度大、能綜合運用數列與不等式知識解決問題,對學生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學生幾乎拿不到分數。今年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一定的策略:引導學生通過多角度觀察所給數列通項的結構,深入研究其規律,化未知為已知,將未知數列通過不等式轉化成我們熟悉的等差、等比數列及我們熟悉的裂項相消法等基本類型,進而解決問題。
  • 高中數學:函數放縮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關注默契小甜瓜,每天分享給不一樣的小知識今天看到一道選擇題,感覺還不錯,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題目如下:這是 2019 年北京高考數學卷最後一道選擇題,雖然只是選擇題,但是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下
  • 數學歸納法在高考中的考點小結
    數學歸納法是高中數學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常用來證明等式、不等式,與數列結合問題是高考常考的題型。[規律方法]:應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不等式應注意的問題:(1)當遇到與正整數n有關的不等式證明時,應用其他辦法不容易證,則可考慮應用數學歸納法.
  • 高中數學:數學歸納法
    不完全歸納推理只根據一類事物中的部分對象具有的共同性質,推斷該類事物全體都具有的性質,這種推理方法,在數學推理論證中是不允許的。完全歸納推理是在考察了一類事物的全部對象後歸納得出結論來。數學歸納法是用來證明某些與自然數有關的數學命題的一種推理方法,在解數學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 累加或累積型導數不等式的證明2
    在之前有一篇關於多項式求和型導數不等式的證明問題,連結為:求和型導數不等式的證明,這種題目在近幾年的高考真題中並不常見,但會在一些以數列為壓軸題的省份中出現,無論是出現在導數中還是數列中,解題思路均無很大差別,所用知識點為常見導數不等式的證明加導數放縮以及數列(或類似)不等式的證明
  • 高考數學題集 遭遇數列與不等式的綜合題壓軸 巧用放縮法快速提分
    高考試題常把數列與不等式的綜合題作為壓軸題,而壓軸題的最後一問又重點考查放縮法的應用。同比而言,這類試題存在技巧性強,難度大等特點,因此在做題時要把握放縮度,並能自我調整。我們以2016年高考浙江卷數學理科卷第20題真題來進行拆解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不等式的證明與數列的相關知識,考查了不等式的應用與證明,常見的數列解決辦法累加法,再根據等比數列求和問題,放縮法證明不等式來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