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業障消除掉,就是修行圓滿了嗎?師父說遠遠不夠!

2021-01-07 每日一首佛歌

上師供當中有一句叫「四障消除的淨四自在」,這一句是什麼意思?(下)

能夠斷除報障,那就能夠善得人身。怎麼善得人身?我們生在有佛法的地方,並且父母、家庭、周圍這些人都信佛,我們到一定年齡段以後能夠聽聞佛法,能夠遇到三寶,所以叫「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否則的話,「一失人身,萬劫難逢」,所以這樣子的話,既得人身,又有暇,這樣子的話叫暇滿人生。要得暇滿人生,那就要斷除報障。

業障斷除了,我們通過修行以後,遠離業障以後,我們就能夠如法地皈依三寶,從三皈五戒,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這些如法地修行,現身從資糧道,加行道,能夠證悟見道,能夠轉凡入聖,現身當中能夠證無漏道,能夠證聖道,那麼這個就是要斷除業障。斷除業障的話,現身當中有這個可能,有這個機會能證得聖道,否則的話業障礙我們。

若把煩惱障斷除了,那就能證聲聞緣覺。聲聞緣覺就是把煩惱障斷除了,迷理的八十八種煩惱和迷事的九九八十一品煩惱,這些都屬於煩惱障。這些煩惱障斷除了,能夠通達人無我,證得聲聞緣覺的四果聖人;那麼證了阿羅漢果,或者證得聲聞緣覺,這個只是把煩惱障斷除了。為什麼還不能成佛?還有所知障,所知一切法不通達。

所以成佛叫遍知,他們雖然把煩惱障斷除了,但所知障沒有斷除,不能通達一切法,不能遍知一切法。怎麼叫遍知?佛是證了遍知,周遍了知一切法。一切法就是內和外,內,要通達無我;外,要通達無法。所以內無我外無法,內外皆空,這個時候「等知無上知,圓滿大覺知」,那就是佛。

所以從阿羅漢後面,就是菩薩,菩薩要斷這個所知障的話,要行菩薩六度萬行,發起菩提心,行菩薩道,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一剎那間斷無量煩惱,一念當中度無量眾生,所以這個時候圓滿菩薩的六度萬行,破除一切煩惱,遠離一切障礙,所以通達一切法,這就證遍知,斷除所知障,證無上菩提,《心經》裡頭講「無智亦無得,亦無所得,菩提薩埵」,什麼原因?把所知障斷除了。

所以這個時候佛,「如來行在定,如來坐在定,如來臥在定,如來行走坐臥皆在定」,處處皆在定,什麼原因?心無處不在定,完全在智慧、空性當中,遠離一切障礙,這就叫「四障消除得淨四自在」。那麼成就四種自在,具體的法相我記不住了,總的來說,成佛了,那一切都自在,神通自在,業力自在,作業自在,或者智慧自在,利益眾生的這些事業自在了。

總的來說,一切都沒有障礙了,都能夠通達無礙,自在無礙,是不是?特別生死自在,佛叫「善逝世間解」,「善逝」就是在世界當中隨大悲心而來,依大悲心而去,就是隨類應化,普門示現。眾生,應以何身而得度,就現何身而說法。比如說地獄身、惡鬼身、龍身、畜生身、人身、天身。

或者長者身,男身、女身、比丘、比丘尼身,各類各類這些身,佛都可以化現,所以菩薩遍六道,什以原因?得自在了。在我們的眼目當中看他好像在生死當中,跟我們差不多,但是在他的智慧境界當中自在無礙,應以何身說法能得度,即現何身而說法,遍六道,普門示現,隨類應化,度化一切眾生。

相關焦點

  • 《地藏經》裡說,每個眾生都業障深重,原來有另外一層意思
    昌樂法師《大願如地藏》 第3課我們為何如此業障深重?念《地藏經》的人如果沒有很大的願力的話,常常會念的感覺自己真是業障深重。特別念了《地藏經》當中這樣一段話,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你哪裡是個人?簡直就不是個人,你業障深重!
  • 有這三種心態的人,修行積德再多,也無法消除業障
    修行很久,都沒有進步,歸根到底就是業障太嚴重。而業障太嚴重,通過懺悔,誦經,念佛改過,積德都容易改變。但生活中有許多人,總是無法消除業障,萬事仍然不順利,就是因為他們擁有這三種心態。(一)嗔心太重,特愛發怒嗔心就是指不順自己心意,就會發怒,不理智的發脾氣。嗔心的危害就如和面時加入油,加入的時候輕鬆,如果把油取出,那就如登天一樣難。可見嗔心一起,對修行毒害巨大。不過再大的因嗔心產生的業障,也可以通過誦經和念佛來消除。
  • 如果你業障消除了,這些徵兆就會出現!
    說明你的業障並沒有消除,因為學佛修行要的不是抓,而是舍。有的人學佛,不過是為了現世過的更好,根本不想出離,那麼你不是修行佛法,不過是在修行世間法。 2.如果你業障消除了,你本有的智慧就會升起。
  • 佛教:消除業障的三大有效方法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這個人業障深重。到底什麼是業障?你是否常常感覺生活不順,無端端會出現各種問題?你是否常常無緣由地產生煩惱,而這種煩惱總是難以解決?你是否經常狂妄自大對一切眾生沒有恭敬之心?這些都是業障的表現。
  • 佛教:有了這4種表現,是業障消除的徵兆,看看你有嗎?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有緣遇到佛法,乃是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所以作為學佛修行人,這一生有兩件事不能等,第一是消除業障,第二就是要廣結善緣。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造業,有善業,有惡業,如此循環不休。在《易經》中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以人一生的吉兇禍福也都源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在佛教中講得更為明了,種善因得善果,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 業障重不重,走路就知道,吃虧就是福,眾生離身體
    聖空法師說,人的業障重不重,看看這個身體就知道。修行人的身體,一定是輕飄飄的,所謂仙風道骨。虛雲老和尚,到了一百一十多歲了,還每天能走60華裡路。廣欽老和尚八十多歲,走路如一陣風。這就是修行人。看一些老人,有的人到老了,就坐在輪椅上,或者走路要人扶,要不走一走,就全身痛,要麼就是這病那病的,病還看不好,這就是業障重的緣故。人的身體會越來越差?都是自己貪嗔痴慢疑,積累下來的因果債、業障病。
  • 佛說,當你出現這三種徵兆時,命運變好,你的業障已經消除了!
    《地藏經》上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在這個南閻浮提的大洲裡,所有的眾生舉心動念,心中升起的念頭,沒有不產生業力的,沒有不產生罪業的。」這對自己的人生「修行」太重要了。我信佛,所以相信佛菩薩在諸多經典中告訴我的事情,有的時候我們會有疑惑,這也算正常。我們為什麼會有疑惑?
  • 痛苦可以消除很多業障
    希望受到讚美,不希望受到批評; 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希望快樂,不希望痛苦;希望聲名遠播,不希望默默無名;這八個就叫世間八法,有了這個就不平衡了,我們心情不平衡的源頭就是這八個。第一,人家批評你,你不用生氣,有人批評你說你這條狗,你是一條狗,生什麼氣啊?這是一句空話,你不是狗,人家說你是狗,那是一句空話,那你不用管他,這是沒有意義的話。人家讚揚你,說你是佛菩薩再來的,你是佛菩薩,你是觀世音菩薩,你也不要貪,你不是觀世音菩薩,人家哄你的,沒有意義。一是這個。
  • 消除業障的方法有哪些?
    人如果業障重,妄念(雜念)就多,平時心浮氣躁,不得寧靜,打坐、念佛、誦經、持咒時雜念紛飛,有時甚至如脫韁野馬無法控制。因此,妄念就是業障,也就是說妄念是業障的一種表象。消除業障的方法是念佛、懺悔、放生、行善、超度冤親債主等。
  • 念「阿彌陀佛」,輕鬆消除「業障」,你做到了嗎?
    佛陀說:「一切法由心想生。」心誠則靈,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你心裡相信那個法門,那個法門就靈;不相信,抱著試試的態度,再好的法門也不靈。所謂的「誠心」就是清淨心,沒有一個雜念。所以古大德才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一部經很長,念完沒雜念,很難做到。咒比較短,不容易起雜念。
  • 佛法:在家修行人想求財絕對沒錯,但你一定要懂得如何去做!
    還有的掛了一身佛珠,見誰都「阿彌陀佛」,見誰都拉著跟人講佛法,讓眾生見了都躲得遠遠的,背後指指點點。還有人,家裡本來窮得都揭不開鍋了,還非要供養,弄得家人苦不堪言,甚至因此家庭破裂。而有的修行人,修行後對家庭不管不問,整天不是跑山就是跑寺院,一分錢不為家裡掙不說,還把家裡弄得雞飛狗跳的。
  • 當你出現了這種徵兆,恭喜你,說明你的業障消除了!
    佛法認為,世間萬事皆有因果,導致我們痛苦的原因,正是因為我們過去造下了太多的惡業,這些惡業就會障礙我們獲得福報,修成正果,要想遠離痛苦,首先要消除自己的業障。消除業障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行善積德,學習佛法,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如果你在修行的過程中,身上出現了這種徵兆,就恭喜你了,說明你的業障正在消除。這種徵兆就是,你的煩惱越來越少了。
  • 一個人有這三種徵兆時,說明你的業障消除了,你有嗎?
    《地藏經》上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人生之所以有種種痛苦,命運不好,災禍不斷,是因為我們往昔曾造下了種種罪業和惡因。人生要想有好的命運,一切順利,平安吉祥,首先要消除業障,消業還債,才會苦盡甘來。
  • 業障危害極大,若出現這4個徵兆,證明你的業障已消除
    如果身邊出現以下4個徵兆時,恭喜你,證明你的業障已經消除了。  有了出離心,我們就會用善良、真誠和寬恕的心,替代自己原本罪惡的、我執的心,而建立在自私慾望、貪婪與仇恨之上的過去的自己,最終會慢慢消散,也就是學會了看淡與放下。  在生活中,我們只有懂得了看淡和放下,才能跳脫生活的困境,不再執著於困擾我們的人和事,看事情會看的更全面、更長遠,此時,我們的業障就會得以消除。
  • 佛教: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四個字或六個字,一定不要小看了
    佛教: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四個字或六個字,一定不要小看了。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業障」,是指人在前世或多生前的時候, 所造的惡業。妄想是業障, 分別是業障,執著是業障, 煩惱、憂慮、牽掛都叫業障。
  • 【師秋瘋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你們覺得「領進門」很簡單嗎?介紹講兩句就「師父領進門」了嗎?「領進門」是很辛苦的,很多人都卡在「領進門」這裡!現在「領進門」這三個字都被簡單的帶過了。大家以為「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是「哦呦,師父把我領進門,介紹了佛教。哦,那就好了,師父你可以走了,我自己來修」或是「師父你教我就好了,我回家拼」。你們不都是這麼講嗎?這種「領進門」,五十年也不見得能領進得了。
  • 命由心造,福自己求,做到這2點,可消除業障,福報自來
    一個人的的習氣,只要形成是很難改正的,就像吸菸一樣,如果上癮,就很難戒掉,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地藏經》中也講:「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然人內心的煩惱,其中一部分,也是由無始劫來積累的業障造成的,從表面看是因為外境的幹擾,其真正原因,是因往昔業力所造。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默念一句話,業障自然消除!
    這句話就是:消除業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眾善奉行、諸惡莫作。這句話出自佛家,也確實是佛教認為消除業障最好的方法。只要你此後牢記這句話,堅持行善積德,遠離惡因,業障自然會消除。我們每個人都造下過惡業,其實業障並不可怕,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消除業障,《金剛經》上說: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受持讀誦金剛經也可以消除業障,這是因為在你受持讀誦金剛經時,有人輕賤你,所以你才能消除自己的業障。
  • 佛教:「業障」重的人,常有四種特徵,看看你有嗎?
    「業障」是佛門中的術語,想必許多學佛人都聽過,但它究竟是何含義,卻未必人人能說清楚。其實,業障並不是迷信,所謂「栽瓜種豆,自作自受」,那些平素造作惡業的人,身邊不乏障礙修行證果的逆緣,而這些「障礙」,就是我們所講的業障。
  • 什麼是業障,業障有哪些表現,如何消除業障?
    業障示現後,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很多善知識與同修問的最多的問題便是,怎麼能夠消除業障。那麼首先,我們得要清楚究竟什麼是業障。在佛教當中,業障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概念,指的是眾生於身、口、意所造的能蔽障正道的惡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