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幼兒園成為真正教育設施?日本設計師:空間認知能力同等重要

2020-12-17 芥末堆看教育

愛之園幼兒園

芥末堆 9月29日訊 「孩子們從幼兒時期開始,就需要豐富的自然體驗,和動植物接觸,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不可思議」,日本建築師日比野拓在愛之園的啟動儀式上講道。

愛之園是北京愛之園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旗下運營的首家幼兒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主要為為2-6歲中外籍孩子提供個性化學習、沉浸式雙文化體驗和自然教育。園區在舊有基礎上改建,定位「通過和自然相接觸能得到學習成長的園舍」。

愛之園管理公司代表張宇徵這樣總結愛之園建築特點,即建築連廊的設計、屋頂花園和擁有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愛之園西城校區、園方代表Matt Smith表示,「在愛之園,為2-6歲的孩子提供個性化學習、沉浸式雙文化體驗和自然教育的機會,在奠定堅實的學術能力基礎上,希望他們成為有情有趣的人。」

通過設計去激發孩子的活力,這正是愛之園建築和景觀主設計師日比野拓的設計理念。他認為幼兒園設計要注意想像空間的留白,不要用過多的色彩,不要把孩子的思想禁錮起來。「空間認識能力對於孩子來說,是與語言能力、數學能力同等重要的。」

在備受關注的幼兒園安全方面,日比野拓表示,「安全」不用包含在幼兒園的理念中,環境中有一點危險是可以的,過度保護會讓孩子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傷和失敗也是學習和成長。

他認為,如今大多數幼兒園以方便成人為中心,因為小孩子不能做選擇,都是由大人來做選擇的。因此,幼兒園建立的理念很重要,成年人要明白到孩子才是幼兒園的主角,他們需要各種各樣的生活經驗。

「我覺得幼兒園是讓孩子們自己思考、尋找答案的地方,是一處教育設施,而不是一個遊樂園或者是主題樂園。」日比野拓說。

相關焦點

  • 如何通過幼兒園牆面設計提高幼兒對空間的認知能力
    一.牆面設計理論支撐交互式牆面能夠對幼兒空間認知能力的培養和園所教學活動起到良好的銜接作用,可以通過良好的設計手法積極的引導幼兒參與到牆面環境中去,既能從感官上啟發幼兒,又能將文化知識與行為規範得以交互傳達給幼兒,是幼兒輕鬆的適應所處的空間
  • 設計了540多所幼兒園,這個日本大師的理念徵服中國:我的幼兒設施不...
    但是成為一名幼兒園建築設計師,卻有一個契機。 1993年, 日比野拓先生進入日比野設計公司,開始從事設計工作。一方面,日本雙職工家庭開始增多,不得不把孩子交給幼兒園或者保育員託管;另一方面,幼兒園和保育園的經營模式也在改變,建築模式也隨之需要革新。同時,客戶也迫切地希望找到專業人士來負責幼兒園設計。
  • 日本幼兒園設計完勝中國,五顏六色的設計早已過時
    他有著「日本最了解兒童的設計師」之稱,日本與國際有超過500所幼兒園都是經他之手新建或改造,同時也是備受全世界矚目的建築師。幼兒園的餐飲空間在日本也被視作是兒童成長教育的一部分。以致到現在我們在電視上都能看到日本廚師對食物的精雕細琢的畫面。在日比野拓的設計下,幼兒園裡的廚房都是通透可見的。食物製作的場所,常常可以勾起孩子們的好奇心。「空間認識能力對於孩子來說,是與語言能力、數學能力同等重要的。因此,我更多的是在設計上做減法,創造出更多的留白。」
  • 日本的幼兒園設計有何特別之處?
    「縱觀日本的幼兒園設計,與其說是建築師在做設計,不如說,建築師是在用心做著幼兒園裡的無形教育。」01.「培養獨立性」的概念,幼兒園是孩子們學習成長的場所,特別鮮豔的顏色或者素材雖然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從讓孩子們「認知「事物的角度來看,也許這些並沒有太大的益處。
  • 從建築看教育:亞洲五大國家的幼兒園都是什麼樣子?
    學校建築不僅僅只是裝載學生的「教育容器」,而是教學空間、知識展示空間、信息交流空間,同時還是人與人之間建立情感聯結的空間。學校的建築的形態與教育實際上是息息相關的,教育理念的變改變建築的形態,建築形態影響教育的過程。
  • 如何創造多樣化、讓兒童更舒適教育空間?
    幼兒園在本質上是一個「幼兒生活成長的空間」。它是幼兒發展認知、情感、社會和個體技能的場所。人們常說一所好的幼兒園是幼兒除了父母和老師外的第三位老師,這句話顯示了幼兒園的建築環境不僅僅是幼兒學前教育的物質基礎,更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適宜的建築環境中,幼兒更易獲得有益於身心的經驗,並形成良好的空間認知和行為個性。
  • 幼兒園設計案例:日本船橋市Amanenomori幼兒園
    幼兒園設計師通過改變屋簷的高度和樓層的方向,讓每個樓層的室外空間不僅通透開闊,且富於變化。有充滿陽光的區域,也有陰涼的角落;有高聳的屋簷還有狹長的走道,有自然的小山丘、平緩的草地還有神秘的山洞,使孩子們在幼兒園怎麼玩都不會膩。
  • 創造感知自然的場所:兒童對幼兒園空間有哪些需求?
    因此我們在設計實踐探索中力圖「把幼兒園建築建立在感官教育的理論基礎上」,把為幼兒「提供感官運用與接觸的場所作為設計出發點」,培養幼兒健全的心理和身體素質,真正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幼兒園設計中通過「人為設置發現性、冒險性遊戲設施」,提供幼兒園組織有目的的障礙性活動競賽,培養幼兒抗挫折能力,讓幼兒體驗到各種困難和解決困難帶來的樂趣、信心。
  • 國際幼兒園PICLC教育體系:系統培養孩子多方面能力
    如何系統培養孩子成為「燃眉之急」根據國內知名諮詢公司-艾媒的調查報告指出:2018年,92.3%的中國父母對幼兒園階段孩子的教育需求是培養性格習慣,其次是促進溝通交流,其佔比72.6%,提升技能素質、提高智能潛能與提高學習成績均位於此二者之後
  • 日本幼兒園設計大師日比野拓:「這是我在中國,最棒的作品」
    「如果您作為家長,在給自己的孩子挑選幼兒園時,最看重的是什麼?」 愛之園建築和景觀主設計師日比野拓毫不猶豫地回答:「沒有過多的限制,不給孩子答案,讓孩子有更多想像空間。」 這也正是將「建築與教育」的精神內涵,融入愛之園設計初衷的最真實寫照。
  • 設計從尊重兒童開始 | 幼兒園空間設計常見的五大問題解讀
    空間環境是兒童成長的重要條件保障。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怎樣的環境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空間環境無時無刻都在發揮著潛在的教育功能。瑞吉歐教育體系的代表人物洛利斯•馬拉古齊認為,富有活躍氣氛的教室已經變成了繼班級組織和教師之後的「第三教育者」。幼兒的活動形式、空間認知、創造能力、社會交往、情感發展等都與空間環境有著密切的關聯。
  • 日比野拓:「教育設施從來不是設計師顯擺技能的場所.」 | 環境與教育密不可分,KSL為做教育做設計.
    」「面向運營方的諮詢顧問」「面向家庭的親子活動」兒童環境諮詢保育課程遊戲諮詢人員培訓育兒信息活動策劃…從環境設計來考量,設計不應只服務於在該教育設施工作的成人、家長,更應該著眼於在這裡成長生活的孩子們,孩子們才是主角,教育設施的目標不應該本末倒置。
  •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全網追蹤】   文章轉載自 小春堇國際幼教   一提起日本的幼兒教育,我們腦海中會出現一些知名的日本幼兒園。   我們很容易想到日本著名的藤幼兒園。環形的屋頂操場,穿過屋舍的大樹,高低不平的草地以及成堆的原始木頭……藤幼兒園將與自然友好相處的教育理念貫穿到極致。
  • 兒童空間環境的探究,聽聽設計師怎麼說?
    近期收到來自五湖四海的諮詢,有第一次做園所,想打造一所品質的幼兒園,沒有頭緒?成本需要多少?還有深入思考的,環境是否和教學課程能互助?今天我們請來一位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她是一位母親、更是非常優秀的設計師,一起探討兒童空間的環境的問題。
  • 日比野拓:孩子需要自由而真實的幼兒園
    作為設計了超過430座幼兒園的專業設計師,日比野拓不僅是日本最知名的幼兒園建築師,在中國乃至全世界也都具有超高的人氣。在他的眼中,幼兒園不是遊樂園,而是一個自然、真實、樸素、舒適的學習場所,讓孩子們感受、學習、成長,這正是一座優秀幼兒園真正的意義。
  • 行業觀察|如何認知現代日本學前教育的發展目標?
    通過獲取更多的經驗與教訓,不斷充實自己,讓我國的學前教育行業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從而真正惠及全中國的孩子。日本的學前教育,起步早,投入大,其發展形態也常年在世界前列。我們去獲取和更新對於日本現當代學前教育發展及改革情況的認知和理解,對現階段中國學前教育的大發展也大有裨益。
  • 兒童廚藝體驗是一個新潮流,幼兒園如何開展廚藝體驗課程?
    隨著經濟的發展,形式新穎,倡導陪伴,互動性和趣味性並存的兒童廚藝體驗課程成為早期教育的新潮流,作為「食育」的分支,兒童廚藝體驗可能會是比較新穎的早期教育途徑,兒童廚藝體驗旨在通過讓兒童動手製作美食,製作過程中,不僅了解到基礎的食物知識以及飲食文化,還鍛鍊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 如何打造適宜兒童成長的空間?
    作者| 稚悅兒童來源| 稚悅設計(ID:hb_sjty)在兒童空間設計中,設計師除了要考慮安全性,開拓性的空間環境,設計的趣味性也是至關重要的。有趣的環境可以激發幼兒對周圍環境的探索欲望。不斷收穫驚喜,充分體驗趣味空間,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培養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
  • 國外幼兒園設計完勝,五顏六色的設計早已過時
    他有著「日本最了解兒童的設計師」之稱,日本與國際有超過500所幼兒園都是經他之手新建或改造,同時也是備受全世界矚目的建築師。幼兒園的餐飲空間在日本也被視作是兒童成長教育的一部分。以直到現在我們在電視上都能看到日本廚師對食物的精雕細琢的畫面。在日比野拓的設計下,幼兒園裡的廚房都是通透可見的。食物製作的場所,常常可以勾起孩子們的好奇心。「空間認識能力對於孩子來說,是與語言能力、數學能力同等重要的。因此,我更多的是在設計上做減法,創造出更多的留白。」
  • 5所海外小學設計詮釋未來教育空間新理念
    空間將成為教育的一部分,不是簡單的承載體,而是主動的參與者,也是從心理學、行為學層面上啟發、影響使用者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理念的變革和運用,教育空間設計不再是存粹的建築設計問題,而成為一個融合教育學、設計思維、數位技術等多個領域的跨學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