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來啊,造作啊
文:xiaobai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
【成語名字】頤指氣使
【成語拼音】yí zhǐ qì shǐ
【成語釋義】頤指氣使,是一個成語,頤:腮幫子。指:指示。氣:神氣。使:指使。頤指:動下巴示意,指揮別人。氣使:用神情氣色指使人。不說話而用面部表情示意。形容有權勢的人指揮別人的傲慢態度。含貶義。
【近義詞】盛氣凌人、趾高氣揚、神氣活現
【反義詞】唯唯諾諾、低三下四、奴顏婢膝
【成語出處】
唐·元稹《追封李遜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遜等有地千裡,有祿萬鍾,頤指氣使,無不隨順,所不足者,其唯風樹寒泉之思乎!」
【成語故事】
公元900年,宦官劉季述乘唐昭宗酒醉發動政變,廢黜了昭宗,立太子李裕為帝。然後,他派人去汴州,請靠鎮壓黃巢起義軍起家的節度使朱溫予以支持。朱的心腹李振獻計,請朱溫以勤王為名消滅宦官,以便控制朝廷。
朱溫採納了李振的意見,派他去京城長安聯絡宰相崔胤共謀大事。崔胤答應後便派兵進宮中殺了劉季述,恢復了昭宗的帝位。朱溫因功被封為梁王,從此對李振更加信任。
公元904年,朱溫又殺了崔胤並脅迫昭宗遷都洛陽,從此昭宗便變成了傀儡天子,李振作為朱溫的心腹親信,常被派去洛陽窺視昭宗和其他大臣的動靜。
李振小人得志,趾高氣揚,目中無人,頤指氣使。每次他到洛陽,總要把自己看不順眼的貶掉幾個。因此,朝臣們在背後都稱他為「鴟梟(chī xiāo)」(貓頭鷹)。
公元905年,朱溫指使李振勾結宰相柳璨把30多名大臣降職貶往外地,殘暴成性的李振給他們扣上浮薄的罪名,全部投入黃河中淹死。
公元907年,朱溫滅唐稱帝,建立後梁政權。李振當上戶部尚書,但僅過了17年,後梁便被後唐所滅,李振被滿滿門抄斬。
歡迎轉發
點贊分享,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
往期精彩
一天一個成語3——完璧歸趙【戰國趙】
一天一個成語5——指鹿為馬【秦朝】
一天一個成語11——火燒赤壁【三國】
一天一個成語12——逐鹿中原【西漢】
一天一個成語17——運籌帷幄【西漢】劉邦的」攻心計「
一天一個成語18——臥薪嘗膽【春秋】
一天一個成語22——一敗塗地【秦】劉邦起家於沛縣,也是為什麼各種史書中常稱他為「沛公」
一天一個成語25——彈冠相慶 冠讀一聲,多為貶義,以後用成語可不敢亂用哦
一天一個成語26——傾國傾城【西漢】美人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才可描述其美貌
一天一個成語27——乘風破浪【南北朝】因為韓寒的電影《乘風破浪》而出名的成語,原來是有雄才大略的古人的一句豪言壯語
一天一個成語28——狼狽不堪【晉】平時只喜歡用狼狽,把成語的不堪二字都幾乎省略,狼狽不堪的境地程度更深些
一天一個成語29·各位親,我們是不是該修煉一下自己說話的能力。有些人不喜歡的圓滑世故長袖善舞,在古代竟然還是一種美德
一天一個成語31·你喜歡一個人,這個人也喜歡你,可是面對你的靠近,ta卻會表現的忽冷忽熱、若即若離?
一天一個成語34·處世之手段?古時候讚頌的高尚品德,在如今竟然完全朝著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
一天一個成語35·帥-聰明-又願居於人下-做一輩子忠臣,難得
☞文章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查看歷史消息,請戳閱讀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