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即燃燒》|王蒙以青春的方式向文學與人生致敬

2020-12-19 廣州日報

日前,

文壇大家王蒙的全新作品集

《人生即燃燒》出版:

人生應該是發光的過程,

不一定燦如煙火,

但至少能照亮生活。

王蒙是一個有著豐富生活經歷和創作經驗的人,該書講述對文藝與人生的深刻理解,全面展示了其半個多世紀以來在文學創作方面的成就。

記者獲悉,該書系作者親自修訂,從文字內容到裝幀設計均親自把關,精雕細琢,詮釋人生的力量。

同時,東野圭吾、安妮寶貝御用設計師「所以設計館」親自操刀製作,全彩撞色裝幀,雅致而時尚,用青春的方式向文學與人生致敬。

(王蒙,資料圖片)

王蒙接受採訪時說:「文學本身並不能產生文學,只有生活才能產生文學,這是我的一貫信念。」

王蒙的語言幽默智趣,字裡行間透著積極的人生態度與「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他的觀點獨到而充滿辯證,理性評判世間萬象,卻又與大眾思維有所不同。他所有的文字,都是他才情橫溢的完美證明。  

王蒙經典語錄

1.作家不是世界的審判官,而是世界的情人。

2.人生應該是發光的過程,不一定燦如煙火,但至少能照亮生活。

3.很多時候,經典的價值在於它創造了一個世界而不在於去解釋這個世界。

4.人們要面對的文本太複雜了,比如一個詞語,比如一個宇宙。

5.人生再艱難,文學依然在場。

6.人生實苦,然而有美。用一種審美態度觀照自我,就有了人生的滋味。

7.世事並非都如博弈,有時也如押寶。

8.文學本身並不能產生文學,只有生活才能產生文學。

9. 藝術就是永遠的悲愴的解釋,音樂就是無法擺脫的憂鬱的擺脫。

10.只要還在人間,你就不會完全麻木。

11.好在只要活著,就不僅有懷舊,有夙願與舊夢,更有無限的關於明朝的遠航的憧憬和希望。

12.裝瘋對於封建中國的大家閨秀,實在是一個大解放。

13.喜是悲的升華,是悲的超度,是悲的極致。而悲,是喜的核心。

14.喜是額頭的慧眼,喜是洞穿的預見,喜是對世界的把握與完成。

15.暢想未來就是我們用來鼓舞情緒的良方。

16.多少青春,多少肌肉,突然展翅,不飛。

17.小說是對時光的一種抗拒,一本成功的小說能使其中的人物永葆青春。

18.小說追求著一種永恆,連接著一種永恆,這是小說的最高境界。

19.小說是人的精神的試驗場,這個試驗場不僅是便捷的,而且是無窮無盡的。

20.寫作的過程是一個升華的過程,閱讀的過程是一個被提高的過程。

21.荒誕、幻化也是一種美,是一種突破了現實的硬殼、擺脫了大地的蕪雜的美。

22.文藝是需要被討論的,不然就失去了本身的意義。生活也是。

(摘錄自王蒙《人生即燃燒》)

作者簡介

王蒙,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文化和旅遊部原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曾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9月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王蒙筆耕近70年,作品累積達1800餘萬字,被譽為中國當代文學走向現代寫作技巧的開拓者。代表作有《青春萬歲》《這邊風景》《活動變人形》等,作品被譯成英、俄、日等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

《人生即燃燒》

王蒙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吳波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吳波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戴雨靜

相關焦點

  • 年近九旬依然書寫青春書寫愛情 來聽王蒙講一堂文學課
    >書寫關於人於人生的種種依戀「我認為青春給了文學活力、熱力,還有奮鬥的內驅力,我認為文學給了青春提高、美化和興味。王蒙先生說:「怎麼能夠挽留住我們對青春的這種體會、這種心得、這種記憶呢?文學是個好東西,文學讓你一下子就把很多美好的東西挽留下來了。」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紅樓夢》是王蒙先生百讀不厭的一部。
  • 《一堂好課》:聆聽名家故事,感悟非凡人生,照亮人生之路!
    01 文學是對青春的挽留我國當代知名作家、學者王蒙說:「文學是對青春的挽留。」文學是對時光的一種挽留,它能夠讓我們的青春永駐。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青春是人生最燦爛的年華,它富有活力、充滿希望,令人無限嚮往。光陰易逝,韶華不再。
  • 致敬復甦的武漢:品味《青春詩會》,感受櫻花盛放,汲取青春能量
    青春,是明媚的陽光,是積極向上的熱血激情,是不忘初心的擔當,是無畏困難的勇敢。就讓我們在王蒙老師和眾多青年電影人的詩歌朗誦中,以詩歌的方式相會,致敬這個註定不凡的春天吧。青春詩會朗讀的第一首作品:《青春萬歲》序詩此次青春詩會,眾多青年電影人們朗誦的第一首詩是王蒙老師的《青春萬歲》序詩。
  • 青年,怎解燃燒而不冒煙的人生方程式?
    品格的力量,深深融匯在青年的血液裡,熔鑄在青年的人生基石中,以靜水深流的衝力和固若金湯的定力,湧動激情,舞動青春,推動青年一代或鷹擊長空,或躍上潮頭,始終開風氣之先。   品格是善與惡的分界線,是人生正與負的指南針。青年一代的品格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未來。
  • 文學創作的歲月會是激情燃燒的過程
    換句話說,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一定是作者激情的燃燒過程,乃至生命的燃燒過程。有激情,才能有作品;有激情,也才能有好的作品。如果說生活是文學創作源泉的話,那麼激情就是文學創作的動力,激情的燃燒是優秀作者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講,激情是文學創作的動力和源泉,激情的燃燒是文學創作靈感和文學升華飛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 81歲斬獲茅盾文學獎,迎娶小20歲的嬌妻,王蒙:我敢跟年輕人們比
    在1953年的時候,便寫了一篇小說《青春萬歲》,這部小說得到了文學評論家蕭殷、詩人邵燕祥等人的指點和修改,在《文匯報》等報刊上發表。那一年,王蒙才19歲。我想,正是因為「心態好」,王蒙才會有「不是我要寫小說,而是小說跑到我的生命裡來了,我不得不寫」的感覺。也正是這種人生態度,使王蒙在寫作時「詞語就會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地湧來」,這是王蒙先生獨特的人生智慧。
  • 你覺得,青春是什麼樣子的?迷茫就來看看王蒙老師這首詩吧!
    你覺得,青春是什麼樣子的?你覺得,青年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是什麼樣子的?是不是很懵懂、很迷茫呢?別怕,來看看王蒙老師這首序詩吧!《青春萬歲》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早期的作品。開始創作此書時,王蒙先生也才19歲,也處於和書中的人物們相似的青春時期。從青春的視角來書寫這一首積極昂揚,充滿活力的青春之歌。作者通過這本書,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不久後,正處於新舊時代交替的一群高中生的精神風貌。他們有理想,敢奮鬥,心懷天下,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而這首詩,就是他為這本書寫的序詩。
  • 王蒙:活力海大,助我創造到老
    著名作家、中國海洋大學顧問、教授、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名譽院長王蒙來青為文學館揭牌。    王蒙文學館是集文化展覽、學術交流、革命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學館,分為「青春萬歲」「王蒙在海大」兩大板塊,通過王蒙先生300餘種不同語種、版本著作,以及幾百幅圖片和大量王蒙先生珍貴手稿、書信、實物等,生動、立體地展現了王蒙先生作為一代「人民藝術家」豐富的人生歷程、傑出的文學成就和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是中國海洋大學新的文化地標。
  • 致敬2020高考那些燃燒的青春
    還得配個橫批:先生廚趣藝童飛躍都是青春,一個燃燒著自己,點亮更多年輕人的青春與未來;一個正當年華,恣意奔放做出自我——這些,就是時代的頭條!人生就要歷練,人生就要過得了考試這一關!「之前我也給學生親手寫過這些公式,這次希望學生們考前要多看看,用麵包築成他們的形象記憶的基礎,這樣的方式往往比冰冷的試捲來得更加直觀和高效。」陳老師說。
  • 王蒙:《論語》教會我們人生六階段和三境界,讀懂走向人生巔峰
    1934年出生的王蒙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官至文化部原部長。對於做官,王蒙說」人生永遠不會滿足,自己也不例外,做官久了,就會嚮往更高的權利力,忍不住去嚮往,從而忘記了當年創作的初心」,這也是很多人在權力道路上漸行漸遠的原因之一。
  • 熱評丨致敬青春,讓每一寸光陰都閃閃發亮
    節目中,主持人董卿與小說《青春萬歲》作者王蒙,電影《青春萬歲》的演員蔡國慶、施天音等人,共同回憶那段永不逝去的青春。此外,戲劇總導演田沁鑫聯袂李蘭迪、姜梓新、胡可女、臧洪娜等青年演員,重新演繹了那部洋溢著青春與熱情的經典作品。王蒙,這名曾經的「少年布爾什維克」,1953年創作《青春萬歲》時,年僅19歲。1956年,《青春萬歲》定稿,1979年正式出版。
  • 王蒙:在手機時代,文學依然是「硬通貨」
    王蒙前不久,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長、「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蒙應邀來到廣州黃埔書院進行主題分享。「我想告訴大家,任何時候我們都離不開文學。」王蒙表示,在手機時代,文學依然是「硬通貨」,正因為如此,所以儘管自己已經86歲了仍筆耕不輟,依然是「一線勞力」。
  • 王蒙:文學是「硬通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王蒙說,在手機時代,文學依然是「硬通貨」。在今天,我們要更要追求能代表我們時代巔峰的高級作品,決不能永遠停留在抖音、段子水平上。「如果只是停留在這個水平上,上無法對祖宗,下無法見兒孫。」王蒙說。 在開場白中,王蒙表達了對人們看手機時間越來越多、看文學作品越來越多的擔憂。
  • 王蒙御用插畫師:為王蒙著作手繪漫畫約200幅(圖)
    王蒙展示「背麻袋」漫畫 吉建芳 供圖  王蒙文學藝術館日前在四川綿陽正式開館,王蒙「御用」插畫作家——西安女漫畫家吉建芳受邀出席,並在開館當日舉辦的「王蒙文學生涯61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王蒙隨後再出版他的「王道」系列文學作品時,點名讓吉建芳給整套書籍畫插圖。「王道」書系共8本,包括《老子的幫助》《紅樓啟示錄》《我的人生哲學》《讀書閱人》,以及《莊子的快活》《莊子的奔騰》《莊子的享受》和《中國天機》,整套書系共117幅插圖全部由吉建芳繪製而成。吉建芳說:「閱讀王蒙老師的文字,思考它,領悟它,並用合適的圖形元素予以詮釋,這個過程是愉悅的。
  • 《當代》雜誌創刊35年紀念:向讀者和作家致敬
    馮驥才、王蒙、劉心武、王朔、鐵凝、賈平凹、王海鴒、阿來等35位作者獲得《當代》「榮譽作家」稱號。在當天同時進行的《當代》長篇小說(2014)年度獎評選中,賈平凹以《老生》蟬聯「年度最佳長篇小說」。很多作家都曾向《當代》投稿。  路遙當年投稿給《當代》的時候,曾給編輯致信說,此稿不用,他將永不創作。所幸,不僅《當代》刊登,還榮獲全國中短篇小說獎。30年前,王朔和他的小說都還有些靦腆,作為中篇處女作,《空中小姐》獲得《當代》文學獎,似乎給了他文學自信,於是中國有了一個"叛逆"作家。
  • 萬裡歸來顏愈少,青春萬歲
    走遍千山萬水,用盡千言萬語,最後卻只是鼻尖發酸,在心裡默默地念:青春,萬歲。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本周日,當《故事裡的中國》節目回味《青春萬歲》這部文學作品及同名電影時,不知你是否也感同身受,是否也認為青春已不需要文飾,因為它本來就是發光的。
  • 他「青春永駐」的秘密是?
    不是回憶錄,無關乎人生喟嘆而是一部關於愛情的小說集「王蒙先生老矣,寫起愛情來依然出生入死。王蒙先生說2文學挽留了青春和時光從中央團校畢業後16歲的王蒙成為一名共青團的幹部投身到青年工作中」這樣子充實、激情、豐滿的日子讓他有了一種衝動他要用文字記錄下來這一切1953年11月王蒙先生開始了他的文學處女座《青春萬歲》
  • 王蒙文學館和林少華書房同時在中國海洋大學揭牌
    今年是中國海洋大學建校95周年,10月17日,剛剛度過85歲生日,曾經的中國海大教授、文學院院長,如今的著名作家、中國海洋大學顧問、教授、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名譽院長王蒙回到中國海大,見證了王蒙文學館的揭牌儀式。
  • 王蒙:我對網絡文學沒有生疏感
    昨日,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傳統作家與網絡作家對話」活動第二場在佑聖寺十月文學院舉行。由於83歲的著名作家王蒙到場,這場關於網絡文學的對談顯得格外有趣味。此次對話代表傳統文學的是王蒙、邱華棟、大頭馬,代表網絡文學的是管平潮、亂世狂刀、瘋丟子。他們的年齡跨度從「30後」到「90後」,由於年齡的差異,他們對網絡文學的參與和體會各不相同,因此在對談開始時,主持人便讓幾位作家都講一講,自己是什麼時候接觸網絡文學的。「我對網絡文學沒有生疏感。」
  • 85歲王蒙:如果把宇宙看成一個指環,我們就是鑲在上面的寶石
    的確,王蒙的創作幾乎與新中國同齡——1953年,19歲的小夥子動筆寫下了《青春萬歲》,從此便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文學旅途:1956年《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發表在《人民文學》,1979年中篇小說《布禮》面世,同年《悠悠寸草心》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