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出生的王蒙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官至文化部原部長。
如今86歲的王蒙當年從一介文人走上了國家文化的權力中心,恪盡職守了三年,他將這三年的經歷概括為「且悲且驚且喜」,悲的是個人力量微薄而文化事關百姓,身居要職能力有限;驚的是中國文化發展之路健康迅猛,道路漫長前途光明;喜的是年青一代對傳統文化尊師重教,文化傳承後繼有人。
對於做官,王蒙說」人生永遠不會滿足,自己也不例外,做官久了,就會嚮往更高的權利力,忍不住去嚮往,從而忘記了當年創作的初心」,這也是很多人在權力道路上漸行漸遠的原因之一。
曾經有一件事情讓王蒙記憶猶新,在一次盛大的會議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因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候選名單上遺漏了自己的名字而泣不成聲,當眾失態。在欲望的驅使下,每個人可能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如何取捨考驗的是人生的智慧。
王蒙一生著作等身,晚年潛心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從中得到了關於人生的真諦。我們應該怎樣度過一生,在《論語》、《孟子》、《莊子》、《老子》中都有涉及。
以《論語》為例,孔子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耳熟能詳,講解的正是人生的六個階段,也是人生的自我修行之旅。
第一個階段要志於學,培養的正是學習習慣和性格品德,只有人格健全才能處事周全。
第二個階段要獨立自主,有自己的判斷原則和選擇依據,人生關鍵只有幾步,三十歲正是跳板之年,選擇正確平步青雲,選擇錯誤碌碌無為。
第三個階段要把握自我,不被時局左右,迷失前進的方面,更不能因為利益的誘惑而喪失做人做事的標準,這一階段決定了一生達到的高度。
第四個階段要懂得和解,有些事情逐漸看淡,有些事情仍需努力,但如何擺正我們與環境、社會的關係則更為重要。
第五個階段要審時度勢,聽得進別人的勸告,防止因為剛愎自用失去人生取得的成果。
第六個階段要進入自由的王國,不必害怕違反規範禮儀,聽從內心的方法,追求內心的安樂。
以上六點對應的正是人生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人生如詩,美麗多情,輾轉反側,君子好逑,動人心扉。
第二重境界是人生如禮,揖讓進退、顏色應對、規矩禮法、遵命照辦。
第三重境界是人生如音樂,慷慨激昂、優雅婉約、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百味俱陳。
體會到這三重境界,人生的成功秘密自然揭開:
從樂觀開始,做好人生規劃,不畏懼悲傷和恐懼,警惕三個階段:少年時候,氣血尚未成形,要警惕女色的引誘與沉迷;壯年時候,血氣剛剛強健起來,要警惕好勝與耽於爭鬥;而等到老了,血氣開始衰弱,應該警惕伸手要這要那。
這些都是王蒙一生的經驗之談,他把《論語》、《孟子》、《莊子》、《老子》的精華進行了概括、總結,加入了自己對其中哲理的思考,編成了《寫給中國人的中國智慧》。
在這套書中,每一頁都有一個獨立的主題,可以隨時翻閱,獲取《論語》、《孟子》、《莊子》、《老子》中人生精進的智慧,這套書打破了以往傳統四大經典千年不變的全文閱讀模式,簡單易懂,方便可學,通過這本書不僅可以提升人生境界、走向人生巔峰,還能教育下一代,讓知識和文化代代相傳,用古人最經典的智慧教導後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連結進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