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到底是什麼神仙職業?竟清一色是名校碩博……

2021-02-19 碩士博士俱樂部



























來源:丁香學術(ID:dingxiangshiyan)

作者:莫軒、SOOF

近日,一則武漢大學學生輔導員招聘錄取公示引起了熱議。錄取名單上的各位新晉輔導員學歷清一色的名校碩博士,甚至還有海歸的名校博士

網傳武漢大學 2021 年學生輔導員擬錄用名單(部分),圖片來源:知乎很多人就納悶兒了,學生輔導員到底是什麼神仙職業,竟然也需要博士學歷了?為何輔導員工作都需要博士學位打底?

八九年前,本科生的就業壓力雖已日漸山大,但大多數人還是優先選擇工作或者考研,只有個別實在找不到合適工作的本科生會在畢業後當輔導員。因為很多學校有政策,輔導員可以免試讀本校的在職研究生。

如今,在職研究生政策改革了,輔導員也成了香餑餑,引得無數名校博士追捧。這真驗了那句話,「當初你愛答不理,現在你高攀不起」

事實上,輔導員是我國高校特有的崗位。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輔導員的身份非常尷尬:是教師但不教學,是幹部但沒待遇。很多時候難以得到高校師生的尊重和認同。

在不少人眼裡,輔導員的工作不過是處理瑣碎的日常學生工作,抓抓學生的政治思想動態,還有人呼籲要取消輔導員這一崗位。

但是,官方顯然不這樣認為。2017 年 9 月,教育部出臺《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在明確輔導員職責和地位的同時,也強調了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發展

文件劃定了專職輔導員職務和職級的「雙線」晉升通路,制訂了專門的激勵機制,並且為輔導員單獨設立考核標準和培訓項目,要求省級教育部和高校每年都要抽調一批優秀的輔導員出國交流學習。

至於人員配比,文件也進行了明晰的規定:高校輔導員按 1:200 的師生比例配備。


名正則言順,有了教育部的規定,輔導員職業的吸引力大增。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與科研教學崗比起來,輔導員崗簡直不要太好。很多人進高校,看重的是穩定。但是現在很多高校的專職科研崗,說白了就是「臨時工」,博士畢業籤五六年「非升即走」的合同,最後能「升」的不到兩成,編制非常難拿。如果做輔導員的話,只要聘期內沒犯較大錯誤,基本都能順利入編。無怪乎博士們都來競聘輔導員了。其實,武漢大學並非唯一一所公開招聘博士擔任輔導員的高校。在人才招聘網站的高校輔導員招聘專欄裡,不難找到諸如重慶郵電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學校招聘輔導員的信息,招聘要求普遍包括研究生以上學歷,有的更是直接要求博士學歷。要求高,待遇也得高。縱觀各個高校,輔導員有「五險一金」早已是標配,餐補、交通補貼等各項補貼也幾乎應有盡有,教師公寓、家屬就業、孩子上學的問題也都能解決。一位高校任職兩年的輔導員發帖稱,自己每月到手的工資過萬,還有各項補貼超過兩千,此外還有績效獎金每年至少 3 萬。筆者的哥們兒畢業後成為西南地區某頂級高校的校聘輔導員,第一年到手 16 萬多。可見輔導員的待遇已經超過很多公務員,即便在一二線城市,也非常具有競爭力。據說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高校輔導員的工資可達月薪兩萬。如果考慮到寒暑假以及其他額外好處,這樣的待遇對於任何一個寒窗苦讀二十載的博士而言,都可謂誘惑大大滴。所以,名校博士爭相應聘輔導員的現象一點也不奇怪,以後會成為常態。博士就業一年不如一年,人才內卷越來越嚴重。名校博士入職高校輔導員,成為高學歷人才內卷的有力佐證。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加速發展的特殊時期,人才內卷是必然結果。從 1981 年我國重新建立研究生培養體系以來,截止到 2019 年共培養了 88 萬名博士,2020 年畢業的博士有 6.5 萬,博士總數大概在 94.5 萬。博士就業的主流一直是高校,目前全國高校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共有 47 萬人,大約佔全體博士的一半。但這並不代表博士畢業後有一半的可能性進高校。據統計,全國高校的博士生在讀人數為 52.4 萬,包括 2020 年新入學的 10 萬。但全國高校每年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僅有 3.5 萬左右,包括面向碩士和本科的輔導員崗位和其他行政後勤崗位。稍微計算一下就會發現,按照現在的就業狀況,在讀博士的「存量」用 15 年也消化不完;博士畢業生中僅有 1/3 的人能進高校。在就業市場裡,僅論入職高校,博士已經遠遠供大於求,內卷不可避免。首先是慣性使然。這裡的「慣性」包含多個方面的含義,以父母為代表的大眾認知中,博士畢業進高校是很好的選擇;在課題組的氛圍中,無論導師還是師兄師姐,也都傾向於進高校;在自己的認知中,一方面缺乏社會經驗,一方面受到前兩者的暗示,也覺得進高校不錯。第二,所謂的「穩定」。體制內很穩定,穩定壓倒一切。尤其在疫情打擊下,百業凋零,穩定顯得尤為重要。入職高校就有可能拿到編制,以後就是「公家人」,哪怕錢少點,也總歸穩定。第三,所謂的「輕鬆」。高校教師能正常雙休,還有寒暑假。在某些網際網路企業接連爆出嚴重侵犯勞動法的事實後,高校教師的崗位相比更顯輕鬆。雖然收入確實比公司少,但按照工作時間和強度換算,高校教師妥妥的高收入人群。第四,平臺與發展。頭部高校作為我國科研的重要承擔者,學術資源優質,比絕大部分企業好太多;即便不那麼知名的地方高校,也往往匯聚一地之精英,能量驚人。而且高校教師這個圈子總體素質很有保障,社會地位也很高,個人發展的機會和前景比較好。都知道博士畢業進高校好,但高校越來越難進,編制越來越難拿,還有無比坑人的「專職科研崗」。相比而言,有教育部文件支持的高校輔導員崗位,反而成了進高校的「捷徑」,當然會讓博士們青眼有加了。毫無疑問,更多博士進入輔導員高位,對於學校管理隊伍綜合素質的提升也將大有裨益。條條大路通羅馬,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高校再好,大多數博士還是進不去。作為高學歷人次啊,博士就業應該開拓思路,選擇多元化。如果不想放棄自己專業的話,博士畢業可以考慮進企業。技術方面的博士非常受企業的歡迎,尤其是那些有一定技術實力的大企業,特別希望博士入職。提高企業的技術實力那是當然的,博士進企業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對於初創企業而言,博士的引入能幫助公司拿到更多投資;對於技術成熟的企業,博士能幫助公司申請到更多的政府補助。因為博士帶來的好處很明顯,企業給錢也不含糊,別忘了,華為可是給應屆博士畢業生開過 200 萬年薪的,香不香?如果覺得教師這個職業好,就想當老師的話,可以考慮進小學、初中、高中當老師。有編制,福利待遇好,還有寒暑假的帶薪假期。教書育人為祖國培養花朵離咱們太遠,成為小有名氣的教師,哪怕出去兼職代課也能有不少收入。君不見,2020 年深圳某區引入的小學和初中教師中,已經出現了名校碩博士的身影。其吸引力可見一斑。如果追求安穩,博士考公務員也不是不可以的。現在還有很多名目繁多的「選調生」項目。公務員是大眾眼中的「鐵飯碗」,福利和待遇不必說,社會地位也很高。要是想有一番作為的話,可能政府這個平臺比高校平臺還好。公務員隊伍也很需要博士,博士在體系內的起點也比較高。當然,對於有想法、有技術、有能力、有幹勁的博士而言,創業也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國家目前對創業非常支持,對高學歷人才創業更是支持,配套政策和補貼都很到位;國內的投資環境也很友好,越來越正規,不少投資人和公司專門投創新性的新公司。如果想創業的話,現在真是好時候。打工人打工魂,不是給老闆打工,就是給國家打工,說到底都是為人民服務,沒必要非要盯著高校,更沒必要非得做教授。輔導員崗位很香,其他崗位也不錯。世界本應多樣,博士就業也應多元化 —— 畢竟,哪個行當都需要高學歷人才啊~

武漢大學招聘大批博士擔任輔導員

你怎麼看?

歡迎文底留言討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丁香學術(微信號:dingxiangshiyan)。「丁香學術」是丁香園旗下科研類公眾號,致力於傳播有價值的學術報導,解讀有深度的學術文章。歡迎關注!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baoerjjlove

相關焦點

  • 師兄博士後出站後,竟去高校當了輔導員?!是「內卷」還是人各有志?
    那時的我們都以為師兄要一心一意搞科研了,但是沒想到博士後出站後,他放棄了自己的多年所學的專業,而是去選擇做了一名輔導員。不過,師兄所在的高校也是他老家省會的一所985,用他的話說,工資待遇相當不錯,每年還有將近3個月的假期,這所高校招聘的時候,要求必須本碩博均為211或985高校,符合條件的師兄順利入職。
  • 名校博士當輔導員,只是基本操作!
    名單中,清一色都是頂尖大學的碩博畢業生,從清北、「華五」乃至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熱議,有人不禁問到:人才供應過剩到了這種地步了嗎?、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等9個方面的工作內容。
  • 申論面試熱點|博士當輔導員是資源浪費?
    錄取名單上的新晉輔導員學歷清一色為名校碩博士,甚至還有海歸的名校博士。討論中不乏學歷貶值、博士「內卷」等聲音。其實,武漢大學並非唯一一所公開招聘博士擔任輔導員的高校。在人才招聘網站的高校輔導員招聘專欄裡,不難找到諸如重慶郵電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學校招聘輔導員的信息,招聘要求普遍包括研究生以上學歷,有的更是直接要求博士學歷。
  • 清北碩博街道任職,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了嗎?
    清華北大又刷屏了,一張杭州餘杭區的招聘公示上了熱搜,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其中最亮眼的是當地運河街道等8個辦事處錄取的都是清華北大的碩士或博士。不少人質疑這會不會大材小用?還有人發問,名校碩博竟然這樣「不值錢」了?
  • 哈佛博士入職街道辦,商務部今年招的都是名校海歸
    哈佛博士入職街道辦,商務部今年招的多半是海外名校留學生,這就是最近正在發生的事。北大清華是最基本配置,倫敦政經伯克利和哈佛也是尋常學歷,你的學歷是什麼?到底是一切都在通貨膨脹,國內 985 小本早就不是什麼就業優勢,還是我們對好工作的定義和認知,正在發生變化?中國商務部 2020 年工作人員招錄情況是這樣的,網上已經貼出了正式的公示。
  • 如今的大學輔導員一般需要什麼學歷?
    現在的大學輔導員,到底有哪些職責,一般需要哪一個層次的學歷?顧名思義,大學輔導員的職責就是對班級中的大學生進行思想上的輔導和行為上的糾偏,是大學生所在班級得以整頓班風、淨化學風的「火車頭」。無論是班級學生的入黨事宜還是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或者是大學生的心理輔導等方面,大學裡的班級輔導員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大學輔導員的思想境界一定要高,入黨是「硬體」;同時,大學輔導員的文憑一定要高,否則難以服眾。985、211大學的輔導員,幾乎是清一色的博士學位,偶爾一兩個碩士成為重點大學的輔導員,這也不用太過驚奇,人家是文憑不夠,「人脈資源」來湊。
  • 網友怒懟輔導員,稱「輔導員是什麼物種,咋滴這麼牛逼」
    無獨有偶,在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院,兩個女大學生平日裡就喜歡漢服,所以她們就相約穿著漢服去上課,她們也預料到了會有一些驚奇的目光,但沒想到這個目光,竟來自她們的輔導員。見到她們這樣的穿著,輔導員盛怒之下罵她們是精神病,還勒令她們立即回寢室把衣服給換了,不換的話就讓她們退學了,再穿的話就要報警。
  • 清北碩博畢業生扎堆去當中學教師現象,是就業擠壓,還是人才浪費
    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文淵中學通過官方微信號,公示2020年第一輪教師招聘錄用人員公示名單,35名擬錄用人員中,有32人為碩士,3人為博士,幾乎清一色清華、北大畢業生,且都是碩士及以上學歷。連校方都感嘆:」沒想到有這麼多北大清華學生來應聘!
  • 名校畢業,放棄北大碩博連讀,成為一名老師,虧嗎?
    原來是陝西師範大學的肖盛鵬,放棄了北大碩博連讀的機會,畢業後選擇當老師。這個決定,引發了很大的爭議。2019年第十屆全國大學數學競賽,他在陝西省20000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拿到了第17名的好成績,也是陝西省唯一的一個數學類一等獎,得到了去北大碩博連讀的機會。因為更喜歡當老師,更喜歡從事教育事業,他選擇了放棄。
  • 為什麼很多大學都在招輔導員?輔導員到底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呢?
    為什麼很多大學都在招輔導員?輔導員到底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呢?現在好多高校都在招輔導員,但輔導員到底是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呢?這在我看來,輔導員其實就是類似於專職的班主任一樣,說有些像保姆的同學,就有點過分了。
  • 清北畢業碩博到街道工作,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的「精英落差」
    最近,一張2018年初杭州市餘杭區招聘公示圖引起熱議——名單裡清一色都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碩博畢業生,去向多是「街道辦」這樣的基層部門。有人質疑,這是清華北大畢業生「屈就」「大材小用」。而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後,必須消除的就是「名校情結」,尤其是「唯清華北大是尊」的教育觀與人才觀。認為這些碩博畢業生,本科不是清華、北大,這是「第一學歷崇拜(歧視)」。
  • 優酷又一甜寵劇續集定檔,清一色神仙顏太養眼,「原班人馬」必追
    優酷又一甜寵劇續集定檔,清一色神仙顏太養眼,「原班人馬」必追!要說起當下最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類型,那一定就是甜寵劇。像《有翡》就是近期火遍全網的古裝甜寵劇,趙麗穎和王一博在劇中的親密互動十分甜蜜,很多觀眾都非常喜歡這對高顏值主演。
  • 問教丨清北畢業碩博到街道工作,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的「精英落差」
    *來源:騰訊教育(qq_edu),作者熊丙奇最近,一張2018年初杭州市餘杭區招聘公示圖引起熱議——名單裡清一色都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碩博畢業生,去向多是「街道辦」這樣的基層部門。這些觀點,包括不能再以過去的觀點看待就業,都沒有擺脫「名校情結」,潛意識裡還認為清北畢業生就業就該高人一等。而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後,必須消除的就是「名校情結」,尤其是「唯清華北大是尊」的教育觀與人才觀。認為這些碩博畢業生,本科不是清華、北大,這是「第一學歷崇拜(歧視)」。
  • 清北碩博任職餘杭街道,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了嗎?|新京報快評
    文 | 鞠實 清華北大又刷屏了,一張杭州餘杭區的招聘公示上了熱搜,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其中最亮眼的是當地運河街道、喬司街道等八個辦事處錄取的都是清華北大的碩士或博士。此前,深圳南外高級中學、華中師範大學附中等招聘清北碩博等高層次人才當老師也曾引發熱議,不過總體來說,隨著雙向選擇空間越來越多元,如今輿論層面對清北碩博到最基層工作已經基本脫敏了。但此次杭州餘杭區的招聘名單依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不少網友質疑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去街道工作,會不會大材小用?還有人發出靈魂拷問,名校碩博竟然這樣「不值錢」了?
  • 騰訊又一甜寵劇上星成功,清一色神仙顏太養眼,女主還是高級臉!
    騰訊又一甜寵劇上星成功,清一色「神仙顏」太養眼,女主還是高級臉!近期有很多甜寵劇都深受觀眾喜歡,尤其是《小風暴之時間的玫瑰》,剛上線就收穫了全網好評。不得不說,胡一天和喬欣的高顏值非常養眼,兩人在劇中的親密互動更是甜度超標。
  • 名校碩博去街道辦:舊聞戳中社會輿論哪根神經?
    名單上金光閃閃,清一色的北大清華畢業生,不是碩士就是博士。而這些學生的報考單位中出現了多個「街道辦」,讓觀者咋舌。「清北」碩博任職餘杭街道,真的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嗎?第二,這麼「深」的專業,去幹那麼「淺」的職業。第三,這麼「專」的所學,去做那麼「泛」的所為。今年疫情給就業造成很大壓力,找工作難,找好工作更難。這個舊聞迎合併加深了一種焦慮:你看,連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都去街道辦幹了,足見畢業生就業之難。表面看,確實如此。
  • 高校招聘輔導員要求博士研究生,不但沒遇冷,來的都是名校畢業生
    根據科學網統計報導,近年來博士生留在學術界的比例越來越低,2019年博士研究生選擇學術職業的比例只有50.2%,而在1997年、2007年,博士畢業生選擇學術職業的比例分別為74.6%、54.3%。近10年來博士生培養規模的快速增加,高校教職需求的緩慢增長導致學術勞動力市場開始飽和,致使博士畢業生獲得學術職業的難度逐漸提高。
  • 你們一般在大學把輔導員稱呼什麼呢?老師、X姐、還是直接輔導員
    昨天有學生問了一個這樣的問題:在大學裡遇到自己的輔導員是稱呼輔導員合適,還是老師合適?因為她稱呼輔導員,有同學笑話她,朋友們認為應該是稱呼老師恰當一些,請問到底怎麼稱呼才不失禮數呢?不得不說,大學裡的輔導員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個職業了,你說他是老師吧,大多數都是不帶課的,你說他不是老師吧,又感覺像是老師,畢竟從小到大在學校裡管我們事情的一般都是班主任老師,加之有些大學輔導員還是會上一些課的,所以稱呼老師應該沒啥毛病。
  • 師兄博士後出站後竟選擇去高校當輔導員?是內卷還是人各有志?
    來源:募格學術 作者:小柒 簡介:碩博群體觀察者好久沒有寫稿了,但是今天還是想動筆寫一寫,因為這件事對我確實觸動很大。正如題目所言,我的師兄,博士後出站後去當了大學輔導員。那時的我們都以為師兄要一心一意搞科研了,但是沒想到博士後出站後,他放棄了自己的多年所學的專業,而是去選擇做了一名輔導員。不過,師兄所在的高校也是他老家省會的一所985,用他的話說,工資待遇相當不錯,每年還有將近3個月的假期,這所高校招聘的時候,要求必須本碩博均為211或985高校,符合條件的師兄順利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