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培養大國工匠——江西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綜述

2020-09-03 南昌新聞網

在去年舉行的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年僅20歲的肖星星勇奪電氣裝置項目冠軍,實現中國選手在這個項目上金牌零的突破。同時,曾璐鋒獲水處理技術項目冠軍,葉鍾盛獲飛機維修項目亞軍。

兩金一銀,是我國選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最佳戰績;難能可貴,三位選手均來自我省的職業院校。作為內陸省份,江西憑什麼能在職業教育改革中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先行先試,強化職教頂層設計

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來抓,是我省的一貫做法。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去年初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省教育廳會同17個省直相關部門共同商定我省落地方案。去年底,《江西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諸多第一次見諸文件。比如,將縣級中等職業學校建成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面向當地各類學習群體的辦學實體;增加高等職業院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比例,擴大中高職銜接培養和中高職貫通培養的招生規模;推進職業院校收益分配製度改革等。

與此同時,我省建立逐年增長的職教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加大職業教育重點項目支持力度,統籌3.5億元重點打造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群);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內部管理、教師招聘、教師待遇、職稱評聘、校企合作、專業設置等方面,賦予職業學校更多辦學自主權,推動學校面向社會需求辦學,增強職業教育體系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

今年6月,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新一輪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方案,明確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路徑。建立校企合作的雙向激勵政策,出臺「校企合作負面清單制度」;改革教師績效工資制度,鼓勵學校積極向市場、行業靠攏;建立「職教高考」制度,打通人才培養「立交橋」……一系列體制機制的創新之舉,不斷增強職業教育發展的內生動力。

服務發展,立足產業辦學治校

去年初,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公布「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和優勢特色專業建設計劃」名單,提出到2020年,全省整體建成10所特色鮮明、專業建設水平高、在國內具有先進水平的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及50個優勢特色專業。入選的學校及專業,可謂是我省職業教育的「第一陣容」,他們在創新課程模式、緊貼地方發展、產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入合作等方面,探索出了獨具特色的職教經驗。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是我省唯一一所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立項建設單位。該校推行「1+X」證書,遵循國家高職專業教學標準,將證書培訓內容有機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開發「1+X」證書培訓資源包和課證融通型課程,創新「育訓結合、書證融通」培養模式。

「作為高職院校,必須擦亮專業特色品牌,優化專業設置,打造優勢特色專業群,提升專業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為社會發展培養符合地方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九江職業大學校長馬明亮表示。

走出象牙塔,找到地方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契合點,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2019年5月,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與贛州市南康區政府籤署協議,共建產教融合平臺——南康家具學院。該學院瞄準南康家具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人力資源缺口與科技創新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家具產業人才。吉安職業技術學院緊盯吉安產業發展布局,與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吉安市木林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成立合力泰學院、木林森學院、立訊學院,探索現代學徒制實驗班試點,進一步拓展校企合作深度。

目前,全省共有62所高職院校,近300所中職學校,在校生121.27萬人。其中,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1個,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3個,107所院校參加「1+X」試點,試點學生規模近8萬人。

優化師資,致力培育大國工匠

今年,肖星星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教師。作為江西省電子信息工程學校最年輕的教師,他正對備戰下一屆世界技能大賽的選手進行指導。無獨有偶,同樣選擇做教師的還有曾璐鋒,他拒絕了企業的高薪聘請,留校任教。

能在世界大賽的舞臺上一顯身手,能在三尺講臺上傳道授業解惑,在職業教育領域,肖星星、曾璐鋒被譽為「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教師從哪裡來,怎麼認定,如何培養,我省早在多年前就進行了不間斷探索。2011年,省教育廳印發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認定及管理辦法,啟動中等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認定及管理工作,至今已認定超過4000人。2018年,省教育廳再次完善高等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認定辦法和認定標準,分「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按高級、中級、初級認定「雙師型」教師,這種梯度化的標準,被業界認為對今天的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建設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導向。今年初,省教育廳又探索建立了「雙渠道」教師招聘制度,即從持有相關領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職業技術師範專業畢業證書,具備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並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招聘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

先有大國良師,再有大國工匠。黃立波,九江職業技術學院2001屆數控技術專業畢業生,憑藉在學校練就的一手好技術,如今他已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七一七所的「名人」,成為第一屆首席技師、國務院高技能人才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中船重工首席技能專家;鍾根鵬、夏俊明,江西省電子信息工程學校2014屆畢業生,畢業後合夥創業,僅用三年時間就拿下了比亞迪汽車公司、江淮汽車、上汽通用等大型公司數控加工中心的主板維修業務。

「改革發展的『四梁八柱』已經搭建起來,現在進入『全面施工、內部裝修』階段。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江西職業教育定會迎來更高質量的發展。」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說。(駱輝)

相關焦點

  • 只為培養大國工匠——我省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綜述
    兩金一銀,是我國選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最佳戰績;難能可貴,三位選手均來自我省的職業院校。作為內陸省份,江西憑什麼能在職業教育改革中交出一份滿意答卷?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去年初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省教育廳會同17個省直相關部門共同商定我省落地方案。去年底,《江西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諸多第一次見諸文件。比如,將縣級中等職業學校建成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面向當地各類學習群體的辦學實體;增加高等職業院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比例,擴大中高職銜接培養和中高職貫通培養的招生規模;推進職業院校收益分配製度改革等。
  • 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格局——甘肅省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綜述
    【新時代隴原職教改革巡禮】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格局——甘肅省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綜述開欄的話為落實好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相關政策,加大對職業教育文件的解讀和回應力度,近期,甘肅日報社聯合省教育廳開設「新時代隴原職教改革巡禮」主題專欄,
  • 江西:厚植人才培養沃土 助推職業教育發展行穩致遠
    ,全面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素質,賦能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學校以產業背景深、綜合實力強的優勢專業為核心,優化形成船舶工程、物聯網應用、船舶航運等十大專業群體系,通過專業群聚集效應帶動資源優化配置。同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政教育、工匠精神等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編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鼓勵院系積極創新實踐「基礎通用+專業升級+能力拓展」三段式專業群課程體系,實現群內專業資源共享和學生複合能力培養。
  • 《山西省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行動計劃》政策解讀
    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為職業教育服務山西轉型發展蹚出一條新路,是我省職業教育今後一個時期奮力拼搏、躬身實踐的重大課題。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全國政協委員張玉清:試點職業本科 培養「大國工匠」
    人民網南昌5月28日電  (時雨)「我們國家要高質量發展,客觀要求勞動力全員素質提高,這必須依靠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來完成。」日前,全國政協委員、新餘學院院長張玉清做客人民網江西演播室,談現代職業教育「人才鏈」打造、發展「校-企-企合作」模式等話題。
  • 高水平工匠之師培養高素質大國工匠
    我省職業教育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圖為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的師範生到鄉村小學支教。優質的教師隊伍是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沒有高水平的工匠之師,就沒有高素質的大國工匠。目前,我省職業教育駛入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快車道,進一步擴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我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 職業教育發展的銅陵「秘訣」——安徽大江教育集團領先全省吹響改革「號角」
    我市在普通教育發展中銳意改革創新,擎旗引路引起全國關注,在發展職業教育的探索中,通過創辦職業教育集團、打造「大國工匠」基地等系列舉措,走出一條富有本地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真正實現了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宗旨。
  • 打造廣東職教高地 清遠培養「大國工匠」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清遠的高職教育實現從無到有,並在近十年實現跨越式發展。建設省職教城,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廣清一體化發展的積極探索, 是加快培養「大國工匠」、落實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抉擇,也是廣東實施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
  • 教育部 關於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的意見
    長期以來,江西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來抓,立足地方實際,統籌規劃推進,成效顯著。當前,江西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推進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亟需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優化人才供給結構,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學習網評:為大國工匠搭建廣闊舞臺
    12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高度評價舉辦職業技能競賽的積極作用,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近年來,我國技能人才激勵、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全面推進,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成效明顯,人社部前不久印發通知,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貫通機制,有利於破除技能人才發展障礙,暢通上升通道,鼓勵更多人向高技能人才轉變。正在舉辦的職業技能競賽,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的平臺,對壯大技術工人隊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 江西:賦能「雙師型」教師鍛造大國工匠
    【江西:賦能「雙師型」教師鍛造大國工匠】 2019年8月,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年僅20歲的肖星星獲得了這項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比賽的電氣裝置項目冠軍,實現了中國在這個項目上金牌零的突破。與此同時,水處理技術項目選手曾璐鋒、飛機維修項目選手葉鍾盛分別獲得金牌、銀牌。兩金一銀的成績讓人驚喜,但讓人更為驚喜的是,這三位參賽選手都是來自江西職業院校的學生。
  • 積極培養工匠隊伍
    工匠精神是成就能工巧匠的先決條件,既是企業創新發展的必要條件,又是實現製造強國的重要因素,更關係到「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當前,黨中央就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進行專門謀劃和部署,發出了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總動員令。
  • 我市大力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各職業院校學生在全國、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頻頻折桂;2016年以來,我市共有近1500名中職畢業生被應用型本科院校錄取;繼續完善專業教師引進位度,兩年來我市從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等高校引進中職新教師20餘人……近年來,蕪湖市職業教育發展成績令人矚目。
  • 培育「工匠精神」推動高職教育發展
    人才因素是產業價值鏈上的高附加值環節,也是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需要高素質專業人才,實現我國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建設製造強國需要龐大的具有「工匠精神」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 要把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 把脈「雙高」計劃 培養大國工匠 廣州要打造具中國特色、世界水平...
    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廣州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為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1月5日,廣州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爽一行展開2021年「深調研」,並將第一站選在了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番職院),就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
  • 江西發展職業教育的基礎條件怎麼樣?
    江西發展職業教育的基礎條件怎麼樣?江西因為存在感太低,一直被戲稱為「阿卡林省」,確實很少出亮點,很少上頭條。但其實,江西這些年的發展還是很快的。2018年,江西經濟發展增速列全國第四位。自2015年以來,江西經濟增長持續運行在中高速區間,連續5年保持全國前列、中部第一。
  • 大力加強職業指導工作 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會議的任務是:以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交流近年來各地開展職業指導工作的經驗,分析當前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情況,進一步提高對加強職業指導工作的認識,明確工作任務,探索工作機制,全面推進職業指導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促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 推進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
    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既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又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育工匠精神,都應貫穿於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節,二者相互融合、整體推進,在高職教育發展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將工匠精神培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是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突破口,也是促進高職院校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近年培育20餘名大國工匠
    通訊員 徐敏 攝 2017年被中國中車授予「高鐵工匠」稱號的陳士華和羅斌;2018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謝光明;「90後」全國鐵路技術能手劉鵬……他們都是軌道交通行業的「大國工匠」,他們都是畢業於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職校學生。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由湖南鐵道職院培養的大國工匠達到20餘名。
  • 產教融合 雙元育人——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教培協同促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南昌8月23日電(記者陳毓珊)近日,《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的意見》正式發布,對江西打造新時代中部地區和革命老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和標杆明確了要求。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搶抓職業教育發展機遇期,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優勢開展資源共建共享,教培經驗取長互鑑,全力打造「電力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