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玩具強行送人,家裡電視被砸,這對父母的做法讓我...

2020-12-16 寶寶知道

這個月是開學季,很多孩子結束了美好的假期,開始了慢慢長徵的學習路。我們家四樓上的一位鄰居的做法,讓我驚呆了。

起因是這樣的,因為上學期我們家四樓鄰居家的小寶學習成績不好。這不正值開學季,鄰居說,小寶開學上一年級了。本來學習成績就不好,就讓小寶的奶奶私下背著孩子把玩具送人。家裡的電視也被他爸當著孩子的面給砸了。

當時我聽到這件事,簡直是驚呆了,這對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簡單、粗暴和蠻力。我的第一反應是孩子知道這件事之後,心理得多難受。這對父母的做法可能會給孩子留下童年的陰影,會讓孩子不知道如何處理玩耍與學習時間的分配和控制,還會成為只會學習的書呆子,甚至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我不知道這些負面的影響是不是父母想要的。反正這種做法我是不贊成的。

即使學習成績再重要,說是玩玩具和看電視影響學習,那父母完全可以選擇其他的解決的辦法和孩子溝通。這種粗暴的做法是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問題。

比如說,如果玩玩具和看電視真的影響學習,那父母完全可以把玩玩具和看電視當做是孩子學習的獎勵或者懲罰。孩子如果學習成績提高了,每天作業按時完成。那就可以適量延長孩子玩玩具和看電視的時間。反之,學習成績不好,那就對不起,玩玩具和看電視的權利就被減少或者取消。

這件事的決定權在父母手中。衡量的標準是學習成績的好壞和作業完成狀況。提前和孩子約定好規則,督促孩子遵守規則。

俗話說的好,堵不如疏。想要強行改變孩子,孩子不僅有逆反的心理,同時還會有各種副作用。父母學會根據孩子的心理特徵以及學習情況,引導和梳理孩子的問題,提出建議,和孩子一起來解決問題。這時候你會發現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以上是我對孩子教育的感悟,希望能給正在有這方面問題的父母一些借鑑和參考。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寶寶知道號:九月一把刀。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九月一把刀)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你是個自作主張把孩子玩具送人的父母嗎?
    微信公眾號:東升育兒,ds160311「把孩子當孩子」,這句話聽起來是個病句,這是我們在養育孩子時不經意都會犯的錯。你一定很奇怪,不把孩子當孩子,難道還要當成大人嗎?在生活中,我們確實要把孩子當作一個成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我們不會把成人的東西隨隨便便拿來送人,所以也請尊重孩子的物品。為什麼我們不能擅自決定?
  • 當孩子對別人說:「這是我的玩具」時,父母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雖然很喜歡搶別人玩具,但英英卻把自己的玩具看得很緊,碰都不允許別人碰,這位媽媽在群裡表示,非常頭疼。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像英英這種情況,其實是大部分小朋友會有的情況。很多父母會擔憂是不是自家孩子性格不好,長大後會不會成為自私的人。
  • 李玫瑾:孩子學習不好不是智力問題,而是注意力!
    如果此時父母總是上前打斷,那孩子注意力就不能更好地集中。2. 一心多用影響孩子父母本身的行為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孩子總是會不自覺地模仿父母。有的父母平常喜歡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者玩手機,無形中孩子就會學習父母的做法。孩子會在潛意識中認為這些做法是正確的,最終導致專注力差、喜歡一心多用。
  • 孩子成績好不好,看父母
    生孩子難,養孩子更難,尤其是在孩子漫長的教育階段。供孩子上好的學校,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生怕沒「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其實,父母做好以下三點,就可幫助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一般父母在孩子教育中可以做以下三點:第一,大力支持子女受教育;第二,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第三,輔導孩子的家庭作業。這三點似乎聽起來每個家長都在做,有些家長還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在做。
  • 「媽媽,我想看電視」,家長這兩種做法,決定了孩子的層次
    但是在有了孩子之後,電視機似乎就成為了一個非常讓人尷尬的存在。電視機對孩子的吸引力非常大,以至於孩子恨不得一天到晚都黏在電視機前,寸步不離,於是看電視成為了孩子在家的主要娛樂活動。很多家長為此會很著急,孩子沉迷於電視,不僅看壞了眼睛,還耽誤了學習。
  • 比失去玩具更讓孩子難過的是:父母的某些不當做法
    孩子們對玩具的喜愛和迷戀,會使很多家長覺得玩具才是孩子最重要的東西。但其實這些都只是孩子的表象,令孩子最擔心最關心的事情,都是與自己的父母有關。在孩子心中父母永遠都是最重要,但是父母的一些行為,卻給了孩子深深的傷害。01、父母經常吵架有的父母經常會在孩子面前爭吵,有時甚至只是為了一點點小事。
  • 值得發人深思,如果亂七八糟的玩具間意味著搗蛋的孩子,那麼空的...
    以至於這個媽媽經常抱怨孩子浪費。因為她每半年就要清理掉一大箱玩具,不少玩具還是很新的,孩子只玩過一兩次就不玩了,實在是浪費,她便經常拿去送人。孩子不喜歡玩具嗎?也不是,孩子時常還要爸爸買玩具。她不經常清理孩子的玩具,即使偶爾清理一下,處理掉的也往往是不能送人的「殘缺肢體」。她還經常笑稱自己的孩子是「破壞大王」。
  • 資深家庭教師: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我到他家裡看一遍就知道了
    文|好孕姐有一段時間,家裡孩子生病功課落下了,我四處尋找資深的家庭教師,幫孩子補習功課。最後,終於讓我找到一個合適的老師,我邀請她來家裡做客,談談孩子的學習情況,一起制定孩子的學習計劃。結果,老師只在客廳裡坐了一會兒,大致把我家看了一遍,就說我家孩子學習成績應該不錯。當時,我心裡在想,我家孩子學習成績確實不錯,但是老師是怎麼知道的?這老師應該只是在說恭維的話,胡亂猜的吧。於是,我就客套地回覆說:「還好,還好」。可能老師看出了我的想法,跟我說:「我這麼說,可不是胡亂猜的。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我到他家裡看一遍就知道了。」
  • 資深家庭教師: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我到他家裡看一遍就知道了
    文|好孕姐有一段時間,家裡孩子生病功課落下了,我四處尋找資深的家庭教師,幫孩子補習功課。最後,終於讓我找到一個合適的老師,我邀請她來家裡做客,談談孩子的學習情況,一起制定孩子的學習計劃。結果,老師只在客廳裡坐了一會兒,大致把我家看了一遍,就說我家孩子學習成績應該不錯。
  • 孩子學習成績差,可能是父母這些行為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要重視
    良好的注意力,能使人的心理活動朝向某一個目標,有選擇地接受一些信息,而抑制其它活動和信息,併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於所指向的事物。所以孩子學習成績差,很多時候其實原因就出在注意力產生了障礙,無法有意識地專注於認真聽講這一件事情。能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事物一項活動上的孩子,長大後通常很有耐心和毅力,做一件事有始有終,不輕言放棄。
  • 高中老師孩子成績差?把「別人家孩子」送上大學,教不好自家娃?
    分析:以上三種家庭的孩子更易考上985大學,但是很多人對於第三種家庭保持疑問,為什麼是特定的「初中老師」,而不是更懂得高考規則的高中老師?高中老師把「別人家孩子」送上大學,卻教不好自家娃?小學、初中、高中、大學4個學習階段,小學除了學習外還要樹立行為規範,所以小學老師不僅要抓學習,還要關心學生的生活,經常會去到學生家裡家訪,就一位小學老師講,從多次家訪的過程中,你會發現「父母都是高中老師的孩子,行為習慣非常差。」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長大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許多家長遇到這種情況總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不是責怪就是罵,孩子將家裡弄得越亂,說明孩子的創造能力和想像力越強,大多數名人的家中都是亂糟糟的,比如孩子拿著枕巾當披風扮演超人,拿著枕頭當馬騎,這都是孩子創造力的表現。活潑的孩子長大了思維才會非常敏捷。
  • 孩子專注力差?可能與這3個因素有關,父母不要再忽視了
    最近有一位寶媽跟我吐槽說自己的孩子已經上小學2年級了,老師總跟她反應說她家孩子上課從不專心聽講,總是一會和旁邊同學聊天,一會自己銅鼓一會,一會聽課,上課如此不專心,若是不能夠及時糾正,那麼孩子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將受到巨大的影響。
  • 總給孩子玩具?這種獎勵正在毀掉你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要這樣做
    孩子哭鬧就給個糖吃,乖乖吃飯就給買個玩具,這種做法其實正在一步步的毀掉孩子。看這孩子一天比一天消瘦,媽媽想出了一個方法,孩子喜歡玩具,那就用玩具來獎勵孩子。這天文文有不吃飯,媽媽就對文文說「你不是喜歡公主玩偶嗎?
  • 父母該不該和孩子談錢,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頂禮膜拜
    每一次帶孩子去遊樂場或者是超市都是讓人頭疼的一件事,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總會纏著你讓你買。這件玩具可能家裡都有好幾件了,但是他不會管這麼多,不給我買就撒潑不起來。這種情況最讓家長頭疼,就算是有三寸不爛之舌也沒辦法改變他的心意。
  • 「你這孩子真不懂事」寶媽把女兒心愛的玩具送人,被女兒犀利反懟
    很多父母會以自己是長輩的名義,不經過孩子的同意就把孩子的東西大方送人。等到孩子生氣質問的時候,用一句「不就是一個玩具嘛」來搪塞孩子。殊不知父母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寒了心。 寶媽把女兒心愛的玩具送人帶媽媽的這番話讓女兒生氣了,他衝過來把表妹是手上的娃娃給奪走,然後衝表妹的媽媽說:「您去挑挑我媽房間裡的那些化妝品,反正她的化妝品特別多,帶走一兩罐也沒什麼事。」這一番話十分犀利,讓小芳尷尬極了。最後還是表妹媽媽說:「表姐不願意給就算啦,那是表姐自己的東西。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情感引導奠定父母與孩子一生的親密
    於是,媽媽生氣地一把扯過小男孩的手臂,連拖帶拽地強行拉走了,孩子哭喊著:「我不要回家。」媽媽兇巴巴地說道:「行,你不走,我走。有本事你就睡在外面吧,永遠別回家。「,然後鬆手快步地往前走,小男孩緊緊地跟在後面一路哭著叫「媽媽」。
  • 寒假試試這三招,讓孩子遠離手機和電視
    其實,現代生活中幾乎沒有一個孩子可以避開電視和手機的影響。而孩子一旦沉浸其中,怎麼能跳出來。假如父母強行幹涉,孩子就鬧。每天都要靠大吼大叫才會聽話。可看到被嚇得一愣一愣的孩子,內心又會後悔不已。那有什麼好辦法呢?這幾年,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發現有這三招特別管用。
  • 孩子喜歡和玩具說話?對待娃的語言發展,父母應該做一個"話癆"
    有過帶孩子經驗的人,應該都知道,當孩子進入到某一個年齡階段的時候,他們喜歡自言自語,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孩子對著自己的玩具自言自語,和它們說話,或者是給玩具起名等等。不少父母都納悶,為什麼孩子要和玩具說話呢?孩子喜歡和玩具說話?
  • 優秀孩子養成秘訣,父母關心學習成績不如關注這一點
    學習動力源於自信而非批評,成績不理想,比說教更管用的教育方法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每位家長都有一兩個絕招來教育孩子,孩子出生時是一張白紙,其實對於父母來說,他們的育兒經驗同樣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累積。家長最希望孩子能夠學習進步,將來有一個美好的前途,但學習這件事靠的還是自覺,家裡條件好,給孩子找再好的學習資源,如果他自己本身不努力,不上進也白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