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碗豆花裡面,我看到了KFC的越走越錯

2020-12-20 騰訊網

保命提示:KFC以下簡稱開封菜

開封菜新出的那個鹹豆花,怎麼看怎麼像垂死掙扎。

並不是說鹹豆花還是甜豆花的問題——這種八百年前的爭論,到現在大部分人都能夠內心自洽做到不以甜喜不以鹹悲(vice versa)了,況且限定地區也有甜豆花發售,算是沒有厚此薄彼,皆大歡喜。

但是,這個豆花,它既是甜的,又是鹹的。

瘋了嗎???

雖然說上面的小料豐富得夠街邊賣鹹豆腐腦的做一百碗新的,但是這個鹹甜混雜的做法,等於有鹹甜兩個手眼通天的教派,各有一個尊貴聖女,然後倆聖女搞在一起了——這一點都不香,這可是要被誅滅的罪行好嗎。

可能,這也不算是一個終極問題,因為熟知開封菜尿性的人都知道,這碗味道神奇的豆花,應該大概也許很快就會和開封菜史上眾多的新品一樣,掉進歷史的大垃圾堆裡。

開封菜有一個永恆的if邏輯:if這個產品好吃,then它大概率就會下架。這個邏輯裡面最有代表性的產品就是傳說中的嫩牛五方。

作為一款在好多年前就已經停售的產品,它在iKFC甚至是i快餐人群裡面都有一種魔力,其強度略弱於美國的i麥當勞對於四川辣醬的緬懷和追思,以及在四川辣醬限定輕量復刻活動期間的激動與瘋狂。

因為吃不到川辣醬而順勢崩潰的瑞克莫蒂粉

吃過嫩牛五方的人群無不讚嘆那美妙絕倫的口感,那牛肉和麵餅的天生一對,那醬料和蔬菜的從中調和,以及那五角等分的精妙天成,而沒有吃過嫩牛五方的人,就只能夠從嫩牛五方傳教士的口中感受傳說天啟的滋味。

2012年,嫩牛五方下架,其哀嚎聲延綿不絕,而限定復活掀起了一股購買狂潮,以至於到現在每個街邊漢堡小店都能做出復刻版的嫩牛五方,其用料之足(指牛肉)甚至超過了現在已經恢復常規上架的正版KFC嫩牛五方。

是的,嫩牛五方現在是半限定半常規的產品,但是那股緬懷的瘋狂勁兒已經過去了,也許是感覺到了被欺騙,又也許是已經沒那麼好吃,估計嫩牛五方這款產品,已經經不起再一次的下架炒熱度了。

也有正經的調查說是嫩牛五方當年的點單率

實在撐不住產品的延續了,才被迫下架

讓我同樣感到惋惜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就要被下架的墨西哥雞肉卷。這個產品的下架之久,甚至讓我都回憶不起味道了,但是我的記憶告訴我這個卷絕對比老北京要好吃一百倍。

也許這又只是開封菜在秘密釋放什麼神秘電波

好讓我在墨西哥雞肉卷有機會限定復活的時候

去吃它一百條這樣

更多被下架的回憶則沒有能佔據營銷號標題的機會了,比如說能和老麥同款產品打個平手的深海鱈魚堡。

又或者是兒童餐C位的田園脆雞堡。

還有一出來的時候讓人有點匪夷所思的法風燒餅

不得不說這個起酥的層次還是很驚人的

等等等等,都在時代的大潮下紛紛下架,成為回憶裡面越來越美味的存在,和開封菜罪該萬死的證明。

再之後,也許是終於意識到新品真的沒有那麼容易長長久久賣出去,開封菜開始挖掘另一條賣貨之路——搞聯名。

開封菜不是第一個搞聯動限時套餐的,但卻是第一個因為餐太難吃而被掛的。

時間倒回2019年,開封菜和FF14手遊聯動,贈送的是無敵可愛的黑色肥雞陸行鳥(一隻),配的餐是:

本套餐包含四杯飲料,兩個漢堡,一個卷

以及一個(巨大的)小吃套餐

這明顯不是一個單人套餐,但是只能出一個坐騎,註定了這只能被吃成一個單人餐。無數的光之戰士數度湧向開封菜門店,抱著能吃是福吃不完就是虧的樸素心理和當代飲食業作鬥爭。

能吃是福不假,但前提是去恰好恰的,一旦這個套餐裡面出現了讓人難以下咽的單品,那麼恰開封菜將會升級為你小時候的飯桌:不許挑食!喜不喜歡的都給老子吃!

已經被撐死了

這個套餐裡面出現的蘑菇堡,給不少人心中留下了三室一廳的陰影面積。

至於這個堡有多難吃,從玩家們的P圖中就可見一斑:

吃了都說好阿巴阿巴阿巴

有人從此落下了病根不敢再看見KFC三個字母連在一起,有人則從中脫胎換骨,胃袋升級,在此後的多次聯動戰役之中成為了代吃的頭號戰士。

互 幫 互 助

是的,和為哥哥打榜需要尋找代吃代喝以消費買回來的庫存一樣,為了得到聯動裝備(指能天使的皮膚),在舟遊和開封菜聯動的時候,刀客特們紛紛圍攻開封菜,有人請代吃,有人親自上陣,挑戰那傳說中比芝士厚菇素尊堡還要難吃的泡菜肥牛雞腿堡。

那是什麼,那可是五百方大平層的心理陰影面積。

餵小子,前面可是地獄啊

觀看這個堡實際存在的畫面就足以讓我感到不適,至於有多難吃,通過傷兵們的描述我們就可以得知:

泡菜肥牛雞腿堡已然達到了難吃的巔峰,有人吃完之後,悟到了宇宙生命的大和諧:

知乎@TnT甲苯 傾情不推薦

不止是聯動,聯動的產品可能已經是矮子裡面挑將軍,那些無聲無息推出的神奇新品,可能才是開封菜在一輪又一輪的新品活動中的祭天選手。

傳說中的開封菜夜宵擼串桶,這個量,有被震撼到

59元12串,平均下來比街邊串串香翻了一倍的價格,還不都是全肉的,門店不能堂食,只有外賣可以叫,從上架到下架,甚至沒幾個人知道。

關於肯德基,院辦的印象已經非常模糊,雖然小時候每一次去大城市總要鬧著吃那沾滿白色醬汁的吮指原味雞,但是越長大,對開封菜的炸雞印象就越差。

最後一次去吃是覬覦那個39元10塊的翅桶,但是當我看見他從那個看著就不怎麼新鮮的保溫櫥櫃裡夾出來一堆看顏色就有點過氣的雞的時候,我恍惚覺得這39塊錢我拿來吃一星期的麥滿分它不香嗎?

到現在,提起肯德基雖然都第一時間想起來炸雞,但是提起炸雞,肯德基卻不是第一順位了。

肯塔基家鄉雞,以We do chicken right聞名於世,畢竟沒有牛肉餅的漢堡不配叫漢堡,只能落得個Sandwich的名號,開封菜在饃夾肉這一塊抵不過老麥和漢堡王,自然以炸雞定天下。

菜單上沒有別的奇怪玩意,一水兒的炸雞

在開封菜的老家,其實論炸雞它也競爭激烈,左有水牛城雞翅酸辣迷人,右有新派納什維爾白脫辣炸雞網紅一時,就算開封菜做到全球知名,在本土也依然要和Popeyes和Chick-fil-A這樣的競品搶市場份額。

而在能不能吃飽上面,開封菜就已經屢遭詬病,曾經因為分量重新定義全家桶:這不是讓你全家吃飽的——全家是雞的全家。

如果玉米土豆泥和餐包也算雞的話

雖然這件事是所有快餐業的行為縮影,但是在別家只是減少分量而不加價的時候,只要某個品牌雞賊地兩手都做,那麼就會被記恨。

至於雞本身,開封菜好像也沒啥精力灌注在上頭了。

太慘了太慘了,炸雞老炮哪有聽過這種侮辱

開封菜為何要不停地在做新品的路上一頭走到黑?專注於炸雞很難嗎?

這就要說到開封菜和老麥的營銷差異了。老麥是不咋出新品的代表品牌,二三十年如一日還是那些東西,出點什麼新品也是舊的原材料來來去去組合。

而開封菜則是一頭熱年年都在搞新品,實打實地找新的原材料和調味配方創造一個全新的口味,但是成功率和推廣率實在是慘不忍睹,雖然好吃的不是沒有,但是難吃的,只要暴雷一個,就可以把你這季度的成功產品全部遮蓋掉。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

貌似出圈的只有一個藤椒嫩筍口味,還是因為

被一些人吃出來螺螄粉味兒

這個推廣模式也有成功過,比如說搞了好幾年的藤椒口味,開封菜本身也會把有熱點但是可能沒那麼好吃的東西搞成引流的短線產品。

要培養市場對新品的習慣,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做特價和找代言,比如上面引起舟遊玩家群情激奮的泡菜肥牛雞腿堡,就找了二字弟弟同步代言:

當然,因為太過難吃,甚至沒有在粉絲群裡激起多少反響

之前花了大力氣做的(也很難吃的)雞樅堡,也找到了居老師代言:

我看到一篇分析肯德基為什麼要大量上新品的分析,頭頭是道,從產品研發提前一年到市場調研員親自下店走訪,再到分析開封菜的新品為什麼上架又下架又上架,全篇充分體現了大公司的風範,但卻忽略了一個大問題:

為什麼難吃的產品還是經過層層把關冒了出來。

點單率利潤率低而熱度高的產品作為短線產品沒問題,但是用不好吃的東西消耗消費者的嘗鮮耐心,不算是一件好事情。

前幾天,闊別大陸市場17年的Popeyes在上海開了分店,美式炸雞的市場又多了一隻手,更別說前幾年就被韓式炸雞分走的半壁江山。

隊伍直接繞場一周

有人戲言開封菜和必勝客的母公司百勝策略一直不行,快把開封菜搞垮了又要去折騰必勝客,懷疑這家也掌握著百事可樂的公司決策人是可口可樂派來的細作。

我比較願意相信這種說法。

畢竟,就算我是堅定的原教旨主義可口可樂派,接受我以前最愛吃的那家炸雞的衰落是因為外部力量摻和,而非自身一步錯步步錯,總歸算是對我的童年有個交代。

/你還想再吃吃/

相關焦點

  • 一碗豆花的溫柔
    作為一個生在重慶,青少年時求學於武漢的無原則吃貨少女來說,豆花甜的鹹的都好吃,此番話絕不是為了不被看到副標題的甜黨拽頭髮抽嘴巴子,因為我是特立獨行的辣黨。
  • 【今日廣東·鄉音】一碗豆花,無限鄉思
    從記事時開始,我就非常愛吃豆花。愛屋及烏,石磨在我眼裡一直是一個極美好的器物,能讓黃豆搖身一變,成為又好看又好吃的豆花,石磨真是一個好器物!長大以後,每每看到哪家人門口放著石磨,都會嗅到淡淡的豆花香。外婆老說我,只吃豆花,不吃飯,長得還沒石磨高的時候就饞豆花,成日繞著石磨溜圈兒轉。
  • 一碗好豆花飯的三大秘訣,缺一樣這碗豆花就不好吃了!
    豆花本身是第一位的。不過,豆花要做好,並不是高科技,在下就多次在家裡自己點豆花。一定用土黃豆,泡夠時間,豆漿機磨出豆漿。過濾這個環節很重要,過濾得越細,豆花會越細嫩。然後慢慢加膽巴水(農貿市場有膽巴賣),邊加邊輕輕用勺子把膽巴水在豆漿裡面刨開,待肉眼可見豆腐花出現後即可。
  • 一碗豆花 一生相伴
    朱元聰與丈夫劉德林,用汗水和匠人之心傳承豆花手藝,相伴一生。 一碗軟糯香甜的豆花 清晨或傍晚,陽光灑滿麒麟城,「川味豆花」朱元聰和劉德林夫妻倆又一同上路。兩根扁擔,四隻大鐵桶,一頭擔著20餘公斤重的新鮮豆花,另一頭擔著各式調料和碗勺等。
  • 南北豆花誰正宗?原來豆花在臺灣也有南北爭議
    豆花的鹹甜之分,在網絡上面是爭論不斷的。南方的豆花是很嫩很嫩的,勺子一攪拌,就會碎,裡面配著湯水還有果乾和蜜餞一類的,好一點的甜豆花還會加上一些堅果碎,口感豐富。而北方把豆花叫做「豆腐腦」,是配著滷汁還有一些鹹菜碎末吃,還要點上一些韭菜花還有香菜末,配起來當作早餐來吃。
  • 旅途上,一碗豆花
    豆腐花,我們這裡稱為豆花,那是從小跟隨大人們一齊享用的食品。豆花是庶民小吃,營養高,價格廉宜,小販中心必有攤子售賣。南洋口味的豆花加入糖水,成了家喻戶曉的甜品,溫的凍的皆宜。有時吃了正餐仍嘴饞,一碗豆花下肚之後立即飽滿,甚為滿足。  近幾年遊走亞洲各處,在一些景點邂逅沿街兜售豆花的攤販,含小驚喜。
  • 一碗「61歲」的豆花 老重慶的味道
    記者駕車順著海爾路方向往唐家沱走,路過了寸灘大橋,見到第一個紅綠燈調頭,然後靠最右邊車道行駛,不要過寸灘大橋。在橋頭右邊有一條水泥路,直接右轉,再行駛100多米,前面有一個岔路,調頭後從左邊長下坡直行完是一條機耕道,再繼續前行。如果底盤低了的轎車行駛有一些困難。逢路人便問:「吃豆花啷個走?」當看見很多車停在道路的盡頭便是找對了地方。
  • 活水豆花,家鄉舌尖上的美味,我一生的摯愛
    ,越吃越嗨,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川菜,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重慶火鍋。不過最令我回味和想念的家鄉美食還是那碗活水豆花,只有在重慶才能吃到正宗的活水豆花,那是世間最美味、最營養、最珍貴的食物,承載著我對故鄉最美好的回憶。活水豆花是四川和重慶一帶特有美食,製作過程比較複雜,原料就是普通的黃豆,一般頭一天晚上就開始用水泡豆子,以前都是石磨磨豆子,現在改為用機器磨製。
  • 《舌尖上的中國 2》裡的豆花和豆腐腦不是一種東西
    誰跟你說裡面那個樂山嫩豆花 和你們熱愛的 甜豆腐花 是一種東西的?兩種東西都不一樣,所以你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你們吃的甜的那種豆腐腦,一般都比較光滑,特別嫩,大多都是用石膏點的,裡面的化學反應我不清楚。一般就是豆漿煮開,放到微涼之後倒入石膏水,關了鍋蓋讓它自己反應,過個十多分鐘就是凝固的豆腐腦了。用石膏反應出來的豆腐腦吃起來口感特別像雞蛋布丁那種軟滑的口感。
  • 堅持闖關,英語之路越走越寬!
    這是我的第四篇文章,如果您是初次看到,那麼請關注我並從第一篇文章開始看,因為我的文章和視頻都有連貫性,就像學習英語一樣,不能今天學幾個單詞,明天又學幾個句子,然後又是各種語法等等,弄得焦頭爛額,最後什麼也記不住。英語是拼音文字。
  • 一碗豆花,一碗糙米飯!老重慶的地道滋味!超級火爆的蒼蠅館子!
    豆花色澤白嫩,口感綿密,清香四溢,康熙皇帝不禁暗自驚喜,離去時親筆題詞:天下豆花獨一家!傳統的手工河水豆花,地道的重慶風味!要說這木洞的豆花真是神奇,一大鍋豆花就在老闆嫻熟麻利的手法之下,瞬間凝固成了一鍋白嫩的豆花!老闆的點豆花的手法真是讓人心生佩服!
  • 這種陝西寶雞特色美食豆花泡饃,陝西人每天必須來一碗,你吃過麼
    羊肉泡饃是陝西的一種傳統美食,用新鮮的羊肉湯,加羊肉、香菜、粉絲等煮在一起,然後把饃掰成一小塊泡在羊肉湯裡面,吃起來肉爛湯濃,肥而不膩。不過羊肉泡饃聽的就很多了,陝西還有一種獨特的泡饃,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吃過。
  • 風味雲南,一筷豆花一口米線
    豆花米線(6月21日攝) 新華網 徐華陵 攝豆花、甜醬油、鹹醬油、冬菜、韭菜、油辣子、花椒、胡椒、花生碎……將佐料拌勻,一碗地道的老昆明豆花米線便可大口開吃了,小小的一碗豆花米線,那豐富的味道通過味蕾直接沁入心頭。
  • 為什麼越勤奮的工作,工作量越加大,升職加薪卻不是自己
    ——出自 《功夫》這就像一碗特別熱乎的毒雞湯所說的「越努力越幸運」這句非常失敗的勵志語錄,本身其實也有一句叫「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這不是就矛盾嗎,方向不對光靠努力有什麼用呢,只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失敗耽誤時間 ,所謂之愚公移山精神就是愚,工作與回報就是要有實質性的回報,能幹的不如摘桃的,摘桃的不如會匯報的,你幹的老闆不一定認可,老闆只能認可他認為認可的,企業本身也是需要盈利的,結果才能立竿見影所有的績效
  • 哲學家王東嶽:科學總是錯的而且越錯越快
    王東嶽說,中國人很荒誕地把哲學、科學視為客觀規律,要知道哲學科學從來都是主觀規律,越錯越快的主觀規律才叫科學。波普爾第一次給科學下定義,說科學就是證偽主義,凡是能夠證明是錯了的學問,才叫科學。科學是越錯越快的主觀規律從託勒密一直到愛因斯坦不是在證明,而是在證偽為什麼?因為任何一種文化,在內在結構上都是自洽的,自身是不能突破自身的。
  • 帶你走進潮汕美食——豆花
    大家下午好,我是小編小鹿。今天小編帶你了解香香滑滑的一道美食哦。豆腐花,一道著名的潮汕特色傳統小吃。我們潮汕人也稱豆花,潮汕地區主要做的是甜味的,與其說是甜味,不如說是正宗的豆花味撒上濃香的紅糖。豆花是一種用黃豆製作的小吃,個別的會用豌豆、蠶豆等豆類製作。
  • 不小心選錯,容易越吃越胖
    市面上有很多麥片,我們應該怎麼挑,麥片的種類一般按品種或者加工方式來分,千萬不要買錯,否則不僅不能減肥,很可能還會越吃越胖。燕麥片和麥片有什麼區別?一般來說麥片的意思很廣泛,包括小麥片、速食麥片,果仁麥片等等,品類五花八門,甚至有一些「麥片」裡面根本不含「麥」。燕麥片則是指用燕麥直接壓扁製成的燕麥片,也可以指燕麥片與其他東西混合的食品。為什麼會越吃越胖?吃速食麥片。速食麥片不僅不能減肥,還可以增肥。
  • 經歷過大苦的人,往往能看到這三樣東西,路也越走越寬
    經歷過大苦的人,往往能看到這三樣東西,路也越走越寬。能看到靠自己的重要性。有些路只能自己走,有些事只能自己做,有些苦楚只能自己承受。沒有人會一直在那給你依靠,總是依靠別人,是不會有安全感的。經歷過大苦的人,往往能看到靠自己的重要性,然後一路強大自己,靠自己打拼,因此,路也越走越寬。能夠看到人情冷暖。「人情似紙張張薄,世情如棋局局新。」世態炎涼,你以為你是誰。誰也不是誰的誰,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一個人的關係。
  • 每天喝一碗銀耳羹,解決春季皮膚乾燥,肌膚越喝越光滑!
    每天喝一碗銀耳羹,解決春季皮膚乾燥,肌膚越喝越光滑!由於現在的氣候變化的比較快,所以氣溫也慢慢的上升了。所以很多空氣中的溼潤度卻非常低,人們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皮膚乾燥的情況!每天我們都可以喝一碗銀耳羹,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皮膚狀況,這樣才能美容養顏,相信大家遊戲的美容和補水經驗。但是我們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銀耳羹!銀耳羹可以搭配很多的食材,但是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銀耳了!這個銀耳羹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水果和蔬菜製作而成!尤其是在春天的時候,時令蔬菜和水果都比較常見,就拿這個菠蘿來說吧。菠蘿當作銀耳羹的食材真的是非常好!
  • 職場中,認慫了才後,路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快,你知道嗎?
    在我看來如果能在某些時候「慫」,才是幫助自己越走越順的關鍵所在。職場是一個馬拉松,終點是固定的,達到終點是一步步走出來,沒人能夠一步跨越所有的過程,都是一步步,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穩步向前才能夠逐漸走向終點,有時無需和別人比較,只要把握自己進步的節奏,就是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