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樣】小學一年級不學拼音了!2016年廣東新版語文課本來了,先學的竟然是……

2021-02-20 鍾落潭生活


我們涵蓋整個鐘落潭鎮:鍾落潭,良田,竹料

全面提供鍾落潭鎮資訊、新聞、美食、娛樂

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鍾落潭生活

家有小學生的家長,孩子幼升小頭一個月的日子還記得麼?你最頭疼的是什麼?語文學習的話,拼音肯定是不少家長和小一生的痛點!

開學的頭一個月立刻轉入學習「拼音季」,讓很多小一生和家長蒙圈了。起步很關鍵啊,很多家長都怕孩子跟不上,更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有家長自己拼音都沒學過,更別說教孩子了!於是買各種卡片,各種拼啊:


手寫卡片:


有的家長還下載各種拼音學習客戶端,讓孩子有空就登錄學習,操練。

反正開學第一個月,各種凌亂,各種不適應:


好消息來啦!今後,一年級小朋友的學習問題或許不再讓爸媽太傷腦筋了。今秋開學,廣州小學新生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身。除了一年級上冊,其餘年級在售的語文課本,仍然是舊版。

一眼就看出來的變化是:大了!


與舊版相比,新版的一年級語文教材更寬也更長,有A4紙大小。

其實,新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不僅僅是外形變了,翻開來看,發現內容變化也相當大,讓人耳目一新。

這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先學一部分常用字,再開始學拼音。


你看,拼音的學習都從第20頁開始了。

舊版教材的目錄是: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一、課文、識字二、課文。而新版的順序為: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識字二、課文。也就是說,在入學教育之後,孩子們上的語文「第一課」,從「a、o、e "變成了「天、地、人」。歐耶,學習拼音暫緩,這對於各種凌亂的家長和學生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小參和娃也經歷過,那日子簡直)。

此外,新版教材只保留《口耳目》、《小小的船》、《四季》、《畫》、《日月明》、《影子》、《比尾巴》、《雪地裡的小畫家》等課文,並新增《項鍊》、《烏鴉喝水》、《小蝸牛》等課文。


新港小學溫麗珍校長:「大部分一年級新生已經對漢字有概念了, 先學認字再學拼音,讓孩子不至於馬上面對完全陌生的知識,更有利他們建立自信,更好地開始一年級的學習生活中。」

在她看來,拼音放在後面學,反而會學得更紮實。「如果從一開始就學拼音,很多孩子並沒有進入狀態,進度又非常趕,會學得比較浮,後果還是挺嚴重的。 就我所知,高考的拼音題,廣東學生的得分率一直偏低,所以相比起北方的孩子,這點對廣東孩子特別重要。」溫麗珍說。

華陽小學華成校區一年級語文老師李淑筠:「對於六、七歲的孩子來說 ,拼音是比較抽象的符號,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聲調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比較有難度的。不少孩子對於單韻母的四個聲調都比較難區分,有些孩子因為讀不出來,直接挫敗得哭鼻子。

根據經驗,李淑筠說自己對教材改變點讚,因為大部分孩子對於漢字不陌生,在多年的幼兒園閱讀以及親子閱讀中,已經能認不少字了,先學漢字,更有利於幼小銜接,學習的坡度沒有這麼大。

家長冼女士:把拼音推遲一點學,相當於給孩子一段時間去適應小學學習生活,也給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的一段磨合期。「兒子上一年級時,我沒有經驗,沒有提前教他拼音,由於完全沒接觸過,兒子一開學就蒙圈了,竟然覺得讀書好難好辛苦。」兒子已經升讀三年級的梁女士說,後來,只要有親戚朋友的孩子升小學,梁女士就提醒;「一定要提前學拼音啊,不然就會很麻煩。」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新版教材比舊版教材減少了100個識字量,從原來的400個減少到了300個。第一單元先學的40個常用字,就比舊版的第一單元要少,並且全都是常用字,孩子們在童話書、繪本、動畫片裡都可以看到。

李淑筠老師:這減少的100個字裡,大部分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用得不太多的,例如「叉子」的「叉」,就沒有再出現在上冊中。她認為,將日常生活與識字聯繫起來,更接地氣了。在她看來,減少100個字並不代表著減少了孩子們的學習任務,而只是學習版塊的調整,把更多空間留給了口語交際和閱讀。而且閱讀也是在潛移默化中識字,讓孩子的識字過程變得更加開放和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教材增加了「書寫提示」。講的是筆順規則,包括從上到下、先橫後豎、從左到右等。

溫麗珍校長:對於筆順的腔調,經歷了一個反覆的過程。「過去我們是很強調筆順的,但近十多年來,筆順慢慢變得沒有那麼受重視了,不少學生的書寫變差了。她說,掌握一個字的筆畫順序、結構、對於初學寫字的孩子來說特別重要。不講規則亂寫,容易寫不好、也容易錯。正確的筆畫順序,都是前人總結的,最合理的、最順手的寫字方式,寫一手好字,筆畫順序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閱讀影響孩子的一生。(@ 視覺中國)

 在教材編排方面,新版教材增加了「快樂閱讀吧」 、「和大人一起讀」的板塊,把閱讀習慣提升到與識字、寫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對於這一變化,工作繁忙的家長又抓狂了。每天親子共讀,沒時間啊!


家長們先別發瘋,聽聽老師怎麼說!

李淑筠老師:親子閱讀非常重要,家長千萬不能輕視。「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孩子,都是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她提醒家長,親子閱讀最重要的是堅持,工作日裡沒時間就不讀了,這樣對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十分不利。天天讀,哪怕每天十分鐘,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大有裨益。「沒有穩定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時間,會影響整個學習習慣。」她提醒,還要注重方法和策略。有的家長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會全無感情、機械地把故事給孩子念一遍,到頭來自己都還沒搞清楚讀的是什麼內容。好的親子閱讀,是投入其中,把孩子當成讀書的夥伴和朋友,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閱讀內容,激起孩子的閱讀興趣,孩子進步會很大。另外,在家中給孩子創設一個小小的讀書空間,讓孩子有良好的閱讀環境,有讀書的「儀式感」。

人常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同樣如此,不擠時間陪孩子閱讀,又想孩子成績好,那也是不可能的啦。工作再忙,也要記得抽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哦!

粉絲們身邊的開心事不平事。都可以爆料給我們鍾落潭生活哦。爆料的時候照片要多張,事件發生經過要儘量詳細,我鍾落潭生活願盡綿薄之力為街坊做好事傳遞正能量。鍾落潭生活---有你更精彩。


讓更多朋友知道!

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添加鍾微幫(智慧精彩生活)

你要的資訊這裡全都有。

↓↓更多資訊敬請關注「鍾落潭生活」↓↓

相關焦點

  • 新學期小學一年級換語文課本 先識字再學拼音
    新版一年級語文教材明顯比舊版三年級語文教材「大」了一號  溫州網訊 溫州的小學生新學期將用上最新版的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文。  先識「天地人」再學āōē  昨天一早,記者來到位於公園路的溫州書城,一睹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芳容記。這本新書和舊版的語文教材一比,新版明顯「大」了一號,有A4紙的大小。新書最後的編審結束時間為7月。記者在教材區看到,除了一年級上冊,其餘年級在售的語文課本,仍然是舊版。
  • 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到紹興 先學常用字再學拼音
    8月19日,紹興市新華書店到了一批「特殊」的新書——2016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
  • 廣州小學新版語文課本大變臉:不學拼音先識字
    小學生捧著新版一年級、二年級教材,一年級語文課本比往年版本尺寸更大些。南都記者馮宙鋒實習生 林安迪 攝  今後,一年級小朋友的學習問題或許不再讓爸媽太傷腦筋了。昨日南都記者了解到,今秋開學,廣州小學新生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繼而再過渡到學拼音。此外,新版教材對識字量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識字量由舊版的400個減少到新版的300個,口語交際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 2016年秋季學生新教材: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新教材來了,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小學一年級新生和初一新生(七年級)啟用了5本全新的教材,其中變化最大的是語文教材。一年級新生的語文教材不再是一開篇就學習拼音,而是在學習完一個單元的識字之後再學拼音。此外,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一年級上冊的生字量從400字減為300字。
  • 先識字再學拼音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此前熱傳已久的最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也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新舊教材有何變化?新教材有何特色?為此,本報記者特邀剛參加「2016年浙江省小學語文新課程疑難問題解決專題研訓」回來的黃巖小學語文教研員牟錫釗和有著20多年語文教學經驗的黃巖實驗小學老師鄭菊青,第一時間解讀新學期中新教材新變化。
  • 今秋廣東小學一年級將統一使用新版語文教材
    一年級新生將用上全新的語文課本。記者 王輝 攝  新學期開始,廣東小學一年級將使用新版語文課本。23日,記者從廣東省教育廳獲悉,2016年秋季全省小學將更換經教育部2016年審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語文教材。這意味著全省的小學一年級新生將在新學期用上全新的語文課本。  第一課不學拼音先認字  在新舊教材的目錄上就可以體現兩者在內容編排上的差別。
  • 2016小學一年級課本改版 不再直接教拼音
    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臉」  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減少100個識字量  新學期開學,廣州的小學一年級新生們將用上新改版的人教版語文教材。他們的語文第一課,不再是拼音「a、o、e」,而是漢字「天、地、人」。除此以外,新教材在學習書寫、閱讀教學等方面都有了調整。
  • 小學教材大變化:一年級語文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株洲傳媒網9月3日訊(株洲公共頻道記者李敦平 張巍)新學期已經開學了,小學一至三年級的學生領到包括語文在內的新課本,有全新的變化。此次新教材最大的變化是:從2018年下學期開始,小學1~3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課程全部使用全國統一的部編版教材。
  • 廣東多地語文教材大變臉 小學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
    今秋開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再過渡到學拼音。在廣東,包括廣州、粵東等多個地區小學正式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所以今年9月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將率先實踐此項改革。新教材為什麼要這樣變?教材這樣變化到底好不好?
  • 廣州小學語文課本大變臉:先識字再學拼音,增加不少兒童詩
    8月22日南都記者了解到,今秋開學,廣東廣州小學新生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繼而再過渡到學拼音。此外,新版教材對識字量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識字量由舊版的400個減少到新版的300個,口語交際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 長沙中小學生新教材來了 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新教材來了,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小學一年級新生和初一新生(七年級)啟用了5本全新的教材,其中變化最大的是語文教材。一年級新生的語文教材不再是一開篇就學習拼音,而是在學習完一個單元的識字之後再學拼音。此外,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一年級上冊的生字量從400字減為300字。
  • 用上語文新課本 小學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圖)
    一年級的同學們用上了新版語文課本。  根據教育部要求,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小學生將統一使用統編語文教材,而這也意味著「一綱多本」的時代將會逐漸終結,語文教材將走向「大一統」。  小學一年級語文先學漢字  28日上午,記者來到青島大學路小學,看到一年級學生已開始上課。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今年使用的語文教材是教育部的統編教材,新教材外形上比老教材大了一圈,封面設計也比較活潑。「相比原來的蘇教版教材,統編教材在編排上更加合理實用。 」青島大學路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董文靜介紹。以往一年級新生入學後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
  • 陝西省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臉」 先識漢字後學拼音
    今秋開學,全省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語文人教版部編新教材將「變臉」,小學一年級改過去先學拼音再識字的模式,為先學識字再學拼音;初一語文首次出現預習提示及自讀批註課文,引導學生更愛閱讀。此次課外閱讀不再出現在附錄中,而是在課本的正文獨立單元中,比如在「消除與名著的隔閡」中,就推薦了魯迅的《朝花夕拾》等名篇,在其他單元中還推薦了《西遊記》等供精讀和挑讀的經典。  小學一年級教材:首課先學「天、地、人」  小學課本中《靜夜思》等課文不見了蹤影,而《烏鴉喝水》等原來下學期才學的課文,提前至上學期。
  • 廈門小學初中一年級的課本都「變臉」了 小學生要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新教材(右)第一課是識字,原版教材(左)首先教拼音。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記者 郭文娟)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課本都要「變臉」啦!新學期起,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以及初一年級的歷史,都將使用新版教材。其中,「道德與法治」就是以前的思想品德課,又稱政治課。  三個科目中,最受關注的是語文。特別是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教材中的幾大變化,讓人尤為關注。比如,先學識字再學拼音、識字量減少100字、增加書寫提示、更注重閱讀等。
  • 1日起北京小學一年級使用新教材 語文教材先識字再學拼音
    根據此前教育部下發的相關通知,從新學期開始,小學起始年級的「品德與生活」、初中起始年級的「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同時,義務教育階段品德、語文、歷史學科起始年級開始使用新編、修訂教材。相關負責人透露,從今年開始,人教版語文、歷史、政治教材將進行輪轉換新,新學年先從一年級、七年級進行教材更新,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七年級的語文教材、歷史教材、《道德與法治》教材全部換新。
  • 新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識字量減少 拼音向後排
    央廣網北京9月1日消息(記者陳愉心 江蘇臺記者瀋陽陝西臺記者王道強)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中小學生將迎來開學的第一課,此前熱傳已久的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福建、廣東、廣西、山西、四川、雲南、浙江等地的百萬中小學生,將開始使用新版教材。
  • 【熱議】新版中小學教材新鮮出爐!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這就是此前一直熱傳的最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教育部2016年審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先教識字,再學拼音,這是南昌市新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的特色之一。據悉,此前的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目錄順序為「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等,新教材改為「我上學了、識字、漢語拼音、課文」等。
  • 新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識字量減少 拼音學習向後排
    今天(9月1日),中小學生將迎來開學的第一課,此前熱傳已久的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福建、廣東、廣西、山西、四川、雲南、浙江等地的百萬中小學生,將開始使用新版教材。與舊版相比,新版教材使用大開本排版,水墨畫插圖,拼音和漢字的識字量均有所減少。
  • 新版中小學教材新鮮出爐!先學漢字再學拼音,你覺得怎樣?
    今年的「新書」格外「新」,從2016年9月秋季學期開始,我國小學一年級新生和初一新生迎來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新教材。所以本月熱門圖書,當然少不了下面這一本!▼▼▼▼這就是此前一直熱傳的最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教育部2016年審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和舊版的語文教材一比,可以馬上看出兩者的區別。
  • 海南小學語文教材大"變臉" 先識字再學拼音
    新版教材目錄。   小學一年級新生,先識字再學拼音!24日記者獲悉,今秋開學,海南省部分市縣小學新生的語文課本大「變臉」,將使用新改版的人教版語文教材!語文第一課不再是拼音「a、o、e」,而是漢字「天、地、人」。除此以外,新教材在學習書寫、閱讀教學等方面都有了調整。   「先接觸漢字,小朋友在學拼音的過程中會覺得拼音是有用的,學好拼音是為了認識更多的漢字。再者,漢字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但拼音作為一個符號,孩子們在生活中接觸、使用都很少,教學順序換一換,就是把孩子的生活、經歷融入到學習中,更加關注孩子們的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