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的時候被起外號是一件比較常見的事情,但是你知道孩子們起外號的能力究竟有多強嗎?最近有一個名叫「紫懿」的小朋友因為被起外號而不愛去幼兒園了,說起來這個名字雖然看起來複雜,但是從讀音上卻是這一代孩子中相當常見的,那麼這樣的名字又是怎麼被孩子取外號的呢?原來這個孩子名字沒什麼問題,但姓卻是姓「苟」,而調皮的小朋友則將他的名字倒過來讀,讀成了「一隻狗」。而網友們面對這種情況則感嘆道:真是服了小學生們的起外號能力。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孩子被起外號都是一件並不嚴重的事情,小朋友們叫起來是為了好玩而被叫的人雖然有些苦惱,但卻也並不會因此受到過分的傷害。但其實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起外號也可能成為一種校園霸凌,形成校園霸凌的起外號主要有三種特徵,分別是:惡意的,群體性的和頻繁性的。
所謂惡意的就是指外號本身是具有惡劣含義的,這種惡劣含義可能起源於孩子的姓名,也可能是某些孩子的特質;群體性的是指這是一場多數人對少數人的不加節制的欺壓,班級裡中的很多人都對孩子叫這種惡意的外號;而頻繁性則是指這個外號被固定下來,當做孩子長久的代稱,如果一個群體性的惡意的外號,只是存在一段時間就被忘記了,那麼其實這只不過是一場比較惡劣的玩笑,但如果頻繁的被提起則可以確定為這是一場有預謀的霸凌了。
因此想讓孩子免於這種被起外號的校園霸凌,家長一方面要保護好孩子,另一方面也要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下些功夫,不要讓孩子的名字容易成為被取笑的對象,在這裡我為各位家長給孩子取名時提出3點建議。
給孩子使用生僻字和繁瑣字作為名字,雖然可以讓孩子與別的孩子有區分,但是在生活中卻有著諸多不便,一方面是很多人可能不認識這個名字,因此在叫孩子的姓名時,就很可能對這個字進行簡化和省略,而為了方便叫孩子很可能就會用起外號的方式來代替正常的姓名,因此家長給孩子取名時要儘量避免使用生僻字和繁瑣字。
而且繁瑣字姓名帶來的危害也不只是被起外號,在辦理各類證件時,由於生僻字和繁瑣字可能不在常用輸入法的字庫裡,這就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麻煩,如果因為找不到正確的字就很可能無法給孩子辦理相應的手續證件,而如果用同音或者近似字替換那也有可能造成不同證件之間姓名信息不統一。
現在的父母都是新一代的父母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而有的時候也會把這種個性帶到給孩子取名的時候,但是家長給孩子取名的時候切記不要為了求新求異而刻意使用一些奇怪的名字,比如曾經在某網絡論壇就有一位網友提問,說想給女兒取名叫「涼宮春日」,而涼宮春日實際上是日本的某部動漫中的名字,再加上名字中的「宮」、「春」、「日」等字很容易被一些惡劣的男孩做出引申解釋,給孩子起這種名字無疑是很容易讓孩子被起外號的。
而實際上孩子的名字被起外號情況最多的就是和生活中的某些詞彙有些音,可能是名字本身就有一定的問題,也可能是像前面的這個小朋友一樣,名字沒有問題但是和姓一結合卻出現了一些沒有想到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特殊姓氏不要因為和名字相衝突或者組合起來後與某些生活中的其他物品撞名。
取名的另一個重點則是不要跟名人重名。避諱歷史或者文學作品中著名的人物的名字,是絕大多數家長的共識,給孩子取這種名字,只是顯得沒有文化,很容易讓孩子因此而被取取笑;如果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與名人的名字相吻合的話,與其直接使用別人的名字,不如使用名人的別號或者花點心思進行化用,相對來說更加含蓄,也更具文化性一些。比如民國詩人徐志摩的名字,志摩取名含義就是「志在摩詰」,而「摩詰」則是歷史上的大詩人王維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