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開學了,小張心裡又打起了亂鼓,孩子不願意開學,對上學有牴觸情緒,究其原因,班裡同學給孩子起了綽號,孩子很反感,也有些畏懼。小張很是頭疼。
被起外號,在學校比較常見,特別是在小學。小學生覺得好玩,也愛起鬨,有時候雖說沒惡意,單給孩子造成了影響,作為家長,要重視這件事。
問清楚孩子被起外號的感受。
對於被起外號,孩子的感受不同,原因在於,有些外號,本身沒有惡意;有些孩子自己不在意,你愛叫啥叫啥。這種情況下,家長無需過度關注,順其自然就好。如果孩子很在意這件事,或者說反感,甚至給孩子帶來了傷害,就像小張的孩子,給孩子的學習已經帶來了大的影響,家長就要高度重視這件事。綽號給孩子造成了困惑或者讓孩子產生了畏懼,家長要給孩子化解掉這個外力。
要讓孩子感覺到家長是自己的後盾。
孩子告知家長這件事,其實是孩子在尋求幫助,孩子把家長當成可以依靠的大山。家長要妥善處理這件事,讓孩子覺得給家長說是對的,家長會為你也能為你解決這個難題。不能心不在焉,讓孩子覺得給你說沒有作用,更不能給孩子亂出主意,我們要明確,是給孩子解決問題,也是交給孩子處事處世的方法和原則。
讓孩子把自己的願望表達出來。
告訴孩子,把自己的感受給對方說出來,讓對方明確,自己不希望對方這樣稱呼自己,表達方式要堅決,讓對方看到自己的意願很強烈。無惡意的情況下,對方會接受的。
讓老師或家長幫忙。
孩子解決不了,可以讓孩子告知老師,或者家長告知老師,讓老師出面勸阻對方。老師對學生了解多一些,能找到比較合理的方法。
讓孩子坦然接受。
如果能想的辦法都想了,還解決不了,就讓孩子坦然接受。告訴孩子,不少人在小時候,都有外號的,別人愛怎樣叫隨他,給別人起外號,這是不對的做法,不要太在意,不要生氣,對方也就沒意思了。
孩子大點的話,可以給孩子講,生活中不是事事都如意,要接受這些不如意,要學會自己化解這些不如意。
結束語:孩子在學校被起外號,家長要讓孩子明確,在自己心裡,孩子是優秀的、堅強的,讓孩子學會處理一些不好的事情,讓孩子面對生活中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