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被起外號,怎樣做好?

2020-09-05 心月聊教育

要開學了,小張心裡又打起了亂鼓,孩子不願意開學,對上學有牴觸情緒,究其原因,班裡同學給孩子起了綽號,孩子很反感,也有些畏懼。小張很是頭疼。

被起外號,在學校比較常見,特別是在小學。小學生覺得好玩,也愛起鬨,有時候雖說沒惡意,單給孩子造成了影響,作為家長,要重視這件事。

問清楚孩子被起外號的感受。

對於被起外號,孩子的感受不同,原因在於,有些外號,本身沒有惡意;有些孩子自己不在意,你愛叫啥叫啥。這種情況下,家長無需過度關注,順其自然就好。如果孩子很在意這件事,或者說反感,甚至給孩子帶來了傷害,就像小張的孩子,給孩子的學習已經帶來了大的影響,家長就要高度重視這件事。綽號給孩子造成了困惑或者讓孩子產生了畏懼,家長要給孩子化解掉這個外力。

要讓孩子感覺到家長是自己的後盾。

孩子告知家長這件事,其實是孩子在尋求幫助,孩子把家長當成可以依靠的大山。家長要妥善處理這件事,讓孩子覺得給家長說是對的,家長會為你也能為你解決這個難題。不能心不在焉,讓孩子覺得給你說沒有作用,更不能給孩子亂出主意,我們要明確,是給孩子解決問題,也是交給孩子處事處世的方法和原則。

讓孩子把自己的願望表達出來。

告訴孩子,把自己的感受給對方說出來,讓對方明確,自己不希望對方這樣稱呼自己,表達方式要堅決,讓對方看到自己的意願很強烈。無惡意的情況下,對方會接受的。

讓老師或家長幫忙。

孩子解決不了,可以讓孩子告知老師,或者家長告知老師,讓老師出面勸阻對方。老師對學生了解多一些,能找到比較合理的方法。

讓孩子坦然接受。

如果能想的辦法都想了,還解決不了,就讓孩子坦然接受。告訴孩子,不少人在小時候,都有外號的,別人愛怎樣叫隨他,給別人起外號,這是不對的做法,不要太在意,不要生氣,對方也就沒意思了。

孩子大點的話,可以給孩子講,生活中不是事事都如意,要接受這些不如意,要學會自己化解這些不如意。

結束語:孩子在學校被起外號,家長要讓孩子明確,在自己心裡,孩子是優秀的、堅強的,讓孩子學會處理一些不好的事情,讓孩子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學校被別人起外號,您會怎麼辦?用力還擊還是無所謂?
    孩子在學校被別人起外號,您會怎麼辦?用力還擊還是無所謂?起外號這事通常都是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高中少一些,是同學們之間取笑打鬧的談資,大多數並沒有什麼惡意。起外號看起來事情比較小,但是會有很多孩子把這件事當成大事,悶悶不樂,不開心。比如孩子身材很胖,本來就有些自卑,同學有意無意地起個外號「肥豬」,這對於女孩子簡直就是不能忍受的直面攻擊。無傷大雅的外號也就算了,戳中孩子的痛點就會成為孩子的心事。
  • 孩子在學校被起了外號?家長要警惕,「惡意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我小時候沒有被起過外號,如今也不記得自己有沒有給同學起外號。現在看到孩子們的表情,心中覺得不是滋味。孩子在學校被起外號,覺不是特例。有些家長覺得自己小時候也被起過外號,便覺得孩子被起外號也不是什麼大事。實際上,孩子在學校被起外號,我們家長必須要警惕,尤其是惡意綽號——校園欺凌的一種。
  • 孩子因名字被起外號不願上學,網友驚訝:服了小學生的起外號能力
    孩子上學的時候被起外號是一件比較常見的事情,但是你知道孩子們起外號的能力究竟有多強嗎?最近有一個名叫「紫懿」的小朋友因為被起外號而不愛去幼兒園了,說起來這個名字雖然看起來複雜,但是從讀音上卻是這一代孩子中相當常見的,那麼這樣的名字又是怎麼被孩子取外號的呢?
  • 孩子被起外號,父母的態度至關重要,隨意敷衍可能會影響孩子成長
    晚上回去的時候聽到了自家孩子向我吐槽,說班上的同學給他起外號。說實話在一開始的時候還沒有覺得起外號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畢竟在我們小時候起外號,那就是常有的事情。大家也都開開心心的,說幾句最後也就不了了之。可是聽完孩子的解釋之後,我確實感受到了他內心的憤怒、生氣、無奈。
  • 如果孩子因名字老被小朋友起外號,要不要給孩子改名字?
    文/嫻寶蠶豆麻麻近日,一個 「史香」的網友提問說,孩子因為名字老被小朋友起外號,回來哭的很傷心,要不要給孩子改名字?首先,可以通過和孩子聊天發現更多細節。比如問:外號都是誰在起?哪個同學叫的最起勁?這樣被起外號的情況持續多久了?
  • 《童謠森林》:別小瞧孩子被起外號,也許孩子正在遭受隱性欺凌
    在談起孩子與同學溝通時,主持人說起了同學之間起外號的話題。嗯哼很快地回應:"同學們也給我起外號,肚臍眼。"霍思燕在一旁也感到很驚訝,說:"第一次聽說,他的大名是杜宇麟"。嗯哼還說到自己並不喜歡這個外號,但是霍思燕兩人都不太清楚嗯哼起外號,這也是嗯哼第一次提到自己的外號。
  • 孩子之間起外號不是開玩笑,是「校園霸凌」,但不要依賴老師解決
    文|凝媽在學校裡,孩子之間起外號的現象司空見慣。外號一般和孩子姓名、身體特徵、行為習慣有關係,大部分沒有惡意,孩子都能接受,有時甚至覺得很可愛。但是如果涉及到生理缺陷,或者有羞辱的成分,孩子們將會無法忍受。看到一個視頻,一個男孩的名字中有「浩」字,有同學給他起外號「耗子」。
  • 孩子被同學起外號而煩惱,父母干著急,看聰明的爸媽如何做
    大家都只關注孩子,管你父母是誰,靠邊站!所以很多父母看不得自己孩子受一點委屈。這不,就有家長在群裡抱怨,自己的孩子回來哭,說有同學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臭猴子」(不知是不是哪個孩子看了西遊記),希望大家管管,糾正一下,免得孩子因此有心裡負擔。
  • 怎樣理解別人給自己起的綽號(外號)
    如父母及長輩給自己起的本名。古人介紹某人常常用姓諸葛名亮字孔明。其中「亮」是他的本名,是他出生父母、長輩稱之的。孔明是父母讓其它人而稱之的。而「臥龍」則是他的親朋好友給起的綽號或叫雅號。用今天的詞叫「外號」。是其它人不在他面前,而是背後稱之的。如民國時期,民主人士常常稱蔣介石稱之為「獨夫民賊」。這就是綽號或外號。
  • 父母發現孩子被同學起外號,應該弄清楚這幾個問題,不要再困擾
    看看這些建議不要再困擾案例:小劉有一個上了小學四年級兒子波波,波波平時很乖巧,也很聰明,特別樂於助人,更加的思維活躍,學習成績也是名列前茅,是老師眼裡的得力助手,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但是最近小劉接到了一位孩子家長的電話,打電話的人聲稱是波波同學的爸爸,波波在學校總給同學起外號,希望小劉能夠好好的管管波波,不要,他再繼續給同學起外號了,這樣會傷害到其他同學的
  • 孩子被起了不好聽的外號,父母別急著出頭,教會解決方法更重要
    被「起外號」可以說是兒童時期,一段很沒面子的經歷。很多家長小的時候,也曾有過被起外號的經歷,知道那種傷自尊的感覺,所以也很擔心自己孩子被惡意起外號。那樣的話不僅打擊孩子自尊心,也容易變得自卑孤僻。差不多就是孩子上小學,還沒有脫離「幼稚」,同學之間鬧矛盾,互相取外號攻擊對方。例如拿別人外貌取外號,眼睛小的叫人「咪咪眼」,身材有些胖的叫人「老肥」,而身材瘦弱的,叫人「竹竿」。
  • 別小看孩子被起外號,「惡意綽號」也屬校園霸凌,家長要重視
    媽媽以為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很著急。問清楚原因之後,媽媽哭笑不得,原因是多多在學校被同學起外號了,同學們都叫他"胖子",並且說他太胖了沒人要。多多確實比其他小朋友胖了一些,但是看起來蠻可愛的。但是在其同學眼中,多多卻是個胖子。多多不喜歡這樣的稱號,但是又阻止不了同學們這樣叫他,於是多多近來總是情緒低落,有時候還跟媽媽說不想去上學了。
  • 兒子回農村奶奶家住7天,名字變成了鐵蛋,該給孩子起外號嗎?
    兒子回農村奶奶家住7天,名字變成了鐵蛋,該給孩子起外號嗎?「媽媽你別喊我博世了,我現在的名字叫鐵蛋,你怎麼老是記不住呀!」聽著兒子給我說話,我氣不打一處來。我大聲吼他:「誰給你起這麼個破名字,鐵蛋鐵蛋,不就是一個蛋蛋嗎?哪有你自己的名字好,博世,就是博士的意思,以後你要好好學習,大了讀博士,多好呀!」「你懂什麼呀媽媽,這個名字是我和奶奶在老家,他們給我起的名字,說我長得結實,叫鐵蛋以後會幹活。我奶奶他們老家那裡,很多人都有一個外號(小名字),我奶奶也有,我奶奶叫醜妮,不信你去問問奶奶!
  • 學生給老師「起外號」也要有邊界
    學生之間互相起外號,和學生給教師起外號,也有很大不同。一般來說,因為學生承受能力相對較弱,被起了外號,容易讓內心承壓,甚至被認為是冷暴力。特別是如果老師因為學生某個特徵而公開稱呼其「小胖子」「迷糊眼」等,很容易給學生造成內心陰影和客觀傷害。一般來說,除了特別善意友好的外號,學校是不支持學生互相起外號的,更何況容易因此造成學生間的矛盾。
  • 同學總是給自己起外號怎麼辦?教會孩子5大技巧,巧妙化解心結
    前段時間,霍思燕與丈夫杜江和孩子嗯哼一起做客《老師請回答》。其中有一段嗯哼特別低落的說:「我同學也給我起外號,叫肚臍眼。我跟他們說過不喜歡他們這樣子,但他們還是這樣子。」而杜江卻一句話化解了孩子心中不滿的情緒:「我小時候同學也叫我肚臍眼。巧了嘛這不是?」
  • 父母給孩子起外號,影響他們心理成長,試試叫他們全名
    便是看他們能否接受對方起的外號。如果平時以外號互稱,絕對是友誼深厚的&34;。學生時期,經常會給好友起外號,像是&34;、&34;、&34;等等。對方也不以為意,反而接受了這份&34;。很多家長為了和孩子進一步和睦相處,都會給他們起各種幽默的外號。
  • 爺爺給孫女取名「紫懿」,孩子上學被起外號,寶媽:倒過來念念
    名字取得好,孩子一輩子都受益;取得不好,則會折磨孩子。雖然名字可以更改,但已經對孩子的影響卻無法改變。名字到底怎麼取才好呢?爺爺給孫女取名&34;,孩子上小學被起外號這天,小茹的女兒放學後哭哭啼啼地回家了,一見到媽媽就說要改名字。
  • 「你家孩子老給我家孩子起外號,你管管吧!」家長替孩子出氣好嗎
    「你家孩子老給我家孩子起外號,你管管吧!"一位家長向另一位家長訴說,語氣頗為不滿,感覺孩子吃了虧。孩子上學期間都喜歡互相起外號,小學、初中的同學都有外號,我也經常聽孩子談起同學的外號,有什麼「包子、土豆、小綿羊」等等,到了高中同學們之間就基本上不再起外號了。
  • 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上學的時候,給老師起過「外號」嗎?
    還記得老師「外號」的小夥伴,有多少今天的早飯時間,孩子問我:媽媽,你知道我們小學語文老師的外號嗎?我說:不知道呀,沒聽你說起過呢。你們也喜歡給老師起外號呀?媽媽上學的時候,也有同學給老師起過外號呢。因為老師姓楊,所以在背後給她起了個外號:「胖羊」。當然,外號只能是背後偷偷的叫,誰也不敢當著老師的面公開叫囂。但是,楊老師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自己的外號。
  • 以為給孩子起個優雅名字,上學卻被取外號「玩紙巾」,不看你姓啥
    在上小學之前都沒什麼事,孩子也非常正常很喜歡這個極具古風的名字,誰知上了小學後孩子被取外號「玩紙巾」,這讓爸爸一臉懵,明明是一個這麼優雅的名字,怎麼被取這樣的外號?後還是妻子一語驚醒夢中人,「你也不瞅瞅你姓啥」,原來這位爸爸姓「皖」,連在一起可不就是皖芷妗(玩紙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