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被起了外號?家長要警惕,「惡意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2021-01-12 梔子花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段時間,在家裡和親戚的孩子們一起玩"真心話大冒險",其中有一真心話問題是:你最不喜歡聽的外號是什麼?一些孩子支支吾吾,但因為是真心話而且我答應保密之後,便告訴了我。有些孩子的是"臭蟲",有些孩子的是根據名字改編的,比如"王八蛋"。孩子們說起這些外號的時候,臉上閃過的是沮喪,是生氣。

我小時候沒有被起過外號,如今也不記得自己有沒有給同學起外號。現在看到孩子們的表情,心中覺得不是滋味。孩子在學校被起外號,覺不是特例。有些家長覺得自己小時候也被起過外號,便覺得孩子被起外號也不是什麼大事。實際上,孩子在學校被起外號,我們家長必須要警惕,尤其是惡意綽號——校園欺凌的一種。

惡意綽號,隱形的校園欺凌,顯性校園欺凌的幫兇

綽號有兩種,一種是善意的綽號,一種是惡意的綽號。善意的綽號是友誼的象徵,表示朋友之間彼此了解、關係深厚。比如我與朋友之間會因為一個稍微胖一些一個稍微瘦一點,所以會叫對方胖子或者瘦子,聽到彼此這樣叫自己還會呵呵一樂,並不會生氣。

惡意綽號也會根據人的身體特徵、行為、事跡、性格、名字等來起,但起綽號的人言語之間帶著不友好的語氣和態度,如嘲諷、鄙視、嘲笑、厭惡。就像親戚其中一個孩子和我說的那樣:"我一點都不喜歡別人叫我臭蟲,我一點都不臭。"我明白,"臭蟲"兩字雖是簡單文字,但同學言語之間的"臭氣"已經有些不簡單了。那樣的惡意綽號,給孩子帶來不少的傷害,還可能成為校園欺凌的幫兇。

最典型的就是電影《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中,易遙是同學們口中的"賠錢貨",這樣帶有貶低意味的綽號就體現了同學對她的不尊重、不友善。也因為本身的不尊重和不友善,當關於她的謠言四起時,同學們就越肆意地"踐踏"她的尊嚴。如果她起初的"綽號"能被老師、家長重視,結局或許就是另外一個樣子。

如今,校園"惡意綽號"被歸為校園隱形欺凌的一種。去年廣東省等省市出臺了關於治理中小學生欺凌的實施辦法,其中就有提到校園欺凌的分類,都將"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的"、"侮辱其人格"歸位校園欺凌事件。這些政策一出臺,很多網友都回憶起不堪回首的往事,傾訴起自己被起綽號的傷心往事。更有明確數據表明,這樣的政策呼應了學生的需要。依據"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組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81.45%的被訪小學生都認為"語言傷害"是最急切需要解決的校園問題。還有一項調查表示,40%小學生"經常性地"遭遇語言。依據"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組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81.45%的被訪小學生都認為"語言傷害"是最急切需要解決的校園問題。還有一項調查表示,40%小學生"經常性地"遭遇語言暴力的傷害。。可見,惡意綽號不是個例,更不能因為普遍存在而忽視其所存在的傷害。

惡意綽號危害不小,孩子會一直在意他人給自己的綽號

惡意綽號永遠不是簡單的玩笑,把綽號當孩子間的玩笑是家長們很容易犯的錯誤。畢竟,惡意綽號這個"玩笑"有可能傷害孩子一輩子。

1、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當我們大人被他人嘲諷、起外號的時候,心裡都會過意不去,小孩子更是如此。自尊心可以使人自強不息,但自尊心受到傷害後,孩子會煩惱、憤怒、怨恨,嚴重便導致孩子要麼自暴自棄,要麼報復心理極強。有些孩子不想去上學,便是因為其自尊心和尊嚴受到傷害,不願意再去與"惡意綽號"挑戰。有些孩子去上學,但成績一落千丈,因為他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而自卑不再自愛,覺得學習也沒意義,更不想努力,甚至自殺。有些孩子心生恨意,便開始報復毆打、殺害同學。言語的傷害,別樣的眼光,如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刀扎進孩子的心裡那樣疼,像小針扎進手指甲裡那樣痛。

2、影響孩子對世界的認知

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一是來自父母,二是來自學校。尤其當孩子進入學校學習後,孩子對孩子的認知主要就是來自學校了。如果孩子受到"惡意綽號"的語言暴力,經常受到他人的嘲笑和鄙視,受到一群人的孤立,請問孩子會怎麼想這個世界?如果這時候家長還說"不要那麼小氣",老師選擇模式,孩子會不僅覺得自己是多餘的,還會覺得這個世界不美好而是醜陋無比的。帶著這樣的認知,孩子在以後成長路上有很大可能形成心理疾病。

3、使得孩子長時間譴責自我

《奇葩說》的選手之一席瑞小時候也被嘲笑過"太娘",原因就是他在課間喜歡和女生跳皮筋。他受不了同學們嘲笑,便向老師求助。然而,老師只是淡淡地說:"為什麼他們不嘲笑別人,只嘲笑你呢?為什麼你非要和那些女生一起跳皮筋呢?你為什麼不能改改呢?"現在看來,跳皮筋並沒有錯。但是直到現在,席瑞對這件事耿耿於懷。他說:"比起嘲笑,更令人痛苦和扭曲的,是多年以來他心中的自我譴責。"這樣的自我譴責一樣煎熬。自我譴責不一定能督促孩子改變自己,甚至永遠不能改變自己。有心理學家說,長期的譴責只能夠創造出偽善。因為自我譴責,知道真實的自己不是理想的自己,孩子就試著去偽裝,去表現出不是真實的自己。接著孩子就在自己裡面產生出一個分裂,就會有一張虛假的臉,不真實的人就產生了,變成了自我壓抑、自卑,批判、緊張的人。

警惕孩子的外號,幫孩子解決惡意綽號的陰影

孩子被取外號是不可避免的事,這是孩子上學後生活逐漸以學校為主,我們對孩子的了解歌"掌控"會越來越少。我們不可能親手幫助孩子排除任何障礙,不可能幫孩子屏蔽"惡意綽號"和異樣的眼光,但我們可以幫孩子解決惡意綽號的陰影。

1、了解孩子對"惡意綽號"的態度和情緒

"惡意綽號"對孩子的影響肯定是負面的,但負面都多種方面。我們要了解孩子對此是沮喪還是憤怒還是自暴自棄,才能更好地"對症用藥",有效地解決孩子的情緒。這就需要孩子在提起綽號的時候,就要警惕了。因為一般來說,孩子不常會說起在學校的糗事,當孩子說了可能就是在向我們求助。這時我們可以通過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情緒,還可以通過觀察孩子回家後的行為,以及上學前的行為和表情,或者打電話向老師了解。如果孩子出現異常,就要十分重視。

除此之外,我們平時可以多與孩子聊聊在學校的生活,及時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情況。比如問問孩子:今天在學校什麼事情把你逗笑了;今天課間你和誰玩了;今天發生了什麼事……

2、告訴老師,與老師協商解決方案

情況嚴重一定要告訴老師,與老師積極溝通。有時候可能一次溝通不行,需要多次溝通。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報警讓警察處理。家長不要自己出面去教訓孩子的同學,容易使得孩子同學加強對孩子的報復行為。家長在安撫孩子情緒的時候,也要積極地引導孩子學會主動去尋求老師的幫助,如果老師不理解或是自己說明不清楚,父母也可以幫忙和老師溝通,讓老師來幫助解決孩子遇到的問題。

3、引導孩子積極、樂觀面對"惡意綽號"

孩子被"惡意綽號"時,家長的態度非常重要。錢三強曾經的名字並不是這個,是初中同學給他起的。因為錢三強在家排名老三,體育方面比較強。錢三強的父親聽說了,就乾脆把錢三強名字改成這個名字。

另外,我們要教會孩子學會沉默應對。因為孩子們喜歡開玩笑(孩子不知輕重),當他們看到被起外號的人不理會就沒有興致,久而久之便不再起外號。這個沉默應對,是冷靜,不是生悶氣。這就需要我們在家引導孩子樂觀面對。比如嗯哼和爸爸講起自己外號"肚臍眼"的時候,爸爸並不是不理會,而是說"我小時候也被叫肚臍眼",嗯哼知道了是同學們因為自己的姓才這麼叫自己,瞬間解開心結了。

最後一點,我們還可以教孩子去克服自己的優點,鼓勵孩子,給予孩子方法克服。不管是天生缺陷,還是後天缺點,克服都是心態上的勝利。心態勝利了,惡意綽號的影響就減少了。

我們都知道校園欺凌並不是小事,但往往卻沒有防備意識。一是家長沒有及時了解到孩子的情緒以及原因,二是家長缺少教育孩子反欺凌的意識,三是家長缺少教育孩子不要傷害他人的意識。教育的確不簡單,但也不能為此而鬆懈。即使校園欺凌防不勝防,但只要我們多了解陪伴孩子,少些抱怨和說教,我們必能及時幫助孩子面對困難。

我是梔子花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別小看孩子被起綽號,「惡意綽號」已屬校園欺凌,家長要重視!
    孩子被起惡意的綽號,這已經屬於校園欺凌的初級階段了。別小看孩子被起綽號,"惡意綽號"已屬校園欺凌!根據21世紀教育研究學院通過一份調查得到:"40.7%的中小學生都經歷過被起難聽綽號的經歷。"成年人不要覺得孩子胖點是好,叫胖胖也挺可愛的,但是孩子心智不成熟,他們不一定會喜歡這類本身就不太友好的外號。
  • 別小看孩子被起外號,「惡意綽號」也屬校園霸凌,家長要重視
    其實,多多因為自己的身體特徵被同學們故意起綽號,他自己是不開心也是不樂意的,家長或許會覺得這樣也沒什麼,都是孩子之間的玩笑,不必在意。但是,家長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孩子被起"惡意綽號。其實也是一種校園霸凌,家長要重視起來,不能認為這是孩子之間的玩笑。"
  • 《童謠森林》:別小瞧孩子被起外號,也許孩子正在遭受隱性欺凌
    相信很多成年人在上學的時候都被取過綽號,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小時候被起的綽號都會長時間停留在記憶中。惡意綽號更會成為孩子成長的引援,在某個階段變得討厭上學、不願意與人接觸、失去自信。一些家長以為起外號只是一種開玩笑的方式,小孩子之間只是打打鬧鬧不需要過多關注。
  • 言語欺凌之「起綽號」後果很嚴重!當你的孩子被起綽號, 該怎麼辦?
    事實上,近兩年,新聞媒體報導的校園欺凌事件,都是毆打、辱罵,甚至拍裸照這樣的惡性事件,不少人都以為只有這樣的情況才是欺凌事件。其實,更多的欺凌事件呈現出來的表象沒有這麼激烈,可能只是起了個小外號而已,但是也會給孩子的成長留下嚴重的傷害。
  • 起侮辱性綽號屬於校園欺凌,我們的校園還能為學生做什麼?
    11月12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對校園欺凌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起侮辱性綽號,屬欺凌!上傳被欺凌者受欺凌圖像,屬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學校在進行批評的同時給予懲戒,嚴重者可以給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學、開除學籍的處分。校園欺凌現象之普遍,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 家長們注意!「起侮辱性綽號」屬於校園欺凌,嚴重者可開除學籍
    對校園霸凌說不,起侮辱性綽號也算校園霸凌,廣東出臺一方案獲網友爆贊對學生欺凌事件進行認定和處置,高中階段教育的學校學生欺凌綜治委應吸納學生代表參加。學生之間發生的不涉及違法犯罪的欺凌事件的處置以學校為主。值得關注的是,學校對於屢教不改或者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進行批評的同時給予懲戒,嚴重者可以給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學、開除學籍的處分。
  • 辱人綽號屬欺凌:別拿言語暴力不當回事
    所謂的「精神侮辱型」,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其中「起侮辱性綽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例如,看到同學胖胖的,就給人家起「肥豬」之類的綽號,這是侮辱性的。
  • 辱人綽號屬欺凌:別拿校園裡的言語暴力不當回事丨今日話題
    11月12日,廣東省教育廳官網掛出13部門聯合印發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其中明確規定,「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的」屬於校園欺凌,在被治理的範圍之內。很多人覺得奇怪,一個多部門出臺的治理方案,居然連校園起綽號都要管,是不是太瑣細了?
  • 起侮辱性綽號算欺凌,廣東出臺治理校園欺凌方案獲網友點讚!
    校園欺凌有多常見?校園欺凌是校園中嚴重卻又常見的行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曾接受過校園欺凌,近日,廣東校園欺凌治理方案,將給同學起綽號列為欺凌範圍引網友點讚。深受同學起外號的困擾的校園現象現終於得到關注,這也是一大進步。
  • 看新聞學英語:「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校園欺凌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辦法》自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
  • "起侮辱性綽號"納入校園欺凌範疇 侮辱性如何定義?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明確規定校園欺凌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實施辦法》還將「起侮辱性綽號」納入校園欺凌的範疇,一向受到忽視的語言欺凌終於被擺上檯面。此舉被輿論評價是積極、進步的作為,並建議全國推廣。  不少網友追問,綽號的「侮辱性」怎麼定義?綽號是老師起的怎麼辦?
  • 從12月1號起!給人起侮辱綽號屬校園欺凌 嚴重欺凌者可開除學籍
    但是從12月1號起學生不能再隨便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了否則即歸為校園欺凌事件嚴重欺凌者將被開除學籍▼2014年11月8日早晨,小張和小黃一起從宿舍走出來,準備去教學樓上課,路上小黃叫了幾聲小張的外號 「蛋蛋哥」,引起了小張的不滿,兩人就吵了起來。
  • 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於校園欺凌
    辦法中明確,起侮辱性綽號、損壞他人財物、發表侮辱人格言論等都算學生欺凌。學校應根據本校實際成立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委員會,對學生欺凌事件進行認定和處置,高中階段教育的學校學生欺凌綜治委應吸納學生代表參加。對於學生欺凌事件的處置,嚴重者或要勒令退學、開除學籍。
  • 孩子在學校被起外號,怎樣做好?
    要開學了,小張心裡又打起了亂鼓,孩子不願意開學,對上學有牴觸情緒,究其原因,班裡同學給孩子起了綽號,孩子很反感,也有些畏懼。小張很是頭疼。被起外號,在學校比較常見,特別是在小學。小學生覺得好玩,也愛起鬨,有時候雖說沒惡意,單給孩子造成了影響,作為家長,要重視這件事。
  • 孩子被起綽號不是「開玩笑」,也是校園霸凌,幫孩子解決不能忽視
    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對校園霸凌的定義是:一方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 孩子被起綽號不是「開玩笑」,也是校園霸凌,幫孩子解決不能忽視
    起綽號也是一種校園霸凌行為2018年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對校園霸凌的定義是:一方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知道,校園霸凌不單是指對身體造成傷害,對心靈造成傷害也屬於校園霸凌的範疇。
  • 給同學起綽號也算校園欺凌?福州這群高中生這麼說……
    鄔警官要直播的內容是——與同學們息息相關的「反校園欺凌」什麼是「校園欺凌」?今年10月,福州市教育局等11個部門聯合出臺《福州市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在這份實施方案中明確定義了: 發生在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的校園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或誹謗,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以上這些事件都屬於校園欺凌。
  • 【提醒】「起侮辱性綽號」屬欺凌!這項方案出臺獲網友爆贊
    起侮辱性綽號,屬欺凌!上傳被欺凌者受欺凌圖像,屬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
  • 潛伏在孩子身邊的校園欺凌
    二校園欺凌的表現形式1暴力欺凌推撞、拳打腳踢以及搶奪財物等肢體上遭受的惡意攻擊性行為。2言語欺凌辱罵、嘲諷、譏笑、取侮辱性綽號等中傷性行為。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給受害者起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並侮辱其人格;使用暴力、網絡、社交等方式對受害者進行攻擊性行為,以不斷削弱被害者積極自我認識為目的,讓其接受自己就是一個笨蛋、一個懦弱者。對受害者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作校園欺凌。
  • 起侮辱性綽號也算欺凌,可開除學籍!這個省對校園欺凌出手了!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對校園欺凌工作機制、預防、治理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 ●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等行為屬於欺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