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聞學英語:「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2021-01-11 新東方網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校園欺凌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辦法》自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

  The education sectors in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rolled out new guidelines on Monday, specifically defining offensive nicknames and online violence as school bullying.

  廣東省教育廳等部門13日出臺新規,明確規定侮辱性綽號和網絡暴力均屬於校園欺凌。

  《辦法》明確,對被欺凌者身體和心理造成「輕微痛苦」或者「明顯傷害」的欺凌事件,分別列為「輕微」或者「惡劣」。

  其中,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offensive nicknames)、在社交媒體發表貶低或侮辱他人人格言論(social media posts derogating others)等行為,屬於情節輕微的一般欺凌事件(slight bullying incidents)。

  在社交媒體上傳被欺凌者受欺凌圖片(uploading pictures of bully victims to social media)、攜帶刀具等器械威脅或毆打被欺凌者(threatening with knives or beating bully victims)等屬於惡劣範疇的嚴重欺凌事件(serious bullying incidents)。

  The guidelines, which apply to all elementary, secondary and vocational schools in Guangdong, also require all schools to create committees to investigate and determine if a complaint constitutes school bullying within 10 days.

  該《辦法》適用於廣東省內所有小學、中學以及職業教育學校,《辦法》要求,學校應根據本校實際成立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委員會,啟動調查處理程序後,學校一般應在10日內完成調查,作出處理決定。

  《辦法》強調,政府部門職責落實不到位、學生欺凌問題突出的地區和單位,由本級人民政府給予通報、約談、掛牌、督辦、實施一票否決權制等方式進行領導責任追究(leading officials will be held accountable)。

  政府部門和學校相關工作人員在學生欺凌事件發生後的處置存在失職瀆職行為(dereliction of duty),因違紀違法應當承擔責任的,依法給予相關責任人黨紀政紀處分(disciplinary punishment);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監護人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guardians who fail to fulfill duty of guardianship),將依法由其所在單位或村(居民)委會予以勸誡、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條例行為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行政處罰(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官方界定校園欺凌】

  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首次明確:

  中小學生欺凌是發生在校園(包括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School bullying refers to an incident that occurs between students on or off campus, when one side singly or repeatedly assaults, insults, or provocates the other side through bodily contact, verbal language or words on the Internet with a hostile intent, resulting in physical, mental or financial harm.

相關焦點

  • "起侮辱性綽號"納入校園欺凌範疇 侮辱性如何定義?
    "起侮辱性綽號"納入校園欺凌範疇 侮辱性如何定義? 原標題:   一份地方政府文件,在這兩天上了微博熱搜。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明確規定校園欺凌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實施辦法》還將「起侮辱性綽號」納入校園欺凌的範疇,一向受到忽視的語言欺凌終於被擺上檯面。此舉被輿論評價是積極、進步的作為,並建議全國推廣。  不少網友追問,綽號的「侮辱性」怎麼定義?綽號是老師起的怎麼辦?
  • 起侮辱性綽號屬於校園欺凌,我們的校園還能為學生做什麼?
    11月12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對校園欺凌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起侮辱性綽號,屬欺凌!上傳被欺凌者受欺凌圖像,屬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學校在進行批評的同時給予懲戒,嚴重者可以給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學、開除學籍的處分。校園欺凌現象之普遍,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 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於校園欺凌
    辦法中明確,起侮辱性綽號、損壞他人財物、發表侮辱人格言論等都算學生欺凌。學校應根據本校實際成立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委員會,對學生欺凌事件進行認定和處置,高中階段教育的學校學生欺凌綜治委應吸納學生代表參加。對於學生欺凌事件的處置,嚴重者或要勒令退學、開除學籍。
  • 別小看孩子被起綽號,「惡意綽號」已屬校園欺凌,家長要重視!
    孩子被起惡意的綽號,這已經屬於校園欺凌的初級階段了。別小看孩子被起綽號,"惡意綽號"已屬校園欺凌!根據21世紀教育研究學院通過一份調查得到:"40.7%的中小學生都經歷過被起難聽綽號的經歷。"成年人不要覺得孩子胖點是好,叫胖胖也挺可愛的,但是孩子心智不成熟,他們不一定會喜歡這類本身就不太友好的外號。
  • 取侮辱性綽號列入校園欺凌,網友建議全國推廣!你小時候被人取過難聽的綽號嗎?
    昨天,一條新聞在網上熱傳——    依據廣東省教育廳最新出臺的校園欺凌治理方案,給別人起侮辱性的綽號屬於校園欺凌。方案規定,欺凌按輕重程度,分為一般欺凌、輕微欺凌以及嚴重欺凌,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和侮辱其人格、損壞他人財物與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貶低或者侮辱他人人格言論一樣,被界定位輕微欺凌。
  • 給同學起侮辱性綽號?這事屬於欺凌!嚴重者開除學籍
    【原標題】給同學起侮辱性綽號?廣東省發文:屬欺凌!嚴重者開除學籍    12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對校園欺凌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該《實施辦法》自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
  • 「起侮辱性綽號」屬於校園欺凌,嚴重者可開除學籍
    對校園霸凌說不,起侮辱性綽號也算校園霸凌,廣東出臺一方案獲網友爆贊最近,廣東省教育廳聯合十三部門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其中提到的內容,也就是意味著治理校園欺凌從原來的,針對身體上的直接傷害,開始逐步擴展到心理層面。
  • 辱人綽號屬欺凌:別拿校園裡的言語暴力不當回事丨今日話題
    11月12日,廣東省教育廳官網掛出13部門聯合印發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其中明確規定,「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的」屬於校園欺凌,在被治理的範圍之內。其中「起侮辱性綽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例如,看到同學胖胖的,就給人家起「肥豬」之類的綽號,這是侮辱性的。雖然,這種「精神侮辱型」的言語欺凌經常性的被忽略,但事實上,它卻是校園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欺凌現象。2017年5月發布的《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就指出,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
  • 超讚,又一項校園欺凌行為被認定為違法,起侮辱性綽號將受罰
    校園霸凌,欺凌事件一直是社會和國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因為直接關係孩子們健康成長問題,往大了說對國家未來也受影響。所以國家教育方面也出臺了許多法律法規來保護校園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做出了大量工作來預防這些事件的發生。
  • 辱人綽號屬欺凌:別拿言語暴力不當回事
    所謂的「精神侮辱型」,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其中「起侮辱性綽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例如,看到同學胖胖的,就給人家起「肥豬」之類的綽號,這是侮辱性的。
  • 【提醒】「起侮辱性綽號」屬欺凌!這項方案出臺獲網友爆贊
    起侮辱性綽號,屬欺凌!上傳被欺凌者受欺凌圖像,屬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
  • 起侮辱性綽號也算欺凌,可開除學籍!這個省對校園欺凌出手了!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對校園欺凌工作機制、預防、治理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 ●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等行為屬於欺凌; ●
  • 孩子在學校被起了外號?家長要警惕,「惡意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我小時候沒有被起過外號,如今也不記得自己有沒有給同學起外號。現在看到孩子們的表情,心中覺得不是滋味。孩子在學校被起外號,覺不是特例。有些家長覺得自己小時候也被起過外號,便覺得孩子被起外號也不是什麼大事。實際上,孩子在學校被起外號,我們家長必須要警惕,尤其是惡意綽號——校園欺凌的一種。
  • 從12月1號起!給人起侮辱綽號屬校園欺凌 嚴重欺凌者可開除學籍
    而「二狗、傻蛋、蛋娃子·······」這些估計是以前那個年代出現頻率最高的「熱門綽號」但是從12月1號起學生不能再隨便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了否則即歸為校園欺凌事件嚴重欺凌者將被開除學籍  《實施辦法》適用於我省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以下簡稱「學校」)校園內外的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工作。《實施辦法》所稱中小學生欺凌(以下簡稱「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起侮辱性綽號也是校園暴力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學學「五防」安全教育課程 給同學起侮辱性綽號,也是校園暴力 華聲在線3月27日訊 看到同學胖胖的,就給人家起「肥豬」之類的稱號,你或許認為這只是小孩子之間的玩笑,在兒童安全教育概念裡,給同學起綽號,嘲笑同學的長相,排斥孤立同學
  • 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中的「軟刀子」:容易忽視的往往傷害更大
    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中的「軟刀子」:容易忽視的往往傷害更大「起侮辱性綽號」屬校園欺凌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對如何應對、管理校園欺凌進行了很好的探索。
  • 起侮辱性綽號算欺凌,廣東出臺治理校園欺凌方案獲網友點讚!
    校園欺凌有多常見?校園欺凌是校園中嚴重卻又常見的行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曾接受過校園欺凌,近日,廣東校園欺凌治理方案,將給同學起綽號列為欺凌範圍引網友點讚。深受同學起外號的困擾的校園現象現終於得到關注,這也是一大進步。
  • 給同學起綽號也算校園欺凌?福州這群高中生這麼說……
    鄔警官要直播的內容是——與同學們息息相關的「反校園欺凌」什麼是「校園欺凌」?今年10月,福州市教育局等11個部門聯合出臺《福州市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而會造成他人身體、心理、財產上受到傷害的比如敲詐勒索、毆打他人甚至是起侮辱性綽號惡意中傷、侮辱其人格等主觀上就帶有惡意就屬於「校園欺凌」
  • 言語欺凌之「起綽號」後果很嚴重!當你的孩子被起綽號, 該怎麼辦?
    事實上,近兩年,新聞媒體報導的校園欺凌事件,都是毆打、辱罵,甚至拍裸照這樣的惡性事件,不少人都以為只有這樣的情況才是欺凌事件。其實,更多的欺凌事件呈現出來的表象沒有這麼激烈,可能只是起了個小外號而已,但是也會給孩子的成長留下嚴重的傷害。
  • 南安一中現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屬不屬於犯法?
    據7月11日報導,近日,數段有關校園欺凌事件的視頻在網上頻頻流傳,事件中學校直指福建南安某中學,引發各界熱議。南安第一中學10日晚間發布情況說明回應,「對實施欺凌的學生進行嚴肅批評教育,對受害學生進行安撫,對所在班級開展教育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