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蜜蜂種群持續萎縮 研究:氣候變化或是主因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29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在過去50年中,北美近三分之一的蜜蜂種群消失。一項新出爐的研究表明,在美國一些地區,氣候變化可能是蜜蜂種群持續萎縮的原因。

資料圖:花叢邊的小蜜蜂。 王東明 攝

據報導,為更好地了解全球變暖對蜜蜂健康的影響,來自西北大學和芝加哥植物園的科學家在亞利桑那州對蜜蜂巢進行了各種溫度的測試,而研究人員採取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將巢穴塗成黑色、白色和透明來改變溫度。

報導稱,黑色塗料導致巢穴吸收更多的太陽能量,從而可以模擬出該地區的未來氣候,如果氣溫繼續上升,黑色塗料可有效地將蜂巢溫度模擬至2040至2099年間的氣候。而塗成白色的蜂巢則可反射熱量,使蜂巢的溫度降低模擬返回至與1950年代相似的氣候條件。對此,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測試技術很簡單,但卻很有效。

該研究對亞利桑那州聖卡塔利娜山脈的90個蜂巢進行了測試,而所有的巢穴都棲息著一種被稱為「梅森蜜蜂」的土著物種。科學家重複實驗2次,觀察季節前後的變化。每一個季節,研究人員都發現黑色巢中的蜜蜂死亡率在增加,且滯育時間也在延長。

據悉,滯育是描述昆蟲冬眠的一個術語。正常情況下,蜜蜂在10至15天的過程中從滯育中醒來,而蜜蜂在溫暖的條件下滯育時間會延長至50天以上。對此,研究人員指出,這是蜜蜂對氣候環境變暖做出的生理反應,由於它們出現的時間改變了,就可能導致它們錯過更多的花卉資源,並引發它們的繁殖能力下降。

研究還顯示,黑色巢中繁殖的蜜蜂也更小,體內脂肪含量也較低。科學家推測,可能是由於溫暖溫度加速了蜜蜂在滯育期間的新陳代謝。研究人員指出,對昆蟲來說,體型是個大問題,更大的通常更好,這意味著有更大的能量儲備,可經受更大的風暴。而對於蜜蜂,這也意味著繁殖能力。

據本周發表在《功能生態學》雜誌上的另一項新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可能會開始導致一些蜜蜂物種達到其生理極限。隨著溫度不斷升高,蜜蜂種群可能會遷移到海拔較高的地方,而遷徙也會導致當地的植物失去它們傳統的傳粉者,連鎖反應會導致整體環境發生變化。

研究人員強調,人類需要了解自然界是如何運轉的,並觀察它是如何對重要的變化源做出反應的,否則人類自己也將面臨危險。

相關焦點

  • 研究企鵝糞,中美學者發現:氣候變化不是種群盛衰的唯一因素
    研究企鵝糞,中美學者發現:氣候變化不是種群盛衰的唯一因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聞網 2017-10-30 17:43
  •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
    參考消息網11月23日報導西媒稱,一段時間以來,氣候變化的影響被視為遙遠且不確切的威脅。然而,氣溫升高、極端天氣現象以及海平面升高正使其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上周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將加劇野生動物中傳染病的暴發。
  • 義大利無通心粉 氣候變化或致全球十大土特產消失
    暖極生悲:氣候變化或導致全球十大土特產消失「全球變暖和我有什麼關係,我一點兒都不在乎。」截至今日,很多地球人仍無法感受氣候惡化給自身生活帶來了什麼變化。最新研究表明,持續上升的海平面將使馬爾地夫許多旅遊景點淹沒在海洋下。上個月,該國總統剛剛在水底舉行內閣會議,強調氣候變化帶來的危害。法國葡萄酒在「變質」「請立即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保護法國的文化,至少,讓我們的葡萄存活下去吧。」就在幾天前,多位法國著名的釀酒師給法國總統薩科齊寫了一封聯名公開信。葡萄酒無疑是法國文化的象徵。
  • 研究稱氣候變化導致海豚易患淡水皮膚病
    2005 年,科學家開始注意到沿海的海豚種群容易患上一種特殊的皮膚病。這種疾病不僅可以很快覆蓋 70% 的體表,也對海豚的生命造成了重大威脅。近日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導致的暴雨頻率和嚴重性的不斷增加,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蜜蜂喜歡在哪兒安家 ?—全球首張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
    這張地圖有助於查明世界上其他方面研究不足的地區的蜜蜂多樣性熱點,甚至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蜜蜂將如何對氣候變化作出反應(例如當某些地區的天氣變得更潮溼時)。雖然很多時候蜜蜂不是很起眼,但蜜蜂確實就像我們讚美它們那樣值得我們關注和保護!
  • 蜜蜂瀕臨滅絕?日本教授研究用無人機為植物授粉
    根據美國農業部出臺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世界上90%的開花植物以及人類1/3的糧食作物都依靠動物來授粉,而蜜蜂則是為這些植物授粉的主力軍。然而,我們目前卻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蜜蜂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亡。據研究表明,自動化農業的發展、環境氣候的變化以及過多化學農藥的噴灑導致蜜蜂種群數量在近些年內急劇下降,作為自然界生物鏈條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蜜蜂數量的減少可能直接導致人類糧食的減產和大規模植被死亡甚至滅絕。
  • 巴西加強農藥標準監管 保護蜜蜂等授粉昆蟲
    該規定的目的是防止國內蜜蜂種群的滅絕,以及避免一種名為蜂群衰竭失調症(CCD)的疾病,該疾病已在美國和歐洲蔓延。該指令文件由Ibama、巴西農業研究公司(Embrapa)、以及諸多學術和業界代表共同出版,他們在2015年設立了一個技術工作組(GTT),討論針對授粉昆蟲(尤其是蜜蜂)的風險評估程序。
  • 野生動物種群變化都能預報?科學家:只要數據足,比天氣預報還準
    當厄爾尼諾來臨,溫暖的太平洋海水就會成為氣候變化的推動引擎,科學家們就能預料到美國南部會降下季節性大雨,亞馬遜會出現乾旱。這些截然相反的極端天氣,對人們有著巨大的影響,由於最近幾十年收集的天氣數據越來越充足,天氣預報會變得越來越準確,人們也有越來越多的時間去應對極端天氣。
  • 美國多個城市出招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現在已成為全球性議題,美國的各大城市也已經開始制定目標,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  國際地方環境理事會美國分部氣候項目主管布萊恩.霍蘭德(Brian Holland)說:「這是一個新的領域。」
  • 這些論文,是真在關注氣候
    這篇論文發表在《冰川凍土》期刊,眾所周知,氣候變化對冰川、凍土影響極大,可惜,這卻不是那篇論文作者關注的重點。 所以,今天小編想呼籲大家關注一下這個「正兒八經」的百篇論文榜單,細看下來,與氣候相關的研究熱點著實不在少數——
  • 氣候變化正令10種食物變得瀕危
    澳洲氣候研究所等組織估計,如果當前的氣候模式持續,到2050年現在的咖啡種植區有一半將不再適合種植咖啡。超三分之一的美國蜜蜂都死於蜂群衰竭失調症,但氣候變化對蜜蜂行為也產生了影響。根據美國農業部2016年的一項研究,二氧化碳水平上升令花粉中的蛋白質水平下降,而花粉是蜜蜂的主要食物來源。結果蜜蜂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從而影響繁衍甚至導致滅絕。正如美國農業部的植物生理學家路易斯·切斯卡所說,「花粉對蜜蜂而言正變成垃圾食品。」
  • 氣候變化正令10種食物變得瀕危
    超三分之一的美國蜜蜂都死於蜂群衰竭失調症,但氣候變化對蜜蜂行為也產生了影響。根據美國農業部2016年的一項研究,二氧化碳水平上升令花粉中的蛋白質水平下降,而花粉是蜜蜂的主要食物來源。結果蜜蜂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從而影響繁衍甚至導致滅絕。正如美國農業部的植物生理學家路易斯·切斯卡所說,「花粉對蜜蜂而言正變成垃圾食品。」
  • 美報告:氣候變化 美國還沒有準備好?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上周公布的一個新報告聲稱,美國還沒有準備好應對氣候變化,而且負責將最新的科研結果傳達給決策者的政府機構根本無法勝任這一工作。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一部分,是一個政策諮詢中心。
  • 氣候變化的基本事實和科學應對
    離差值增大,表明氣候狀態不穩定性增加,氣候變化敏感性也增大。另外,氣候變化與其後變率基本上只有語義上的差別,因為它們的計算方法並無差別。前者是除了高頻變化以外所有的時空尺度的變化,後者主要是氣候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顯著變化。  記者:人類是什麼時候開始研究氣候變化的?
  • 關注氣候變化與可持續消費調查
    這樣一個在商場中不知疲倦追求時尚的時代,人們不禁要問,如此消費還能持續多久?  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說,人類活動是地球迅速升溫的主要原因。這是因為人們使用了太多的能源,排放了太多的溫室氣體。也就是說,過度消費和浪費的生活方式,加劇了氣候變暖。  氣候變暖也使中國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乾旱與洪澇頻發。
  •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研究院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強務實合作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研究院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強務實合作清華新聞網10月24日電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分別會見了來訪的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創始人、美國能源部前副部長大衛·桑德羅(David Sandalow)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高級顧問、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
  • 美國發布全球氣候狀況報告稱全球變暖仍在持續
    6月28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其網站上發布了《2010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
  • 蝴蝶需要「乘涼點」,以應對氣候變化衝擊
    劍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英國蝴蝶調節體溫的能力有較大差異。研究者們建議,應當通過增加景觀多樣性等方式為蝴蝶保留適宜的微氣候,幫助它們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造成的衝擊。圖片來源:Andrew Bladon研究人員發現,英國不同的蝴蝶物種維持合適體溫的能力存在顯著差異。主要依賴找到合適陰涼處來維持體溫的物種正在面臨種群數量減少的巨大風險。研究結果預測氣候變化可能如何影響蝴蝶種群,並提供保護策略來保護這些蝴蝶。該研究發表在《動物生態學》(Animal Ecology)雜誌上。
  • 北京晚春時節蜜蜂為什麼減少了? 揭秘蜜蜂對我們多重要
    美國科學院的研究和對養蜂人的調查表明,在美國,蜜蜂其實從二戰時期就開始減少,現在相較於1945年的美國,只擁有半數的蜂巢。對此,研究人員創造了一個術語來表示蜜蜂的消失和減少,即蜜蜂蜂群衰竭失調(CCD)。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研究發現,從氣候變化、棲息地喪失到病原體、農藥汙染等諸多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蜜蜂的減少。
  • 芝加哥大學: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對美國南部和中西部打擊最大
    據外媒報導,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美國南部和中西部的一些州可能成為因氣候變化遭受經濟損失最大的美國地區。其中一些州已經是美國最貧窮的地區,這些地區的產品和服務的經濟價值還會因氣候變化縮水20%。換句話說,氣候變化將使許多地區的貧困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