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不要問單位給了你什麼,而要問你給單位貢獻了什麼?無恥嗎

2020-12-13 騰訊網

很多企業,既想讓馬兒跑,又不想給馬兒吃草,天天宣傳讓員工奉獻、貢獻,可是他們的貢獻和奉獻,也是有限度和期限的,不是無止境的

很多老闆都喜歡把這樣一句話掛在嘴邊:

「你們總是想從公司裡獲取更多的回報,但是你們給公司帶來了什麼」?

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暗指員工只想著從公司撈好處,卻從來都不想著為公司做貢獻,說實話,真不知道在老闆的眼裡,什麼樣的付出,才能算是給公司做出的奉獻

不要問單位給了你什麼,而要問你給單位貢獻了什麼?這句話無恥嗎?其實這句話對於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含義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句話的出處:美國總統甘迺迪在他的就職演說中曾表述:我親愛的美國人,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

甘迺迪是站在國家領導人的角度來說這句話,其意義當然是希望每位美國公民都能為國家做出貢獻,無可厚非,沒有什麼問題

但這句話到了單位的領導或者老闆那裡就變成了:「不要問單位給了你什麼,而要問你給單位貢獻了什麼」,這句話站在他們的角度,也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單位和國家是不同的概念,單位和國家也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前者是謀生的地方而後者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身份不同,所站的位置和角度不同,看問題的方式當然不同,這句話也談不上很無恥,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

從公司角度來說,這句話是不可恥的

因為有付出才有回報,如果員工不能為公司創造價值,公司就是花錢養閒人,那麼公司離倒閉也不遠了,開公司不是做慈善,是有運營成本的,不能為公司帶來價值的人,就是公司的負資產

所以站在公司的角度,這種人力成本是單純的浪費,那麼不要問單位給了你什麼,而要問你給單位貢獻了什麼,這句話是不可恥的,沒有付出,哪裡來的回報

從員工角度講,這句話是可恥的

員工也是要生存,生活也需要成本,如果沒有足夠的薪資談何生存,沒有生存的本錢談何創造價值,如果公司單純講付出,而不管員工死活,只強調付出,不強調回報,那麼人員流失是必然的

一個公司的發展,最主要的是人才,沒有人才談何發展,從員工角度講,單純要求員工付出,這句話是可恥的,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公司一味用這句話給員工洗腦是可恥的

透過這句話,我們可以深挖到一個問題,就是薪酬管理體系,公司總是想用最少的錢,僱傭一個最有能力,最能創造價值的人,員工總會想要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

兩方都想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存有這兩種心態的公司與員工,都不會有長遠的發展,這時候薪酬制度反而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

一個薪酬制度完備的公司,薪酬架構一定是既符合公司運營發展 ,又符合員工利益的制度,良好的薪酬管理制度,可以幫助企業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留住優秀人才

在企業競爭中,良好的薪酬制度不但不會增加企業的成本,還會創造更多的人才價值;公司發展好,員工的薪酬才高;員工薪酬高,更願意留在公司創造更高的價值,這是良好的薪酬制在員工激勵方面的積極作用,如果薪酬制度不夠完善,公司與員工之間就會出現矛盾,最後的結果無外乎一拍兩散

我們都知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很多人在單位只是單位的一份子,在職、在崗,盡到責任,幹好本職,上對得起組織,下對得起民眾就問心無愧,真的不要高估個人的作用的能量

單位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個人賴以生存、發展、生活、交往的一個平臺和圈子

從道理上講,個人利益應該服從集體利益,個人應該為單位的發展貢獻力量,這些都沒有問題,但如果只是從這個角度一味的強調個人如何如何服務集體,如何貢獻集體,而從不不顧及個人的實際和利益,那的確有些道德綁架

我們經常能看到這一樣一句話:你在單位是根草,但你在家裡是片天,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單位的重量其實沒有那麼的重要,而在一個家庭中的重量卻是任何人都不可以代替的

常言道,地球離開誰都會轉,單位離開你一樣正常運行,這個崗位你不幹,就會有其他人幹,一般而言,說這樣話的人大多都是單位的領導,這句話也談不上很無恥,但這句話的確有些道德綁架的傾向

我們先分析這句話本身,不難發現,這句話講的就是「等價交換」原則,不少求職者仍秉持著「即時滿足」的心態,打個比方:

他們總會抱怨:「老闆給我開3k的工資,卻整天給我幹5k的活」,這類人存在一種觀念:你先給我5k的工資,我一定給你幹5k的活

但老闆是怎麼想的?老闆會想:你先給我幹5k的活,我就給你開5k的工資,這就是雙方的矛盾點

如果,這句話用在一個一線普通員工的身上,就有些奇怪,一個月2k不到的工資收入,沒有周末休息,沒有年休假,沒有五險一金,沒有加班工資

作為一個單位,連一個最起碼的勞動報酬和勞動保障都剋扣員工的話,有什麼資格來向員工提什麼貢獻和奉獻呢?他們,只不過是做了一些最基本的工作,勉強獲得了一些微薄收入,還不一定能夠養家餬口

任何時候,既然把勞動與經濟掛了勾,那就是一份付出要有一份回報,同樣一份回報也要有一份付出,一些洗腦的單位,經常給員工灌輸思想,你為單位貢獻了什麼?而不是反思企業給員工提供了什麼?

作為企業,只想無底線的剋扣工人工資,不籤訂勞動合同,不按規定申報社會保險,不按規定繳納五險一金,不按時支付勞動報酬,不提供勞動保護,不支付加班工資,不提供成長福利

任何時候,權利都是對等的,不是一方面的買賣,在企業和員工之間,員工永遠是弱者,企業是強者,員工不需要支付太多的報酬,只要按照勞動法和社會平均水平,支付即可,然而,這樣的事情,很多企業並沒有做到,而且差得太遠

很多情況下,企業垮了,員工沒有存到錢,還掙扎在生存的邊緣地帶,甚至生存艱難,而企業老闆和高管卻發財了,這是為什麼?

那是因為,他們的收入並不是與貢獻有多大的正比,而是利用的手裡的權力和資源,獲得了很多不當利益,更多的是壓榨了普通員工的正當利益

不給員工提供一個好的工作環境,一個好的工作收入,一個好的發展願景,不能夠讓員工幹活有激情、工作有奔頭、奮鬥有理想,直白一點,不給員工足夠讓他滿足的錢,員工拿什麼出來貢獻?

員工把自己貢獻了,老婆孩子怎麼辦?老人怎麼辦?

我們可以嘗試不同的場景:

場景一

如果是一個員工正在向自己的領導提升職加薪,員工的理由都是自己的難處,領導回了一句:「問問你給單位貢獻了什麼」,這可能就只是一個正常的提問,因為公司給員工升職的理由卻是源於員工對公司的貢獻

曾經就有一個新聞,說的是剛畢業的小夥子去公司面試,提出了月薪8k,理由是:自己的房租一個月3k,養貓一個月1k,平時吃飯一天100,一個月也要3k,加上其他的活動開銷,所以月薪最少需要8k

當時這個面試官也是哭笑不得

你需要8k的開銷,這可不是公司給你開8k月薪的理由,不是嗎?

有個前同事,離職的時候才聽說了他的光榮事跡。據說他是老闆挖過來的,當時他就問,我希望一年以後能升職主管,年薪20萬,後來老闆同意了,然後在此基礎上,定下了他的業績目標和年度規劃

我覺得,這才是一個健康的關係

員工需要賺錢,這沒有問題,天經地義;公司也需要賺錢並且考慮賺錢的成本和性價比,也沒有問題,兩者在此基礎上一起達成一個共識,然後一起努力才是雙贏的結果,畢竟在利益這件事上,員工和公司應該是一體的

場景二

假設還是升職加薪,員工拿著自己的業績說話,說明自己這樣的業績和能力在就業市場上的應該有的競爭力,而公司給的確實不夠理想,自己是老員工,也希望和公司一起繼續發展下去,希望領導考慮一下給自己升職加薪

這時候,如果領導回覆說:「問問你給公司貢獻了什麼」,這就有點值得警惕了

畢竟員工給公司最大的貢獻就是業績,不說業績特別突出或者超額完成多少,只要業績達標,就沒有給公司拖後腿

如果這位員工在表述方面確實已經很清楚,有理有據,領導還這麼問,除非有特別的難處,否則大概率上就是兩個字:「無恥」

這兩個小例子只是想說明,一句話到底傳達的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的潛臺詞?這是不能脫離場景和對象來判斷的

但是任何時候,如果覺得自己被「畫餅」了,被「情懷」了,厚臉皮地提出來,或許是最好的保護自己的利益的方式

單位給了什麼,是勞動者要問的,也需要了解清楚的

員工給單位貢獻了什麼,是老闆問的,也是勞動者需要思考的

老闆和員工建立的是勞動關係,一方付出勞動,一方付出報酬,是平等的價值交換,這個問題不是無恥,而是勞動關係雙方的認知沒有平衡

這個問題跟無恥無關,是雙方的勞動關係不平衡

當報酬>勞動產出,單位資源正常到位,無刻意針對員工,員工的產出達不到單位期望。單位自然會問員工的貢獻,甚至想要開除員工

當報酬

當報酬=勞動產出,這時候處於平衡狀態,如果單位繼續發展,繼續招聘更優秀的人才,員工就會處於弱勢,需要提高自身價值,如果自己不斷提升能力,產生更高價值,就進入到場景,自然掌握談判的籌碼

相關焦點

  • 「不要問單位給你什麼,而要問你給單位貢獻什麼?」這話很無恥?
    原創內容 抄襲必究文:謝汶青這句話對不對主要看站在什麼角度去分析了。假如你是單位的領導,你肯定覺得這句話是正確的,可是,假如你是個員工,有可能你會認為這句話是錯誤的。1.站在領導的角度我關注的一個作家,她原來是體制內的一名員工,她工作很努力,也很認真,但是她的付出和她的收入和職位的提升不相符。
  • 不要問單位給了你什麼,而要問你給單位貢獻了什麼?網友說:無恥
    「不要問單位給了你什麼,而要問你給單位貢獻了什麼?」你覺得這句話很無恥。說白了其實就是一個角度問題,你站在一個打工者的角度,覺得單位、領導其實是找這種藉口來壓榨人,就是為了把大家更好的壓榨。要是你抱著這樣的想法不改變,那只能是這輩子都打工。但我覺得,其實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做人不能太片面,不妨換個角度來看看。
  • 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問你:你還應聘了哪些單位?要說真話嗎
    面試是進入一個公司之前的一大挑戰,相信大家都遇到過很多比較難回答的問題,比如:問你結婚了嗎?其實這些問題背後,都隱含著面試官對你想要了解的方面,而並不是單純的閒聊。「除了我們公司,還應聘哪些公司?」這個問題也是HR經常會問到的一個問題。當你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該怎麼回答呢?回答:我應聘過一些單位了,面試官會不會覺得你太挑了,要回答:我就應聘過這一家,面試官會不會覺得太假了。其實,說真話更能打動人,主要是要清楚自己怎樣的回答才是最恰當!
  • 面試時,當HR問「你有什麼要問我的嗎」時,應該問什麼?
    我們要如何來回答會更合適,才能給我們的面試加分呢?微小憩帶各位小夥伴來分析。面試官問這個的用意在面試中,企業面試官和求職者是相互的溝通的,企業會去了解求職者過往的工作經驗,擁有哪些知識和技能等等,評估他們是否適合企業以外,還需要去了解候選人對公司或者對應聘的崗位有多大的意向,這個意向度可以通過問候選人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問的時候,通過候選人的回答可以得出意向的參考
  • 問:單位體檢是福利嗎?
    作為客戶,或許你會覺得你的代理人這是在為你「出謀劃策」殊不知這是經過「商量」的坑你,如此Ta也能更快拿到佣金,不需要去擔心會被下體檢函你沒時間、不配合,也不需要擔心被除外/加費/延期/拒保你會「飛」的情況,心裡也許正在想著:「我需要你幫我過考核,快快承保吧」。   為什麼要告知
  • 老闆問,怎麼選擇的單位,工資比以前低?80後會計說2點,被錄取
    會計職場競爭的千息萬變,很多會計都會跳槽為自己找一個不錯的單位,會計跳槽到別的單位都要參加單位的面試,在很多中小企業裡,財務科的人員不是很多,單位在招聘會計的時候,一般都是老闆親自面試會計,這些老闆在面試會計的時候,比較關心的就是會計的工作經驗和工作經歷,在哪些單位從事過會計工作,
  • HR告訴你——投送簡歷之後,要不要打電話問一問?
    意思是,有消息自然會通知你的,打電話幹什麼,我夠忙的?有的對此不理解,難道打個電話都不行嗎,我錯在哪裡?俺要告訴你的是,打電話是可以的,多數HR也會耐心接電話,並禮貌地回答你的問題。如果你打電話,那邊極不耐煩,或是你打電話的時間不對,或是此家單位不那麼好,建議你趕緊熄滅念想,把這樣的單位從你的求職名單去劃掉。
  • 當面試官問你:「你還有什麼問題嗎」的時候,有什麼別的意思嗎?
    更重要的是,通過交流,你能夠明白:這家公司的價值觀是怎樣的?他們希望你來幹什麼?從而自己也會做出一個判斷:這個公司是否和我想像的一樣。更重要的一點是,問出有價值的問題,別問一些可有可無的問題,比如說是否包吃包住,公司福利待遇等等之類的致代表關心自己的問題,不要讓面試官感到你自私,只為自己著想,這些問題可以問,但是不要多問。讓應聘者獲得企業尊重的重要方法。
  • 如果領導問你:「單位有沒有人說我啥?」你怎麼回答?
    一旦領導問你「單位有沒有人說我啥?」就要警惕起來,思考兩個問題:為什麼領導問這個話?第二種:領導這段時間有可能處於特殊階段,提前打預防針;領導處於晉升或者考核期間,提前釋放壓力,通過你,讓全員做到心裡有數,不要胡說亂說!第三種:領導得到高層的批評;高層聽到關於領導不好的評論,專門給領導指出來或者批評,領導在高層面前丟了面子或者暗示,必定想找出「禍根」,目的要麼解決處理要麼打擊報復!
  • 吃火鍋被問「要不要加湯」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吃貨:明白了!
    吃火鍋被問「要不要加湯」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吃貨:明白了!!說起火鍋相信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熟悉的吧,特別是對於四川人來說火鍋是四川人最喜歡吃的一種美食了,我們都知道四川火鍋吃起來也是最正宗的火鍋。但是在我們吃火鍋的時候會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你正在吃火鍋的時候,然後來了一名服務員就問你要不要加湯?大家都明白服務員問我們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嗎?像小編再去吃火鍋的時候,都是喜歡和朋友一起點上一個鴛鴦鍋。因為很多人在吃火鍋的時候都不喜歡吃辣鍋,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平時如果多吃辣的話,都會讓我們身體特別容易上火,所以我們在這個時候都是喜歡點上一個鴛鴦鍋。一邊是辣湯,一邊是原味兒的。
  • 為什麼離職後千萬不要回原單位?
    回去原單位工作,行不行?1.你離職後,HR打電話給你,問你是否願意回來工作?如果公司是給你升職,並且漲工資,想通過職位的升遷和薪酬吸引你回去,但公司有這麼好心嗎?不見得,我覺得可能是你之前的組長或者管理層有人離職了,臨時出現空缺,找不到頂替的人員,想找之前的同事回來擔任管理層,一來他們熟悉業務和公司的人際關係,二來招聘的效率高。
  • 在越南旅遊,當地人問你要不要「黃瓜」,是什麼意思?
    在越南旅遊時,如果遇到美女問你要不要「黃瓜」,最好不要與她搭訕,不然可能就被坑了。這些美女基本上都是去搭訕男遊客,這並不是什麼桃花運,而是一個套路。美女問你要不要「黃瓜」,其實就是想勾起你的好奇心而已,然後再把你帶去附近價格比較昂貴的茶館進行消費,茶館裡的價格比外面要高出很多倍,如果不消費輕易是走不掉的。
  • 德魯克經典五問:什麼決定了你的未來
    當被問到:「你怎麼學習?」大多數人都知道答案。但是當問到:「你根據這個認識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嗎?」沒有幾個人回答「是」。我們必須明確對自己的認知:我是在壓力下表現出色,還是適應一種按部就班、可預測的工作環境?我是更適合當決策者,還是作為顧問?一些人作為團隊成員工作最出色。
  • 被問「你還有沒有問題?」,到底要問什麼?98%的求職者都搞錯了
    因此清楚什麼對自己是重要的,才能避免重導覆轍。所以,若這對你很重要,且是你決定一份工作的關鍵,請務必問、清、楚。 那麼,工時、薪資福利該問誰? 簡單來說,薪資福利問人資,工時升遷問用人主管。薪資福利包含:薪資結構、獎金制度、發放時間、休假與其他員工福利;通常講到這麼細都是準備跑聘僱流程時。
  • 面試官問「你有什麼要問我的嗎」,該如何回答?
    面試結束之際,必然會被面試官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你還有什麼想問我的嗎?面試官給你提問的機會,這時候他依然在考察你,他想知道什麼呢?不要放棄提問"我沒問題想問"這個回答傳達出的這些:1.你對公司和崗位不想深入了解,看不上公司2.你缺乏思考和好奇心3.你準備不充分/應變能力太差
  • 老闆面試應聘者應該問什麼?
    【搜狐IT消息】6月20日,每個老闆都希望招到如意的人才。在面試時,大多老闆會關注候選人的表現。從理論上來看,只要問對問題,就可以深入了解求職者,知道他能帶來什麼。下面這些企業問的問題可不怎麼標準,比如,你覺得5年後你會在哪裡,但這樣的問題管用。
  • 當面試官問:你還有什麼想問我的,該怎麼回答
    「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的嗎」每當面試接近尾聲,HR都會對你提出這個問題,這時候,你心裡也許會犯嘀咕,該問什麼呢?這時候,一些有經驗的人會覺得這個是個機會,一定要趁此好好表現自己,但很多沒經驗的人,會覺得什麼都不應該問,本能的回答說:「沒有其它問題了。」到底該怎麼辦呢?首先,問題是肯定要問的。因為這是你唯一的主動權,也是你的機會,你問了問題,也會讓HR覺得你是在認真對待這次面試。
  • 面試官問: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這樣回答就涼了!
    1.為什麼問這個問題 這一問題還有其他的問法: 「你會在什麼情況下出現失誤或覺得力不從心?」 「在你以前的上司中,誰給你的評價最差,為什麼?」
  • 公考面試問什麼答什麼,題目背後的隱藏問題你看懂了嗎?
    無論筆試還是面試,在答題時我們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這道題究竟在問什麼?有些問題非常簡單,所見所聽即是所問,只需要把題幹寫到的問題回答出來就可以了。典型特徵是例舉幾個相關甚至相對的案例或語句,讓你談看法或理解。如,孫中山說「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拿破崙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對此,你怎麼看?這裡隱藏的就是一對矛盾關係,一個說法是不要做大官,一個說法是要想當元帥。
  • 經常問你要不要的男人,內心真實想法是什麼?女人一定要了解!
    總是問我要不要?我直接說要吧,感覺挺不好意思的,說不要,有哪個女孩不喜歡自己男朋友送的小禮物呢?唉,你說他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呢?」聽了米朵的陳述,我這樣回復了她:一個總是問你要不要的男人?要麼是真的愚鈍,情商低,搞不懂女孩的小心思,要麼就是心機太過於深沉,這樣的男人,他內心真實的想法就是希望你不要,因為一個真正想送你東西的男人,一定不會問你要不要,除非他不夠了解你的真實喜好,倘若他總是問你要不要,說明他壓根就不是真心誠意想送你東西。舉個例子,女孩第一次去男方家,未來的準婆婆和準公公,臨走時給她認可錢,問:「你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