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陳皮是個寶,人人喝了身體好。新會陳皮的養生功效頗多,老少皆宜。自古以為就有入藥的作用,在民間應用廣泛。新會陳皮的核心產區:天馬、梅江、茶坑、東甲、西甲。果皮營養物質豐富,收藏價值也更高。
我是新農民治,每天分享好知識。先收藏起來,偶爾翻看變成永久知識。
新會陳皮的養生功效頗多,老少皆宜。民間就有諺語:新會陳皮是個寶,人人喝了身體好。體現出它的功能特點和受喜愛程度。
選用正宗新會茶枝柑柑苗,在新會當地培育種植,待柑樹樹齡達到5年以上方能把柑果摘取製作陳皮,所製得的陳皮須存足三年或以上的才能稱之為「陳皮」,存期不足三年的稱果皮或柑皮,在良好的倉儲環境下,陳皮以貯藏的時間越久越好。自古以來就深受全國各地人民的喜愛,在古代由於種植技術原因,陳皮產量每年不足700噸,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據說新會陳皮運往北方各地,過了嶺南之後,其味更為芳香。
核心產區
核心產區:天馬、梅江、茶坑、東甲、西甲。核心產區所產陳皮價格會較高,核心產區內的柑果果皮營養物質豐富,收藏價值也更高。
在古代,核心產區當以梅江、東甲、西甲為先。但是隨著城市的發展與開發,這三個地區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徵收開發,種植面積越來越小,都往天馬,茶坑地區遷移。(梅江、東西甲三地所產陳皮因為稀缺性普遍價格會高很多)
近幾年,天馬和茶坑的茶枝柑種植面積不斷擴張,已經成為陳皮生產的主力地區。天馬村亦被評為廣東省最美的生態鄉村,天馬生態環境的得天獨厚,氣溫、土壤適宜,小鳥天堂就在此地(牽起小學課本的回憶)。茶坑與天馬毗鄰,梁啓超故居就在茶坑村,與當地的「地標」熊子塔相近,按照當地民間劃分,種植茶枝柑最好的地區應以熊子塔下方圓1公裡為最佳。茶坑、天馬地區所產出的柑果皮厚適中,柑皮內含物質豐富,柑油晶足,油室眾多,飽滿均勻。
PS:得益於小鳥天堂的存在,天馬並不像其它核心產區受到城市化建的影響,產量近年來明顯減少。
年份越久價格越貴
年份久,當然是貴的,人也是有感情的嘛,對得久了都當寶了——開個玩笑。幹倉倉儲陳化的陳皮,皮質純粹,色澤自然,品質出色。短年份外表面呈豬須紋,顏色呈鮮紅色或暗紅色;高年份的陳皮內囊風化自然剝落,內外表面豬須紋明顯,呈棕褐色甚至黑色。(還是要說一句實話,市面上大多都是溼倉貨,溼倉皮是沒有價值的大家思考一下便知)
拋開收藏的耗時耗力的因素,在幹倉陳化的條件下,為什麼年份久的陳皮更貴。原因有以下3點
1.隨著年份的增長,陳皮的內囊開始有浮鬆脫落情況,呈立體感同時重量也會下降;
2.隨著時光的流失,氧化作用之下,陳皮整體重量也開始變輕;
3.隨著翻倉翻曬,陳皮會有一定的損耗,大多碎片碎塊都會挑出,保持整體「陳皮花」的完整性,而且翻曬也會進一步把陳皮內含水分去除,所以年份越高的陳皮越脆;
PS:「陳皮花」是因為工藝原因,陳皮的形狀都是三瓣結構的。
核心——新會陳皮的特點
特點一:新會陳皮表皮呈豬鬃紋,油包粒突出,光澤富有層次感。
特點二:直接咬一口新會陳皮,口感為微苦,甘,香。若出來的口感是苦,澀,痺則非正宗新會陳皮;
特點三:用指甲刮其表皮,刮過的地方會有油光(油室飽滿的新會陳皮的主要特點之一),聞之亦有明顯的香味;
特點四:一般存放五年以上的新會陳皮,會有陳皮獨有的芳香味,而且味道濃鬱,隨著更深入的陳化會愈發醇香;
特點五:高年份的新會陳皮,泡水三十多泡後仍會甘香順滑,無苦澀味,但若一壺水過後就變得淡而無味,往少了說,多半不是正宗;
特點六:正宗新會陳皮通常一般都會帶有疤點,這個疤點叫颱風疤(因為新會地域位於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獨特,常有颱風過境。這些疤是颱風留下的痕跡)。
簡易的衝泡方法
兩種簡單的衝泡方法,在家在公司都適用。
1.直接泡水/泡茶:選用蓋碗或者杯子衝泡,將陳皮撕碎放入容器中,然後倒入開水洗一遍,再重新倒入開水,需要幾分鐘的時間才能出味。陳皮和水的比例大約為1:50。喝完後可隨時添水。或放入保溫容器,加入開水悶泡出味;
2.搭配調飲:可加普洱茶、紅茶、白茶、黑茶等茶葉進行調飲,也可以與蜂蜜、紅糖等搭配,還能加入幹山楂、薏米、紅棗、枸杞等組合,調飲的陳皮滋味更豐富。
總結:新會陳皮的養生功效頗多,老少皆宜。自古以為就有入藥的作用,在民間應用廣泛。新會陳皮的核心產區:天馬、梅江、茶坑、東甲、西甲。果皮營養物質豐富,收藏價值也更高(收藏的前提是幹倉存放)新會陳皮表皮呈豬鬃紋,油包粒突出,有光澤,有油氣富有層次感,眾多特點明顯區別於別的地區的陳皮,稍微學習一下就能夠鑑別。有不足之處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今天的內容分享就到這裡了,感謝觀看!(本文作者:新農民治。圖片來源:百度)
作者簡介 | 新農民治,他山茶事公司制茶師、原創茶文化自媒體人。喜歡的朋友給個關注,覺得有用可以分享給朋友。轉載請務必保留出處!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