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家長期望值過高想到的

2021-01-15 蓬蒿人QQ

從教許多年,見過各種各樣的家長,家長們的期望值坐標圖就是一個由高到低變化的曲線。期望值最高的是一年級家長,期望值就像在高高的山頂。因為孩子剛開始上學,還是一張白紙,每個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一定會很優秀的。這本無可厚非,但隨著學習中問題的不斷出現,家長的期望值在慢慢地下降,家長也在學會面對現實,面對孩子並不是我們期望的那麼優秀這個現實,但是讓家長們去改變這個現實確實也很困難,於是就出現了許多問題家長。

下面這則寓言故事,有趣,又發人深思。

虎媽媽、虎爸爸一直很掛心自家的小老虎,為他的成長犯愁,因為自從小虎出生後就愛吃素,喜歡吃蘿蔔、青菜,從來就不喜歡吃肉,完全沒有獸中之王家族的那種善於廝殺的野性和虎視眈眈的氣勢,虎媽虎爸為此整天嘆息發愁。

忽然有一天虎媽尖叫一聲,叫來虎爸,說:「老公,老公,快來看呢!我們兒子終於轉性了,有虎性了!」

虎爸聞訊縱身一躍,衝過來問:「在哪裡?在哪裡?」

原來小虎正在全力追趕一隻小兔子,虎爸見此面露喜色,心想:「這小子,還是像我!」

看著小虎追上了小兔子,只是用爪子抓撓兔子的頭、臉,這邊虎媽那個急啊,吼叫道:「傻孩子,快使出咱們虎氏家族的致命法寶呀,用嘴死死地咬住脖子!」

可小老虎聽不進,還只是胡亂地扒著兔子的頭臉。

幾分鐘之後,正在虎媽、虎爸聲嘶力竭地為小虎助威時,卻聽見了小虎響徹雲霄的吶喊:「兔子,還我的蘿蔔……」

讀完這個故事,若有所悟。這似乎就是一個當代教育案例!小虎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比較陰柔,缺少虎威。虎爸虎媽應該從虛高的期望值中走下來,找到合乎小虎發展的方法,幫助小虎找回不一樣的虎威。

從心理學上講,對期望和現實的評估與調整是人類認識自我、認識自然的一套高級意識系統。而現實卻截然相反,我們的父母不能客觀地評估孩子,也不能有效地調整策略,於是就出現了一批批失望的父母,和一批批壓力山大的孩子。據有關報導,我國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礙的人數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父母的期望值過高,而孩子無法達到這個目標。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出現了問題,不要去問孩子,要去問他們的父母,中國的教育問題要先解決父母問題。

在當代教育中,父母的期望總是那麼大,大得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父母從來都不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可孩子遵循自己的發展之路,在自己智力範圍內生活、學習,因而就有了父母心中的孩子、和現實中的孩子兩個發展情勢,而且這兩種情勢大有分道揚鑣的趨勢,於是就出現了許多問題孩子、問題家長,就像虎媽虎爸一樣。

那麼,父母如何來制定合適的期望值呢?

首先要多方面地去了解孩子,對孩子形成一個客觀的評價。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的發展狀況;了解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能力等有關學習的情況;還要了解孩子近階段各門功課的近況;可以向老師和同學了解,也可以通過觀察,當然,方法多樣。

其次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期望值。弗魯姆認為,期望的東西不等於現實。期望值過高或過低都不好。期望過高於現實,即實際結果小於期望值,便會緊張、焦慮,產生挫折感。期望過低,則又會造成懈怠慵懶,不思進取。把期望值客觀而理性地放高一些,這樣的期望值會比較合適。就像我們平常說的一樣,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蘋果,而不是把目標定得高高在上,使人望而生畏。這樣經過努力,有很大的成功機率,不會給心理造成太大的壓力,信心還能因此大幅度提升。

第三要及時總結,適時調整原有期望值。在實現期望值的過程中,要根據變化的情況,家長還應經常調整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儘量做到自己的主觀願望與孩子的客觀實際相一致,這樣不僅能舒緩自己的情緒,同時還能減輕孩子的壓力,避免出現崩潰的父母和崩潰的孩子。

爸爸媽媽們,孩子是自己的,你知道你有多愛他,甚至把全世界給他,你都願意。善待孩子,不要把你的愛變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用李玫瑾教授的話說「孩子天天學習,父母天天向上」,做一個學習型父母,理解孩子,放鬆自己,和孩子一起一起成長,將來碧海藍天上的那個翱翔的雄鷹,也許就是你的孩子!

相關焦點

  • 臨近考試家長如何陪伴孩子? 切忌期望過高
    與此同時,一些家長也開始為孩子的考試而焦慮緊張,有的還會將自己的情緒「傳染」給孩子,甚至會讓一些孩子在考試前出現退縮或逃避心理。考前究竟該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市家庭教育指導師陳玥為家長支招。切忌期望過高孩子的成長有快有慢,學習能力也各有差異,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每位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在考試中能取得好成績,這也是正常的心理期待。
  • 研究證明:對孩子的期望值並不是越高越好,作為家長你把握好了嗎
    現在,有一些家長總是認為,如果不對孩子要求嚴格,不對他們寄予厚望孩子就會落伍。然而,心理學研究表明,家長過高的期望值只會對孩子造成壓力,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一些家長無視孩子的實際情況,過高的估計了孩子的水平和能力,對孩子提出了不切實際的高要求,高標準。
  • 家長期望值過高怎麼辦?
    那是自己的孩子啊,怎麼能沒有期望呢?懷胎十月,呱呱墜地,為人父母,總忍不住道一個難字。孩子出生前,總希望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好。看著孩子一點點成長,從咿咿呀呀到碎碎念念,一路走一路教。上學這段路最艱難。人人都說讀書苦。
  • 年薪8萬,應屆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期望值是否過高?
    近日,《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發布,報告顯示:大學畢業生期望薪酬平均值為6930元,畢業生更青睞於IT、網際網路、金融以及文化旅遊等薪酬較高的行業。平均薪酬6930元,乘以12個月,也就是一年83160元。那麼,年薪8萬,應屆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期望值是否過高呢?筆者認為,具體問題還需具體分析。
  • 幼兒園家長vs高中生家長期望值:天上地下!這是經歷了什麼
    尤其孩子上學後,80%以上家長被捲入競爭的洪潮,不能自拔,更身不由已。我想,很多和我一樣的家長,隨著孩子長大,我們的期望值不斷下降。據網絡調查顯示,中國家長對孩子期望值大概分為5個階段:對中國家長刺激性最強,孩子還在肚子裡就「胎教」,從出生那天起,就開始語言啟蒙,智力啟蒙,聽英語磨耳朵,開發大腦!怎麼看,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普通。
  • 怎么正確把握對孩子的期望?父母做好5點降低期望值,欲速則不達
    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希望孩子的成績在班裡能名列前茅,並以此為榮。家長除了工作以外,談論最多的也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了。孩子有出色的成績時,他們揚眉吐氣;孩子成績不理想時,他們一臉陰沉。感覺在其他家長面前抬不起頭。簡而言之,在多數家長的心裡,孩子的成績就是父母的面子。
  • 快期末考試了,好父母都是降低孩子成績的期望值
    老師說:花開有時,每個孩子成長的階段不一樣,家長要耐心等。我的孩子就是一個普通孩子,所以我對他的成績期望值不高,小學成績在班裡排前十名就行。話雖這麼說,但期末考試越來越近,我心裡也莫名的緊張起來,我小時候考試都沒這樣在意過。但是家長越在意,越要降低期望值。
  • 人生路上,永遠不要對別人期望過高
    人生路上,如果你總是對別人有著很高的期望,那麼註定要收穫更多的失望。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很多時候,別人無心的一句話,你卻以為是一根救命稻草,從而在某一時間段內,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對方身上,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不要對朋友期望過高。
  • 研究生就業難溯因:期望值過高追求「一步到位」
    他們年齡較大、期望較高,不甘心「將就」一份穩定工作,寧願在一些臨時崗位上打散工,以便於繼續求職或申請讀博,為「一步到位」而奮鬥著。還有一些研究生「執著」地想進公務員系統或去能夠提供編制的事業單位,認為這些崗位工作穩定、壓力小、待遇較高。但實際上,只要他們能夠適當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找到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並不困難。
  • 花7萬給女兒補課,考試還是不及格:你過高的期望是她一生的失望
    可現實中,一些孩子在家長過高期待的重壓下,變成了憂心忡忡的大人,他們害怕自己因為不夠優秀而傷了父母的心。 有時,明明盡力了,卻還是考不好,而暗自落淚。 美國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過:「身為父母,不能用考試分數去判斷一個孩子的優劣,更不能讓孩子有以此為榮辱的意識。
  • 父母「期望過高」,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從孩子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很多家長就對孩子寄予極高的期望,樂器、繪畫、舞蹈、遊泳……學習各種才藝,希望孩子樣樣精通;語文、數學、英語……參加多個輔導班,盼望孩子各門功課名列前茅。父母的厚望或許可以化為孩子奮發向上的動力,但不考慮實際情況的過高期望,則會成為孩子巨大的壓力。
  • 心理學家:你的期望值,決定著自己和別人的未來
    因為對於聰明的老鼠他們更感興趣,會抱有更大期望。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會使老鼠表現得更出色。而被告知老鼠學習速度慢,很笨的老鼠的學生,則對它們不抱有更多的熱情和期望,結果老鼠表現就差。這就是不同的期望所帶來的偏差。
  • 如何避免陷入對孩子期望過高的陷阱
    而這種過高的期望,有著巨大的危害,不僅會讓孩子喘不上氣來,還會讓自己身心俱疲,甚至會毀掉原本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1.孩子產生焦慮父母對孩子的過分苛求,會給孩子帶來超出負荷的壓力,孩子很難帶著輕鬆愉悅的心情去學習。當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高期望時,孩子就會對自身不滿意,從而引發焦慮。
  • 父母要求過高,對孩子來說是壓力,三種方法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值
    ,有的媽媽平時還會在孩子面前經常提及自己的期望。當然,卡卡媽並不是說媽媽對孩子有期望不好,其實對孩子寄予適當的期望,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孩子明確他的奮鬥目標,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不過,這個期望一定要適度。可能有的媽媽會問,怎樣才算適度呢?
  • 父母的過高期望,會讓孩子喪失內部動力
    如果父母脫離了孩子的實際情況就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那就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過高期待的影響1、 讓孩子感到自卑當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的時候2、 學習容易厭倦在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就會給孩子增加學習任務,不僅會給孩子增加學習作業,孩子還要為各種補習班做報告,這樣的情況會直接導致孩子的厭學,因為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找不到一個喘息的地方,學習的存在使他們失去了所有的快樂
  • 教師談「期望」:對孩子失望不如先調整期望
    對孩子失望不如先調整期望臨近期末,很多學校都要組織考試。學生們無不期望考個好成績,度個好假,過個好年,但也難免會有一些學生考不好,家長、老師會因此感到失望。一般而言,當失望情緒對應在越親近、越重要的人身上,我們越難以保持冷靜、客觀和理性。
  • 被低估的期望值 | 你對孩子的期望,影響著孩子攀登的高度
    雖然虎媽們對孩子的期望很高,但是我也不認為佛系父母就對孩子沒有期望,只是期望值高低的不同而已。今天就說說不同的期望值可能會對孩子造成的潛在影響。社會分流造成的期望值下降,影響著孩子的個人成長。我們的孩子在初中和高中的時候會面臨人生第一次分流,上職業高中或者上普通高中。
  • 你怎樣做到期望值最大化
    一、期望期最大化模型吳軍老師的文章的開頭,給大家一個期望值最大化模型,如圖1所示。我分別從網上搜了「凸函數」、「機器學習」和「期望值最大化」關鍵字,出來一堆關於凸函數的解釋,公式很專業我看不懂,但核心意思大致明白了,如圖2所示。
  • 學生期望值:當學生學業成績不理想時,做老師的應該做些什麼?
    大家好,歡迎大家的到來,今日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幫助學生調整期望值。幫助學生調整期望值當學生學業成績不理想時,做老師的應該做些什麼?是批評、抱怨還是冷靜地幫學生分析,進而尋找適合學生的方法?現在的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傾注了太多的期待在孩子身上。
  • 富人的數學:期望值(一)
    EV(Expected Value)期望值是什麼?EV跟正確的決策方式有關,跟單次輸贏的結果無關,長期的+EV將決定一個人的最終成績,這對於我們做投資和創業也有啟示。本文作者是Billy Murphy,由「藍狐筆記」社群的「HQ」翻譯。我記得我22歲大學快要畢業的時候,除了參加聚會以外,所有人都在想,他們的生活到底要幹什麼。「接下來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