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你的期望值,決定著自己和別人的未來

2020-12-15 黃式情商

期望偏差

心理學家讓心理學系的學生做老鼠走迷宮的實驗,其中一半的學生被告知他們的老鼠非常的聰明;剩餘的一半學生被告知他們的老鼠學習東西比較慢。

事實上所有老鼠的聰明以及學習能力都是很相似的,這些老鼠也都是被隨機分配成兩部分的。結果數據明顯地顯示,被告知有聰明老鼠的學生比有學習慢的老鼠的學生表現要好。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對於聰明的老鼠他們更感興趣,會抱有更大期望。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會使老鼠表現得更出色。

而被告知老鼠學習速度慢,很笨的老鼠的學生,則對它們不抱有更多的熱情和期望,結果老鼠表現就差。這就是不同的期望所帶來的偏差。

自我實現的預言

心理學家還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50名智力和學習都差不多的學生分在一個班,並告知老師班上大概有20%的學生在學業上很有潛力。結果顯示,那些被老師知道有潛力的學生的確如期望一般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差異主要由三個原因:首先,老師會下意識地去鼓勵這些有潛力的學生;其次,老師會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並展現和鼓勵他們的進步;再者,老師會給他們不同的反饋並布置更有挑戰性的作業。

同樣,老師對這些有潛力的學生的表現更加滿意,覺得他們很有趣、很好學,教授他們感到更快樂;而那些沒有被「照顧」的學生表現則一般,成績顯然沒有被特殊「照顧」的學生好。心理學家將這種效應稱為自我實現的諾言。

在往屆的競選美國總統中,出現了這樣一種非常特殊的拉票方式——如果你支持這位候選人,就在他身上買一柱2元的彩票。結果驚人的事件發生了,購買這位候選人彩票的人瘋狂地向家人、朋友、同事為他拉票。

因為我們買了彩票或買了馬都希望他能贏,而不希望他輸。最終這位候選人藉助「自我實現的預言」——他人的力量競選了美國總統。

從以上的三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你對別人以及自己的期望值,影響了自己和別人的未來和發展。如果你對自己和別人抱有期望,你就會為自己和別人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關心、幫助和鼓勵,自己和他人的積極性也會被調動起來,容易取得更大的發展。

經社會心理學家們的調查研究發現,對員工的積極性期望能提升員工的生產力和業績;如果醫生和護士對病人情有更高、更積極的期望,病人的抑鬱比例會明顯下降,康復程度明顯提高;

你對愛情和婚姻的期望也決定了你以前擁有什麼樣的愛情和婚姻;父母和老師對孩子抱有積極、鼓勵和肯定的期望,會對孩子的性格、學業、人際關係、事業發展和婚姻幸福都有有利的推動作用。

而那些被家長和老師不抱有期望的孩子,性格變得怪異和叛逆、多疑、對人不信任,沒有明顯的親社會行為;

當然過高和不切實際的期望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壓力和厭惡感,比如他明明對這方面不感興趣,不是這塊料,你非要讓他取得巨大的成就,就是在把他逼向懸崖。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降低身邊人的「期望值」是一種睿智的生活方式
    其實不僅僅是情侶之間要適當降低期望值,在平時的日常交往中也是這樣,只有適當降低期望值,反而可能自己得到幸福感更高一些!想想自己在外讀書或者工作的時候,是不是常常對自己的父母只說一些好的開心的事情然後偷偷的把悲傷留給自己?
  • 富人的數學:期望值(一)
    EV(Expected Value)期望值是什麼?EV跟正確的決策方式有關,跟單次輸贏的結果無關,長期的+EV將決定一個人的最終成績,這對於我們做投資和創業也有啟示。本文作者是Billy Murphy,由「藍狐筆記」社群的「HQ」翻譯。我記得我22歲大學快要畢業的時候,除了參加聚會以外,所有人都在想,他們的生活到底要幹什麼。「接下來我該怎麼辦?」
  • 職場中調高期望值,就真的能夠讓自己更有價值嗎?
    你能突破這個煉獄!獄門根本沒上鎖。你所要做的,就是開始去期待你的生命當中將有好事發生,並且相信命運會給你一個美好的未來。美國心理學家佛隆有一個著名的「期望理論」,即激勵力量=效價×期望值。這一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人們有了某種需要,就會產生一定動機,進而引起行為去實現目標。當目標還沒有實現的時候,這種需要就會變成一種期望,而期望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 被低估的期望值 | 你對孩子的期望,影響著孩子攀登的高度
    而在我們的國家,人們對分流看待的方式,就決定了孩子被分流後對自己的期望值。當我們了解到了這些之後,我們也許就能知道這場分流對孩子真正的影響在何處。破罐子破摔,放棄自己,也是很多職業學校學生面臨的心理困境。這是由社會期望值、個人期望值反覆作用下形成的一個現狀。(當然並不全是如此,對自己有高期望值的孩子不管在什麼環境下,都會閃光。)
  • 研究證明:對孩子的期望值並不是越高越好,作為家長你把握好了嗎
    然而,心理學研究表明,家長過高的期望值只會對孩子造成壓力,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一些家長無視孩子的實際情況,過高的估計了孩子的水平和能力,對孩子提出了不切實際的高要求,高標準。這一方面使孩子產生畏懼心理,認為父母的要求不可能達到而主動放棄,這不利於培養孩子形成專注的學習目標;另一方面也會使孩子認為既然自己經常達不到父母的要求,那就的確是自己的能力不行,這樣就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 怎么正確把握對孩子的期望?父母做好5點降低期望值,欲速則不達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要有一定標準,不可脫離社會的需要和孩子自己身心發展的規律,不要讓孩子感覺到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否則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性格進展。在我們的生活中,給孩子設定過高的目標的例子比比皆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事情,父母對孩子說:「你如果考不好,我就不想活了。」
  • 坤鵬論:搞懂數學期望值 你的投資和人生越來越出色
    我們每天都要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它們就像一個個賭博,所以,對於重要選擇,最好算一算它的數學期望值,只要為正,那就用時間去實現吧,因為只要堅持,結果必然跑不出你計算的數學期望值。二、期望值的定義坤鵬論在《投資不懂概率 永遠摸不到賺錢的真諦》中提到過,帕斯卡和費馬通過解分賭注的難題構建了概率論的基本概念——數學期望。如果我們進行大量的試驗,我們所希望觀察到的結果的平均數,就被稱為期望值,它指經過概率加權之後所有可能的結果的總和。
  • 被認可是好事,但活在別人的期望裡就危險了
    高潛力人才的才能逐漸成為他們自身的定義,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未來同樣與組織休戚相關。他們一心想著自己應該做什麼才能確保自己在組織中的地位。這種期望可能被放大了。他們努力要做盡善盡美的領導者,卻抑制了激情和個人特質等當初使自己出類拔萃的才能。
  • 心理學家:別人之所以「看不起你」,都是你自己的原因
    -01「我活著就是為了面子」前幾天朋友跟我聊天,她說決定跟戀愛半年多的男朋友分手了,原因是:男朋友太要面子了,自己沒什麼本事,卻每天都把要面子掛在嘴邊。他覺得自己受到了偏見和歧視。為了能跟同事們融入到一個圈子裡,讓自己也享受「被仰望」的感覺,他賣掉了自己的車,又分期買了一輛50多萬的車,就要跟同事攀比。而他每個月工資只有6K多,每個月的車貸就接近6K;家裡條件也不算多麼好,自己沒錢花了,就要找父母要錢。
  • 你怎樣做到期望值最大化
    我分別從網上搜了「凸函數」、「機器學習」和「期望值最大化」關鍵字,出來一堆關於凸函數的解釋,公式很專業我看不懂,但核心意思大致明白了,如圖2所示。想想我們小時候,你有一堆玩具,你有兩個小朋友,一個有玩具,一個沒玩具,有玩具的和你交換著玩,沒玩具的找你要著玩,最終你和誰會成為好朋友。這說明,交朋友背後的原理也是期望值最大化。
  • 心理學家:如何提高自己「愛別人」的能力
    毫無疑問,愛別人的能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項基本的、重要的能力。甚至有人說,我們在世間的使命,就是通過種種的磨練,來提升自己愛的能力。 身陷矛盾、衝突和痛苦,往往都提示著,在這方面需要補課和成長。 我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總結出提升愛的能力的三個層面。
  • 降低你的期望值,你才能靜心等他長大
    她說:「沒啥經驗,說實話,我自己都不知道她的成績這麼好。我女兒在剛上小學的時候,是個很有學習困難的孩子。我不是「虎媽」,我從不期望她功課好,只盼她真正的開心。」 大出我的意料,這太不同尋常了,反轉得像小說裡的故事。林娓娓道來。他們夫妻在女兒娜娜一歲時移民紐西蘭,那時夫妻倆個都很忙。在女兒上小學之前,林並沒有像其他華人父母那樣,教女兒認字,算術。她回憶自己小時候,這些都是在學校裡學的。
  • 由家長期望值過高想到的
    從教許多年,見過各種各樣的家長,家長們的期望值坐標圖就是一個由高到低變化的曲線。期望值最高的是一年級家長,期望值就像在高高的山頂。因為孩子剛開始上學,還是一張白紙,每個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一定會很優秀的。
  • 孩子的出生順序,決定了他的性格!心理學家:有利激發孩子的天賦
    導讀:孩子的出生順序,決定了他的性格!心理學家:有利激發孩子的天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出生順序,決定了他的性格!心理學家:有利激發孩子的天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的「未來值」有多少?決定工作前途的3大因素
    一口氣不可能吃個胖子,想要拿到這樣的待遇,一定要在今天努力提升自己的「未來值。」所謂未來值,就是現在的工作對提升未來的指數,未來值越高的工作,我們越應該重視。作為一個過來人,我認為未來值是和好工作成正相關的。如何找到「未來值」高的工作?首先,要知道,什麼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一份好工作,必須滿足:1.
  • 抓周預知孩子未來?羅森塔爾效應告訴你,家長期望是一種力量
    羅森塔爾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指的是人們基於某種情景直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者預言的效應。事實上,羅森塔爾的權威評價「最有發展前途者」對校方產生了暗示,老師堅信名單裡學生是具發展前途的,信念通過情緒、語言和行為傳導到給學生,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來自老師對自己的期望,強化了自尊、增加了自信,促使他們行為的改變,更自律地學習,從而獲得了進步。
  • 心理學家: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培養孩子這件事情上,很多家長從來不吝嗇時間和金錢。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未來是十分重要的,自己一點一滴的嚴重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舉止。很多家長都說:教育孩子太累了。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崩潰就對孩子口出惡言。殊不知,家長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 正的期望值下,輕倉操作,久賭必贏
    聽完這句話後,大家滿臉驚愕和疑惑。總結下來,這位優秀交易員的聖杯可以用一句話概述:「在正的期望值下輕倉操作,久賭必贏」。這其中包含三個方面的要素:期望值、倉位、時間。怎樣才能擁有正的期望值呢?期望值是由勝利率和盈虧比兩個變量共同決定的,期望值如何才能為正呢?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當你的交易數據經過長期統計後得出的勝利率是40%,即平均100次交易有40次獲利,那你的平均盈虧比要達到3比2以上才能使作業系統的期望值為正;當你的勝利率是25%時,那你的平均盈虧比要達到4比1以上才能使作業系統的期望值為正。
  • 加油吧考生—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和讚美會創造奇蹟
    這尊雕塑太完美了,以至於皮格馬利翁逐漸愛上了自己的作品。他每天對著雕塑傾訴綿綿情話,讚美她的美貌,真誠地希望她能夠幻化成人形,成為自己的妻子。一天,皮格馬利翁的痴心終於感動了愛神,雕像化作一位楚楚動人的美女。皮格馬利翁的期望終於成真,迎娶了這位讓自己朝思暮想的女子。
  • 這個時代,人人都缺乏「期望值管理」的能力
    知足常樂的本質,其實指的是「期望值管理」。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在最根本的層面上取決於他主觀層面上的感受、和對一切外境的解讀。月薪5000的時候期望月薪一萬,月薪一萬的時候期望月薪兩萬,到了兩萬又期望達到十萬。隨著欲望和期望值的不斷擴張,在「期望」的對比之下,我們就永遠都無法對當下所擁有的感到滿足。因為我們總是想要擁有更多、獲得更多,不斷的試圖達成更多的期望、達到更高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