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著作等身」

2020-12-16 紅網

也許是我少見多怪,這年頭「著作等身」成了貶義詞。

我喜歡事要從頭說起。幾年前,一首《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讓餘秀華一夜撒嬌成了詩人,紅遍全國。雖然之後相繼出版了三本詩集,陸陸續續也有餘秀華的報導,但是畢竟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正在這樣的關口,詩人又有「亮點」----出語驚人。不久前,在被記者問到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才出一本書時,餘秀華說自己是「刻意保持慢的速度」。「我特別反感一年出幾本書的作者,我覺得他們不僅在消耗自己,也在消耗社會資源,更重要的是在浪費紙張。我非常喜歡的詩人說過一句話,他說著作等身的人是很可恥的,我為了慢一點做可恥的人,所以把這個書推遲兩年才出版。」

「著作等身是可恥的」,這是「率真」嗎?我沒有感覺出來。我感到有一股子口無遮攔的痞子腔,又感到充滿著似曾相識的「無知者無畏」的意味。一個作家要「慢寫作」,還是要「快寫作」,從本質上講是作家的自由。用「著作等身」來批評「快寫作」,是有失公允的胡攪蠻纏。

著作等身,出自《宋史·賈黃中傳》,形容著作極多,疊起來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無論如何,「著作等身」是一個褒義詞,旨在說明作家、學問家大作迭出。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報導學人、作家的新聞,在談到其創作幾乎都用「著作等身」來描述。陳寅恪是「著作等身」的,錢鍾書是「著作等身」的,季羨林也是「著作等身」的,按照詩人的意思,他們都「可恥」嗎?顯然是胡扯。不久前,我曾到山東高校拜訪一位博導,在談到學術時,他說正在以每年兩本書的速度寫作。如果按照「慢寫作」的要求,如此「著作等身」恐怕也要列入「可恥」的行列了吧?

兩年前,雜文家陳魯民專門在解放日報副刊寫過雜文《「慢人」與「慢作」》,文中舉了很多例子說明「慢寫作」的好處,比如曹雪芹寫《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歷經10年之功。司馬遷寫《史記》用了13年,如此等等。我理解先生的意思,是想說「創作是一個很單純的慢生活,只有靜下心來,才能做好作品」。實際上,話是這麼說,他的雜文真的沒少寫,真的沒慢下來。好在雜文家只是提倡「慢寫作」而已,沒有說類似「著作等身是可恥的」這樣的話。

從寫作的表象看,的確存在快慢的問題。有的作家寫得多一些,有的出手則比較慢。從根本上講,寫作不是交通事故,「十次事故九次快」,慢了就好,寫快了質量就差。寫作的質量與快慢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功底欠佳,才力不逮,恐怕一百年也寫不出像《紅樓夢》這樣的好作品。

提倡「慢寫作」出精品,本身無可厚非,但是不能就此貶低著作等身。重要的是不在寫得慢與快,在於寫好些更好些。如果說「著作等身是可恥的」能成立的話,我以為比「著作等身是可恥的」更可恥的是痞子腔。

一首詞,成不了詞林;一首歌,成不了歌壇;一篇散文,成不了散文家;一篇論文,談不上著述甚巨。沒有一定數量的作品,很難算得上傑出的文學貢獻。「著作等身」不是誰想顛覆就能顛覆得了的。

文/孫建清

相關焦點

  • 考研選導師規則:選年輕有為的副教授還是著作等身的老教授?
    相比於年輕的副教授,著作等身的教授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可能對以後的讀博更有利,因為一般老教授才有博導資格,以後讀博也許會更容易一點。另外,教授的資源、人脈、影響力也許比年輕的副教授更好,找工作時也許還會獲得推薦機會。
  • 也談「高考」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女兒發博文以記之,拜讀之後,感慨頗多,隨意羅列些文字,謂之「也談高考」,祈願天下學子都能如願以償(圖片來源於網絡)
  • 他是我國清代著名的數學家,著作等身,可惜死於戰亂
    羅士琳是清代著作最多的數學家之一,可以說著作等身。他的著作定名為《觀我生室匯稿》,其中包含有四元玉鑑細草二十四卷,釋例二卷,校正算學啟蒙三卷,校正割圜密率捷法四卷,續疇人傳六卷等。阮元為之作序。其他的還有《春秋朔閏異同考》、《綴術輯補交食圖說舉隅》、《淮南天文訓存疑》等。
  • 「海峽兩岸當代民法第一人」,著作等身的王澤鑑先生
    陳聰富:臺灣大學傅斯年紀念講座講授、臺灣大學特聘教授、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蔡萬才法學講座講授、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研究所合聘教授2.主要學術貢獻王澤鑑先生著作等身,其中《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八冊書籍堪稱經典,在臺灣地區法學界向有「天龍八部"之稱,為法律系學生必備民法教材。
  • 也談教學相長
    (故事二十七:也談教學相長)       《禮記•學記》中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 言論:也談「近墨者黑」
    言論:也談「近墨者黑」 發布時間:2007年10月2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 也談癟三譯文
    也談癟三譯文作者:黃邦傑記得若干年前有位從事翻譯多年的同行,曾寫過一篇名曰《談癟三譯文》的文章,舉了一個譯例來作說明:She liked to be with him better than with others.
  • 也談中國平安的護城河
    來源:雪球$中國平安(SH601318)$也談中國平安的護城河:很多人擔心中國平安的壽險11月份下降,這個確實多餘了。中國平安有多少躺掙的生意,我們就簡單粗暴地來稍微數一下,基本都不要查太具體太細的資料了。
  • 也談上海的「饅頭」和「包子」
    也談上海的「饅頭」和「包子」 2020-07-19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詩詞春秋文刊籤約作家張青林《也談和而不同》(原創首發)
    [詩詞春秋文刊]籤約作家張青林佳作>>>《也談和而不同》(原創首發)文/張青林題記:今天是高考第一天,願天下莘莘學子開門紅,金榜題名。看到江蘇作文考卷,突發作文激情,遂作文《也談和而不同》。
  • 此人是古代著作最多的皇帝,一生寫了一千多萬字,堪稱著作等身
    古代皇帝中,要說哪個人著作等身的話,無疑是雍正了。那麼,雍正究竟寫了什麼樣的著作呢?雍正45歲繼位,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三位皇帝。雍正的繼位,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都認為雍正是「矯詔奪位」。這讓雍正非常煩惱。
  • 什麼叫著作等身?他一生寫了120部小說3000萬字,全是用毛筆寫的
    經常有人用著作等身來形容一個大作家寫了很多書籍,其實,將自己出版的小說壘起來,真的比自己的個頭還高的人,不多,但張恨水算一個。他是20時期前半葉最著名的言情小說家。後半葉最著名的小說家,我們都認識,她叫瓊瑤。
  • 也談一下老師的工資問題
    我做為一個高中老師,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義務教育階段指的是小學和初中,和高中沒有關係的所以,這次的新聞和高中以上的老師沒有關係!老師的實際收入有多少,以我自己為例,2007年參加工作,2018年晉升中學一級教師。現在月上卡工資3423元,比去年每個月少了大概50多元,住房公積金一個月是900元,績效工資半年大概是3800元。
  • 孫福奎‖也談三仄尾、三平尾
    也談三仄尾、三平尾孫福奎      三仄尾、三平尾是一個術語,是寫作詩聯時必須重視的問題。三仄尾,指格律詩或對聯的句尾三個字連續用三個仄聲字,也叫三仄調。三平尾,則指句尾三個字連續用三個平聲字,也叫三平調。
  • 也談教育部督導教師工資事件
    我做為一個高中老師,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義務教育階段指的是小學和初中,和高中沒有關係。所以,這次的新聞和高中以上的老師沒有關係!老師的實際收入有多少,以我自己為例,2007年參加工作,2018年晉升中學一級教師。現在月上卡工資3423元,比去年每個月少了大概50多元,住房公積金一個月是900元,績效工資半年大概是3800元。
  • 【魔都絮語】也談上海小囡學說上海話
    原創 繆迅 上海老底子魔都絮語也談上海小囡學說上海話繆迅你家的小囡會說上海話嗎?解決上海地區的青年婚戀應視作民生大工程(89) (90) 上海老底子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以史明志,以啟未來原標題:《【魔都絮語】也談上海小囡學說上海話
  • 【CLECSS 976】也談中國律師的英文修養
    也談中國律師的英文修養 (作者:孫小青,中國律師。從事涉外智慧財產權法律服務十多年。
  • 看了《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感覺自己也談了場戀愛
    網友:看完了《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感覺自己也談了場戀愛。看完這部電視劇,他們的愛情故事可以分為七個方面,相遇、表白、熱戀、分手、複合、求婚再到結婚,整部劇都真的是太甜了。
  • 也談侵權行為中過錯及因果關係的認定
    也談侵權行為中過錯及因果關係的認定 ——兼與王維清、徐宇紅同志商榷
  • 林亦之,著作等身的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