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4 22:01 來源: 言車論車
從F1揭幕戰看到了什麼
本賽季,法拉利當真對奔馳構成了威脅嗎?澳大利亞揭幕戰又如何展現了新一代賽車的與眾不同;誰又在這樣完全陌生的情況下一鳴驚人?F1著名記者Nigel Roebuck對於新賽季的首場比賽如是說。
歷史證明了指望從澳大利亞站就看穿整個賽季的走勢並不是個明智之舉。首先,此乃賽季的第一場比賽而已。其次,阿爾伯特也並不是一條典型的F1賽道。
不過上周的比賽至少證明了巴塞隆納的測試並非假象。老天保佑,梅賽德斯永無止境的統治終於遇到了真正的威脅。
是的,你或許會說,如果漢密爾頓沒有很早進站,以至於出站後落在維斯塔潘的後面損失時間,那麼維泰爾出站後,他依然可能擠在德國人的前面。但是事實上你也必須承認,對於如今的新一代賽車來說,賽道位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不過話雖如此,但是中國和巴林站的故事可能又會截然不同。儘管這都無法改變維泰爾和法拉利贏得了澳大利亞站的事實。
雖然今年的載油量略有增幅,但是仍然有車手表示需要「省油」。不過好消息是如今的倍耐力輪胎每次都能堅持相當長的時間,而不像過去的那些衰竭嚴重,令人不得不小心翼翼。
得益於下壓力的增加,大家也不需要絞盡腦汁地得出周日的超車不會太多這一結論。雖然比賽只是引人入勝,還沒到驚心動魄的地步,但是至少我們又一次看到了競爭。
只不過,羅斯·布朗和其他人或許有很好的理由開始展望下一代的F1賽車。如果遠距離看如今的F1賽車,它們擁有巨大的輪胎,看起來非常的「紮實」,並且還帶有一些並不那麼雅觀的配件,包括2017年全新的T型前翼,就被評論看起來像電視天線。而更大的前翼或許是炭纖維結構的傑出作品,然而卻完全無助於提升「演出」。事實上恰恰相反。但是我們對此也已有所準備,不是嗎?
當伯尼·埃克萊斯頓提出需要更快的賽車的時候,F1策略小組立刻逆來順受地迎合他。於是聖旨就落到了增加下壓力這項任務上。哪怕漢密爾頓和其他車手們都紛紛指出,那是F1最不需要的東西了。
但問題是,考慮到如今像鯨魚一樣笨重的賽車,還要搭載笨重的混合動力單元,它們又如何能加速呢?正如我所料,漢密爾頓在周末表示,「如今跟車的情況比以前糟糕得多。」
正如我們所說,阿爾伯特公園並不是一條典型的F1賽道。所以我們應該稍作等待,再評估這些新車的超車能力究竟是好是壞。並且有人認為,一些更典型的賽道的圈速當真可以快到5秒。只不過在墨爾本情況絕不是如此。
事實上,哪怕是在馬來西亞或者新加坡,情況也會截然不同。過去車手們會在領獎臺上筋疲力盡,但現在有人預測情況會這一幕將不會發生。
對於未來,羅斯·布朗也提出,希望考斯沃斯這樣的公司可以生產更多價格公道的動力單元,從而減少對於主要製造商的依賴。雖然價格實惠意味著引擎需要變得更「簡單」,但是可以假定「混合」動力的概念仍然會被保留。
當被問及期待在墨爾本見到什麼時,維泰爾的回答是:V12引擎。對此,沒有純化論者會提出異議。但是在F1政治方面起正確引導作用的領袖人物讓·託德最近「愚昧」地表示,「公眾不會再支持嘈雜的引擎聲。」當然,那些住在郊外賽道旁的人家確實不會對此表示支持。
整個冬季,法拉利仍一如既往地保持沉默。因此澳大利亞的比賽對於萊科寧也成為了意料外的精神食糧。當然這對於阿里瓦貝內來說並不是新鮮事兒了。當他不生氣的時候,給人的印象就是一份行走的新聞稿。而維泰爾按照慣例也有很多話要說,不僅僅是在車隊無線電中。
在墨爾本,我們也豪不不意外他開朗的性格再次愉快地得到了展現。但是有人也好奇如今已經加盟奔馳的詹姆斯·埃裡森,在看到自己的老東家領先漢密爾頓和發揮出色的博塔斯時會作何感想。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