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賺點錢繼續參加比賽,F1 方程式賽車變身嬰兒艙

2020-12-12 愛範兒

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簡稱 F1,是全球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最昂貴的體育賽事。F1 作為一項將車輛性能推向極致的運動,其中的頂尖技術除了讓賽車手再快 0.01 秒到達終點,也能為生病的嬰幼兒更快更安全到達目的地做出貢獻。

最近 F1 賽事著名車隊威廉士車隊的關聯公司,將賽車上的技術整合,推出了一種特殊的(Baby Pod 20),這個嬰兒艙能夠協助醫生安全地轉移患病的嬰幼兒。嬰兒艙

(WAE 參與設計的嬰兒艙,圖片來自:)babypod.com

這個嬰兒艙由威廉士先進工程公司(Williams Advanced Engineering,簡稱 WAE)設計和製造,除了外觀與賽車駕駛艙造型一樣圓潤硬朗,材質也與 F1 賽車一致,造價為 5000 英鎊。

嬰兒艙重 9.1 千克,外殼主要材質為碳纖維,下部是寶藍色的機艙,上部是可以左右推動的透明艙蓋,透明艙蓋往後推,能夠 90° 掀起完全打開,寶寶可以直接放進艙內。內部放置柔軟的墊子,寶寶就可以舒服地躺在裡面。在嬰兒艙兩側還有與賽車同款的「安全帶」,用於固定艙門。

關好艙門,扣緊安全帶,醫生可以輕易地提著嬰兒艙,帶著嬰幼兒搭乘汽車、救護車和直升機。

參與設計的團隊還有一家專門生產新生兒保育箱的公司 AHT(Advanced Healthcare Technology)。這家公司介紹,在運送新生兒或者生病的嬰幼兒時,保持一個安全、溫暖、穩定的環境很重要,而在這個嬰兒艙發明之前,只能使用醫院中體積巨大、操作繁瑣的保溫箱來給嬰兒提供恆溫環境,使用保溫箱時還需要使用專門的車輛,並攜帶足夠的電源給保溫箱供電。

(第一代嬰兒艙使用場景)

由於設備落後,以及患病嬰幼兒都很脆弱,轉移嬰幼兒一直以來都是一件相當麻煩且危險係數較高的工作。早在 2015 年,威廉士先進工程公司與 AHT 的合作就開始了,當時他們推出了第一代嬰兒艙(Baby Pod II),並已經投入使用。

WAE 的技術人員彼得 · 範 · 曼恩博士,曾在2015 年一次 TED 演講中解釋 F1 賽車如何幫助患病的嬰幼兒:

我們使用大量的傳感器來記錄賽車運行的狀況。每輛賽車有大約 120 個傳感器來記錄所有數據。我們會儲存約 500 個不同的參數,1.3 萬個車況信息及事件記錄器,當系統的某些地方工作出現問題時,我們會將數據傳回並進行分析。傳輸速度達到了每秒 2M-4M。

2 個小時的比賽結束後,每輛賽車發送的數據達到了 7.5 億。而我們每個人一輩子說過的單詞總數加起來,還不到其中的一半。

那這些 F1 賽車的技術,是怎麼應用到嬰兒身上呢?曼恩拿一個三個月大的嬰兒來舉了個例子。他說,這麼小的嬰兒如果出現了心臟驟停,一般人是無法預測的,但監測儀器的數據總會有些細小的變化,有相應的徵兆。

(監測嬰兒狀況,搜集數據建立模型,圖片來自:)TED

他們對賽車上的傳感器數據進行監測分析,一旦發現某輛賽車有異常,會立即通知賽車手返回維修站。在 WAE 團隊的眼裡,生病的嬰兒和賽車類似。因此他們將這一套系統應用在伯明罕兒童醫院,對重症病房中的兒童進行實時監測,與醫院合作建立資料庫,捕捉病人細微的變化,從中尋找規律,建立數據模型。他們已經利用這項技術,與伯明罕兒童醫院阻止了多項心臟驟停的悲劇。

他們還搭建了救護車到醫院之間的實時數據傳輸,讓嬰幼兒在送往醫院的路上也能夠進行體徵監測。

威廉士先進工程公司(WAE)成立於 2010 年,旨在將耗費巨資研發的 F1 相關技術,應用到更多行業當中。

該團隊的代理負責人 Clare Williams 認為:「賽車中應用的輕型複合材料、空氣動力學等技術,都能夠很容易應用到其他領域、行業及產品中,讓它們變得更加堅固、更加安全,嬰兒艙就是一個例子。」

(捷豹的混合動力超跑 C-X75,圖片來自:)williamsf1.com

捷豹的混合動力超跑 C-X75 和阿斯頓 · 馬丁電動版 RapidE,都有 F1 賽車的技術。而早在 20 世紀 50 年代,F1 賽車上的技術就開始出現在民用車上,像混合動力系統、單體殼結構、四輪轉向、主動懸掛系統等技術最早也是源自 F1。

(圖片來自:)Williamsf1

除了汽車,有一款冰箱也用到了 F1 的流體力學技術。

(右邊為改進後的冰櫃示意圖,圖片來自:)dailyrecord

WAE 曾與一家名叫 Aerofoil Energy 的公司合作,研發了一款新冰箱,通過改造冰箱的擱板,改變超市冷櫃中冷空氣的流動方向,從而阻止冷空氣外洩到通道中,降低了冰櫃的能耗,也提升了顧客在冰櫃前選購的體驗。

(F1 及 WAE 母公司 2016 年財報)

從 F1 車隊及 WAE 的母公司威廉集團公布的看來,去年威廉士先進工程為超過 30 個項目提供解決方案,營收 3700 萬英鎊,增長約 74%,是母公司威廉集團營收的重要來源之一。威廉集團去年營收 1.67 億英鎊,但花費也高得驚人,算下來稅前利潤只有 590.3 萬英鎊。財報

(一場 F1 賽車和賽車手背後,有一支龐大的團隊,圖片來自:)lordofthef1

畢竟 F1 是世界上燒錢最厲害的體育運動之一,除了高昂的賽車製造成本和零配件損耗,還要算上研發、設計、風洞測試、試車和車隊管理成本等費用,每一筆都不是小數目。寶馬從 2009 年宣布退出 F1 大賽,豐田、福特也相繼宣布沒有重返 F1 的計劃。

(圖片來自:)lordofthef1

有人統計,一臺 F1 從服役到報廢需要花費約 476 萬英鎊,一個引擎造價約 15 萬英鎊。一個嬰兒艙的造價,約等於半塊尾翼,或者兩個剎車。

F1 作為集體育與科技為一體的頂級平臺,其意義已經超出車輛對速度的極限要求。因這項運動而誕生的技術正在反哺民用汽車業以及醫療、環保、教育等領域,相關的產品也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下次看 F1 比賽,就別覺得只開過卡丁車上跑道的自己是吃瓜群眾了。

題圖來自:seriouswheels.com

相關焦點

  • F1賽車十大車隊簡介 f1車隊歷史傳奇
    F1賽車十大車隊簡介 f1車隊歷史傳奇F1賽事,即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IA 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的簡稱。是由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A)舉辦的最高等級的年度系列場地賽車比賽,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
  • FIA監測冠狀病毒對F1方程式賽車的威脅
    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管理機構國際汽聯正在監視中國最近爆發的冠狀病毒,並準備在必要時對即將發生的事件進行更改。監控安裝,廣州宸興科技技術有限公司F1方程式賽車中國大獎賽計劃於「國際汽聯將評估即將舉行的比賽的時間表,並在必要時採取任何必要的行動,以幫助保護全球賽車運動社區和廣大公眾。」該病毒對中國的體育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幾項賽事被取消,澳大利亞的奧林匹克女子足球隊被隔離。
  • F1方程式賽車團隊 招新啦!!!
    我校的F1方程式賽車是一個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團隊,自2013年建立以來已有7年歷史,更是在去年榮升為了校隊的一員。厚積薄發的我們在2018年的世界賽中獲得了淘汰賽冠軍和最佳運動風尚獎。現任社團成員80餘人,擁有4支比賽隊伍:Stallion, Nightglow, Starstream, Blackbird。其中的兩支車隊更是在近期的比賽中榮獲全國第一和第二。同時,在今年的疫情期間,我們還依託布卡平臺開展了線上支教分享交流活動,體現了我們的社會責任感。
  • 動力,風阻,重量,一切都為了速度,帶你了解F1方程式賽車的秘密
    所謂"方程式"賽車是按照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A)規定標準製造的賽車。這些標準對"方程式"賽車的車長、車寬、車重、發動機的功率、排量、是否用增壓器以及輪胎的尺寸等技術參數都作了嚴格的規定。世界錦標賽簡稱F1,是方程式汽車賽中最高級別的比賽。
  • 摩託艇世界錦標賽碰上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F1H2O」與「F1...
    摩託艇世界錦標賽碰上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F1H2O」與「F1」你能分得清嗎?賽車帶給人的「速度與激情」想來一定可以。前幾日, F1「車王」麥可·舒馬赫的兒子米克·舒馬赫即將參加F1大賽的消息引起不少媒體的關注和報導。在賽車領域,F1是FIA 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簡稱,是指由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舉辦的最高等級的年度系列場地賽車比賽。
  • 高智能方程式賽車
    而這部《高智能方程式賽車》算是九十年代的運動類型作品吧,畢竟它是講述賽車故事內容的,所以一般的觀眾可能很少能夠接觸到! 首先動漫主要的背景是講述未來的賽車比賽是由電腦為導航的,所以也取代了F1方程式賽車的地位,同時主角作為一個少年在護送父親生前設計的賽車去給別人參賽的時候,因為遇到了不知名的攻擊
  • 靠GT賽車改變命運的少年,在方程式比賽中捧起了冠軍獎盃
    2月16日,21歲的伊戈·弗拉加捧起了紐西蘭豐田方程式系列賽(TRS)的冠軍獎盃。這是紐西蘭最高級別的方程式比賽,許多F1車手都有在這裡參戰的經歷,包括被認為是F1賽場上明日之星的蘭多·諾裡斯和丹尼·奇維亞特。
  • F1一級方程式賽車前老闆說,黑人比白人更會種族歧視
    一級方程式賽車前掌門人埃克萊斯頓埃克萊斯頓將一級方程式賽車轉變為一個全球性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業務,比賽遍及世界各個角落,但像許多組織一樣,在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殺害後,他創建的這項運動也受到了評判和審查
  • 了解下世界級別賽車比賽-F1世界錦標賽
    F1,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稱為世界頂尖。 高速度,高科技,高配合,是這個比賽的看點核心。 很多的名牌名奢都會去贊助,冠名,打廣告來推動品牌和支持F1賽車的比賽,例如我們熟悉的勞力士,
  • 法拉利2019f1賽車Sf90在賽道上頻頻失利是賽車的問題還是另有原因
    與2019年的法拉利f1賽車命名相同,也是為了紀念法拉利車隊自1929年成立以來歷經90年的風風雨雨。但是你有了解過法拉利的2019年f1戰車sf90嗎?其實早在三四個月前,法拉利為參加F1而打造的第65款賽車在馬拉內羅發布。這也是自2014年f1進入混動時代以來打造的第6臺戰車。賽車的前鼻翼和尾翼較舊款賽車有明顯的變化。
  • 記者探秘建設中的中國上海F1國際賽車場
    黝黑的賽道、急速的轉彎、愜意的坡度……上海國際賽車場建設進度已越來越逼近「本月底基本建成」的目標。昨天,記者獲準獨家進入眉目初顯的賽道,頓時生出一種觀看f1比賽時的心跳感覺。     一個巨型信號指示燈橫在賽道上方,記者搭乘的工程指揮車在信號燈下慢慢停住。
  • 《F1 Delta Time》歡慶農曆新年,競拍「中國版2019青龍」賽車
    【2020年1月21日】Animoca Brands與《F1® Delta Time》對外宣布將拍賣極其稀有的「中國版2019青龍」賽車 ── 最新官方Formula 1®(F1®) 的非同質化數字資產(NFT)收藏品。為慶祝中國農曆新年,本次競拍將於2020年1月23日開始,至2020年1月31日結束。更多詳情,請訪問www.f1deltatime.com/?
  • 高二學生玩方程式賽車 一年獲兩個分站賽季軍
    林泰安在參加中國方程式F4比賽。  車迷林泰安玩FIA中國方程式F4的第一年,拿了兩個分站賽的季軍,兩個月後的珠海,他要隨車隊一同衝刺年度的總冠軍。這名華附南海實驗高中高二學生的房間裡,枕頭和床單都是F1賽車的圖案,桌子上除了擺滿了之前拿過各種賽事的獎盃外,還有各種卡丁車、賽車的零部件。在百度百科上,林泰安有自己專門的介紹 ,中國最年輕的方程式賽車手之一、廣州地區唯一的方程式少年賽車手等光環背後,是近一年來近百萬元的花銷支出和付出的辛勤汗水。
  • F1賽車為何能跑那麼快,你知道它的構造有多神奇嗎?
    相信小夥伴們對任何和f1賽車有關的東西都熱血沸騰,可是你們知道f1賽車的構造有多神奇嗎?製造原理的長腿大妞帶你來看炫酷的f1!車身(BODY):F1賽車的車身採用碳素纖維增強塑料(CFRP)。這是一種異常堅固但卻有著輕微重量的優異材料。
  • 格羅斯讓將不會代表哈斯車隊參加在阿布達比大獎賽的最後一場F1比賽!
    ——這也可能直接結束他的F1生涯;格羅斯讓會回到瑞士繼續恢復。 羅曼·格羅斯讓帶著「巨大的悲傷」確認,由於上周在巴林大獎賽的激烈事故中受傷,他將無法參加原定於下周結束的阿布達比大獎賽,也就是本賽季一級方程式的最後一場比賽。
  • 一級方程式賽車將於2021年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
    一級方程式組織者上周確認了計劃於2021年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辦比賽。未來的沙烏地阿拉伯大獎賽將是一場夜間比賽,將在紅海沿岸的吉達商業中心舉行,並將於11月舉行。最初將由街道巡迴賽舉辦比賽,但計劃在某個時候在附近的奇迪亞建立一個永久的賽馬場。
  • 車圈|對話日產電動方程式車隊:預計2022年底啟用第三代賽車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在第五賽季,我們使用的是雙電機動力系統,在第六賽季,為了遵循新的比賽規則,我們更換成了單電機動力系統,車隊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適應動力的轉換,並完成比賽。值得一提的是,車隊很快適應了新的系統,並在第六賽季獲得總積分榜亞軍,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完成動力總成的調整,並且獲得喜人的成績,說明我們的動力總成比其他車隊的更強勁。
  • 賽車事故頻發,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安全性改進詳解!
    1994年,在伊莫拉,進入一級方程式賽車冠軍賽的第三輪。賽車事故頻發,在羅蘭·拉岑伯格和艾頓·塞納去世之前,在測試和比賽中就已經發生了許多令人震驚的事故,促使人們對駕駛員保護措施進行了徹底的改革。在進入1994賽季之前,比賽規則出現了一個很大的變化,禁止車手使用電子控制系統,這一變化不僅是為了降低成本,而是把賽車控制權交還車手。威廉士在前幾個賽季佔據了統治地位,其主動懸架系統是其奪冠的一個重要因素。
  • F1玩膩了?奔馳即將拉開電動方程式序幕...
    繼不久之前的日內瓦車展發布後,奔馳電動方程式車隊又迎來一個裡程碑,新車在義大利瓦拉諾賽道首次亮相。這輛賽車重量接近2000磅(約907千克),最大功率可達340匹,0至60英裡加速時間為2.7秒。對此,奔馳賽車運動主管託託-沃爾夫(Toto Wolff)表示:「當一輛新賽車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並走上賽道時,這總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刻。
  • 全新Formula E電動方程式賽車在拉斯維加斯首次公開亮相
    這款最高速度超過150英裡/小時的零排放單座車,由前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賽車手Lucas di Grassi駕駛,為受邀嘉賓、媒體和觀眾提供首次觀看和聆聽全新電動賽車的機會,這輛賽車還將參加於今年9月開幕的全球首屆純電動汽車賽事--國際汽車聯合會電動方程式錦標賽(FIA Formula E Champ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