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孩子聽話時母慈子孝,不聽話時雞飛狗跳」,相信有孩子的家長大都有這種體會吧。但是,孩子心智不夠成熟,即使是家長對孩子吼罵一頓也並不能夠真正的讓孩子明白道理。
張女士是一位80後的寶媽,家裡有一個6歲的兒子。天性活潑調皮的兒子總是會不斷地做出一些事情讓張女士抓狂。
一天,張女士正在廚房裡做飯。忽然,她聽見客廳裡傳來清脆的物品落在地上摔碎的聲音。
張女士趕忙走到客廳一看,才發現是兒子在客廳裡玩球的過程中將球打歪了擺在桌子上的花瓶,導致花瓶落地摔碎的同時還撒了一地的水。而兒子還不知錯的竟然蹲到地上玩起了地上的水。
看到這一幕,張女士心中就燃起了氣憤的火苗。但她還是克制住自己的脾氣,告知兒子玩那裡的水可能會被碎玻璃渣到手。可兒子聽到後回了一句:「我就玩一會兒好不好?」
這下,張女士徹底的怒了。只見她走過去一把拉起來兒子,對兒子批評了一頓。此時,張女士的丈夫下班回來了。當他進屋看到張女士和兒子之後,就明白這母子兩人又槓上了。
於是,丈夫將兒子帶回了臥室。關上房門之後,丈夫從儲物櫃裡拿出兩個氣球和一根針坐到兒子的身邊。
丈夫先把一個氣球吹滿氣,對著兒子說:「這個氣球是不是充滿了氣?」兒子點點頭。
接下來丈夫拿起針一下扎在了氣球上,氣球爆了。
然後,丈夫拿出另一個氣球吹滿氣之後又一點一點的將氣放掉,直到氣球沒有了氣之後,丈夫再次拿起針對著癟下來的氣球扎了一下,結果沒有爆。
丈夫問兒子原因,兒子想了想回答:「那個氣球充滿氣,一紮就會爆。這個氣球的氣滿了又撒了,就扎不爆了。」
丈夫聽後語重心長的對兒子說:「對的。媽媽生氣的時候就像大氣球,此時你就要乖乖聽話。要不媽媽發火了,你就不好辦了。所以,你要等媽媽消了氣再找媽媽商量事情,那媽媽就會很好說話了。」
兒子聽後想了一會兒點點頭表示他明白了,走出房間主動地向張女士道了歉。
網友們在得知張女士丈夫教育兒子的方法後,紛紛稱讚表示:簡直是行走的媽媽分析儀,太機智了。
其實,幾乎是在所有的家庭裡都會上演著孩子和父母之間發生各種不愉快的情景。雖然很多父母會選擇將自己的情緒直接宣洩在孩子身上,但這種教育方式卻往往達不到很好的效果。
那麼,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呢?
1、不要急著給孩子貼標籤
有不少家長一看到孩子犯錯就會說「真笨」、「笨死了」之類的話,殊不知這類話其實就是在給孩子貼標籤,一遍又一遍的告訴孩子「你就是一個笨孩子」。這會在打擊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時影響著孩子的心理髮育。
2、不對孩子大聲吼罵
孩子犯錯是正常的,作為家長雖然會生氣但總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親生的」。然後,深吸一口氣,好好的和孩子溝通為什麼會犯這種錯誤。而不是對著孩子大吼大罵甚至動手打孩子,因為打罵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膽小或者是叛逆。
3、對孩子進行彌補引導
當孩子犯了錯之後,家長先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然後再正確的引導孩子。但需要提醒的是家長也只是給出孩子建議就好,具體的實施還是要靠孩子自己去改正或者彌補,以此來鍛鍊孩子的處理事情的能力。
4、幫助孩子進行總結
當孩子的錯誤已經彌補或者改正之後,家長可以在孩子睡前對孩子進行一下總結。這樣可以加深孩子對錯誤的認知,也能夠更好的總結經驗避免以後犯同類的錯誤。就像張女士的丈夫一樣,利用兩個氣球就讓兒子明白了媽媽的情緒不好時應該怎麼做。
總而言之,小孩子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家長對待孩子犯錯時的處理方法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關係到孩子的心理髮育。所以,在孩子做錯事情時,請家長們儘可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採取正確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寶媽寶爸們,你們平時都是如何應對孩子犯錯的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