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搶玩具?聰明的家長都會靜觀其變

2020-12-23 年糕媽媽

孩子們搶玩具了怎麼辦?這一定是讓很多爸爸媽媽手足無措的問題吧?尤其是遇到比較霸道的小朋友,不替孩子出頭吧,怕孩子會吃虧;出面替孩子擺平吧,又怕孩子會變懦弱,以後都不敢自己解決問題了。

到底要幫他出頭?還是教他禮讓?怎麼樣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呢?

這幾天正在追《爸爸去哪兒》,陳小春兒子Jasper身上發生的一件小事,突然讓我發現了一個觀察孩子世界的全新視角——

在有一集裡的選房環節中,陳小春的手氣「爆棚」,抽到了本季開播以來最破的一間茅草屋;杜江也抽到了開播以來最好的一間「豪宅」。

看看別人家的房子,再看看自己的茅草屋,Jasper真是好羨慕啊!於是在沒和爸爸商量的情況下,就跑去找杜江商量換房,杜江很大氣地答應了。

這時陳小春從屋裡出來,Jasper忙徵詢爸爸的意見。小春其實已經聽到了他們的對話,但他沒有立刻批評Jasper這樣做不對,只淡淡地說了一句「你說吧」。

Jasper猶豫了半天,還是決定不用換了。因為就算不換房,他明天一樣可以來嗯哼住的房子裡玩。

看的出一旁靜靜觀察的陳小春也鬆了口氣,臉上都帶著點小驕傲——兒子真棒。

嗯,Jasper很棒。懂得有理有據的表達自己的需求,也知道發現自己做的不對後及時改正。

但是更棒的還是陳小春:不急著批評孩子,而是願意等一等,看一看,給孩子思考和改變的機會。

為人父母,真的要給孩子多一點時間成長,同時也是給自己機會,把孩子看得更清楚。

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哈佛心理學博士劉軒,也曾經分享過他兩個孩子搶玩具的故事——

一次,姐弟倆拿著一個類似超市收銀機的玩具,請爸爸幫忙換電池。電池換好後,姐弟倆為誰來當「老闆」這件事爭執了起來。爸爸想幫忙協調,便提議玩具要共享,能不能讓弟弟先玩(因為那是姐姐的舊玩具),可是姐姐不同意。

於是爸爸又提議,大家石頭剪刀布,贏的人先玩。這次姐弟倆都同意了,一輪猜拳後,姐姐贏得了先玩的機會。可就在這時,弟弟哇的一聲嚎啕大哭起來。

這可怎麼辦好呢?就在爸爸手足無措的時候,姐姐開口了,「弟弟別哭,你可以當按按鈕的老闆,我來當刷卡的老闆,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玩了。」

這還真是個好主意,連爸爸都沒有想到!於是弟弟馬上收起眼淚,和姐姐開心地玩了起來。

事後劉軒才知道,原來那天是弟弟先把玩具翻出來的。原本姐弟倆已經商量好,由弟弟先當「老闆」。可爸爸突然跑出來說,猜拳贏的人可以先玩。所以弟弟才會哭得那麼傷心。

原來,很多時候是大人把事情搞複雜了:不知道孩子們發生了什麼,還硬要跑出來幹涉孩子間的事,以為自己是最公正、最明智的,結果反而弄巧成拙了。

倒不如把解決問題的機會留給孩子。他們會用真誠、公平和創意,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還有一次,一位幼兒園老師也講述了另外一件事:

幼兒園有次親子活動裡,玩海洋球的時候,一個叫果果的孩子喜歡待在池子外面,把散落各處的球一個個撿回來。

這時候,洋洋從海洋池裡出來,正好經過果果身旁,手裡還拿著一個海洋球。果果伸出手去,想把洋洋手裡的球放回海洋池裡。

這時候洋洋奶奶就著急了,趕緊對果果說:「那是弟弟的球,不可以搶。」果果聽到後,默默地把手縮了回去。

過了一會兒,洋洋去玩搖搖馬,果果也跑過去,想像平常那樣和小朋友們排隊騎馬。洋洋奶奶又著急了,認為果果又想和洋洋搶搖搖馬。

雖然兩個孩子從頭到尾玩的很好,壓根沒什麼矛盾,但在洋洋奶奶眼裡,果果恐怕成了那個愛搶玩具的「壞孩子」了。

其實我們對孩子們之間發生事情的評判,往往都帶著主觀色彩。尤其是當我們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相處時,出於保護的本能,我們總會格外警惕。其他孩子的一言一行,仿佛處處透露著小氣、自私、霸道和攻擊。

也正是這份保護,打破了孩子間的正常交往,讓小事變大,誤會叢生。其實孩子們就在一次次試探和挫折中,學著怎麼和別人交往、學會如何在社交中建立彼此都舒服的界限感。

仔細想想,現在多讓他嘗試怎麼解決麻煩、化解矛盾,總要好過他長大後成為一個有「社交恐懼症」的新時代宅男/女。

其實孩子間的交往真的沒那麼複雜。倘若我們能淡定一些,做個安靜的旁觀者,讓孩子自己去相處,去解決問題,我們就會看到孩子美好和睿智的一面;就會驚喜的發現,原來成長是一件多麼奇妙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二胎家庭崩潰日常:兩個孩子搶玩具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這麼管
    家長們一定很好奇,為什麼二胎家庭中孩子爭搶東西的現象如此普遍呢?一、二胎家庭為什麼會出現孩子爭玩具?比如兩個男孩子都喜歡汽車玩具,兩個女孩子都喜歡公仔玩具,那麼男孩子就比較不會想去搶女孩子的娃娃,女孩子也不想玩男孩子的汽車玩具,性別相同的孩子之間就更容易產生爭搶的矛盾。
  • 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
    導讀: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超市旁邊有一個免費的娛樂區。
  • 孩子搶玩具,是不管不顧還是出面解決?聰明的家長有妙招
    相信不少家長都深有感觸,只要孩子湊在一起,搶玩具這件事情就不會消停。甚至有的時候,兩人的玩具相同,也會覺得別人的比自己好。孩子究竟為什麼會搶玩具呢?一、語言表達能力差。孩子還小,很多時候他們不能用準確的語句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 孩子玩具被搶,教他謙讓還是幫搶回?聰明父母讓孩子更有主見
    在現實生活中,寶媽寶爸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自家娃心愛的玩具突然被其他小朋友給搶走了,孩子哭得稀裡譁啦的,做父母的非常心疼,但是卻不知道是否該插手孩子之間的事情。孩子玩具被搶,教他謙讓還是幫搶回?小何是一位年輕的寶媽,生下女兒的時候才二十幾歲,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她是十分欣慰。
  • 當孩子玩具被搶走,應該幫忙「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家長這樣做
    在其中一個孩子搶玩具失敗後,失敗方孩子的媽媽很生氣的走了過來,直接一耳光打在了另一位女童的臉上,孩子都不大,被打的女童也僅有4歲而已。在視頻被傳到網上之後,很多網友表示氣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有人說無論孩子是搶贏了還是搶輸了,家長都不應該插手,這是孩子的事情。
  • 以身試愛,還是靜觀其變
    生活的苟且,不只是針對結過婚的人,還有未來即將走進婚姻殿堂的男女,是以身試愛,還是靜觀其變,看更多對戀人走向婚姻,再去行動。無論哪種愛,都是要經歷,這樣才會刻骨銘心,永不忘記。閔閔之中,錯過了婚戀年齡,卻在這十年中,讀書看透人間愛情的偉大,雖然沒有經歷,但是愛是美好的,至於畢業後是否嚮往和追求,要看自己這十年苦讀的結果了。
  • 孩子玩具被搶只能生氣?聰明父母三個步驟拿回玩具,讓孩子更自信
    當孩子玩具被搶之後怎麼辦?很多家長會憤怒的幫孩子討回公道,其實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次挫折都是最好的教育,聰明的父母把握好機會,讓孩子學會如何去解決問題,情商低的父母,只會顧慮孩子的情緒,但是同樣的問題下次還會出現。父母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孩子玩具被搶,表面看來是孩子吃虧了,但是反過來,孩子玩具被搶,父母們需要用對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三項能力。
  • 孩子的玩具被搶,是教孩子分享還是搶回來,聰明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當別的孩子來搶自家孩子玩具時,媽媽們的反應會是如何呢?A媽媽立刻去把兩個孩子分開,並對自己的孩子說:「玩具要跟小朋友分享的,你這樣太小氣了。」然後,不管自家的孩子的淚痕還在臉上,就把玩具徑直給了另外一個孩子玩。B媽媽嘴上一邊說:「沒關係的,給小哥哥玩一下,玩具是要分享的。」可手卻一直在掰開另一個小朋友的手指,讓玩具回到了自家孩子手中。
  • 男童搶夥伴玩具遭對方家長毆打,打人者已被刑拘
    有些人認為他們的孩子不會因為搶別人的玩具而吃虧就行。許多人認為他們的孩子還年輕無知,不懂事還小,父母默許他們的孩子去搶別的小孩的玩具。他要他的孩子成為強盜,但我們不能讓他們的孩子成為強盜的受害者。自己的孩子搶別的孩子玩具被打,家長卻護犢子毆打被搶玩具的孩子,實在是不講道理。
  • 孩子搶玩具是一種社交,厲害的家長都這麼處理
    雖說搶東西這事在孩子之間很普遍,但家長應對起來還真頭大。不是強行制止,就是好言相勸,但就是沒問過孩子自己到底是怎麼想。其實孩子搶東西這件事,還真是娃界的「國際化」問題,是—每個父母都會遇到的頭疼事兒,處理不好的話,這產生的問題可大著呢!一比如這群英國孩子,老師在幼兒園裡舉行了一場比賽。
  • 二胎家庭崩潰日常:兩個孩子搶玩具,家長管不管?聰明媽媽這樣做
    二胎家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況,兩個孩子為了爭搶玩具打到不可開交,哪怕家長給孩子買了兩個一樣的玩具,也還是會打起來。家長通常看著兩個孩子搶來搶去也很煩心,明明兩個孩子都有玩具,偏偏都要搶對方手裡那個。
  • 孩子搶別的小朋友玩具,家長該怎麼辦?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高度
    當面對自己寶寶愛搶玩具時,一般家長的做法;第一種 威脅型不許搶了,再搶就帶你回家,再搶我就打你了,這樣說,剛開始孩子還能接受,時間久了依然會搶。第二種 哄騙型別搶了,一會媽媽帶你去超市買一個比這個更好的,時間久了,孩子容易愛攀比 。第三種 不去處理這樣的家長一般都是自己的寶寶佔優勢,就會說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吧,不去管他們。
  • 孩子喜歡搶別人玩具?先別說孩子,家長要讀懂孩子「心理秘密」
    在大多數父母看來,孩子搶玩具是非常沒有禮貌、沒有教養的行為,但我卻要和家長們說,孩子搶玩具是成長發育過程中非常正常且必然的事情,因為這是孩子物權建立的信號。我們還斥責孩子之前,首先應該讀懂孩子搶玩具背後的"心理秘密"。面對孩子搶玩具,你是怎麼做的?
  • 兩個孩子「搶玩具」家長最正確的做法
    相信很多帶娃的朋友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當兩個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會出現爭搶玩具的現象,甚至嚴重的還會動手打人,這個時候你們都是怎麼做的,是拉開自己的孩子並批評,還是拉開孩子說對方的孩子等等,相信每一個朋友都有自己不同的處理方法,甚至嚴重的我還見過拉開對方孩子並打對方孩子的,當然這樣的家長估計是很少的,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呢?下面看看這位媽媽的做法,相信能給我們很多啟示。
  • 「媽媽,他搶走我的玩具」,娃受氣只會找家長,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文/小庚庚爸爸玩玩具,搶玩具。這兩件事似乎貫穿了孩子的童年。現在生活好了,所以很多家長也會給孩子買很多新奇有趣的玩具,但奇怪的是,很多孩子家裡的玩具堆成山,但是玩都不玩一下,一旦到了小朋友的家裡,就開始「搶」別人的玩具玩。
  • 孩子不愛收拾玩具,是聰明家長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契機
    孩子不愛收拾玩具,是聰明家長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契機一、孩子拒絕收拾玩具的原因大致有下面幾種孩子不愛收拾玩具,是聰明家長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契機孩子學會整理是學習責任心的開始。孩子不愛收拾玩具,是聰明家長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契機推薦四,家長不要恐嚇和打罵孩子。
  • 好物分享|「媽媽,他搶走了我的玩具」,笨家長才強迫孩子,聰明家長這樣做
    強迫孩子大方謙讓搶自家孩子玩具的孩子多半是鄰居或親戚的娃,不少家長會因為礙於面子或&34;而要求自家孩子分享。哪怕孩子抗拒,家長也會以&34;&34;為由,強硬要求孩子大方。最後,通常是孩子哇哇大哭、家長尷尬收場,甚至委屈大哭的孩子還會遭到家長的訓斥。
  • 孩子被打,被搶玩具,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每篇文章的開頭,我都會放文章內容的音頻,目的是為了幫助注重孩子英語啟蒙和親子閱讀的媽媽們節約時間。我自己的經歷是:一邊做家務,一邊聽育兒類的音頻。而且,收穫很多。孩子打人,被打,搶玩具,被搶玩具。這些都是孩子在一塊玩耍時,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小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一些敏感期。手欲期最多的表現是:推人,拍人甚至打人。
  • 想讓孩子變聰明?注意了,家長的4種行為反而會讓孩子變「笨」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伶俐,就算孩子天生聰明家長們還是會有想要孩子更聰明的想法,為此寶媽媽們在孕期的時候就吃各種微元素、營養品,在孩子出生後,還給孩子準備了各種各樣的益智玩具。
  • 孩子之間搶玩具,該怎麼辦?
    文 | 網絡 孩子之間因為搶玩具引起的分歧,家長們能起到的作用是調和,是引導,而不是替孩子做決定。然而,很多媽媽卻因此產生了苦惱:孩子之間搶玩具起爭執還傷了大人的和氣,該怎麼辦? 曾有網友爆料說,親戚孩子想要自家孩子最愛的小木馬玩具,因為覺得孩子有權力處理自己的玩具,所以並沒有讓孩子給出自己的玩具,事後,親戚發朋友圈指責:孩子不懂事,連家長也不懂事。最後,該網友還被親戚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