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談校訓】我們眼中的校訓

2021-02-07 南開大學新聞網

  什麼是校訓?對於剛剛走過初高中的我們,校訓很可能只是在主題演講時才會被賦予激情的八個字,或是在校史展覽時被高高掛起的紅色條幅。然而初到南開,我已強烈地感覺到校訓與形式無關。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一種融入血液的意識,是師長們最殷切的期待,是我們今後為人處世中時常湧上心頭的囑咐,是我們迷茫沮喪時點燃勇氣的信念。

  ——楊純葉(生命科學學院2014級本科生)

  路漫漫其修遠,又有巉巖激流阻隔。可正如1930年南開教授黃鈺先生所說,「南開,怕難的不必來,求安逸的不必來,好奉承的不必來,服了這口氣的不必來。」既然選擇了南開,就是選擇了心攜公能,潤身以淑世;既然選擇了南開,就是選擇了心無旁騖,一往無前。

  ——邵宇翾(歷史學院2014級本科生)

  校訓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銘記並付諸實踐。所以我更看重它的實際意義。作為一個南開人,如何去踐行校訓,將它融入我們在南開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校訓對我們的內在要求。刻苦學習,不斷完善充實自己;強身健體,積極參與體育鍛鍊;竭盡所能,幫助同學、服務同學;堅持閱讀,時刻保持一個青年人應有的蓬勃朝氣.這些都是校訓應該在我們身上的具體體現。

  ——王壬瑒(經濟學院2014級本科生)

  報考大學時我思考了很久,該如何挑選好這把通往成才之路的鑰匙呢?在瀏覽各大高校簡介的時候,一行字深深地吸引了我,那便是南開大學的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毫無疑問,南開這種家國的大公精神和公能的文化氣息,必然是最適合我的校園環境。

  在我看來,所謂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其實是一種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修煉。這種公而忘私,捨己為人的道德約束和文武雙全,志勇兼備的個人要求是對一個人發掘自我的最好的磨練方式。如今我已經來到了南開,經過這些天的生活,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溫暖,更是一種作為南開人必須肩負的責任。如此優秀的辦學理念,如此優秀的學府,讓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憧憬。

  ——張星達(經濟學院2014級本科生)

  在近二十天的軍訓中,我們再一次深刻理解了「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在訓練場上我們不再是嬌弱的孩子,而是一名軍人、一名戰士,整個團隊是一個部隊,我們都在做大公之事,並努力成為大公之人。我們充分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高尚精神,有疼痛有傷病仍要堅持訓練,絕不放棄,為的就是能在校訓的鞭策下,通過實踐發展、完善自己,磨練自己的意志,提升自身能力,使自己日新月異,為人生寫下精彩的一筆!

  ——王佳玉(外國語學院2014級本科生)

  我們的校訓與其他學校的都不同,它不僅僅要求我們要作為一個學生努力學習,更強調我們要有為國家、社會服務的能力,這點令我非常敬佩。作為一名南開人,我被校訓這種為國家、社會服務的精神深深感動。我要以自己的最大努力踐行「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在大學發揮自己的各種才幹、能力,每天都要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每天都要有新的變化。爭取早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公能」的目標。

  ——陳歡(外國語學院2014級本科生)

  「公能」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它從來就不只是出現在橫幅、展板上的擺設。歷經百年風雨,這八個字所沉澱的,正是值得我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應該靜下來考慮的——我們肩負著什麼,承擔著什麼,又想要獲得什麼,為此又應當付出多少的奮鬥與汗水。

  ——何玉琦(外國語學院2014級本科生)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我們身處於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很難再體會到國家破敗時張伯苓老校長內心的憂慮與痛苦。但「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卻超越了時空的界限,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南開人心裡。歷百年風雨而不衰,如明燈般照亮每個人前行的路,持久而強烈。我想用一個南開人特有的驕傲,奮力高呼——公能代繼,南開巍巍!

  ——崔俊峰(數學科學學院2014級本科生)

  南開校訓,是要求南開學生有一種兼濟天下的胸懷,從一種為小我服務的意識中掙脫,去為一個大我服務。不少人都在討論怎樣是一種大我的境界。我想,這也許可以用託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中一段話來闡述。書中託翁這樣寫道:當我臨死時,看到我的敵人卻仍然愛他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愛,便是大愛,這是心靈的本質。我想,「公」的背後,便是這種對人的大愛。當我們服務於社會時,我們應心懷一份對他人,對社會的尊重和關懷。

  ——唐靖聶(數學科學學院2014級本科生)

相關焦點

  • 【新生談校訓】我讀校訓:公能求新南開人
    2014級生命科學學院  楊純葉  什麼是校訓?對於剛剛走過初高中的我們,校訓很可能只是在主題演講時才會被賦予激情的八個字,或是在校史簡介時被高高掛起的紅色條幅。然而初來南開,我強烈地感覺到在南開,校訓與形式無關。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一種融入血液的意識,是師長們最殷切的期待,是今後為人處世中時常湧上心頭的囑咐,是迷茫沮喪時點燃勇氣的信念。
  • 大數據分析了2740所大學的校訓,我們「記不住」校訓的原因找到了
    隨著各類大學的陸續開學,各類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其中校訓、校規、校徽、校歌的學習是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不過很多新生卻反映,自己大學的校訓沒啥特點、來源和含義也不明確,不好記也記不住,如何讓自己「隨時注意而實踐之」?
  • 大數據分析了2740所大學的校訓,我們記不住校訓的原因找到了
    隨著各類大學的陸續開學,各類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其中校訓、校規、校徽、校歌的學習是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不過很多新生卻反映,自己大學的校訓沒啥特點、來源和含義也不明確,不好記也記不住,如何讓自己「隨時注意而實踐之」?
  • 談清華校訓
    談清華校訓胡顯章什麼是清華校訓?它是怎樣產生的?有過怎樣的變化?怎樣體會它的內涵與價值?這些不僅是清華人應該知悉的問題,也是社會人關注和議論的問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是清華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清華精神文化的支柱與靈魂,它不僅深刻影響了一代代清華學子,而且當畢業生走向社會後,仍然會成為他們激勵自我、影響社會的精神標誌。2004年中國青年報和新浪微博「我最欣賞的十大校訓」評選中,清華校訓居首。清華老學長錢耕森教授解讀清華校訓時提到,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認為清華校訓是世界所有大學最好的校訓。
  • 中科大校長侯建國等談校訓:我的大學,我的校訓
    我們清華人一定是非常有理想、有抱負的。過去,不少人去了美國,講的是美國夢,也有一些人實現了美國夢。現在我們講的是實現中國夢,我們大家的夢想,是將中國建設成一個強國,變成一個科技領先,變成一個生活、人文都很先進的文明國度,這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
  • 各國五花八門校訓全搜羅
    美國:校訓在報導前就開始了  鳳凰衛視駐紐約記者龐哲:美國大學開學之前一個星期,專門用來對入學新生進行校訓教育,實際上,校訓教育在被錄取的大學生還沒有報導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每個學生會收到學校手冊,首先要閱讀熟悉學校的交通、方位、各種設施場所等。在新生入校之後,就會立即展開緊鑼密鼓的校訓。
  • 我們該有怎樣的校訓
    一項針對國內256所高校的調查顯示,高校校訓同質化、標語化現象嚴重,在被調查的256所高校中,有192所學校的校訓為「四詞八字」的口號式,比例高達75%。校訓中帶有「勤奮」字樣的有68所,「求實」的為65所,「創新」的為59所,「團結」的為49所,「嚴謹」的為25所。  「你說說你們學校的校訓是什麼?」
  • 36所廣州高校校訓大PK 有所學校校訓這麼美
    摘得最長校訓桂冠的是華南師範大學,校訓為16個字:艱苦奮鬥、嚴謹治學、求實創新、為人師表。最短的是暨南大學,校訓僅有4個字:忠信篤敬。擁有蜜汁相似校訓的三所大學分別是:中山大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華南理工大學「博學慎思,明辨篤行」,廣州大學「博學篤行,與時俱進」。
  • 各大學校訓盤點,校訓雷同、沒有校訓、超長校訓,你一定好奇!
    不過這都不算什麼,各大高校最容易重複當屬校訓,估計你一定想不到。有這樣一張圖片,或許會讓大家非常吃驚,為什麼有這麼多高校校訓重複,其實這僅僅是統計了900多所大學後得出的結論。造成這一現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中國有近80%的大學校訓選擇了8個字,而八字校訓最常見的組合為XX, XX, XX, XX或XXXX, XXXX,畢竟這樣的組合會讓校訓更加工整、對仗、朗朗上口。此外,受中國5000年傳統文化的影響,古籍文獻中有太多絕佳的成語或詞彙,其中的一些詞彙非常適合用於校訓,比如:博學、厚德、篤行、求實、創新等等。
  • 各大學校訓盤點,校訓雷同、沒有校訓、超長校訓,你一定好奇
    不過這都不算什麼,各大高校最容易重複當屬校訓,估計你一定想不到。造成這一現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中國有近80%的大學校訓選擇了8個字,而八字校訓最常見的組合為XX, XX, XX, XX或XXXX, XXXX,畢竟這樣的組合會讓校訓更加工整、對仗、朗朗上口。
  • 百年清華 | 胡顯章談清華校訓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蔣南翔校長提倡「又紅又專,全面發展」和「擁護黨,擁護社會主義,服從祖國需要」,曾激勵了廣大學子,但是沒有明確為校訓。上世紀90年代,依據廣大校友的意見,清華大學恢復沿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大禮堂的校徽也重見天日。
  • 校訓是成人之砥
    校訓通常是一所學校精神和理念的凝練。學校的首要功能是育人,這就決定著古今中外眾多學校的校訓,主要是基於辦學者對人性的理解和對外在世界的認識,圍繞如何育人,如何認識世界,如何追求真理所做出各不相同的言說和表達。  校訓的這種旨趣決定著校訓在成人方面有著強大且持續的效能,這種效能可以簡要地概括為校訓是成人之砥。
  • 復旦大學校長談校訓:回歸人才培養的常識
    唯博學方可篤志,唯切問方可近思,讓學生們博覽群書,讓他們在反思和交流中把握關於做人的基本道理,才是人才培養之道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這條古訓,既是復旦大學的校訓,也是歷代中國學人最基本的常識。常識永遠不會過時,重複萬遍也不嫌多。
  • 校訓育人使校訓成為學校名片
    校訓育人使校訓成為學校名片 發表時間:2014-09-18   來源:揚州文明網校訓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要求,是在學校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切入點。要廣泛開展校訓育人活動,用光榮的校史、傑出的校友和校訓背後的故事,用文化標識、文化活動等載體,讓學生銘記校訓、踐行校訓,使之成為伴隨一生的精神財富。(9月16日中國文明網)   一個地區的不同學校各有什麼特色,外地人不知道,但本地人很容易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 36所廣州高校校訓大PK,有所學校校訓居然這麼美
    校訓八字佔比八成 華師校訓最長  神探選擇了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36所高等學校(院)進行分析,其中29所高校校訓為八字,佔比約80%。  廣州大學校訓「博學篤行,與時俱進」,據廣州大學學生記者團指出,其中「博學篤行」一語源自合併組建前的原廣州大學校訓,原廣州大學校訓又繼承自民國時期創辦的私立廣州大學校訓,私立廣州大學校訓又是從原國立廣東大學(後更名為中山大學)校訓演變而來的。  出現得最多的字眼分別有「博」「篤」「德」「學」「新」,讓人傻傻分不清。
  • 校訓,打上大學精神的烙印
    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大學校訓必須是建立在大學學人本身的精神高度之上。  「時過境遷,物換星移,那一代大師早已隨著國立師範學院的遠去而消失在歷史的深處。很顯然,我們當下一些大學的校訓和優秀的校訓相比,其精神品格即大學精神的起點仍不算高。」劉鐵芳說,當下,我們某些大學精神正趨向一種過於實用的潮流,缺少一種生命價值的引領,缺少一種歷史文化的內涵,缺少一種個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的校訓
    我想,這八字校訓就是答案。其中,『唯實』是對我影響最大的,所謂『唯實』,就是做人的基礎,不腳踏實地,如何能仰望星空呢?」單文彥說,如今上了大學,看待事物更成熟了,對校訓理解也更深了。  而剛剛步入高三的王智則對校訓中「尚德」這樣理解:「崇尚品德,自我修養,新世紀的人才需要這樣的品質,而當下人們缺乏的也是這種品質。」
  • 青島中小學不少校訓像孿生 學、德出鏡率最高
      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你讀過的學校,能記住校訓的有幾所?9月份,島城中小學又將迎來一個嶄新的學期。在新學期開學前,記者梳理了島城117所中小學的校訓,這些校訓或古典,或質樸,有的讓人過目不忘,有的則泯然於眾。117所學校校訓中,「八字校訓」佔了七成多,傻傻分不清的孿生校訓不少。不過,也有學校將校訓視為學校靈魂,用三年時間來打造。
  • 高校校訓「德」字為先 四詞八字最常見最長校訓28字
    北京郵電大學學生在校訓前合影  清華大學校訓   9月,各大高校紛紛開學。新生了解學校的時候,校訓往往必不可少。從字數長短來看,28個字的鄭州大學校訓是國內高校校訓長度之首,其校訓為「明時風,達治體,文而不弱,武而不暴,蹈厲奮進,竭忠盡智,扶危邦,振貧民」;最短的校訓只有2個字,共有13所高校,如北京交通大學的校訓是「知行」,三峽大學的校訓是「求索」。
  • 盤點茂名各校校訓,你學校的校訓是什麼?
    給你三秒鐘想得起母校校訓麼?還記得你母校的校訓嗎?茂名市龍嶺學校校訓:崇真、揚善、尚美、領先茂名市第二小學校訓: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校訓:誠、愛、嚴、慧、美茂名市福華小學校訓:誠信、嚴謹、勤奮、進取、文明、守紀、求知、進取茂名市為民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