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校訓?對於剛剛走過初高中的我們,校訓很可能只是在主題演講時才會被賦予激情的八個字,或是在校史展覽時被高高掛起的紅色條幅。然而初到南開,我已強烈地感覺到校訓與形式無關。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一種融入血液的意識,是師長們最殷切的期待,是我們今後為人處世中時常湧上心頭的囑咐,是我們迷茫沮喪時點燃勇氣的信念。
——楊純葉(生命科學學院2014級本科生)
路漫漫其修遠,又有巉巖激流阻隔。可正如1930年南開教授黃鈺先生所說,「南開,怕難的不必來,求安逸的不必來,好奉承的不必來,服了這口氣的不必來。」既然選擇了南開,就是選擇了心攜公能,潤身以淑世;既然選擇了南開,就是選擇了心無旁騖,一往無前。
——邵宇翾(歷史學院2014級本科生)
校訓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銘記並付諸實踐。所以我更看重它的實際意義。作為一個南開人,如何去踐行校訓,將它融入我們在南開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校訓對我們的內在要求。刻苦學習,不斷完善充實自己;強身健體,積極參與體育鍛鍊;竭盡所能,幫助同學、服務同學;堅持閱讀,時刻保持一個青年人應有的蓬勃朝氣.這些都是校訓應該在我們身上的具體體現。
——王壬瑒(經濟學院2014級本科生)
報考大學時我思考了很久,該如何挑選好這把通往成才之路的鑰匙呢?在瀏覽各大高校簡介的時候,一行字深深地吸引了我,那便是南開大學的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毫無疑問,南開這種家國的大公精神和公能的文化氣息,必然是最適合我的校園環境。
在我看來,所謂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其實是一種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修煉。這種公而忘私,捨己為人的道德約束和文武雙全,志勇兼備的個人要求是對一個人發掘自我的最好的磨練方式。如今我已經來到了南開,經過這些天的生活,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溫暖,更是一種作為南開人必須肩負的責任。如此優秀的辦學理念,如此優秀的學府,讓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憧憬。
——張星達(經濟學院2014級本科生)
在近二十天的軍訓中,我們再一次深刻理解了「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在訓練場上我們不再是嬌弱的孩子,而是一名軍人、一名戰士,整個團隊是一個部隊,我們都在做大公之事,並努力成為大公之人。我們充分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高尚精神,有疼痛有傷病仍要堅持訓練,絕不放棄,為的就是能在校訓的鞭策下,通過實踐發展、完善自己,磨練自己的意志,提升自身能力,使自己日新月異,為人生寫下精彩的一筆!
——王佳玉(外國語學院2014級本科生)
我們的校訓與其他學校的都不同,它不僅僅要求我們要作為一個學生努力學習,更強調我們要有為國家、社會服務的能力,這點令我非常敬佩。作為一名南開人,我被校訓這種為國家、社會服務的精神深深感動。我要以自己的最大努力踐行「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在大學發揮自己的各種才幹、能力,每天都要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每天都要有新的變化。爭取早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公能」的目標。
——陳歡(外國語學院2014級本科生)
「公能」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它從來就不只是出現在橫幅、展板上的擺設。歷經百年風雨,這八個字所沉澱的,正是值得我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應該靜下來考慮的——我們肩負著什麼,承擔著什麼,又想要獲得什麼,為此又應當付出多少的奮鬥與汗水。
——何玉琦(外國語學院2014級本科生)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我們身處於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很難再體會到國家破敗時張伯苓老校長內心的憂慮與痛苦。但「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卻超越了時空的界限,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南開人心裡。歷百年風雨而不衰,如明燈般照亮每個人前行的路,持久而強烈。我想用一個南開人特有的驕傲,奮力高呼——公能代繼,南開巍巍!
——崔俊峰(數學科學學院2014級本科生)
南開校訓,是要求南開學生有一種兼濟天下的胸懷,從一種為小我服務的意識中掙脫,去為一個大我服務。不少人都在討論怎樣是一種大我的境界。我想,這也許可以用託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中一段話來闡述。書中託翁這樣寫道:當我臨死時,看到我的敵人卻仍然愛他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愛,便是大愛,這是心靈的本質。我想,「公」的背後,便是這種對人的大愛。當我們服務於社會時,我們應心懷一份對他人,對社會的尊重和關懷。
——唐靖聶(數學科學學院2014級本科生)